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乐理
五线谱基础
音符
连音
当出现一般音符无法切割的程度的时候,就需要使用连音,比如一拍3音或者一拍5音,他们分别用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连接表示(用大于且最接近你目标长度的音符来记谱)。
休止符类型
临时记号
升降记号只影响本小节内的同一间的音符,不同间的相同音不受影响。
反复记号
连接线
滑音(刮奏)、琶音和移动一(两)个八度
修饰记号
踏板使用
音程名称
首先要认识的字是“度”。白话解释就是说:从一个音的名字念到另一个音的名字,总共念过几个字,它们的距离就是几“度”。比如,Do 到 Sol 是五度(Do Re Mi Fa Sol)。如果有升降号,还是同样的情况。例如 Do 到降 Sol 还是五度(Do Re Mi Fa 降Sol)。不管它们怎样升降,也不管升降后会弹在哪一个键,他们都是同样的“X 度”。
判断它们的度数,跟他们的键盘位置没有关系,只要数有几个字就可以了。在键盘上相同的两个音,可能因为写法不同,而有不同的度数。
为了区分同样的“X 度”,我们在它的前面再加一个形容词:大 小 纯。
为了快速记忆,我们可以把“1 4 5 8”分成一组,“2 3 6 7”分成一组。第一组叫“完全”,第二组叫“大”。注:Wiwi 官大为老师使用的是“完全”,但因为我们平时使用“纯”比较多,之后就将“完全”替换成“纯”(英文单词都是 Perfect)。
在大调音阶里,每一个音与第一个音的距离,都叫做“纯”或者"大"。例如这样:
(注:关于这个还有其他人总结的一句口诀:一四五八无大小,二三六七没有纯)
如果不在大调音节的话,就只要考虑比上述的“大小纯”“宽”还是“窄”。
例子
和弦命名
三和弦(triad):三个音的和弦。
七和弦(seventh chord):四个音的和弦(第四个音是 7 度音)。
九和弦(ninth chord):五个音的和弦(第五个音是 9 度音)。
十一和弦(eleventh chord):六个音的和弦(第六个音是 11 度音)。
十三和弦(thirteenth chord):七个音的和弦(第七个音是 13 度音)。
并没有十五和弦。因为按三度叠置到第十五个音,就会和第一个音重合。
最常用的三个家族:大(Major)、小(Minor)、属(dominant)。
如果要将这三种和弦都升级到十三和弦的话,就只要加上大调音阶的第 9, 11, 13 音就可以了。不管是哪种家族的和弦,上面加的 9, 11, 13 音都是一样的,都是指大调音阶上的音。
和弦代号
使用简写来代表一个和弦,用根音和和弦类型表示。
大和弦
使用 根音+maj(M)+数字 的方式来表示
小和弦
使用 根音+m+数字 的方式来表示
属和弦
使用 根音+数字 的方式来表示
四种变化型和弦:add / sus / omit / ()
- add: 增加一个音。例如 Cadd2,表示一个正常的 C 和弦加一个大调音阶的第二个音。
- sus: 不要 3 度音,换成 4 度或 2 度音。例如 Csus4,表示把 3 换成 4,变成 145。如果后面没有数字,默认为 sus4。
- omit: 省略一个音。例如有个 Cmaj9,但是不想要中间的 3,即可写成 Cmaj9(omit 3)。注意,这个 3 是三音的意思,而不是 mi。
- (): 想要干嘛就写在括号里即可。例如,想让 Cmaj9 的五音升高半音,可以写成 Cmaj9(#5)。
和弦的转位
如果不是根音当最低音,就在和弦的后面画一条斜线,再写上最低音。这个斜线读作“on”。例如:C/E(C on E)。也可以在斜线后面写和弦以外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