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式和音阶
大调和小调
“调式”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意义,在不同的文化也有不同的意义。如果用一句话来解释,调式就是:在一个音阶中,音与音之间的排列模式。
在绝大部分古典音乐和传统音乐,用到的不外乎就是两种调式:大调和小调。
大调,就是听起来很像“Do Re Mi Fa Sol La Si Do”的排列模式(全全半全全全半)。
把大调音阶的第三、第六、第七个音降低半音,就得到了一个小调(全半全全半全全)。
小调的三种模式
小调的三种模式:自然小音阶、和声小音阶、旋律小音阶。
在自然小音阶中,以 C 小调为例,它的第七个音是 7♭,所以五级和弦就变成了 Gm7。它会导致听起来不会像 G7 那样想要解决。对于古典音乐家来说,没有“解决的欲望”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接回一级和弦的时候会不够爽快。所以作曲家们建立了一个规则,当要使用五级和弦或者类似功能和弦的时候的时候,就把小调的第七音临时升高半音,改成跟大调一样。
像这样,就会产生新的音阶。因为它是基于和声的考量修改而成的,所以就把这个音阶叫做“和声小音阶”。
不过,和声小音阶虽然解决了五级和弦“不想回家”的问题,但同时又产生了另外一个更严重的问题:第六个音和第七个音差太远了。像是 C 和声小调中 6♭ 到 7 这样的距离,被叫做“增二度”。如果有个旋律,在这两个音附近跑来跑去,就会产生一种“眼镜蛇要出来了”的感觉(或者说“咖喱味”)。这个在古典音乐作曲家的观念中是非常糟糕的,所以他们自己又设立了另一条规则:在旋律小调中,如果有第六音,要接到已经升高的第七音,那么第六个音也要跟着一起升高半音。反过来说,如果旋律是从高音往下,那么第七音也不需要接到主音,因而第六音也不需要升高半音。所以至少在古典音乐中,小调的第六音和第七音同时提高半音的情况,几乎只会在旋律往上走的时候出现。因为这个修改是基于旋律的考量,所以把这种音阶叫做“旋律小音阶”。
这样一来,原来的“小音阶”就叫做“自然小音阶”。
七种调式
“Do Re Mi Fa Sol La Si”这七个音都可以排在第一位,然后组成一个新的间隔(只有白键,没有黑键)。这七种间隔就是七种不同的调式,而且它们都还有自己的名字:
记忆口诀
Ionian 和 Aeolian
Ionian 和 Aeolian 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大调和小调,这只是它们比较古老的名字而已。要比较两个排列模式的特色差异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从同一个起音开始写(例如 Do)。以 C Ionian 和 C Aeolian 为例,看起来像是这样:
一般来说,都会感觉 Ionian 比较开心欢快,Aeolian 比较悲伤。而且大部分人在想到 Ionian 或者大调,会想到大三和弦;想到 Aeolian 或者小调,会想到小三和弦。更能代表 Aeolian 特色的是小七降六和弦。如果说小三和弦是悲伤的感觉,小三降六和弦就是凄惨或者恐怖、悬疑的感觉。
Dorian
如果以 Do 开头,它看起来像是这样:
它与 Aeolian 看起来很像,唯一一个不一样的地方是,Dorian 的第六个音是大六度。所以 Dorian 听起来不会像 Aeolian 一样悲伤,而是有一种“很古老,很神话”的感觉。所以如果想要 Dorian 调式的味道,就要强调这个大六度音,来区分它与 Aeolian 的区别。
Phrygian 和 Lydian
Phrygian 其实就是指 34567123 的排列模式。它的特色音是第二个音,只与第一个音相差半音。如果写出 C 开头的 Phrygian 调式,并于 C 小调(C Aeolian)比较,主要是第二个音降了半音。
一般人都感觉 Phrygian 有一种“西班牙的感觉”,尤其是围绕在特色二度音周围弹来弹去的时候。不过在现代音乐,纯粹的 Phrygian 使用的并不多,反而是它的亲戚 Phrygian Dominant 更常被使用。Phrygian Dominant 就是把 Phrygian 的第三音再升高半音,更有西班牙的味道。
Phrygian Dominant 的其中一个特色,就是第一个音和第二个音开始的和弦都是大三和弦。
一个很简单的在钢琴上即兴 Phrygian Dominant 的方式,就是左手切换弹这两个和弦,然后用右手乱弹 Phrygian Dominant 的音。
Lydian
Lydian 就是指 45671234 的排列模式。它的特色音是比起Ionian来说升高了第四音。如果写出 C 开头的 Lydian 调式,看起来像是这样:
它的其中一个用法,就是把 Lydian 的所有音都三度叠置,会得到一个 Cmaj13(#11)。如果想要一个很有爵士乐感觉的大和弦的结尾,就很适合用这个和弦。而且,它还有一种“梦幻感”甚至“科技感”。
另外一种常用的和声进行,就是切换它的一级和二级和弦。它可以有一个“很英雄”“很宇宙浩瀚”的感觉。像是这样:
还可以用升四音的不协和感,制造滑稽的感觉。例如说,故意弹 4# 和 5 一起。
Mixolydian
Mixolydian 指的是排列模式像是 56712345 的音阶。如果写出 C 开头的 Mixolydian,看起来像是这样,存在一个小七度:
因为 Mixolydian 的一、三、五、七音刚好可以形成一个属七和弦,所以 Mixolydian 很自然的就成了在属七和弦上写旋律最常用的调式。例如,左手有一个 C7,右手就可以弹 C Mixolydian 上的随便的音组成的旋律,听起来都会很搭配。常用于爵士风格的作评
由于Mixolydian 常常会跟属七和弦联系在一起,而属七和弦又代表了“未完成,不稳定”的状态,所以一定要接到别的比较稳定的和弦,才算获得解决。比如,有一个 C7 和弦,在古典音乐中 99% 都会接到 F 和弦(F Ionian 的属和弦是 C)。但是,在纯粹的 Mixolydian 调式的音乐中,C7 可以不用被看成是 F 和弦的附属品,而可以自己一个人“快乐的存在很久”。
Locrian
Locrian 指的是排列模式像是 71234567 的音阶。它是唯一一个第五度是减五度的调式,所以主和弦会变成减三和弦——这一定会是个很黑暗的调式。如果写出 C 开头的 Locrian,并写出它的主和弦,看起来像是这样:
五声音阶
五声音阶默认为大调五声音阶,以C大调为例,在其中去除第四音和第七音后所保持的音阶排列。
小调五声音阶
小调五声音阶的音和大调五声音阶的音是相同的,但是起始音不同,以C大调来说大调五声音阶为12356,而小调五声音阶是61235。
判断曲子什么调
我们应该怎么判断曲子是什么调的呢?
首先看调号缩小范围,在这里没有调号,说明这个曲子是C大调或者A小调。
看它开始的音和结尾的音(仅供参考),从c开始,最后结尾为c,这是最古典的写法,用于判断最古典的曲子的调号。
看和弦的编排方式,下面这个例子,明显的G7到C(五级到一级的终止式),是C大调的主、属和旋,所以是C大调。
明显的,假如和弦变成了C7到F(五级到一级的终止式),这是是F大调的主、属和旋,所以是F大调。
其他的情况来说,需要根据上下文的关系来判断,处于大/小调,现在转调到哪个的可能性更大都需要进行思考,但总体来说,现代钢琴对于调式并没有古典音乐那么注重,甚至出现了无调性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