Nacos源码解读12——Nacos中长连接的实现

短连接 VS 长连接

什么是短连接

客户端和服务器每进行一次HTTP操作,就建立一次连接,任务结束就中断连接。

长连接

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用于传输HTTP数据的TCP连接不会关闭,客户端再次访问这个服务器时,会继续使用这一条已经建立的连接。

长连接的好处

假如请求一个普通的网页 但是这个网页有很多个 css js请求 那每次打开一个网页,基本就要建立几个甚至几十个TCP连接,浪费很多网络资源。如果是长连接的话,那么这么多HTTP请求(包括请求网页的内容、CSS文件、JS文件、图片等)都是使用的一个TCP连接,显然可以节省很多资源。

另外一点,长连接并不是永久连接的。如果一段时间内(具体时间可以在header中进行设置,也就是所谓的超时时间),这个连接没有HTTP请求发出的话,那么这个长连接就会被断掉。

短轮询VS 长轮询

什么是轮询

就比如在飞机上想上厕所 却发现厕所有人需要等待 但是你又不想在那等 就只能回去等 ,但是过一段时间在去 还有人 在接着回去 这么周而复始的去回

短轮询

轮询的原理就是客户端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向服务端发出请求,频繁的请求保持客户端和服务端同步。
短轮询最大的问题就是客户端发出请求和服务器端的更新并不是一致的。客户端以固定的频率想服务器发出请求,可能服务器端并没有更新,返回的是个空的信息,等服务器端更新的时候,有可能客户端并没有请求,而且只有最后一次请求才能获得最新数据,这样多次请求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并不是实际上的实时更新。

优缺点

优点:后端程序编写比较容易
缺点:请求中有大半是无用,浪费带宽和服务器资源。(而每一次的 HTTP 请求和应答都带有完整的 HTTP 头信息,这就增加了每次传输的数据量)

长轮询

页面发起一个到服务器的请求,然后服务器一直保持连接打开,直到有数据可以发送。
发送完数据之后,浏览器关闭连接,随即又发送一个到服务器的新请求。这一过程在页面打开期间一直持续不断。(在服务端hold住Http请求(死循环或者sleep等等方式),等到目标时间发生,返回Http响应。

长轮询优缺点

优点:在无消息的情况下不会频繁的请求,节省了网络流量,解决了服务端一直疲于接受请求的窘境。
缺点:服务器hold连接会消耗资源,需要同时维护多个线程,服务器所能承载的TCP连接数是有上限的,这种轮询很容易把连接数顶满。

Nacos是怎么处理服务配置修改刷新

1.X版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客户端启动的时候会初始化一个长连接的线程池定时去 发送pull请求 会发送一个HTTP请求到服务端 在服务端hold住Http请求 超时时间是30秒
30s内 有可能触发变化 push数据到客户端
30s内 数据没有变更超时返回

缺点

30 秒定期创建销毁连接,GC压力大

2.X版本

Nacos 2.x 相比上面 30s ⼀次的长轮训,升级成长链接模式,配置变更,启动建立长链接,配置变
更服务端推送变更配置列表,然后 SDK 拉取配置更新,因此通信效率大幅提升

Nacos长连接源码解析

这里只抓重点 想看详情的话看前面几章

客户端变更推送配置变更事件

    /**
     * adaptor to config module ,when server side config change ,invoke this method.
     *
     * @param groupKey groupKey
     */
    public void configDataChanged(String groupKey, String dataId, String group, String tenant, boolean isBeta,
            List<String> betaIps, String tag) {
        //获取注册的Client列表
        Set<String> listeners = configChangeListenContext.getListeners(groupKey);
        if (CollectionUtils.isEmpty(listeners)) {
            return;
        }
        int notifyClientCount = 0;
        //遍历client列表
        for (final String client : listeners) {
            //拿到grpc连接
            Connection connection = connectionManager.getConnection(client);
            if (connection == null) {
                continue;
            }
            
            ConnectionMeta metaInfo = connection.getMetaInfo();
            //beta ips check.
            String clientIp = metaInfo.getClientIp();
            String clientTag = metaInfo.getTag();
            if (isBeta && betaIps != null && !betaIps.contains(clientIp)) {
                continue;
            }
            //tag check
            if (StringUtils.isNotBlank(tag) && !tag.equals(clientTag)) {
                continue;
            }
            //构建请求参数
            ConfigChangeNotifyRequest notifyRequest = ConfigChangeNotifyRequest.build(dataId, group, tenant);
            //构建推送任务
            RpcPushTask rpcPushRetryTask = new RpcPushTask(notifyRequest, 50, client, clientIp, metaInfo.getAppName());
            //推送任务 向客户端发送变更通知
            push(rpcPushRetryTask);
            notifyClientCount++;
        }
        Loggers.REMOTE_PUSH.info("push [{}] clients ,groupKey=[{}]", notifyClientCount, groupKey);
    }

ClientWorker 这里最终会调用 notifyListenConfig方法 这个方法实际上就是往listenExecutebell这个阻塞队列中去offer一个object对象

 private void initRpcClientHandler(final RpcClient rpcClientInner) {
             rpcClientInner.registerServerRequestHandler((request) -> {
                if (request instanceof ConfigChangeNotifyRequest) {
                    ConfigChangeNotifyRequest configChangeNotifyRequest = (ConfigChangeNotifyRequest) request;
                    LOGGER.info("[{}] [server-push] config changed. dataId={}, group={},tenant={}",
                            rpcClientInner.getName(), configChangeNotifyRequest.getDataId(),
                            configChangeNotifyRequest.getGroup(), configChangeNotifyRequest.getTenant());
                    String groupKey = GroupKey
                            .getKeyTenant(configChangeNotifyRequest.getDataId(), configChangeNotifyRequest.getGroup(),
                                    configChangeNotifyRequest.getTenant());
                    
                    CacheData cacheData = cacheMap.get().get(groupKey);
                    if (cacheData != null) {
                        synchronized (cacheData) {
                            cacheData.getLastModifiedTs().set(System.currentTimeMillis());
                            cacheData.setSyncWithServer(false);
                            //向阻塞队列中添加元素 触发长连接的执行
                            notifyListenConfig();
                        }
                        
                    }
                    //返回客户端响应
                    return new ConfigChangeNotifyResponse();
                }
                return null;
            });

}

客户端处理变更事件

客户端启动的时候会创建 NaocsConfigService 他的构造方法中会创建一个ClientWorker并启动 然后会执行 startInternal方法 这个方法中会看到 从listenExecutebell中拿数据 listenExecutebell在上文服务配置发生变更的时候会往里面塞一个object 对象 所以这里就能poll队列中出来 如果队列为空等待5秒后执行,如果队列不为空立即执行

        @Override
        public void startInternal() {
            executor.schedule(() -> {
                while (!executor.isShutdown() && !executor.isTerminated()) {
                    try {
                        listenExecutebell.poll(5L, TimeUnit.SECONDS);
                        if (executor.isShutdown() || executor.isTerminated()) {
                            continue;
                        }
                        executeConfigListen();
                    } catch (Exception e) {
                        LOGGER.error("[ rpc listen execute ] [rpc listen] exception", e);
                    }
                }
            }, 0L, TimeUnit.MILLISECONDS);
            
        }

executeConfigListen 方法详细看 https://blog.csdn.net/qq_41956309/article/details/134904263这段 下面简述一下
其实就是将3000个配置信息封装成一个CacheData 共用一个TaskId 一个TaskId 对应一个Client连接 然后会发送到服务端 通过比较md5的方式来判断哪些配置发生了变更 然后会返回变更的key 然后客户端遍历返回的有变更信息的key的信息 在去调用服务端查找具体的配置信息 返回客户端然后做返回和动态刷新以及本地缓存的修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0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Nacos 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配置心和服务发现框架,它提供了服务注册、发现、配置管理等功能。下面是对 Nacos 源码的简要分析: 1. 项目结构:Nacos 代码库主要包括 core 模块、config 模块、discovery 模块等。core 模块提供了核心的数据结构和服务注册与发现的功能,config 模块实现了配置管理相关的功能,discovery 模块实现了服务发现的功能。 2. 注册与发现:Nacos 使用了基于 Raft 算法的一致性协议来实现注册与发现功能。核心模块的 ServerListManager 负责管理服务列表的变更和更新,InstanceEventProcessor 负责处理服务实例事件。服务注册和发现的过程涉及到数据存储和同步,涉及到的类有 LocalServerData、MetadataManager、SnapshotManager 等。 3. 配置管理:Nacos 的配置管理功能由 config 模块实现。核心类是 ConfigServiceImpl,它负责处理配置的读写和监听。在配置写入时,会通过 ConfigChangePublisher 将变更发布给订阅者。ConfigChangeListeners 负责处理配置变更事件。 4. 数据存储:Nacos 的数据存储使用了内置的嵌入式数据库 Derby。Derby 提供了基于文件的持久化存储,用于存储配置数据、注册数据等。 5. 服务路由:Nacos 通过实现了 LoadBalancer 接口来实现服务路由的功能。LoadBalancer 负责选择可用的服务实例,实现了负载均衡的策略。 这只是对 Nacos 源码的简要分析,Nacos源码结构比较复杂,涉及到的技术栈也比较丰富。如果你对具体的实现细节有更多的疑问,可以参考 Nacos 的官方文档或者深入阅读源码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