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希尔排序的理解误区

希尔排序是插入排序的改良。

网上学习过程中见到对希尔排序的文字描述五花八门,使我陷入了一个误区:

“它是把一组无序数列均分成几段,之后每段再用插入排序。”

只看文字描述,不看案例演示,我还真这么认为的↑。

正确的理解是这样:

他不是一次分成几段的规划和进行一系列的插入排序操作就能完成的。

1.首先确定增量(增量要自己规划),

(PS接下来的思路是:增量要递减(可以非连续递减),依据这个增量变化,要排几轮?。)

2.每次只比较排序起始的数字与增量位置的数字,把它们插入排序。

3.减小增量,再排(步骤2)。

4.排完为止

由于过程中,增量逐渐减小,希尔排序也叫“缩小增量排序”。若文字看不懂,特附上拨云见日,茅塞顿开的视频讲解,加油。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好的,我会尽力回答你的问题。关于通过UDP传输音视频,我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下面是一些学习笔记: 1. gstreamer是一个流媒体框架,用于创建、处理和播放多媒体流。它支持多种音视频格式,可以通过插件扩展功能。 2. 通过gstreamer可以使用UDP协议传输音视频数据。UDP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顺序性,但是传输效率高。 3. 首先需要创建一个gstreamer的pipeline,包括音视频源、编码器、UDP发送端等组件。例如: ``` gst-launch-1.0 -v filesrc location=test.mp4 ! decodebin ! x264enc ! rtph264pay ! udpsink host=192.168.1.100 port=5000 ``` 这个pipeline的作用是从test.mp4文件读取音视频流,解码后使用x264编码器进行压缩,然后使用rtph264pay将数据打包成RTP数据包,最后通过udpsink发送到指定的IP地址和端口。 4. 接收端需要创建一个gstreamer的pipeline,包括UDP接收端、解包器、解码器等组件。例如: ``` gst-launch-1.0 -v udpsrc port=5000 ! application/x-rtp, payload=96 ! rtpjitterbuffer ! rtph264depay ! avdec_h264 ! autovideosink ``` 这个pipeline的作用是从UDP端口5000接收音视频数据,使用rtpjitterbuffer解决网络抖动问题,使用rtph264depay将RTP数据包解包成原始的H.264数据流,然后使用avdec_h264解码器进行解码,最后使用autovideosink播放视频。 5.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数据的带宽限制、网络延迟等问题,以保证音视频传输的效果。 希望这些笔记能对你有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继续问我。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