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帧结构

在计算机网络中,二层以太网报文通常指的是遵循以太网标准(IEEE 802.3)的数据帧。以太网帧的结构可以使用图形化表示来说明其组成部分。以下是以太网帧的一个标准图形化表示及其各个字段的说明:

```
  +-------------------+-------------------+-------------------------+
  | Preamble (7 bytes) | Start Frame (1 byte) | Destination MAC (6 bytes) |
  +-------------------+-------------------+-------------------------+
  | Source MAC (6 bytes) |  Type/Length (2 bytes) |    Data/Payload (46-1500 bytes)    |
  +-------------------+-------------------+-------------------------------------------------+
  |                                   Frame Check Sequence (4 bytes)                                    |
  +-----------------------------------------------------------------------------------------------------+
```

各个字段的含义如下:

1. **Preamble (前导码)**:包含7个字节(56比特)的交替模式(10101010),用于告知接收设备一帧数据的开始,并用于同步发送和接收时钟。

2. **Start Frame Delimiter (SFD,起始帧定界符)**:1个字节(8比特)的序列(10101011),用以标志目的地址字段的开始,同时表示前导码的结束。

3. **Destination MAC (目的MAC地址)**:6个字节,表示目的设备的MAC地址。

4. **Source MAC (源MAC地址)**:6个字节,表示发送设备的MAC地址。

5. **Type/Length**:2个字节,表示上层协议的类型(例如,IPv4, IPv6, ARP等),或者如果值小于1500,则表示数据部分的实际长度。

6. **Data/Payload (数据/有效载荷)**:46至1500字节,携带高层协议的数据。如果数据少于46字节,将使用填充(padding)达到最小长度要求。

7. **Frame Check Sequence (FCS,帧检验序列)**:4个字节,用于错误检测。这通常是一个循环冗余检查(CRC)值,用于验证帧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错误。

这种图形化表示帮助理解和教学以太网帧的结构和内容。在网络分析和调试时,网络分析器(如Wireshark)可以实时捕获以太网帧,并将这些信息可视化地展示给用户。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