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系统管理

Linux系统安装完毕,需要对Linux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让Linux服务器能真正应用于企业中。

 

本章向读者介绍Linux系统引导原理、启动流程、系统目录、权限、命令及CentOS7和CentOS6在系统管理、命令方面的区别等内容。

 

3.1 操作系统启动概念

 

不管是Windows还是Linux操作系统,底层设备一般均为物理硬件,操作系统启动之前会对硬件进行检测,然后硬盘引导启动操作系统,以下为与操作系统启动相关的几个概念。

 

3.1.1 BIOS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BIOS)是一组固话到计算机主板上的制度内存镜像(read only memory image,ROM)芯片上的程序,它保存着计算机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的程序、系统、设置信息,开机后自检程序和系统自启动程序。主要功能是为计算机提供最底层的,最直接的硬件设置和控制。

 

3.1.2 MBR

 

全新硬盘在使用之间必须进行分区格式化,硬盘分区初始化的格式主要有两种,分别为MBR格式和GPT格式。

如果使用MBR格式,操作系统将创建主引导记录扇区(master boot record,MBR),MBR位于整块硬盘的0磁道0柱面1扇区,主要功能是操作系统对磁盘进行读写时,判断分区的合法性以及分区引导信息的定位。

主引导扇区总共为512字节,MBR只占用了其中的446个字节,另外的64个字节为硬盘分区表(disk partition table,DPT),最后两个字节“55,AA”是分区的结束标志。

在MBR硬盘中,硬盘分区信息直接存储于主引导记录(MBR)中,同时主引导记录还存储这系统的引导程序,如下图所示:

MBR是计算机启动最先执行的硬盘上的程序,只有512字节大小,所以不能载入操作系统的核心,只能先载入一个可以载入计算机核心的程序,成为引导程序。

因为MBR分区标准决定了MBR只支持在2TB一下的硬盘,对于后面的多余空间只能浪费。为了支持能使用他与2TB硬盘的空间,微软和英特尔公司在可扩展固件接口(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GUID),进而全面的支持大于2TB硬盘空间在企业中使用。

 

3.1.3 GPT

全局唯一标识符(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GUID),正在逐渐取代MBR成为新标准。他和统一的可扩展固件接口(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UEFI)相辅相成。UEFI用于取代老旧的BIOS,而GPT则取代老旧的MBR。之所以成为“GUID分区表”,是因为驱动器上的每个分区都有一个全局唯一的标识符。

在GPT硬盘中,分区表的位置信息存储在GPT头中。处于兼容性考虑,第一个扇区同样有一个与MBR类似的标记,叫做受保护的主引导记录(protected main boot record,PMBR)。

PMBR的作用是当使用不支持GPT的分区工具时,整个硬盘将显示为一个受保护的分区,以防止分区表及硬盘数据遭到破坏,而其中存储的内容和MBR一样,之后才是GPT头。

GPT有点支持2TB以上磁盘,如果使用Fdisk分区,最大只能建立2TB大小的分区,创建大于2TB的分区,需使用parted,同时必须使用64位操作系统,MAC、Linux系统都能支持GPT分区格式,Windows7/8/10 64位、Windows Server2008/2012/2016 64位支持GPT。GPT硬盘分区表内容如下图所示:

 

3.1.4 GRUB

GNU项目的多操作系统启动程序(GRand unified bootloader,GRUB),可以支持多操作系统的引导,它允许用户可以在计算机内同时拥有多个操作系统,并在计算机启动时选择希望运行的操作系统。

GRUB可用于选择操作系统分区上的不同内核,也可以用于向这些内核传递启动参数。他是一个多重操作系统启动管理器。用来引导不同系统,如Windows、Linux。Linux常见的引导程序包括LILO、GRUB、GRUB2、CentOS7 Linux默认使用GRUB2引导程序,引导系统启动。如下图所示为GRUB加载引导流程。

GRUB2是基于GRUB开发成更加安全强大的多系统引导程序,最新Linux发行版本都是使用GRUB2作为引导程序,同时GRUB2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是的GRUB2核心更加精炼,使用更加灵活,同时也就不需要像GRUB分为stage 1、stage 1.5、stage 2三个阶段。

 

3.2 Linux操作系统启动流程

初学者对Linux操作系统启动流程深入理解,能有助于后期在企业中更好的维护Linux服务器,能够快速定位系统问题,进而解决问题。Linux操作系统启动流程如下图所示。

1、加载BIOS

计算机电源加电质检,首先加载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BIOS),BIOS中包含硬件CPU、内存、硬盘等相关信息

,包含设备启动顺序信息,硬盘信息,内存信息,时钟信息,即插即用(plug-and-play,PNP)特性等,加载完BIOS信息,计算机将根据顺序进行启动。

2、读取MBR

读取完BIOS信息,计算机将会查找BIOS所指定的硬盘MBR引导扇区,将其内容复制到0x7c00地址所在的物理内存中,被复制到物理内存的内容是bootloader,然后进行引导。

3、GRUB引导

GRUB启动引导器是计算机启动过程中运行的第一个软件程序,当计算机读取内存中的GRUB配置信息后,会根据其配置信息来启动硬盘中不同的操作系统。

4、加载kernel

计算机读取内存映像,并进行解压缩操作,屏幕一般会输出“Uncompressing Linux”的提示,当解压缩内核完成后,屏幕输出“OK,booting the kernel”。系统将解压后的内核放置在内存之中,并调用start——kernel()函数来启动一系列的初始化函数并初始化各种设备,完成Linux核心环境的建立。

5、设定inittab运行等级

内核加载完毕,会启动Linux操作系统第一个守护进程init,然后通过该进程读取/etc/inittab文件,/etc/inittab文件的作用是设定Linux的运行等级,Linux常见运行级别如下:

  • 0:关机模式。
  • 1:单用户模式。
  • 2:无网络支持的多用户模式。
  • 3:字符界面多用户模式
  • 4:保留,未使用模式。
  • 5:图像界面多用户模式。
  • 6:重新引导系统,重启模式。

6、加载rc.sysinit

读取完运行级别,Linux系统执行的第一个用户层文件/etc/rc.d/rc.sysinit,该文件功能包括设定path运行变量,设定网络配置,启动swap分区,设定/proc,系统函数,配置SELinux等。

7、加载内核模块

读取/etc/modules.conf文件及/etc/modules.d目录下的文件来加载系统内核模块。该模块文件,可以后期添加或者修改及删除。

8、启动运行级别程序

根据之前读取的运行级别,操作系统会运行rc0.d到rc6.d中的相应的脚本程序,来完成相应的初始化工作和启动相应的服务。其中以S开头表示系统即将启动的程序,如果以K开头,则代表停止该服务,S和K后紧跟的数字为启动顺序编号。如下图所示:

9、读取rc.local文件

操作系统启动完相应服务之后,会读取执行/etc/rc.d/rc.load文件,可以将需要开机启动的任务加入到该文件末尾,系统会逐渐去执行并启动相应命令,如下图所有:

10、执行/bin/login程序

执行/bin/login程序,启动到系统登录界面,操作系统等待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登录到shell终端,如下图所示,输入用户名、密码即可登录Linux操作系统,至此Linux操作系统完整流程启动完毕。

 

3.3 CentOS 6与CentOS 7 区别

 

CentOS 6默认采用sysvinit风格,sysvinit就是system V风格的init系统,sysvinit用术语runlevel来定义“预订的运行模式”。sysvinit检查“/etc/inittab”文件中是否含有“initdefault”项,该选项指定init的默认运行模式。sysvinit使用脚本,文件命名规则和软连接来实现不同的runlevel,串行启动各个进程及服务。

CentOS 7默认采用systemd风格,systemd是Linux系统中最新的初始系统(init),它主要的设计目标是克服sysvinit固有的缺点,提高系统的启动速度。

systemd和Ubuntu的upstart是竞争对手,预计会取代upstart。systemd的目标是尽可能启动更少的进程,尽可能将更多的进程并行启动。下图为CentOS6与CentOS7操作系统的区别。

 

Linux操作系统文件系统类型主要有EXT3,EXT4,XFS等,其中CentOS6普遍采用EXT3和EXT4文件系统格式,而CentOS7默认采用XFS格式。以下为EXT3,EXT4,XFS的区别:

  • EXT4是第四代扩展文件系统(fourth exetended filesystem,EXT4)是Linux系统下的日志文件系统,是EXT3文件系统的后继版本;
  • EXT3类型文件系统支持最大16TB文件系统和最大2TB文件;
  • EXT4分别支持1EB(1EB=1024PB,1PB=1024TB)的文件系统,以及16TB的单个文件;
  • EXT3只支持32000个子目录,而EXT4支持无限数量的子目录;
  • EXT4磁盘结构的inode个数支持40亿,而且EXT4的单个文件大小支持到16TB;
  • XFS是一个64位文件系统,最大支持8EB减1字节的单个文件系统,实际部署时取决于宿主操作系统的最大块限制,常用于64位操作系统,发挥更好的性能;
  • XFS一种高性能的日志文件系统,最早于1992年,由Silicon Graphics为他们的IRIX操作系统而开发,是IRIX5.3版本的默认文件系统。
  • XFS与2000年5月,Silicon Graphics以GPL发布这套系统的源代码,之后被移植到Linux内核上,XFS特别擅长处理大文件,同时提供平滑的数据传输。

 

3.4 TCP/IP协议概述

 

要学好Linux,对网络协议也要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例如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TCP/IP),TCP/IP名为网络通信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

TCP/IP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互联网,以及数据如何在他们之间传输的标准。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协议来完成自己的需求。

TCP/IP负责发现传输的问题,一旦有问题就发出信号,要求重新传输,知道所有数据安全正确地传输到目的地,而IP是给因特网的每台联网设备规定的一个地址。

基于TCP/IP的参考模式将协议分成4个层次,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际互联层(IP层),传输层(TCP层)和应用层。如下图所示TCP/IP和OSI参考模型层次的对比。

OSI模型与TCP/IP模型协议功能实现对照表,如下图所示:

 

3.5 IP地址及网络常识

互联网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IP),IP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同喜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一次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IP地址给Internet上的每个通信设备分配一个编号,每台联网的PC上都需要有IP地址,这样才能正常通信。

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通常被分隔为4个8位二进制数(即4个字节)。IP地址通常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成“a.b.c.d”的形式,其中,a、b、c、d都是-~255之间的十进制整数。

常见的IP地址分为IPv4与IPv6两类。IP地址编址方案将IP地址空间划分为A、B、C、D、E五类,其中A、B、C是基本类D、E类作为多播和保留使用。

IPv4有4段数字,每一段最大不超过255。由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IP位址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使得IP位址的发放愈趋严格,各项资料显示,全球IPv4位址在2011年已经全部分发完毕。

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妨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扩大地址控件,拟通过IPv6重新定义地址控件。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在IPv6的设计过程中除了一劳永逸滴解决了地址短缺问题以外,IPv6的诞生可以给全球每一粒沙子配置一个IP地址,还考虑了在IPv4中解决不好的其他问题,如下图所示:

 

3.5.1 IP地址分类

IPv4地址编址方案有A、B、C、D、E五类,其中A、B、C是基本类D、E类作为多播和保留使用,个分类详解如下。

 

1、A类IP地址

一个A累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第一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三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A类IP地址就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A类IP地址中网络的表示长度为8位,主机表示的长度为24位,A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少,有126个网络,每个网络可以容纳主机数可达到1600玩台。

A类IP地址范围为1.0.0.0~127.255.255.255(二进制表示为00000001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 01111110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最后一个为广播地址。A累IP地址紫菀掩码为255.0.0.0,每个网络支持的最大主机数为256的三次方减2=16777214台。

2、B类IP地址

一个B类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两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B类地址IP就由2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

B类IP地址中网络的表示长度为16位,主机标识长度为16位,B类网络地址适用与中等规模的网络,有16384个网络,每个网络所能容纳的计算机数为6万多台。

B类IP地址范围为128.0.0.0~191.255.255.255(二进制表示为1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10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最后一个是广播地址。B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0,每个网络支持的最大主机数为256的二次方减2等于65534台。

3、C类IP地址

一个C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三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一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C类IP地址就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C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24位,主机标识长度为8位,C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多,有209万余个网络。适用于小规模的局域网络,每个网络最多只能包含254台计算机。

C类IP地址范围为192.0.0.0~223.255.255.255(二进制表示为11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110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C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每个网络支持的最大主机数为256-2=254台。

4、D类IP地址

D类IP地址又称为多播地址(multicase address),即组播地址,在以太网中,多播地址命名了一组应该在这个网络中应用接受到一个分组的站点。多播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10,范围从244.0.0.0~239.255.255.255。

5、特殊的地址

每一个字节都为0的地址(0.0.0.0)表示当前主机,IP地址中的每一个字节都为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当前子网的广播地址,IP地址中凡事以11110开头的E类IP地址都保留用于将来和实验使用。

IP地址中不能以十进制127作为开头,而已数字127.0.0.1~127.255.255.255段的IP地址成为回环地址,用于回路测试,如127.0.0.1可以代表本机IP地址,网络ID的第一个8位组也不能全置为0,全0表示本地网络。

 

3.5.2 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subnet mask)又名网络掩码,地址掩码,它是一种用来指明一个IP地址的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所在的子网,以及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位掩码。

通常来讲,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子网掩码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地址,用于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以区别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并说明该IP地址是在局域网上,还是在远程网上。

对于A类地址,默认的子网掩码是255.0.0.0,而对于B类地址来说默认的子网掩码是255.255.0.0,对于C类地址来说默认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

互联网是由各种小写网络构成的,每个网络上都有许多主机,这样便构成了一个有层次的结构。IP地址在设计时就考虑到地址分配的层次特点,将每个IP地址都分割成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以便于IP地址的寻址操作。

子网掩码的设定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与二进制IP地址相同,子网掩码由1和0组成,且1和0分别连续。子网掩码的长度也是32位,左边是网络位,用二进制数字1表示,1的数目等于网络位的长度;右边是主机位,用二进制数字0表示,0的数目等于主机位的长度。

 

3.5.3 网关地址

网关(gateway)是一个网络连接到另一个网络的“关口”,网关实质上是一个网络通向其他网络的IP地址。主要用于不同网络间传输数据。

例如电脑设备上网,如果是接入到同一个交换机,在交换机内部传输数据是不需要经过网关的,但是如果两台设备不在一个交换机网络,则需要在本机配置网关,内网主机的数据通过网关,网关把数据转发到其他的网络的网关,直到找到对方的主机网络,然后返回数据。

 

3.5.4 MAC地址

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是物理地址、硬件地址,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

在OSI模型中,第三层网络负责IP地址,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则负责MAC地址。因此一个主机会有一个MAC地址,而每个网络位置会有一个专属于它的IP地址。

IP地址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三层。两者之间分工明确,默契合作,完成通信过程。IP地址专注于网络层,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外一个网络;而MAC地址则专注于数据链路层,将一个数据帧从一个节点传送到相同链路的另一个节点。

IP地址和MAC地址一般是成对出现的。如果一台计算机要和网络中另一台计算机通信,那么这两台设备必须配置IP地址和MAC地址,而MAC地址是网卡出厂时设定的,这样配置的IP地址就喝MAC地址形成了一种对应关系。

在数据通信时,IP地址负责表示计算机的网络层地址,网络层设备(如路由器)根据IP地址来进行操作;MAC地址负责表示计算机的数据链路层地址,数据链路层设备,根据MAC地址来进行操作。IP地址和MAC地址这种映射关系是通过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来实现的。

 

3.6 Linux系统配置IP

Linux操作系统安装完毕,那么接下来如何让Linux操作系统能上外网呢?一下为Linux服务器配置IP的方法。

Linux服务器网卡默认配置文件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下,命名的名称一般为ifcfg-eth0,ifcfg-eth1,eth0表示第一块网卡,eth表示第二块网卡,一次类推,例如DELL R730标配有4块千兆网卡,在系统显示的名称依次为eth0,eth1,eth2,eth3。

修改服务器网卡IP地址命令为vi /etc/sysconfig/netowrk-scripts/ifcfg-eth0(注意:CentOS网卡名为ifcfg-ens33)。vi编辑网卡配置文件,默认为DHCP方式,配置如下:

vi编辑网卡配置文件,修改BOOTPROTO为static(静态)方式,同事添加IPADDR、NETMASK、GATEWAY信息如上图。

服务器网卡配置文件,详细参数如下:

  • DEVICE=ens33:物理设备名称。
  • ONBOOT=yes:[yes | no](重启网卡是否激活网卡设备)。
  • BOOTPROTO=static:[none | static | dhcp | bootp] (不使用协议 | 静态分配 | DHCP协议 | BOOTP协议)。
  • TYPE=Ethernet:网卡类型。
  • IPADDR=192.168.22.12:IP地址。
  • NETMASK=255.255.255.0:子网掩码。
  • GATEWAY=192.168.22.1:网关地址。
  • DNS1=114.114.114.114:DNS服务器地址。

服务器网卡配置完毕后,重启网卡服务/etc/init.d/network restart即可。然后查看IP地址,命令为ifconfig或者ip addr show查看当前服务器所有网卡的IP地址。

CentOS7 Linux中,如果没有ifconfig命令,可以用ip addr list/show查看,也可以安装ifconfig命令,需要安装软件包net-tools,命令如下详细配置如下图所示。

[root@localhost ~]# yum -y install net-tools

 

3.7 Linux系统配置DNS

网卡IP地址配置完毕后,如果服务器需要上外网,还需要配置域名解析地址(domain name system,DNS),DNS主要用于将请求的域名转换为IP地址,DNS地址配置方法上面已经有一种方式,直接在网卡里添加DNS即可,另一种方式如下所示:

修改vi /etc/resolv.conf文件,加如下两行代码:

nameserver 202.106.0.20

nameserver 8.8.8.9

上述语句分别表示主DNS与备DNS,DNS配置完毕后,无需重启网络服务,DNS立即生效。用户可以用命令ping -c 6 www.baidu.com查看返回结果,如果有IP返回,则表示服务器DNS配置正确,如下图所示:

 

3.8 Linux网卡名称命名

CentOS7服务器,默认网卡名称为ifcfg-ens33,如果用户想把网卡名称改成ifcfg-eth0,按如下步骤操作即可。

(1)编辑/etc/sysconfig/grub文件,命令为vi /etc/sysconfig/grub,在倒数第二行quiet后面加入如下代码,详细配置如下图所示。

[root@localhost ~]# vim /etc/sysconfig/grub

net.ifnames=0 biosdevname=0

(2)执行命令grub2-mkconfig -o /boot/grub2/grub.cfg,生成新的grub.cfg文件,命令如下,详细配置如下如所示:

[root@localhost ~]# grub2-mkconfig -o /boot/grub2/grub.cfg

(3)重命名网卡名称,执行命令mv ifcfg-ens33 ifcfg-eth0,修改ifcfg-eth0文件中DEVICE=ens33位DEVICE=eth0,如下图所示:

[root@localhost network-scripts]# mv ifcfg-ens33 ifcfg-eth0

[root@localhost network-scripts]# vim ifcfg-eth0

(4)重启服务器,并验证网卡名称是否为eth0,reboot完成后,如下如:

 

3.9 CentOS 7密码重置

修改CentOS 7 root密码非常简单,只需登录系统,执行命令passwd按Enter键即可,但是如果忘记root密码,无法登录系统,该如何去重置root用户的密码呢?一下重置root用户密码的方法。

(1)reboot重启系统,系统启动进入欢迎界面,加载内核步骤时,按E键,然后选中CentOS Linux(3.10.0-327.el7.x86_64)7(Core),如下图所示:

(2)按  E 键进入单用户模式,找到linux开头的行,将光标放到最后,空格然后添加  init=/bin/sh ,并且把前面的rhgb  quiet 两个的选项删除。最后按 ctrl+x ,然后等待一会儿,虚拟机重启。

内核编辑界面

按Ctrl+X键后,进入单用户模式

(3)执行命令下面命令,修改root密码,更新系统信息,touch  /.autorelabe,执行命令touch  /.autorelabe,在/目录下创建一个.autorelabe文件,如果该文件存在,系统在 重启时就会对整个文件系统进行relabeling重新标记,可以理解为对文件进行底层权限的控制住和标记,如果SELinux属于disabled关闭状态则不需要执行这条命令,如下图所示:

sh-4.2#mount –o remount,rw / [重新挂载]

sh-4.2#echo 123.com | passwd --stdin root  [这里是给root用户设置新的密码123.com]

sh-4.2#touch  /.autorelabel

sh-4.2#exec /sbin/init  [重启,重置selinux。然后等待]

 

3.10 远程管理Linux服务器

Linux系统安装完毕后,可以通过远程工具来连接到Linux服务器,远程连接服务器管理的好处在于可以跨地区管理服务器,例如用户在北京,向管理服务器在上海的某IDC机房,通过远程管理,不需要到IDC机房现在去操作,直接通过远程工具即可管理服务器。

远程管理Linux服务器需要满足一下三个步骤:

(1)服务器配置IP地址,如果服务器在公网,需要配置公网IP,如果服务器在内部局域网,可以直接配置内部私有IP即可。

(2)服务器安装SSHD软件服务并启动该服务,几乎所有的Linux服务器系统安装完毕均衡自动安装并启动SSHD服务,SSHD服务监听22端口

(3)在服务器中防火墙服务需要允许22端口对外开放,出血则可以临时关闭防火墙,CentOS6 Linux关闭防火墙的命令为 service iptables stop,而CentOS7 Linux关闭防火墙的命令为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常见的Linux远程管理工具包括SecureCRT、Xshell、Putty、Xmanger等工具。目前主流的远程管理Linux服务器工具为SecureCRT,官网https:/www.vandyke.com下载并安装SecureCRT,双击打开,单机左上角quick connect快速连接,弹出如下图所示的界面,连接配置具体步骤如下:

  • 协议(P):选择SSH2;
  • 主机名(H):输入Linux服务器IP地址;
  • 端口(O):输入22;
  • 防火墙(F):选择None;
  • 用户名(U):输入root。

点击下方的“连接”按钮,会提示输入密码,输入root用户对应密码即可。

通过SecureCRT远程连接Linux服务器之后,如下图所示,界面与服务器本地操作界面一样,在命令行执行命令,操作结果与在服务器现在操作是一样的。

 

3.11 Linux系统目录功能

通过以上只是的学习,已经能够独立安装和配置Linux服务器IP并实现远程连接,为了进一步学习Linux需熟练掌握Linux系统各个目录的功能。

Linux主要树结构目录包括/,/root,/home,/usr,/bin,/tmp,/sbin,/proc,/boot等,下图所示为典型的Linux目录结构。

Linux系统中常见目录功能如下:

  • /:根目录;
  • /bin:存放必要的命令;
  • /boot:存放内核以及启动所需的文件;
  • /dev:存放硬件设备文件;
  • /etc:存放系统配置文件;
  • /home:普通用户的宿主目录,用户数据存放在其主目录中;
  • /lib | /lib64:存放必要的运行库;
  • /mut:存放临时的映射文件 系统,通常用来挂载使用;
  • /proc:存放存储进程和系统信息;
  • /root:超级用户的主目录
  • /sbin:存放系统管理程序;
  • /tmp:存放临时文件:
  • /usr:存放应用程序,命令程序文件,程序库,手册和其他文档
  • /var:系统默认日志存放目录。

 

  • 5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4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