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 阴 真 经 终极篇》面试真题

《 九 阴 真 经 终极篇》面试真题

文章目录

Golang

Q:哪些类型不能被用来当作Map的Key,为什么?

在 Go 语言中,只有内置的类型(built-in types)和类型字面量(type literals)可以作为 map 的键(key),因为它们都实现了 Go 语言定义的 interface 中的 hash 接口,即实现了 hash 方法。

以下是一些不能作为 map 键的类型:

  1. 函数类型:函数在 Go 中是引用类型,每次传递时都会传递其内存地址,因此函数类型的值是不确定的,不能保证唯一性。

  2. 字典类型:字典(map)类型本身不能作为 map 的键,因为字典类型的值本身是一个指针,指向内存中的 map 对象,不是唯一的。

  3. 切片类型:切片类型也不能作为 map 的键,因为切片类型的值本身是一个结构体,包含指向底层数组的指针和长度等信息,不是唯一的。

  4. 接口类型:接口类型不能作为 map 的键,因为接口类型的值存储了一个具体类型的值和该类型的方法表,接口值内部可能包含的具体类型值不是唯一的。

  5. 结构体类型:如果结构体不包含可以生成唯一哈希值的字段,那么该结构体也不能作为 map 的键。例如,如果结构体所有字段的类型都是不能被哈希的类型,则整个结构体不能被哈希。

  6. 通道类型(Channel Types):通道类型也不能作为 map 的键,因为它们是可变的并且不是唯一的。

  7. 非导出(Unexported)的结构体字段:结构体中的非导出字段(首字母小写)不能作为 map 的键,因为这些字段的外部可见性被限制,不能用于比较和哈希。

  8. 不可比较的类型:任何不能进行比较(== 操作符)的类型都不能作为 map 的键,因为 map 的键在查找、删除等操作时需要进行比较。

总之,任何无法保证唯一性和稳定性的类型都不能用作 map 的键。此外,Go 语言中的 map 使用哈希表实现,因此只有可以作为哈希键(hashable)的数据类型才能被用作 map 的键。

Q:GMP模型中,当一个Goroutine阻塞时,会发生什么?

在Go语言的GMP(Goroutine-Machine-Processor)模型中,当一个goroutine阻塞时,它会经历以下几个步骤让出处理器(P)和线程(M):

  1. 进入阻塞状态:当goroutine调用一个可能引起阻塞的操作,比如网络I/O、同步原语(如互斥锁)或者等待通道操作,它将进入阻塞状态。

  2. 移除本地队列:当goroutine进入阻塞状态时,它会被从其所在的处理器的本地队列中移除。

  3. 尝试唤醒其他Goroutine:如果该处理器的本地队列中有其他可执行的goroutine,那么线程(M)会尝试唤醒其中的一个goroutine,以便它可以继续执行。

  4. 放入全局队列:如果没有其他可执行的goroutine,或者本地队列已满,goroutine会被放入全局队列中。

  5. 让出线程:由于该goroutine已经无法继续执行,线程(M)会尝试从本地队列中获取另一个goroutine,如果没有找到,则会将自己放入空闲线程队列中,等待被调度器重新分配任务。

  6. 线程进入空闲状态:如果线程(M)在尝试从本地队列中获取goroutine失败之后,它会被放入调度器的空闲线程队列中。

  7. 调度器重新分配:调度器会监控全局队列和其他线程的本地队列,当阻塞的goroutine准备好继续执行时,它会将其放入全局队列或者本地队列中,调度器会尝试将空闲的线程(M)和处理器(P)重新分配给它。

  8. 唤醒并继续执行:当goroutine准备好继续执行时,调度器会将其放入适当的队列中,并尝试找到一个空闲的线程(M)来执行它。

通过以上步骤,GMP模型有效地管理了goroutine和线程之间的交互,确保了goroutine在阻塞时可以优雅地让出处理器和线程资源,同时避免了线程资源的浪费。

Q:调度器怎么知道阻塞的goroutine准备好继续执行?

在Go语言中,除了netpoll机制外,还有其他几种机制用来发现阻塞的goroutine是否可以继续执行:
0. netpoll:在GMP模型中,当一个goroutine进行网络I/O操作,如调用net.Read或net.Write时,它会被告知进入阻塞状态。这时,Go运行时会使用netpoll机制将goroutine从线程(M)的本地队列中移除,并等待相应的I/O事件。当I/O操作完成,操作系统会通过netpoll机制通知Go运行时,Go运行时随后将goroutine的状态更新为就绪,并将其放回调度队列中,等待被线程(M)执行。

  1. 异步通信:当使用通道(channels)进行通信时,如果一个goroutine尝试从一个空的通道接收数据或者向一个满的通道发送数据,那么它会被阻塞。当条件满足时(比如通道不再为空或者不再为满),调度器会收到通知并唤醒这个goroutine。

  2. 同步原语:比如互斥锁(mutexes)、读写锁(RWMutexes)、条件变量(condition variables)等。当一个goroutine在尝试获取锁或者等待条件变量时,它会被阻塞。当锁被释放或者条件变量满足条件时,操作系统会通知调度器,并唤醒相应的goroutine。

  3. 系统调用:当goroutine进行系统调用(比如文件操作、网络通信等)时,如果这些操作需要等待I/O完成,那么goroutine会被阻塞。当系统调用完成时,操作系统会通知调度器,并唤醒这个goroutine。

  4. 垃圾回收:在垃圾回收的某些阶段,所有goroutine可能会暂停执行(称为STW阶段)。当这些阶段结束后,调度器会唤醒所有被暂停的goroutine。

  5. 抢占式调度:Go运行时实现了抢占式调度机制,当一个goroutine运行太长时间而没有让出执行权时,调度器会发送抢占信号给它,强制它放弃执行权,并唤醒其他goroutine。

  6. 定时器:当goroutine中设置了定时器并且时间到达时,定时器会通知调度器,并将goroutine从阻塞状态唤醒。

  7. 工作窃取:当一个线程的本地队列中没有goroutine可以执行时,它会尝试从其他线程的本地队列中“偷取”一个goroutine。如果偷取的goroutine正在等待某个条件(比如通道操作),调度器会等待直到它准备好执行。

这些机制共同作用,使得Go调度器能够有效地管理goroutine的执行状态,并确保系统资源的有效利用。

Q:读 / 写一个关闭的channel会发生什么

读关闭channel在读完缓冲队列里的值后会读到 对应类型的零值
写关闭channel会panic

Q:channel是不是线程安全的

Q:给出一个因为channel死锁的例子

Q:用channel实现交替打印奇偶数

func TestChannelPrint(t *testing.T) {
	ch := make(chan int, 1) // 用于交替的channel
	ch <- 1
	defer close(ch)

	ctx, cancel := context.WithCancel(context.Background())

	var wg sync.WaitGroup
	for i := 0; i < 2; i++ {
		wg.Add(1)
		go func(ctx context.Context, i int) {
			defer wg.Done()
			finished := false
			for {
				select {
				case num := <-ch:
					if num > 10 {
						cancel()
					} else {
						fmt.Println(num, i)
						num++
						ch <- num
					}
				case <-ctx.Done():
					finished = true
				}
				if finished {
					break
				}
			}
		}(ctx, i)
	}
	wg.Wait() // 等待所有goroutine完成
}

Q:空结构体可以用来做什么

https://www.cnblogs.com/beatle-go/p/17934735.html

1. 空结构体不占用内存

fmt.Println(unsafe.Sizeof(struct{}{})) // 输出0

2. 用作map的value,节约内存

type Set map[string]struct{}

func (s Set) Has(key string) bool {
    _, ok := s[key]
    return ok
}

func (s Set) Add(key string) {
    s[key] = struct{}{}
}

func (s Set) Delete(key string) {
    delete(s, key)
}

func main() {
    s := make(Set)
    s.Add("foo")
    s.Add("bar")
    fmt.Println(s.Has("foo"))
    fmt.Println(s.Has("bar"))
}

3. 用作不发送数据的信道

4. 用作方法的所属结构体

Q:父goroutine的recover能否捕获子goroutine的panic

在 Go 语言中,panic 用于表示运行时错误,它会中断当前函数的执行并立即开始逐级向上调用栈的 defer 延迟函数执行。如果没有任何延迟函数捕获 (recover) 这个 panic,它将导致程序崩溃。

每个 goroutine 都有自己的 defer 链表,并且仅能在当前 goroutine 中捕获 panic。因此,父 goroutine 中的 recover 并不能直接捕获子 goroutine 的 panic。如果子 goroutine 发生 panic,它将只在该 goroutine 中被捕获,除非子 goroutine 中设置了 recover。

然而,父 goroutine 可以间接地影响子 goroutine 的 panic 处理。例如,父 goroutine 可以定期检查子 goroutine 是否发生 panic,并尝试恢复它。这通常是通过在子 goroutine 中定期调用 recover 函数来实现的。如果 recover 返回一个非空的错误信息,那么就可以认为子 goroutine 发生了 panic,并可以在父 goroutine 中采取相应的措施。

Q:子goroutine在panic后,会发生什么

在 Go 语言中,当一个 goroutine 发生 panic 时,它会立即中断当前 goroutine 的执行,并开始执行该 goroutine 内部的 defer 延迟函数。如果这些延迟函数中没有包含 recover 调用来捕获这个 panic,那么该 panic 将传播到调用该 goroutine 的 goroutine。

如果一个 goroutine 发生了 panic,并且没有任何延迟函数捕获这个 panic,它将导致整个 Go 程序崩溃。这意味着,如果主函数(main)或者调用了该 goroutine 的 goroutine 没有捕获这个 panic,那么程序将会终止,并打印 panic 发生时的堆栈跟踪。

这就是为什么在编写并发程序时,通常建议在每个 goroutine 中至少包含一个 defer 调用,用来捕获可能的 panic 并恢复程序的执行,以防止整个程序的崩溃。

gin框架

Q:gin的中间件

Gin 是一个用 Go 语言编写的轻量级、高性能的 Web 框架,它支持中间件(Middleware)的概念,这让开发者可以在请求到达实际的业务逻辑之前,对请求进行处理。中间件可以用于日志记录、鉴权、限流、请求/响应修改等多种场景。

Gin 中的中间件是一些可调用的函数,这些函数会按照定义顺序依次执行。中间件可以处理请求(在路由处理函数之前)和响应(在路由处理函数之后)。

中间件的使用方式如下:

  1. 定义中间件函数:
func myMiddleware() gin.HandlerFunc {
    return func(c *gin.Context) {
        // 在处理请求之前的操作
        fmt.Println("Before request")
        
        // 继续处理请求
        c.Next()
        
        // 在处理请求之后的操作
        fmt.Println("After request")
    }
}
  1. 使用中间件:
func main() {
    router := gin.Default()
    
    // 使用定义的中间件
    router.Use(myMiddleware())
    
    // 定义路由和处理函数
    router.GET("/", func(c *gin.Context) {
        // 处理业务逻辑
        fmt.Println("Handler")
    })
    
    // 启动HTTP服务器
    router.Run(":8080")
}

在上述例子中,“/”路由的处理函数在调用之前会先执行 myMiddleware 函数中的代码。c.Next() 是用来继续执行下一个中间件或处理函数的。

Gin 还支持分组使用中间件,这使得我们可以将一组路由共用相同的中间件,例如:

func main() {
    router := gin.Default()
    
    // 创建中间件组
    authorized := router.Group("/", myMiddleware())
    
    // 在中间件组中添加路由
    authorized.GET("/admin", adminHandler)
    // ...
}

在上面的代码中,/ 路径下的所有路由(例如 /admin)都会先经过 myMiddleware 中间件。

中间件是 Gin 框架的核心功能之一,它使得开发者可以更加灵活地处理请求,极大地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和可维护性。

Q:Gin中间件的几个函数

在gin框架中,中间件流程控制函数包括:

  1. c.Next(): 调用该函数会将控制权交给下一个中间件函数,如果没有下一个中间件函数,则将控制权交给处理请求的路由处理函数

  2. c.Abort(): 调用该函数会立即终止当前中间件函数的执行,并且不会再调用后续的中间件函数或路由处理函数

  3. c.AbortWithStatus(code int): 调用该函数会终止当前中间件函数的执行,并返回指定的HTTP状态码给客户端

  4. c.NextWithError(): 调用该函数会将控制权交给下一个中间件函数,同时传递一个错误给下一个中间件函数或路由处理函数

  5. c.IsAborted(): 该函数用于判断当前请求是否已经被终止,返回一个布尔值表示请求是否已经被终止

router.GET("/test", m1, m2, test)
// m1 begin
// m2 begin
// test
// m2 end
// m1 end

https://blog.csdn.net/Shoulen/article/details/136141292

Q:gin的context是不是线程安全的

Gin 是 Go 语言的一个轻量级且高性能的 Web 框架,它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来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 Web 应用程序。在 Gin 框架中,Context 对象(通常简称为 c)用于存储请求范围的数据,并且可以在整个请求处理链中共享。

在多线程或多协程的环境中,线程安全是指多个线程或协程同时访问同一资源时,不会导致数据不一致或程序崩溃的特性。在 Gin 中,Context 对象不是设计为线程安全的,它通常只在单个请求的处理过程中被使用。

这意味着,当你在一个请求的处理函数中使用 Context 对象时,你不需要担心线程安全的问题。但是,如果你试图在多个请求之间共享同一个 Context 对象,或者在不同的协程中共享同一个 Context 对象,那么就需要考虑线程安全问题。

在实际开发中,为了避免出现线程安全问题,一般建议每个请求都使用一个新的 Context 对象,并且不要在不同请求或协程之间共享 Context 对象。如果你需要在多个请求或协程之间共享数据,那么应该使用其他线程安全的方式来实现,例如使用互斥锁(mutex)来保护共享资源。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 Context 对象不是线程安全的,但 Gin 框架本身提供的很多功能(例如,中间件、路由、组等)都是线程安全的,可以放心地在多个请求或协程中同时使用。

MySQL

Q:MySQL InnoDB的表是否有除用户定义的列之外额外的列?

存在,为了实现MVCC,InnoDB会给表里的每行记录额外添加两个隐藏列:

  • DB_TRX_ID,表示最近一次插入或更新这行数据的事务的 ID
  • DB_ROLL_PTR,即回滚指针,指向该行数据的 undo log
    这两个列的应用:
  • 一致性读视图:一致性读视图包含了四个主要信息:
    • 活动事务列表,即还未提交的事务 ID 列表。
    • 最小活跃事务 ID(min_id)。
    • 下一个要分配的事务 ID(即当前最大事务 ID + 1)。
    • 快照创建时的活跃事务列表。
  • 可见性规则:
    • 如果行数据的 DB_TRX_ID 小于或等于一致性读视图中的 min_id,则该数据对当前事务可见。
    • 如果行数据的 DB_TRX_ID 大于一致性读视图中的 max_id,则该行数据对当前事务不可见。
    • 如果行数据的 DB_TRX_ID 在一致性读视图的 min_id 和 max_id 之间,则该行数据不可见。
      进一步地,如果行数据的 DB_TRX_ID 在一致性读视图的活跃事务列表中,说明有其他事务正在修改这行数据,因此这行数据对当前事务也是不可见的。
      如果行数据的 DB_TRX_ID 不在一致性读视图的活跃事务列表中,说明这行数据是在当前事务开始之前提交的,因此这行数据对当前事务可见。
    • 对于删除操作,InnoDB 并不是真正删除数据,而是通过标记行的 DB_TRX_ID 为一个特殊的删除标记(DELETE_MARK)来表示该行数据被删除。
  • 一致性读和锁定读:
    在 MVCC 机制下,MySQL 支持两种读取数据的方式:一致性读和锁定读。
    • 一致性读(Consistent read):也称为快照读,它读取的是数据在某个时间点的一致快照。在 InnoDB 中,普通的 SELECT 语句都是一致性读。
    • 锁定读(Locking read):它会对读取的数据进行加锁,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有两种锁定读:
      • SELECT … FOR UPDATE:对读取的行加写锁。
      • SELECT … LOCK IN SHARE MODE:对读取的行加读锁。

总结:
MySQL 的 MVCC 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并发控制机制,它通过在每行数据上维护一个版本链,以及通过一致性读视图来判断数据版本对于当前事务的可见性,来实现在不加锁的情况下读取数据,从而提高了数据库的并发性能。MVCC 只在读已提交(Read Committed)和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这两种事务隔离级别下有效。

Q:RR隔离级别和RC的差异在哪里,如何解决幻读?

  • Read Committed(RC):
    在 RC 隔离级别下,每个 SELECT 语句都会创建一个新的一致性读视图。这意味着:

    • 当一个事务中执行多个 SELECT 语句时,每个 SELECT 语句看到的是在该语句开始时已提交的最新数据。
    • 其他事务对数据的修改(包括插入、更新和删除)对于当前事务的 SELECT 操作是可见的,只要这些修改在 SELECT 语句开始前已经提交。
  • Repeatable Read(RR):

    • 在 RR 隔离级别下,事务只会在第一个 SELECT 语句开始时创建一致性读视图,并在整个事务期间保持这个视图不变。这意味着:
    • 在一个事务中,即使其他事务修改了数据并提交,这些修改也不会立即对当前事务的 SELECT 操作可见。
    • 只有当前事务提交后,再次执行 SELECT 时,才会看到其他事务提交的数据。
      事务中的每个 SELECT 语句看到的数据是一致的,即使其他事务在这个过程中提交了修改。

Q:MySQL的binlog具体长什么样?

MySQL的binlog(二进制日志)是MySQL数据库用来记录所有对数据库执行更改的二进制文件。binlog 文件并不是可读的,它包含了数据库的变更信息,这些信息是以二进制格式存储的。
binlog 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事件(Events):binlog 由一系列的事件组成,每个事件代表了对数据库的单个修改。事件类型包括:
    • Query_log_event:用于记录实际的SQL语句。
    • Table_map_log_event:用于映射SQL语句中的表到具体的数据库表。
    • XID_log_event:用于标记一个事务的结束。
    • Write_rows_log_event:用于记录插入操作。
    • Update_rows_log_event:用于记录更新操作。
    • Delete_rows_log_event:用于记录删除操作。
  • 格式(Format):binlog 文件有两种格式:
    • Statement-based logging:记录的是执行的SQL语句。
    • Row-based logging(默认):记录的是对每行数据所做的更改。
  • 事件头(Event Header):每个事件开头都有一个固定大小的头,包含了事件的类型、事件的长度、事件的时间戳等信息。
  • 事件体(Event Body):紧随事件头之后的是事件体,包含了事件的实际数据。例如,对于插入操作,事件体可能包含插入的行的所有列的值。
  • 事件尾(Event Footer):事件尾通常包含校验信息,以确保事件在传输或恢复时的完整性。

两种格式:
MySQL的binlog(二进制日志)有两种格式:Statement-based(基于语句)和Row-based(基于行)。这两种格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记录变更数据的方式不同。

  1. Statement-based(基于语句)格式:

    • 在Statement-based格式下,binlog记录了所有的SQL语句。这意味着,对于INSERT、UPDATE和DELETE操作,它记录了执行这些操作的原始SQL语句。
    • Statement-based格式的优点是binlog文件通常比较小,因为它只记录了SQL语句,而不是每行的数据变化。
    • 然而,Statement-based格式的一个主要缺点是它可能导致主备数据不一致。如果执行的SQL语句在备库上无法执行(比如使用了特定的函数或者条件,或者表结构不同),那么备库将无法正确复制这些变更。
  2. Row-based(基于行)格式:

    • Row-based格式记录了每行数据的变化。对于INSERT操作,它会记录新插入行的所有列的值;对于UPDATE操作,它会记录更新前的行和新更新后的行的所有列的值;对于DELETE操作,它会记录被删除行的所有列的值。
    • Row-based格式的优点是它可以确保主备数据的一致性,因为即使SQL语句在不同的环境下有所不同,变更的行数据仍然会保持相同。
    • Row-based格式的缺点是它生成的binlog文件通常比较大,因为它记录了每一行的数据变化,这可能会导致IO性能下降,以及网络带宽的占用增加。

MySQL还支持一种Mixed(混合)格式,它会根据执行的语句类型自动选择使用Statement-based还是Row-based格式来记录。

在选择binlog格式时,需要根据数据库的使用场景和需求来决定。例如,如果数据库主要用于读操作,并且对数据一致性要求不高,那么Statement-based格式可能更合适;但如果数据库主要用于写操作,特别是对于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或者对数据一致性要求非常高的系统,Row-based格式可能更合适。
当主库执行了一个包含NOW()函数或其他不确定函数的SQL语句时,如果使用基于语句(Statement-based)的binlog格式,从库在回放binlog事件时会尝试执行相同的SQL语句。由于NOW()函数在主库和从库上执行时返回的时间戳可能不同,这可能会导致主备数据的不一致。

然而,如果使用的是基于行(Row-based)的binlog格式,情况会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binlog会记录语句影响的所有行的变化,而不是语句本身。这意味着即使语句中包含NOW()函数,从库回放binlog时也不会尝试重新执行这个带有NOW()的语句。相反,它会根据binlog中的记录直接修改数据行。

例如,假设主库执行了一个这样的UPDATE语句:

UPDATE my_table SET last_updated = NOW() WHERE id = 1;

在基于行的binlog格式下,binlog会记录这个UPDATE操作影响的那一行数据。这意味着binlog会包含这个操作之前和之后的数据变化,而不是SQL语句本身。

当从库从主库读取binlog并尝试应用这些变更时,它不会尝试执行原始的UPDATE语句。相反,它会根据binlog中的记录直接修改对应的行。因此,即使NOW()函数返回的时间戳在主库和从库上不同,最终从库的last_updated列的值将会与主库的值不同,但两行数据会保持相同的状态。

总结来说,使用基于行的binlog格式可以确保即使SQL语句中包含不确定函数(如NOW()),主库和从库之间的数据仍然能够保持一致性,因为数据行的变化被单独记录下来,并直接应用到从库上,而不是通过执行相同的SQL语句。

Q:MySQL的binlog和redolog哪个先写入

在MySQL中,binlog(二进制日志)和redo log(重做日志)是两种不同的日志,它们在数据库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binlog:

  • 主要用于复制和备份。
  • 记录了所有对数据库的修改操作,包括DML(数据操纵语言)和DCL(数据控制语言)。
  • 主要用于数据的备份和恢复,以及主从复制。

redo log:

  • 主要用于崩溃恢复。
  • 记录了事务对数据的修改。
  • 保证了事务的持久性,即使发生崩溃,也能恢复到事务提交时的状态。

在MySQL的InnoDB存储引擎中,事务的写入操作是先写入到redo log中的,然后再写入到binlog中。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保证数据的持久性,事务必须首先在内存中完成修改,然后写入redo log中,这样即使发生崩溃,也可以根据redo log来恢复数据。

而binlog是在事务提交后写入的,因为binlog主要用于复制和备份,所以它的写入顺序在redo log之后,这确保了binlog中记录的是已经提交的事务。

因此,总结一下,对于InnoDB存储引擎,redo log的写入是在binlog之前完成的。这是为了确保即使发生系统崩溃,数据库也能通过redo log恢复到一个一致的状态,而binlog则是用来记录这些已经提交的变更,用于复制和备份。

Q:MySQL的Redolog长什么样

Redo log(重做日志)是MySQL InnoDB存储引擎用来保证事务持久性的关键组件。Redo log本身不是以人类可读的方式存储的,它是一个连续的、循环的、顺序的写入的文件,其内容主要是对InnoDB表空间中数据进行修改的操作日志。

Redo log是固定大小的,由一组文件组成,可以通过 innodb_log_file_size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参数进行设置。例如,可以配置两个1GB的文件,那么总共就有2GB的Redo log空间。

Redo log文件中存储的是日志记录,每个日志记录由日志类型(如MLOG_REC_UPDATE)、表空间ID、页号、偏移量等信息组成,用于指示在崩溃恢复时如何重放这些操作来恢复数据的一致性。

虽然我们不能直接查看Redo log文件中的原始内容,但可以使用MySQL提供的工具 innodb_space 工具(需要开启 innodb_safer_lightweight_checkpoints 选项)来检查Redo log文件的一些元数据信息。

在实际操作中,Redo log文件是InnoDB存储引擎内部管理的,通常用户无需直接操作这些文件。数据库崩溃恢复时,InnoDB会使用这些日志记录来恢复未完成的事务,确保数据库恢复到事务一致性状态。

要查看Redo log的相关信息,可以使用以下SQL命令: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这条命令会输出InnoDB存储引擎的当前状态信息,其中包括有关Redo log的一些统计信息。

redo log是直接写入磁盘么?

Redo log(重做日志)在InnoDB存储引擎中是为了保证事务的持久性而设计的。在InnoDB中,Redo log并不是直接写入磁盘,而是采用了一种称为“组提交”(Group Commit)的技术来提高性能。

在正常情况下,当事务提交时,InnoDB会将事务产生的Redo log写入到内存中的Redo log buffer(重做日志缓冲区)。这个buffer是循环使用的,当buffer填满时,InnoDB会将Redo log buffer中的内容写入到磁盘上的Redo log文件中。

为了提高性能,InnoDB使用了几种技术来优化Redo log的写入:

  1. 组提交(Group Commit):多个事务的Redo log记录可以一起写入到磁盘,减少磁盘I/O次数。这通常涉及到两个阶段:在事务提交时,Redo log记录首先写入到内存中的log buffer;当log buffer满了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InnoDB会将多个事务的Redo log记录作为一个组,一次性写入到磁盘上的Redo log文件中。

  2. 异步写入(Asynchronous I/O):当Redo log记录写入log buffer后,它们并不是立即被同步到磁盘上的Redo log文件中。而是使用异步I/O的方式,当操作系统空闲时,再逐步将Redo log buffer中的记录写入到磁盘上。

  3. 检查点(Checkpoint):为了减少恢复时间,InnoDB定期执行检查点操作,将脏页(即被修改过的页)和相应的Redo log记录写入到磁盘。这样,在系统崩溃后,只需要应用检查点之后的Redo log记录,而不是整个Redo log文件。

因此,Redo log并不是直接写入磁盘,而是通过内存缓冲区和异步I/O的方式以提高性能。但即使这样,Redo log的写入也是持久的,因为它们最终会写入到磁盘上的文件中,保证了即使在系统崩溃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Redo log恢复事务。

既然Redolog是先写到内存上,为什么掉电不会丢失呢?

虽然Redo log的写入首先是写入到内存的Redo log buffer中,但是为了避免掉电造成数据丢失,InnoDB存储引擎采取了以下措施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持久性:

  1. Force Log at Commit: 在事务提交时,InnoDB会将Redo log buffer中的所有日志强制刷新到磁盘上的Redo log文件中。这意味着即使发生掉电,所有提交的事务都已经确保其日志被写入到了磁盘上,从而保证了事务的持久性。

  2. Double Write Buffer: InnoDB还有一个叫做Double Write Buffer的机制,它在数据文件中保留了一个单独的存储区域。当InnoDB将数据页从buffer pool刷新到磁盘时,它首先被写入到double write buffer,然后才被写入到数据文件中。如果发生写入失败,InnoDB可以使用double write buffer中的副本来恢复数据页,而不需要依赖Redo log。

  3. Checkpoint机制: InnoDB定期执行检查点(checkpoint),将脏页(即被修改过的页)和相应的Redo log记录写入到磁盘。通过这种方式,InnoDB可以确保在系统崩溃后,只需要应用从检查点之后生成的Redo log记录,而不是整个Redo log文件。这样可以缩短崩溃恢复的时间。

  4. 异步I/O和组提交: 虽然Redo log的写入首先是异步的,但它们最终会写入到磁盘上的文件中。此外,InnoDB使用组提交技术,即多个事务的Redo log记录可以作为一个组,一次性写入到磁盘上,以减少磁盘I/O的次数并提高效率。

通过这些机制,即使发生掉电,InnoDB也能够确保所有已提交的事务在重启后都能够恢复,从而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持久性。

Q:MySQL有哪些日志?

MySQL数据库使用多种日志来帮助管理数据库,记录操作和进行故障恢复。以下是主要的MySQL日志类型:

  1. 二进制日志(Binary Log)

    • 二进制日志是MySQL服务器最重要的日志之一,它记录了所有可能改变数据库内容的DDL和DML语句,但不包括数据查询语句。
    • 它主要用于复制和数据恢复,确保在主从复制环境中,从服务器能够接收到主服务器的变更并进行相应的操作。
  2. 错误日志(Error Log)

    • 错误日志记录了MySQL服务器的启动、关闭、运行过程中的错误信息。
    • 它也记录了mysqld进程的错误信息,以及复制过程中发生的警告和错误信息。
  3. 通用查询日志(General Query Log)

    • 通用查询日志记录了所有客户端发送给MySQL服务器的请求,包括所有的连接、查询、错误信息等。
    • 它可以用于监控和调试,但在生产环境中通常出于性能考虑而被关闭。
  4. 慢查询日志(Slow Query Log)

    • 慢查询日志记录了执行时间超过指定阈值的查询,常用于优化数据库性能。
    • 它可以帮助识别执行效率低下的查询,以便进行调优。
  5. 中继日志(Relay Log)

    • 在MySQL主从复制环境中,中继日志是Slave服务器用来保存从Master服务器接收到的二进制日志事件的文件。
    • 它主要用于在Slave服务器上重放Master服务器上执行的语句。
  6. 数据定义语句日志(DDL Log)

    • 在某些情况下,如InnoDB存储引擎的DDL操作,MySQL可能会创建DDL日志来辅助记录数据定义语句的执行情况。
    • 这对于恢复操作或维护数据完整性非常有用。
  7. InnoDB存储引擎日志

    • InnoDB存储引擎使用Redo log(重做日志)和Undo log(回滚日志)来管理事务。
    • Redo log用于保证事务的持久性,即使在系统崩溃后,也能恢复到事务提交时的状态。
    • Undo log用于帮助事务回滚,记录事务修改前的状态,以便在必要时撤销修改。

这些日志为数据库管理员提供了各种功能,如故障排查、性能监控、数据恢复和复制等。正确配置和使用这些日志对于维护数据库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至关重要。

Redis

Q:Redis有哪些内存淘汰策略?

Redis提供了多种内存淘汰策略,以在不同的内存压力下自动回收内存。这些策略可以在Redis配置文件中设置,或者在运行时通过命令动态修改。以下是Redis 4.0版本及之前版本中支持的内存淘汰策略:

  • noeviction: 这是默认策略,意味着当内存达到限制时,Redis将不会回收任何键,这将导致写操作(如SET、LPUSH等)失败,并返回错误。

  • allkeys-lru: 使用最近最少使用(LRU, Least Recently Used)算法来回收键。所有键都会被考虑在内,Redis会回收最长时间未被访问的那些键。

  • volatile-lru: 只针对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使用LRU算法来回收键。回收的是那些已经设置了过期时间且最长时间未被访问的键。

  • allkeys-random: 随机回收键。所有键都会被考虑在内,Redis随机选择一些键进行回收。

  • volatile-random: 只针对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随机回收键。随机选择一些设置了过期时间且已被访问的键进行回收。

  • volatile-ttl: 只针对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按照键的剩余生存时间(TTL, Time To Live)来回收键。回收的是那些设置了过期时间且剩余时间最少的键。

  • volatile-lfu: (Redis 4.0引入)只针对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使用最不经常使用(LFU, Least Frequently Used)算法来回收键。回收的是那些设置了过期时间且使用频率最低的键。

  • allkeys-lfu: (Redis 4.0引入)使用LFU算法来回收键。所有键都会被考虑在内,回收的是使用频率最低的键。

Q:Redis的Redlock如何实现

Redis的Redlock算法是一种实现分布式锁的算法,旨在确保在多个Redis实例上实现互斥锁。Redlock算法是为了解决分布式系统中的锁问题,使得多个节点可以在分布式环境下同步访问共享资源。

Redlock算法的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获取锁

    • 客户端获取当前时间(current_time)。
    • 客户端尝试在N个独立的Redis实例上获取锁,每个实例都使用相同的键和随机值。
    • 客户端设置锁的最长时间(TTL),超过这个时间后锁将自动释放。
    • 客户端对每个Redis实例发送如下命令:SET key random_value NX PX ttl_in_milliseconds
    • 如果客户端在大多数实例上成功设置了锁(即超过半数实例成功),则认为客户端获取了锁。
  2. 检查锁

    • 在客户端获取锁后,还需要在每个Redis实例上检查锁是否还存在。
    • 客户端在每个Redis实例上执行GET key命令以检查锁是否仍然存在。
    • 如果在大多数实例上锁仍然存在,则客户端可以继续进行操作。
  3. 释放锁

    • 当操作完成后,客户端必须释放锁。
    • 客户端对每个Redis实例执行DEL key命令来释放锁。
    • 为了防止误删其他客户端持有的锁,客户端在执行DEL命令之前需要检查锁是否仍然归自己所有。
  4. 重试逻辑

    • 如果获取锁的过程中没有超过半数的Redis实例成功设置锁,或者锁的TTL到了,客户端必须释放所有已经获得的锁,并在一段时间后重试。

Redlock算法的关键在于,它要求至少N/2+1个实例成功设置锁才能认为锁被成功获取,从而保证了锁的互斥性。此外,使用NX选项确保只有在键不存在的情况下才设置锁,使用PX选项为锁设置过期时间,防止客户端因故障而无法释放锁。

需要注意的是,Redlock算法并不能解决分布式系统中的所有问题,例如网络分区(脑裂)、时钟偏差等问题可能导致锁的不正确释放。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场景和需求来决定是否使用Redlock算法,以及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

分布式

Q:分布式系统如何实现保活

在分布式系统中,保活(keepalive)机制是用来确保分布式组件之间通信正常的一种方法。保活机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 心跳检测
    心跳检测是最常见的保活机制。在分布式系统中,节点间会定时发送心跳消息来检测对方是否存活。如果一方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对方的心跳消息,则认为对方已经不可达,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重新连接、切换到备份节点等。
  • 超时重连
    如果节点间的连接意外断开,系统应该能够自动尝试重新建立连接。例如,在TCP协议中,可以设置SO_KEEPALIVE选项来自动发送检测信号。
  • 冗余副本
    在分布式系统中,可以通过复制数据到多个节点来提供冗余,这样即使某个节点失效,其他节点仍然可以提供服务。例如,在分布式数据库或分布式缓存中,通常会有多个副本。
  • 分布式锁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分布式锁来确保只有一个节点可以操作共享资源。如果节点丢失,锁可以自动释放,其他节点可以重新获取锁。
  • 分布式共识算法
    对于需要高度可用性和一致性的系统,可以使用分布式共识算法,如Raft或Paxos,来确保集群内各节点状态的一致性。这些算法通过投票和选举机制来确定集群中的领导者,并保证即使在部分节点失效的情况下,整个系统仍然可以正常运行。
  • 超时与重试机制
    在调用远程服务时,可以设置超时时间。如果服务在超时时间内没有响应,则进行重试。在重试时,可能还需要遵循一定的退避策略,如指数退避,以避免在网络拥塞时过度重试。
  • 服务注册与发现
    使用服务注册与发现机制,如Consul、etcd或Kubernetes,可以帮助系统动态发现服务实例,并维护健康检查。当服务实例不可用时,可以自动从服务列表中移除,并通知客户端。
  • 监控与告警
    通过监控系统(如Prometheus)来收集各种指标,并通过告警系统(如Alertmanager)来通知运维人员关于系统状态的变化。
  • 结论
    保活机制是分布式系统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稳定性和容错能力。不同的保活机制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实现方式。

网络:

HTTP请求可以使用PB作为内容格式么?

是的,HTTP 请求可以使用 Protocol Buffers (PB) 作为内容格式。Protocol Buffers 是由 Google 开发的一种语言中立、平台中立、可扩展的机制,用于序列化结构化数据,与 JSON、XML 类似,但具有更小的大小和更高的性能。

在 HTTP 请求中使用 Protocol Buffers 需要以下步骤:

  1. 定义 Protocol Buffers 消息
    首先,你需要定义一个 .proto 文件,这个文件定义了你的数据结构。例如:

    syntax = "proto3";
    
    message Person {
      string name = 1;
      int32 id = 2;
      string email = 3;
    }
    
  2. 生成代码
    使用 Protocol Buffers 编译器 protoc 根据 .proto 文件生成不同语言的代码。例如,对于 Java,它将生成一个 Person 类,你可以用它来构建和解析 Protocol Buffers 消息。

  3. 序列化 Protocol Buffers 消息
    创建 Protocol Buffers 对象实例后,你可以使用生成的代码将其序列化为字节流。

  4. 设置 HTTP 请求体
    在发送 HTTP 请求时,你可以将 Protocol Buffers 消息的序列化字节设置为请求体。这通常通过设置一个 Content-Type 头部为 application/x-protobuf 或者 application/protobuf 来告知接收方内容的格式。

  5. 接收和处理 HTTP 响应
    在接收 HTTP 响应时,如果响应体包含 Protocol Buffers 格式的数据,你需要使用生成的代码将字节流反序列化回 Protocol Buffers 对象实例。

  6. 支持二进制传输
    HTTP/1.1 不原生支持传输二进制数据,但可以通过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binary 头部来指示内容应当以二进制方式传输。在 HTTP/2 中,二进制传输是默认的,因为它支持单个 TCP 连接上的多路复用和二进制帧传输。

  7. 处理跨语言兼容性
    确保所有参与的服务都使用相同的 .proto 文件生成代码,以保证数据结构的兼容性。

使用 Protocol Buffers 作为 HTTP 请求的内容格式可以提供更小的传输体积和更高的解析效率,特别适合需要高性能和高效率传输的场景。然而,它也需要服务之间共享 .proto 文件,并且需要处理序列化和反序列化过程,这可能比直接使用文本格式(如 JSON 或 XML)稍微复杂一些。

为什么PB比JSON节省空间

Protocol Buffers(PB)通常比 JSON 格式节省空间,原因如下:

  1. 二进制格式
    PB 使用二进制格式而不是文本格式,这意味着它不需要像 JSON 那样对字符进行编码。二进制格式可以更加紧凑地表示数字、布尔值和其他基础类型,因为它直接以机器可读取的格式编码数据。

  2. 高效的编码算法
    PB 使用自定义的编码算法,该算法专为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数据而设计。这些算法可以高效地使用字节,并且在编码时尽量减少额外的空间开销。例如,PB 使用了 varint 编码来处理整数,这比 JSON 常用的固定长度编码要节省空间。

  3. 字段可选性和默认值
    在 PB 中,字段是可选的,这意味着如果某个字段的值未设置,那么在编码时它不会占用任何空间。相比之下,JSON 需要存储字段名称,即使它们的值为空或未定义。

  4. 无额外的结构开销
    PB 不需要像 JSON 那样存储字段名,因为字段名和字段类型在 .proto 文件中定义,并且自动生成的代码知道如何映射到相应的字段。因此,PB 编码的数据通常不需要额外的标记来标识字段。

  5. 紧凑的布尔值和空值表示
    PB 有特殊的标记来表示布尔值 truefalse,以及空值。这些标记比 JSON 中的字符表示更加紧凑。

  6. 省略不必要的空格和换行
    JSON 在格式化时通常包括空格和换行,以增强可读性。PB 的二进制格式不包含这些额外的字符,从而进一步减小了数据大小。

尽管 PB 通常在空间效率方面优于 JSON,但它也有一些缺点,比如编码和解码的复杂性、缺乏人类可读性、以及需要预先定义数据结构等。因此,在选择 PB 或 JSON 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需求来权衡这些因素。

HTTP和RPC

已经有了HTTP,为什么还需要RPC

虽然 HTTP 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通信协议,但在某些应用场景下,使用远程过程调用(RPC)可能更加合适。RPC 提供了一种更灵活、更直接的远程服务调用方式,而 HTTP 提供了更通用的数据传输功能。以下是一些原因说明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 RPC:

  1. 低延迟通信
    RPC 通常用于需要低延迟通信的场景。RPC 框架可以优化网络传输,减少网络往返次数,降低延迟。这对于那些对响应时间要求极高的应用来说至关重要。

  2. 细粒度的控制
    RPC 允许开发者对服务间的通信进行更细粒度的控制。这包括选择不同的网络协议(如 TCP 或 UDP),设置自定义的请求和响应格式,以及实现自定义的序列化机制。

  3. 优化性能和资源使用
    RPC 通常提供更细粒度的性能监控和资源管理功能。例如,RPC 框架可能会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保持长连接,以减少连接建立的开销,并优化资源的使用。

  4. 多语言支持和互操作性
    虽然 HTTP 是一个通用的协议,但有些 RPC 框架(如 gRPC)提供了多语言支持,使得不同语言编写的服务可以更容易地相互调用。

  5. 集成和优化
    RPC 框架经常与底层基础设施(如服务发现、负载均衡、熔断器、重试策略等)紧密集成,从而提供了开箱即用的功能,而 HTTP 可能需要开发者手动配置和实现这些功能。

  6. 简化API设计
    RPC 允许开发者以本地调用的方式调用远程服务,这样可以简化 API 设计,并隐藏网络通信的复杂性。

  7. 安全性
    RPC 通常提供更强的安全控制。例如,RPC 框架可能支持基于令牌的身份验证、加密通信和访问控制列表等安全功能。

因此,虽然 HTTP 提供了许多优点,如无状态和易于扩展,但 RPC 提供了更灵活、优化的服务间通信机制,适用于对性能和控制有特定要求的场景。在选择 HTTP 和 RPC 时,开发者需要根据应用的具体需求和环境来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HTTP是一种RPC么

HTTP 自身不是 RPC,但可以被视为实现 RPC 的手段之一。RPC(远程过程调用)是一种编程范式,它允许一个程序调用另一个地址空间(通常是网络上的另一个程序)中的函数或方法,就像它是本地调用一样。RPC 是一种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其中客户端可以调用服务器上的函数,并接收响应。

HTTP 是一种应用层协议,用于分布式、协作式、超媒体信息系统的应用层协议。它定义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请求和响应的消息格式。HTTP 本身并不直接支持 RPC,因为它没有定义如何在消息中编码函数调用。然而,HTTP 可以用作传输协议来传输 RPC 消息。

当 HTTP 被用作传输协议时,通常需要一个额外的层来将函数调用转换为 HTTP 请求,并在服务器端将 HTTP 请求转换回函数调用。这通常是通过定义一套 API 规范来完成的,该规范描述了如何将函数调用转换为 HTTP 请求,以及如何在服务器端解码这些请求并执行相应的函数。

例如,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是一种使用 HTTP 实现 RPC 的流行方法。REST 风格的 Web 服务通常使用 HTTP 方法(如 GET、POST、PUT、DELETE 等)来模拟 CRUD(创建、读取、更新、删除)操作,这些操作可以映射到远程过程调用。REST 是一种设计风格,而不是标准或协议,它鼓励无状态通信和客户端-服务器分离。

gRPC 是另一种使用 HTTP/2 作为其传输协议的 RPC 实现。gRPC 使用 Protocol Buffers(一种由 Google 开发的高效的序列化结构数据的方法)来定义消息和服务接口。gRPC 提供了全双工通信、流控制、连接复用等特性,并且能够有效地处理二进制数据。

因此,虽然 HTTP 不是 RPC,但可以作为实现 RPC 的一个选项,特别是当与 REST 或 gRPC 这样的框架结合使用时。

数字证书里都包含什么

数字证书(也称为公钥证书)是一种数字文档,用于验证公钥的所有权,并验证与之相关联的身份。在TLS/SSL通信中,数字证书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安全连接,并验证通信双方的身份。数字证书通常包含以下信息:

  1. 版本:证书版本号,用于标识证书的格式。
  2. 序列号:证书的唯一序列号,用于追踪证书。
  3. 签名算法:用于创建证书签名的算法。
  4. 颁发者(Issuer):即证书颁发机构(CA)的名称。
  5. 有效期:证书的有效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6. 主体(Subject):证书拥有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名称、组织、城市、省份和国家等信息。
  7. 公钥信息:证书所有者的公钥,用于加密通信。
  8. 扩展(Extensions):额外的可选信息,如证书用途、密钥用法等。
  9. 签名:由CA使用其私钥对证书内容进行的加密签名,用于验证证书的真实性。

数字证书由证书颁发机构(Certificate Authority, CA)签发,CA是信任的权威机构,负责验证证书申请者的身份,并签发证书。在验证过程中,CA会使用其私钥对证书进行签名,之后任何拥有CA公钥的第三方都可以验证证书的真实性。

数字证书按照X.509标准进行格式化和验证,这是公钥基础设施(PKI)中使用最广泛的证书标准。

证书的信任链通常包含根CA证书、中间CA证书和终端实体证书。根CA证书是信任的起点,中间CA证书用于扩展信任链,而终端实体证书则直接颁发给最终用户或服务。当验证一个证书时,系统会沿着证书的信任链一直追溯到根CA证书,以确保整个信任链的有效性。

Kubernetes:

Q:kube-scheduler如何实现抢占

Kubernetes 中的 kube-scheduler 负责根据资源需求和其他约束条件,将新创建的 Pod 调度到集群中的合适节点上。当集群中的资源不足以满足所有 Pod 的请求时,kube-scheduler 会使用抢占机制来决定哪个 Pod 应该优先得到资源。

抢占机制的工作流程通常如下:

  1. 不可调度状态:当一个 Pod 调度失败时,kube-scheduler 会将其标记为不可调度(Unschedulable)状态。这可能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或者没有满足某些特定的调度约束(如节点选择器)。

  2. 抢占触发:一旦有 Pod 处于不可调度状态,kube-scheduler 会检查是否有其他 Pod 正在运行,并且其资源利用率低于其所有的请求。这些 Pod 被称为“可抢占的”(Preemptible)。

  3. 抢占评分:kube-scheduler 对所有可抢占的 Pod 进行评分,以确定它们的抢占优先级。这个评分考虑了多个因素,如 Pod 的 QoS 类别(Guaranteed、Burstable、BestEffort)、Pod 的优先级、Pod 的饥饿程度(即 Pod 已经处于不可调度状态多久了)等。

  4. 抢占决策:根据评分结果,kube-scheduler 确定哪些 Pod 应该被抢占。这个过程可能会涉及多个 Pod,因为可能需要同时抢占多个低优先级 Pod 来释放足够的资源。

  5. 驱逐与调度:kube-scheduler 将抢占决策传达给 kubelet,后者负责在节点上驱逐低优先级的 Pod。一旦资源被释放,被抢占的 Pod 就可以重新进入调度队列,并尝试调度到集群中的其他节点上。

  6. 抢占阈值:Kubernetes 还允许设置抢占阈值,这是 Pod 可以被抢占之前必须等待的时间量。这有助于防止频繁的资源抖动,并给予低优先级的 Pod 一些稳定运行时间。

  7. 优先级和抢占策略:用户可以指定 Pod 的优先级(PriorityClass),通过 PriorityLevelConfiguration 对象配置抢占策略,进一步影响抢占决策。

kube-scheduler 通过这种方式确保高优先级的 Pod 可以及时获得资源,同时尽可能减少对其他 Pod 的影响。抢占机制是 Kubernetes 调度器灵活性的关键部分,它允许集群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高效运行。

Q:informer中事件过多,Operator来不及消费怎么办?

在 Kubernetes 中使用 Informer 时,事件是按照它们发生的顺序处理的。默认情况下,Informer 会将所有事件放入队列中,然后由 Operator 按顺序消费。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你可能只想处理最近或资源修订版本最大的事件。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实现自定义的逻辑来过滤事件,只处理资源修订版本最大的事件。以下是一个基本的步骤说明如何实现这个逻辑:

  1. 记录当前处理的资源版本:当处理完一个事件后,记录下该事件的资源版本。这可以通过将版本存储在某个地方(如 ConfigMap、Secret 或数据库)来完成。

  2. 实现事件过滤器:创建一个事件过滤器,它会在将事件放入工作队列之前检查事件的资源版本。如果事件版本大于或等于当前处理的版本,则允许放入队列;否则,可以选择忽略该事件。

  3. 更新当前处理的资源版本:在处理完一个事件后,更新当前处理的资源版本为事件的资源版本。这样,当新的事件到达时,过滤器会基于更新的版本进行过滤。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伪代码示例:

class EventFilter(object):
    def __init__(self, last_processed_resource_version):
        self.last_processed_resource_version = last_processed_resource_version

    def filter_event(self, event):
        resource_version = event.metadata.resourceVersion
        if resource_version > self.last_processed_resource_version:
            self.last_processed_resource_version = resource_version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使用示例
last_processed_resource_version = "some-resource-version"  # 这需要是实际存储的当前处理版本
event_filter = EventFilter(last_processed_resource_version)

for event in events:
    if event_filter.filter_event(event):
        # 处理事件
        process_event(event)

请注意,这种方法可能会引入一些问题:

  • 如果有多个 Operator 实例,它们可能会各自记录不同的当前处理资源版本,从而导致事件处理不一致。
  • 如果事件数量非常大,过滤事件可能会成为性能瓶颈。
  • 如果事件丢失或重复,过滤逻辑可能会变得复杂。

在设计这样的逻辑时,需要仔细考虑系统的一致性和性能要求,确保不会引入新的问题。此外,对于分布式系统,可能需要额外的机制来保证多个实例之间的一致性。

Q:如何保证Operator的控制器高可用?

Operator 是 Kubernetes 的扩展,它允许你以声明式的方式管理 Kubernetes 集群中应用的生命周期。Operator 通常包含两个主要部分:自定义资源和 Operator 控制器。Operator 控制器是一个运行在 Kubernetes 集群中的 Pod,负责监视自定义资源的状态,并根据资源的状态执行相应的操作。

要实现 Operator 控制器的高可用性,你需要确保 Operator 控制器实例能够持续运行,即使在 Kubernetes 集群中的节点发生故障时。下面是一些实现高可用的策略:

1. 使用 Kubernetes StatefulSets

使用 Kubernetes StatefulSets 可以确保 Operator 控制器在 Kubernetes 集群中始终有稳定的身份和持久的存储。StatefulSet 保证了 Pod 的部署和扩展是有序的,且每个 Pod 都有唯一的标识和稳定的、可预测的命名。

2. 设置多个副本

你可以通过设置多个 Operator 控制器副本来提高可用性。在 StatefulSet 中,你可以设置副本数(replicas),Kubernetes 会自动确保这个数量的 Pod 始终运行。

apiVersion: apps/v1
kind: StatefulSet
metadata:
  name: my-operator
spec:
  serviceName: my-operator
  replicas: 3
  template:
    ...

3. 跨多个可用性区域部署

如果你的 Kubernetes 集群跨多个可用性区域(AZs)部署,你可以将 Operator 控制器部署到不同的 AZ 中。这可以在某个 AZ 发生故障时提供额外的容错能力。

4. 使用 Helm Charts 或 Operator Lifecycle Manager (OLM)

Helm Charts 和 OLM 可以帮你管理 Operator 的生命周期,包括安装、升级和回滚。这有助于确保 Operator 控制器总是处于最新的状态,并且可以轻松地进行维护。

5. 健康检查和自动重启

在 Operator 控制器中,实现健康检查(例如 readiness 和 liveness probes)和自动重启(例如 restartPolicy: Always),这样 Kubernetes 可以在 Operator 出现问题时自动重启它。

6. 使用领导者选举

如果你的 Operator 需要作为集群的“领导者”,可以使用 Kubernetes 的领导者选举机制来确保同一时间只有一个实例作为领导者。这可以防止多个 Operator 实例尝试同时修改相同资源,从而导致冲突。

7. 分布式日志和监控

实现分布式日志记录和监控系统可以帮助你跟踪 Operator 的健康状况和性能,并在出现问题时快速诊断和解决问题。

8. 冗余的持久化存储

如果你的 Operator 需要访问持久化数据,确保使用冗余的

常用算法:

一致性哈希:

一致性哈希算法(Consistent Hashing)是一种分布式哈希表(DHT)算法,它可以有效地解决分布式系统中数据分布和负载均衡的问题。一致性哈希算法的主要目标是在分布式系统中,当节点数量发生变化时,尽可能减少数据的迁移量,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基本原理

一致性哈希算法通过一个哈希函数将键(Key)映射到环状空间(通常是一个闭区间 [0, 2^32-1])上,每个服务器节点也被分配一个唯一的哈希值,并且映射到相同的环状空间中。当一个键被插入或查询时,它首先被哈希到环状空间的某个位置,然后顺时针查找最近的节点,即第一个拥有比该键哈希值大的节点,该节点负责处理该键。

特点

  • 单调性:在环状空间中,一个键被映射到任意一个节点后,如果增加了新的节点,那么原本映射到旧节点的键要么还是映射到旧节点,要么被映射到新节点上。
  • 分散性:理想情况下,环上的节点应该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在环状空间中,以保证数据分布的均衡性。
  • 平衡性:当节点数量发生变化时,应尽量减少数据的迁移量。

解决问题

一致性哈希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

  • 减少数据迁移:当节点加入或离开集群时,只有少数键需要迁移到新节点,这大大减少了数据迁移的量。
  • 负载均衡:由于数据分散在环状空间中,即使节点数量不均匀,负载也能比较均匀地分布。
  • 容错性:当某个节点失效时,只有该节点上的键需要重新分配,其他节点上的数据不受影响。

缺点

一致性哈希也有其不足之处:

  • 倾斜问题:如果节点的哈希值分布不均匀,可能会造成某些节点负载过重,而其他节点负载较轻。
  • 数据分布不均:当节点数量较少时,可能会导致数据分布不均。
  • 缓存热点问题:如果某个节点频繁地处理特定键,可能会导致该节点成为“热点”,而其他节点的资源未能充分利用。

应用场景

一致性哈希算法广泛应用于各种分布式系统,如分布式缓存、数据库、文件系统等,特别是在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和高并发访问的场景中。

实现

在具体实现一致性哈希时,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 哈希算法的选择:选择一个均匀分布的哈希函数,避免造成节点分布不均。
  • 虚拟节点:为了解决节点分布不均的问题,一致性哈希算法引入了虚拟节点的概念。虚拟节点是实际节点的复制品,它们拥有相同的权重,但有不同的哈希值。通过将实际节点复制成多个虚拟节点,可以在一致性哈希环上创建更加均匀的节点分布,从而减少数据倾斜的问题。

例如,如果有三个实际节点,每个节点可以生成多个虚拟节点(比如100个),这样一致性哈希环上就会有300个节点,每个节点都代表一个实际节点。这样,即使哈希函数分布不均,通过大量的虚拟节点也可以确保整个哈希环的均匀分布。

一致性哈希的实现

在实现一致性哈希时,通常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 选择哈希函数和环状空间:选择一个好的哈希函数来映射节点和键到环状空间中。

  2. 节点的映射:将每个节点映射到一个哈希值,并分配到一个环状空间上的位置。

  3. 数据分布:当数据(键)被插入时,通过哈希函数将其映射到环状空间,然后找到顺时针方向最近的节点来存储数据。

  4. 节点变更处理:当节点加入或离开集群时,需要重新分配环状空间中的数据,通常是将离开节点的数据迁移到顺时针方向的下一个节点。

  5. 虚拟节点的实现:如果需要,实现虚拟节点来改善数据分布。

实际应用案例

一致性哈希算法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广泛,例如:

  • 分布式缓存系统:如Memcached和Redis Cluster都使用了某种形式的一致性哈希算法来分布数据。
  • 分布式存储系统:如Cassandra和Amazon’s Dynamo都使用了一致性哈希来保证数据的分布和负载均衡。
  • 分布式计算系统:如Hadoop和Spark在某些组件中也使用一致性哈希来分配任务。

注意事项

在实现一致性哈希算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好的哈希函数:好的哈希函数可以确保节点和数据的均匀分布,减少倾斜。
  • 处理节点失效:节点失效后,应能迅速恢复数据服务,并重新分配节点上的数据。
  • 节点权重:根据节点的性能差异,可能需要赋予不同的权重,以平衡负载。
  • 动态调整:随着系统运行,可能需要动态地添加或移除节点,算法应能够适应这种变化。

一致性哈希算法是分布式系统设计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提供了高效的数据分布和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在一致性哈希算法中,由于节点可能拥有不同的处理能力,因此可能需要赋予不同的权重。权重可以基于节点的性能、存储空间等因素来分配。在节点分配时,权重高的节点会更频繁地被选中存储数据,以此平衡负载。

权重调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 静态权重:在一致性哈希算法初始化时,根据节点能力预先分配权重。

  2. 动态权重:根据节点实时性能指标(如CPU使用率、网络带宽等)动态调整权重。

数据倾斜问题处理

即使使用了虚拟节点,数据倾斜问题仍然可能存在。数据倾斜意味着某些节点上的数据量远远超过其他节点,这可能导致性能瓶颈和单点故障风险。处理数据倾斜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 定期重新哈希:周期性地重新计算虚拟节点的哈希值,以打乱现有数据分布。

  2. 动态数据迁移:监控节点负载,当某个节点负载过高时,将数据动态迁移到负载较低的相邻节点。

一致性哈希算法的性能评估

一致性哈希算法的性能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数据分布:通过观察数据在不同节点上的分布情况,评估数据分布是否均匀。

  2. 数据迁移量:在节点数量发生变化时,评估需要迁移的数据量大小,以衡量系统的稳定性。

  3. 响应时间:评估数据访问的平均响应时间,以衡量系统的性能。

  4. 负载均衡:观察不同节点的负载情况,确保负载能够均匀分布。

分布式缓存应用示例

在分布式缓存系统中,一致性哈希算法通常用于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存储。以Memcached为例,它使用了一致性哈希来保证数据被均匀地分布到多个服务器上。当一个键被请求时,它会通过一致性哈希算法定位到相应的服务器。当服务器数量变化时,只有部分键需要重新分配,从而减少了数据迁移量,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结论

一致性哈希算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来处理分布式系统中的节点变更和数据迁移问题。通过引入虚拟节点和节点权重,可以进一步改善数据分布和负载均衡。然而,任何算法都有其局限性,一致性哈希也不例外。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优化。

布隆过滤器

布隆过滤器(Bloom Filter)是一种空间效率极高的概率型数据结构,它利用位数组来表示集合,并允许一定的误报率。它可以用来检查一个元素是否在一个集合中,但无法准确判断一个元素是否不在集合中。

特点

  • 空间效率:布隆过滤器使用位数组来表示数据集合,空间利用率高。
  • 可添加元素:可以动态地向布隆过滤器中添加元素。
  • 可查询元素:可以查询一个元素是否属于集合,但可能会有误报。
  • 无法删除元素:布隆过滤器不支持删除元素,因为删除操作会导致其他元素的误报率上升。

工作原理

布隆过滤器包含以下组成部分:

  • 一个位数组:用于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 多个哈希函数:用于将元素映射到位数组中的特定位置。

当向布隆过滤器中添加元素时,会使用所有哈希函数将该元素映射到位数组中的不同位置,并将这些位置设置为1。查询元素时,同样使用这些哈希函数计算位数组中的位置,如果所有位置均为1,则认为该元素可能属于集合(存在误报的可能);如果有任何位置为0,则确定该元素不属于集合(无漏报)。

误报率

布隆过滤器的误报率由以下因素决定:

  • 位数组的大小:位数组越大,误报率越低。
  • 哈希函数的数量:哈希函数越多,误报率越低。
  • 已添加元素的数量:元素越多,误报率越高。

应用

布隆过滤器常见于以下场景:

  • 网页爬虫:避免重复爬取已经爬取过的URL。
  • 垃圾邮件识别:快速判断一封邮件是否之前标记为垃圾邮件。
  • 缓存系统:快速判断一个查询是否已经在缓存中存在。
  • 数据库:在执行JOIN操作前,快速判断一个键是否在某个集合中。

KMP算法

package go_playground

import (
	"fmt"
	"testing"
)

func KMP(str, pat string) int {
	next := GenNext(pat)
	i, j := 0, 0
	for i < len(str) {
		if str[i] == pat[j] {
			i++
			j++
		} else {
			if j > 0 {
				j = next[j-1]
			} else {
				i += 1
			}
		}
		if j == len(pat) {
			return i - j
		}
	}
	return -1
}

func GenNext(str string) []int {
	next := []int{0}
	preLen, i := 0, 1
	for i < len(str) {
		if str[i] == str[preLen] {
			preLen++
			i++
			next = append(next, preLen)
		} else {
			if preLen == 0 {
				i++
				next = append(next, preLen)
			} else {
				preLen = next[preLen-1]
			}
		}
	}
	return next
}

func TestKMP(t *testing.T) {
	fmt.Println(KMP("ASDGVHSADASDAMSDAOS", "ASDA"))
}

实现一个堆

package go_playground

import (
	"fmt"
	"testing"
)

type MinHeap struct {
	heap []int
}

func NewMinHeap() *MinHeap {
	return &MinHeap{heap: []int{}}
}

func (h *MinHeap) Push(value int) {
	h.heap = append(h.heap, value)
	h.heapifyUp(len(h.heap) - 1)
}

func (h *MinHeap) Pop() int {
	if len(h.heap) == 0 {
		return -1 // or handle error differently
	}

	min := h.heap[0]
	last := h.heap[len(h.heap)-1]
	h.heap = h.heap[:len(h.heap)-1]

	if len(h.heap) > 0 {
		h.heap[0] = last
		h.heapifyDown(0)
	}

	return min
}

func (h *MinHeap) heapifyUp(index int) {
	parent := (index - 1) / 2
	for index > 0 && h.heap[parent] > h.heap[index] {
		h.heap[parent], h.heap[index] = h.heap[index], h.heap[parent]
		index = parent
		parent = (index - 1) / 2
	}
}

func (h *MinHeap) heapifyDown(index int) {
	for {
		left := 2*index + 1
		right := 2*index + 2
		smallest := index

		if left < len(h.heap) && h.heap[left] < h.heap[smallest] {
			smallest = left
		}

		if right < len(h.heap) && h.heap[right] < h.heap[smallest] {
			smallest = right
		}

		if smallest == index {
			break
		}

		h.heap[index], h.heap[smallest] = h.heap[smallest], h.heap[index]
		index = smallest
	}
}

func TestCustomHeap(t *testing.T){
	heap := NewMinHeap()
	heap.Push(3)
	heap.Push(2)
	heap.Push(1)
	heap.Push(4)

	fmt.Println(heap.Pop()) // Output: 1
	fmt.Println(heap.Pop()) // Output: 2
	fmt.Println(heap.Pop()) // Output: 3
	fmt.Println(heap.Pop()) // Output: 4
	fmt.Println(heap.Pop()) // Output: -1 (empty heap)
}

LRU

package main

import (
	"container/list"
	"fmt"
)

type LRUCache struct {
	capacity int
	cache    map[int]*list.Element
	lruList  *list.List
}

type entry struct {
	key   int
	value int
}

func Constructor(capacity int) LRUCache {
	return LRUCache{
		capacity: capacity,
		cache:    make(map[int]*list.Element),
		lruList:  list.New(),
	}
}

func (lru *LRUCache) Get(key int) int {
	if elem, ok := lru.cache[key]; ok {
		lru.lruList.MoveToFront(elem)
		return elem.Value.(*entry).value
	}
	return -1
}

func (lru *LRUCache) Put(key int, value int) {
	if elem, ok := lru.cache[key]; ok {
		elem.Value.(*entry).value = value
		lru.lruList.MoveToFront(elem)
	} else {
		if len(lru.cache) >= lru.capacity {
			// Remove the least recently used element
			back := lru.lruList.Back()
			delete(lru.cache, back.Value.(*entry).key)
			lru.lruList.Remove(back)
		}

		newElem := lru.lruList.PushFront(&entry{key, value})
		lru.cache[key] = newElem
	}
}

func main() {
	lruCache := Constructor(2)

	lruCache.Put(1, 1)
	lruCache.Put(2, 2)
	fmt.Println(lruCache.Get(1)) // Output: 1

	lruCache.Put(3, 3)
	fmt.Println(lruCache.Get(2)) // Output: -1

	lruCache.Put(4, 4)
	fmt.Println(lruCache.Get(1)) // Output: -1
	fmt.Println(lruCache.Get(3)) // Output: 3
	fmt.Println(lruCache.Get(4)) // Output: 4
}

LFU

package go_playground

import (
	cl "container/list"
	"fmt"
	"testing"
)

// 这个示例实现了一个简单的 LFU 缓存,包括 Get 和 Put 方法
// 在这个实现中,我们使用 map 来存储缓存数据,使用 map 和 cl 来实现 LFU 算法
// 当缓存达到容量时,会根据 LFU 策略淘汰最不经常使用的数据

type LFUCache struct {
	cache    map[int]*cl.Element
	freqList map[int]*cl.List
	cap      int
	minFre   int
}

type entry struct {
	key, value int
	freq       int
}

func Constructor(capacity int) LFUCache {
	lfu := LFUCache{
		cache:    make(map[int]*cl.Element),
		freqList: make(map[int]*cl.List),
		cap:      capacity,
		minFre:   1,
	}
	lfu.freqList[lfu.minFre] = cl.New() //这个频率是一定会用到的,提前申请好
	return lfu
}

func (this *LFUCache) Get(key int) int {
	if len(this.cache) == 0 {
		return -1
	}

	node, ok := this.cache[key]
	if !ok {
		return -1
	}
	value := node.Value.(*entry).value
	this.addFreq(node)
	return value
}

func (this *LFUCache) Put(key int, value int) {
	if this.cap <= 0 {
		return
	}

	node, ok := this.cache[key]
	if ok { //该键值已经存在
		node.Value.(*entry).value = value
		this.addFreq(node)
		return
	}

	//该键值不存在

	if len(this.cache) >= this.cap { //如果lfu满了
		this.remove()
	}
	kv := &entry{key: key, value: value, freq: 1}
	node = this.freqList[kv.freq].PushFront(kv)
	this.cache[key] = node
	this.minFre = 1
}

func (this *LFUCache) remove() {
	l := this.freqList[this.minFre]
	node := l.Back()
	l.Remove(node)
	delete(this.cache, node.Value.(*entry).key)
}

func (this *LFUCache) addFreq(node *cl.Element) {
	//原频率中删除
	kv := node.Value.(*entry)
	oldList := this.freqList[kv.freq]
	oldList.Remove(node)

	//更新minfreq
	if oldList.Len() == 0 && this.minFre == kv.freq {
		fmt.Println("now remove ", kv.key, "", kv.freq)
		this.minFre++
	}

	//放入新的频率链表
	kv.freq++
	if _, ok := this.freqList[kv.freq]; !ok {
		this.freqList[kv.freq] = cl.New()
	}
	newList := this.freqList[kv.freq]
	node = newList.PushFront(kv)
	this.cache[kv.key] = node
}

func TestLFU(t *testing.T) {
	cache := Constructor(2)

	cache.Put(1, 1)
	cache.Put(2, 2)
	cache.Get(2)
	cache.Get(2)
	cache.Get(2)
	cache.Get(1)
	cache.Get(1)
	// fmt.Println(cache.Get(1))
	fmt.Println("min", cache.minFre)
	cache.Put(3, 3)
	fmt.Println("min", cache.minFre)
	cache.Put(4, 4)
	fmt.Println("min", cache.minFre)
	// fmt.Println(cache.Get(2))
}
  • 40
    点赞
  • 3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