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厂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数据翻车现场》
1. “钢种代号之谜:A36到底是不是Q235?”
场景:
- 销售部合同写「A36」
- 生产系统录「Q235」
- 质检报告打「SS400」
结局:
一批出口X国的钢材因牌号混乱被退货,追查发现:
根本原因:
- 1998年老工程师退休时,把「A36=Q235」写在小本本上
- 2005年新国标实施后,没人更新这个"祖传映射表"
神评论:
“这哪是数据治理问题,这是考古学问题!”
2. “设备‘脑补’数据事件”
名场面:
某设备传感器损坏期间,系统显示:
- 温度:恒定1250℃(实际已波动到1400℃)
- 理由:程序员写了「if(传感器故障) then 取上次正常值」
后果:
炉壁烧穿,抢修3天,损失2000万
事后诸葛亮:
“AI要是会吐槽,当时一定说:‘你猜我为什么要报警?’”
3. “制造厂‘最强大脑’——Excel老师傅”
传奇人物:
- 王工,58岁,掌握全厂127个关键Excel
- 包括:
- 「最终版-判定表-2023-9-15-改-最终版-v2.xlsx」
- 「千万别删!!配比-李总专用.xls」(创建于2003年)
经典语录:
“系统?系统能自动算出来工序的‘手感系数’吗?”
黑科技:
用单元格背景色区分数据状态:
- 红色:待确认
- 黄色:已修改
- 绿色:……其实是王工喜欢绿色
4. “物料库存罗生门”
各部门版本:
- 仓储部:还剩5000吨(基于「上周盘点+入库-出库」)
- 财务部:还剩3000吨(基于「采购发票-领用单」)
- 生产部:还剩800吨(老师傅目测:“那堆顶多烧三天”)
真相:
- 2000吨被借给隔壁厂没走系统
- 1200吨在「临时堆放区」未被扫描
- 剩下的……可能是被烧掉了?
灵魂拷问:
“你们的数据治理,治的是‘数据’还是‘玄幻小说’?”
5. “AI质检的叛逆期”
事故回放:
新上的「表面缺陷AI检测系统」,总是把:
- 正常 → 判为「裂纹」
- 真正有裂纹的 → 判为「正常」
排查结果:
- 训练数据中:
- 「裂纹」样本 = 质检员用红笔画的示意图
- 「正常」样本 = 产线实拍照片
- AI学会的是:检测红色笔迹
教训:
“不要用小学生做作业的方式训练AI!”
【制造厂数据治理"黑话"测试】
(测测你是青铜还是王者)
-
“去盘库” 的意思是:
A) 用盘点机扫描库存
B) 把数据盘成领导想要的库存数 -
“数据校准” 通常发生在:
A) 每月25号系统自动运行
B) 审计组来的前一天晚上 -
“系统对接完成” 的真实含义是:
A) 数据实时互通
B) 小张每天手动导3次Excel
互动专区:
你们都有哪些‘祖传数据黑科技?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