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用任何公开参考资料,估算今年新生儿出生数量。
-
采用两层模型(人群画像x人群转化):新生儿出生数=Σ各年龄层育龄女性数量*各年龄层生育比率
(一般面试中采用这种方法,即费米估计问题,可以参考《这也能想到?——巧妙解答无厘头问题》) -
从数字到数字:如果有前几年新生儿出生数量数据,建立时间序列模型(需要考虑到二胎放开的突变事件)进行预测
-
找先兆指标,如婴儿类用品的新增活跃用户数量X表示新生儿家庭用户。Xn/新生儿n为该年新生儿家庭用户的转化率,如X2007/新生儿2007为2007年新生儿家庭用户的转化率。该转化率会随平台发展而发展,可以根据往年数量推出今年的大致转化率,并根据今年新增新生儿家庭用户数量推出今年估计的新生儿数量。
2. 如果次日用户留存率下降了 5%该怎么分析?
- 首先采用“两层模型”分析:对用户进行细分,包括新老、渠道、活动、画像等多个维度,然后分别计算每个维度下不同用户的次日留存率。通过这种方法定位到导致留存率下降的用户群体是谁。
- 对于目标群体次日留存下降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可以采用“内部-外部”因素考虑。
a. 内部因素分为获客(渠道质量低、活动获取非目标用户)、满足需求(新功能改动引发某类用户不满)、提活手段(签到等提活手段没达成目标、产品自然使用周期低导致上次获得的大量用户短期内不需要再使用等);
b. 外部因素采用PEST分析(宏观经济环境分析),政治(政策影响)、经济(短期内主要是竞争环境,如对竞争对手的活动)、社会(舆论压力、用户生活方式变化、消费心理变化、价值观变化等偏好变化)、技术(创新解决方案的出现、分销渠道变化等)。
3. 卖玉米如何提高收益?价格提高多少才能获取最大收益?
- 收益 = 单价*销售量,那么我们的策略是提高单位溢价或者提高销售规模。
提高单位溢价的方法:
(1)品牌打造获得长期溢价,但缺陷是需要大量前期营销投入;
(2)加工商品占据价值链更多环节,如熟玉米、玉米汁、玉米蛋白粉;重定位商品,如礼品化等;
(3)价格歧视,根据价格敏感度对不同用户采用不同定价。
销售量=流量x转化率,上述提高单位溢价的方法可能对流量产生影响,也可能对转化率产生影响。 - 收益 = 单价x流量x转化率,短期内能规模化采用的应该是进行价格歧视,如不同时间、不同商圈的玉米价格不同,采取高定价,然后对价格敏感的用户提供优惠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