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的成功离不开UNIX操作系统的发展,接下来就来看看。
上面这张图摘自维基百科。
UNIX 的各种版本和变体都起源于在 PDP-11 系统上运行的 UNIX 分时系统第 6 版(1976 年)和第 7 版(1979 年),它们通常分别被称为 V6 和 V7。这两个版本是在贝尔实验室以外首先得到广泛应用的 UNIX 系统。
图上标示的 Research 橘黄色部分,是由 AT&T 贝尔实验室不断开发的 UNIX 研究版本,从此引出 UNIX 分时系统第 8 版、第 9 版,终止于 1990 年的第 10 版(10.5)。这个版本可以说是操作系统界的少林派。天下武功皆出少林,世上 UNIX 皆出自贝尔实验室。
图中最上面所标识的操作系统版本,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BSD)研究出的分支,从此引出 4.xBSD 实现,以及后面的各种 BSD 版本。这个可以看做是学院派。在历史上,学院派有力地推动了 UNIX 的发展,包括我们后面会谈到的 socket 套接字都是出自此派。
图中最下面的那一个部分,是从 AT&T 分支的商业派,致力于从 UNIX 系统中谋取商业利润。从此引出了 System III 和 System V(被称为 UNIX 的商用版本),还有各大公司的 UNIX 商业版。
上面这张图也是源自维基百科,将 UNIX 的历史表达得更为详细。
一个基本事实是,网络编程套接字接口,最早是在 BSD 4.2 引入的,这个时间大概是 1983 年,几经演变后,成为了事实标准,包括 System III/V 分支也吸收了这部分能力,在上面这张大图上也可以看出来。
Linux流行的原因是因为UNIX的出现和POSIX标准。
此文章为5月Day 2学习笔记,内容来源于极客时间《网络编程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