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刚落幕,同样受疫情影响推迟了一年的东京残奥会接力而来,将于今日拉开帷幕。此次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总人数为437人,其中运动员251人,年龄最大的56岁,最小的只有16岁。他们心向璀璨、披荆斩棘,无论结果如何,都是我们心中的冠军!
科技的日渐成熟,正在加速体育领域各细分行业的变革,如今科技在体育赛事中的应用已十分广泛,AI通过“人—智—赛—场”的融合,全面赋能赛事。
01
通行:AI面部识别系统
东京奥运会期间使用AI面部识别系统,用于识别包括运动员、志愿者、媒体及其他工作人员超过30万人次,这是人脸识别在奥运会上的首次使用,而即将开幕的残奥会上也将继续沿用。
在每个场馆都配备这种小巧的边缘端检测装置,通过人脸识别自动验证每个进入场馆人员的身份,强大的云端算力支撑,就算有多人快速通过,识别系统也能顺利识别完成认证,极大的提升了通行速度。
02
场内:AI裁判辅助评分
在体育竞技这种动作难度大,动作速度快的赛事中,裁判判决很容易产生争议,引入AI技术辅助判决,能够为裁判提供参考意见,减轻裁判负担,同时也可以大大降低1986年世界杯的“上帝之手”等判罚不清,或是平昌冬奥会上曾发生的判罚不公之类的情况。
东京奥运会赛场上的摄像头使用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田径、体操、排球等各项目场馆中随处可见AI裁判的身影,摄像头不再只提供录像与回放功能,而是与AI结合,记录比赛的实时数据并进行动作分析,运用AI技术检测选手姿势与技术动作,通过向选手的身体及其周边200万处投射红外线,追踪选手的动作,并且实时转换成三维立体图像。根据图像对于身体的旋转和扭动等动作作出分析,结合过往数据与打分标准来判断完成度,极大程度上提升了裁判工作效率与精度。
(例:体操AI裁判)
03
场外:AI教练创新训练
赛场上运动健儿的风采大家有目共睹,而荣耀的背后是数年如一日的艰苦训练,随着现代体育与科技更加紧密的结合,AI技术也为他们的幕后训练带来颠覆性的创新,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高难度动作,专业仪器设备对其记录成像,对相关数值进行记录标注,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复盘,以便在比赛中提高运动表现。
以被誉为“国球”的乒乓球为例,除了女子乒乓球队的孔令辉孔教练,男子乒乓球队的刘国梁刘教练,还有一个AI训练机器人——“庞教练”,采用高通5G芯片和AI人工智能技术,它有两条机械臂,一个用于抛球,一个用于击打,模拟真人的发球动作,无论是速度、力度还是准确度都更接近于赛场上的对手。“庞教练”通过双目摄像头进行实时动态捕捉,还具备200Hz帧率高速捕捉图像,并支持基于轨迹的球轨分析、预测系统以及人体运动捕捉与分析系统,助力国乒复盘总结和提升实力。
“庞教练”分析接发球质量
在时代发展的今天,我们能看见AI于各行各业中带来的生活便利,东京奥运会更是为AI提供了创新实践的机会,AI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加快释放历次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
奥运不仅是各国体育健将比拼体能与技巧的赛场,也是各类新技术的修炼场,前有鲨鱼皮泳衣助力游泳选手取胜,后有奥地利女博士靠数学计算硬核夺金。AI作为新兴技术极为重要的一环,随着科技的不断完善,算力的不断发展,终将在体育运动领域大放异彩,发挥智能安全、智能交互、智能感知、智能底座等功能,并起到让赛事技术更可靠、运维更便捷、支持更高效、决策更精准的作用,奥林匹克精神不止运动,科技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