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型机制(熟悉)Set集合(熟悉) Map集合(重点)Collections类

泛型机制

泛型的本质就是参数化类型,也就是让数据类型作为参数传递,其中E相当于形式参数负责占位, 而使用集合时<>中的数据类型相当于实际参数,用于给形式参数E进行初始化,从而使得集合中所 有的E被实际参数替换,由于实际参数可以传递各种各样广泛的数据类型,因此得名为泛型。

// 1.声明两个List类型的集合进行测试
        List<Animal> lt1 = new LinkedList<>();
        List<Dog> lt2 = new LinkedList<>();
        // 试图将lt2的数值赋值给lt1,也就是发生List<Dog>类型向List<Animal>类型的转换
        //lt1 = lt2;  Error: 类型之间不具备父子类关系

        System.out.println("---------------------------------------------");
        // 2.使用通配符作为泛型类型的公共父类
        List<?> lt3 = new LinkedList<>();
        lt3 = lt1; // 可以发生List<Animal>类型到List<?>类型的转换
        lt3 = lt2; // 可以发生List<Dog>类型到List<?>类型的转换

        // 向公共父类中添加元素和获取元素
        //lt3.add(new Animal()); Error: 不能存放Animal类型的对象
        //lt3.add(new Dog());    Error: 不能存放Dog类型的对象, 不支持元素的添加操作

        Object o = lt3.get(0);  // ok,支持元素的获取操作,全部当做Object类型来处理

        System.out.println("---------------------------------------------");
        // 3.使用有限制的通配符进行使用
        List<? extends Animal> lt4 = new LinkedList<>();
        // 不支持元素的添加操作
        //lt4.add(new Animal());
        //lt4.add(new Dog());
        //lt4.add(new Object());
        // 获取元素
        Animal animal = lt4.get(0);

        System.out.println("---------------------------------------------");
        List<? super Animal> lt5 = new LinkedList<>();
        lt5.add(new Animal());
        lt5.add(new Dog());
        //lt5.add(new Object());  Error: 超过了Animal类型的范围
        Object object = lt5.get(0);
 // 1.准备一个支持泛型机制的List集合,明确要求集合中的元素是String类型
        List<String> lt1 = new LinkedList<String>();
        // 2.向集合中添加元素并打印
        lt1.add("one");
        System.out.println("lt1 = " + lt1); // [one]
        //lt1.add(2);  Error
        // 3.获取集合中的元素并打印
        String s = lt1.get(0);
        System.out.println("获取到的元素是:" + s); // one

        System.out.println("----------------------------------------------------");
        // 2.准备一个支持Integer类型的List集合
        List<Integer> lt2 = new LinkedList<Integer>();
        lt2.add(1);
        lt2.add(2);
        //lt2.add("3"); Error
        System.out.println("lt2 = " + lt2); // [1, 2]
        Integer integer = lt2.get(0);
        System.out.println("获取到的元素是:" + integer); // 1

        System.out.println("----------------------------------------------------");
        // Java7开始的新特性: 菱形特性   就是后面<>中的数据类型可以省略
        List<Double> lt3 = new LinkedList<>();
        // 笔试考点
        // 试图将lt1的数值赋值给lt3,也就是覆盖lt3中原来的数值,结果编译报错:集合中支持的类型不同
        //lt3 = lt1; Error

Set集合

java.util.Set集合是Collection集合的子集合,与List集合平级。 该集合中元素没有先后放入次序,且不允许重复。 该集合的主要实现类是:HashSet类 和 TreeSet类以及LinkedHashSet类。 其中HashSet类的底层是采用哈希表进行数据管理的。 其中TreeSet类的底层是采用红黑树进行数据管理的。 其中LinkedHashSet类与HashSet类的不同之处在于内部维护了一个双向链表,链表中记录了元 素的迭代顺序,也就是元素插入集合中的先后顺序,因此便于迭代。

使用元素调用hashCode方法获取对应的哈希码值,再由某种哈希算法计算出该元素在数组中的索 引位置。 若该位置没有元素,则将该元素直接放入即可。 若该位置有元素,则使用新元素与已有元素依次比较哈希值,若哈希值不相同,则将该元素直接放 入。 若新元素与已有元素的哈希值相同,则使用新元素调用equals方法与已有元素依次比较。 若相等则添加元素失败,否则将元素直接放入即可。

思考:为什么要求重写equals方法后要重写hashCode方法呢? 解析: 当两个元素调用equals方法相等时证明这两个元素相同,重写hashCode方法后保证这两个元 素得到的哈希码值相同,由同一个哈希算法生成的索引位置相同,此时只需要与该索引位置已有元 素比较即可,从而提高效率并避免重复元素的出现。

TreeSet集合的概念

二叉树主要指每个节点最多只有两个子节点的树形结构。 满足以下3个特征的二叉树叫做有序二叉树。 a.左子树中的任意节点元素都小于根节点元素值; b.右子树中的任意节点元素都大于根节点元素值; c.左子树和右子树的内部也遵守上述规则; 由于TreeSet集合的底层采用红黑树进行数据的管理,当有新元素插入到TreeSet集合时,需要使 用新元素与集合中已有的元素依次比较来确定新元素的合理位置。 比较元素大小的规则有两种方式: 使用元素的自然排序规则进行比较并排序,让元素类型实现java.lang.Comparable接口; 使用比较器规则进行比较并排序,构造TreeSet集合时传入java.util.Comparator接口; 自然排序的规则比较单一,而比较器的规则比较多元化,而且比较器优先于自然排序;

// 1.准备一个TreeSet集合并打印
        Set<String> s1 = new TreeSet<>();
        System.out.println("s1 = " + s1); // [啥也没有]

        // 2.向集合中添加String类型的对象并打印
        boolean b1 = s1.add("aa");
        System.out.println("b1 = " + b1); // true
        System.out.println("s1 = " + s1); // [aa]

        b1 = s1.add("cc");
        System.out.println("b1 = " + b1); // true
        System.out.println("s1 = " + s1); // [aa, cc]

        b1 = s1.add("bb");
        System.out.println("b1 = " + b1); // true
        // 由于TreeSet集合的底层是采用红黑树实现的,因此元素有大小次序,默认从小到大打印
        System.out.println("s1 = " + s1); // [aa, bb, cc]

        System.out.println("----------------------------------------------------------");
        // 4.准备一个比较器对象作为参数传递给构造方法
        // 匿名内部类: 接口/父类类型 引用变量名 = new 接口/父类类型() { 方法的重写 };
        /*
        Comparator<Student> comparator = new Comparator<Student>()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Student o1, Student o2) {  // o1表示新增加的对象  o2表示集合中已有的对象
                return o1.getAge() - o2.getAge(); // 表示按照年龄比较
            }
        };
        */
        // 从Java8开始支持Lambda表达式: (参数列表) -> { 方法体 }
        Comparator<Student> comparator = (Student o1, Student o2) -> { return o1.getAge() - o2.getAge(); };

        // 3.准备一个TreeSet集合并放入Student类型的对象并打印
        //Set<Student> s2 = new TreeSet<>();
        Set<Student> s2 = new TreeSet<>(comparator);
        s2.add(new Student("zhangfei", 35));
        s2.add(new Student("zhangfei", 30));
        s2.add(new Student("guanyu", 35));
        s2.add(new Student("liubei", 40));
        System.out.println("s2 = " + s2);

Map集合(重点)

15.3.1 基本概念 java.util.Map<K,V>集合中存取元素的基本单位是:单对元素,其中类型参数如下: K - 此映射所维护的键(Key)的类型,相当于目录。 V - 映射值(Value)的类型,相当于内容。 该集合中key是不允许重复的,而且一个key只能对应一个value。 该集合的主要实现类有:HashMap类、TreeMap类、LinkedHashMap类、Hashtable类、 Properties类。 其中HashMap类的底层是采用哈希表进行数据管理的。 其中TreeMap类的底层是采用红黑树进行数据管理的。 其中LinkedHashMap类与HashMap类的不同之处在于内部维护了一个双向链表,链表中记录了 元素的迭代顺序,也就是元素插入集合中的先后顺序,因此便于迭代。 其中Hashtable类是古老的Map实现类,与HashMap类相比属于线程安全的类,且不允许null作 为key或者value的数值。 其中Properties类是Hashtable类的子类,该对象用于处理属性文件,key和value都是String类 型的。 Map集合是面向查询优化的数据结构, 在大数据量情况下有着优良的查询性能。 经常用于根据key检索value的业务场景。

元素放入HashMap集合的原理 使用元素的key调用hashCode方法获取对应的哈希码值,再由某种哈希算法计算在数组中的索引 位置。 若该位置没有元素,则将该键值对直接放入即可。 若该位置有元素,则使用key与已有元素依次比较哈希值,若哈希值不相同,则将该元素直接放 入。 若key与已有元素的哈希值相同,则使用key调用equals方法与已有元素依次比较。 若相等则将对应的value修改,否则将键值对直接放入即可。 15.3.4 相关的常量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HashMap的默认容量是16。 DEFAULT_LOAD_FACTOR:HashMap的默认加载因子是0.75。 threshold:扩容的临界值,该数值为:容量*填充因子,也就是12。 TREEIFY_THRESHOLD:若Bucket中链表长度大于该默认值则转化为红黑树存储,该数值是8。 MIN_TREEIFY_CAPACITY:桶中的Node被树化时最小的hash表容量,该数值是64。

// 1.准备一个Map集合并打印
        Map<String, String> m1 = new HashMap<>();
        // 自动调用toString方法,默认打印格式为:{key1=value1, key2=value2, ...}
        System.out.println("m1 = " + m1); // {啥也没有}

        // 2.向集合中添加元素并打印
        String str1 = m1.put("1", "one");
        System.out.println("原来的value数值为:" + str1); // null
        System.out.println("m1 = " + m1); // {1=one}

        str1 = m1.put("2", "two");
        System.out.println("原来的value数值为:" + str1); // null
        System.out.println("m1 = " + m1); // {1=one, 2=two}

        str1 = m1.put("3", "three");
        System.out.println("原来的value数值为:" + str1); // null
        System.out.println("m1 = " + m1); // {1=one, 2=two, 3=three}
        // 实现了修改的功能
        str1 = m1.put("1", "eleven");
        System.out.println("原来的value数值为:" + str1); // one
        System.out.println("m1 = " + m1); // {1=eleven, 2=two, 3=three}

        System.out.println("-------------------------------------------------------------");
        // 3.实现集合中元素的查找操作
        boolean b1 = m1.containsKey("11");
        System.out.println("b1 = " + b1); // false
        b1 = m1.containsKey("1");
        System.out.println("b1 = " + b1); // true

        b1 = m1.containsValue("one");
        System.out.println("b1 = " + b1); // false
        b1 = m1.containsValue("eleven");
        System.out.println("b1 = " + b1); // true

        String str2 = m1.get("5");
        System.out.println("str2 = " + str2); // null
        str2 = m1.get("3");
        System.out.println("str2 = " + str2); // three

        System.out.println("-------------------------------------------------------------");
        // 4.实现集合中元素的删除操作
        str2 = m1.remove("1");
        System.out.println("被删除的value是:" + str2); // eleven
        System.out.println("m1 = " + m1); // {2=two, 3=three}

        System.out.println("-------------------------------------------------------------");
        // 5.获取Map集合中所有的key并组成Set视图
        Set<String> s1 = m1.keySet();
        // 遍历所有的key
        for (String ts : s1) {
            System.out.println(ts + "=" + m1.get(ts));
        }

        System.out.println("-------------------------------------------------------------");
        // 6.获取Map集合中所有的Value并组成Collection视图
        Collection<String> co = m1.values();
        for (String ts : co) {
            System.out.println("ts = " + ts);
        }

        System.out.println("-------------------------------------------------------------");
        // 7.获取Map集合中所有的键值对并组成Set视图
        Set<Map.Entry<String, String>> entries = m1.entrySet();
        for (Map.Entry<String, String> me : entries) {
            System.out.println(me);

Collections类

// 1.准备一个集合并初始化
        List<Integer> lt1 = Arrays.asList(10, 30, 20, 50, 45);
        // 2.实现集合中元素的各种操作
        System.out.println("集合中的最大值是:" + Collections.max(lt1)); // 50
        System.out.println("集合中的最小值是:" + Collections.min(lt1)); // 10

        // 实现集合中元素的反转
        Collections.reverse(lt1);
        System.out.println("lt1 = " + lt1); // [45, 50, 20, 30, 10]
        // 实现两个元素的交换
        Collections.swap(lt1, 0, 4);
        System.out.println("交换后:lt1 = " + lt1); // [10, 50, 20, 30, 45]
        // 实现元素的排序
        Collections.sort(lt1);
        System.out.println("排序后:lt1 = " + lt1); // [10, 20, 30, 45, 50]
        // 随机置换
        Collections.shuffle(lt1);
        System.out.println("随机置换后:lt1 = " + lt1); // [30, 10, 45, 20, 50] 随机
        // 实现集合间元素的拷贝
        //List<Integer> lt2 = new ArrayList<>(20);
        List<Integer> lt2 = Arrays.asList(new Integer[10]);
        System.out.println("lt1的大小是:" + lt1.size());
        System.out.println("lt2的大小是:" + lt2.size());
        // 表示将lt1中的元素拷贝到lt2中
        Collections.copy(lt2, lt1);
        System.out.println("lt2 = " + lt2);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