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命令

切换目录:cd 目录
ls 列文件 ll 文件的一些详细信息
more命令详解
1.cat命令可以一次显示整个文件,如果文件比较大,使用不是很方便;

2.more命令可以让屏幕在显示满一屏幕时暂停,此时可按空格健继续显示下一个画面,或按Q键停止显示。

3.less命令也可以分页显示文件,和more命令的区别就在于它支持上下键卷动屏幕,当结束浏览时,只要在less命令的提示符“: ”下按Q键即可。

显示文件中从第3行起的内容
命令: more +3 log2012.log
从文件中查找第一个出现"day3"字符串的行,并从该处前两行开始显示输出
命令: more +/day3 log2012.log
从文件中查找第一个出现"2016:14:18:50"字符串的行,并从该行前两行开始到最后一行输出为新文件
more +/2016:14:18:50 access_log_2016-05-19 >access_log_2016-05-19-1

top 操作系统进程资源使用率
统计信息区
前五行是系统整体的统计信息。第一行是任务队列信息,同 uptime 命令的执行结果。其内容如下:
01:06:48 当前时间
up 1:22 系统运行时间,格式为时:分
1 user 当前登录用户数
load average: 0.06, 0.60, 0.48 系统负载,即任务队列的平均长度。
三个数值分别为 1分钟、5分钟、15分钟前到现在的平均值。

第二、三行为进程和CPU的信息。当有多个CPU时,这些内容可能会超过两行。内容如下:
Tasks: 29 total 进程总数
1 running 正在运行的进程数
28 sleeping 睡眠的进程数
0 stopped 停止的进程数
0 zombie 僵尸进程数
Cpu(s): 0.3% us 用户空间占用CPU百分比
1.0% sy 内核空间占用CPU百分比
0.0% ni 用户进程空间内改变过优先级的进程占用CPU百分比
98.7% id 空闲CPU百分比
0.0% wa 等待输入输出的CPU时间百分比
0.0% hi
0.0% si

最后两行为内存信息。内容如下:
Mem: 191272k total 物理内存总量
173656k used 使用的物理内存总量
17616k free 空闲内存总量
22052k buffers 用作内核缓存的内存量
Swap: 192772k total 交换区总量
0k used 使用的交换区总量
192772k free 空闲交换区总量
123988k cached 缓冲的交换区总量。
内存中的内容被换出到交换区,而后又被换入到内存,但使用过的交换区尚未被覆盖,
该数值即为这些内容已存在于内存中的交换区的大小。
相应的内存再次被换出时可不必再对交换区写入。

进程信息区
统计信息区域的下方显示了各个进程的详细信息。首先来认识一下各列的含义。
序号 列名 含义
a PID 进程id
b PPID 父进程id
c RUSER Real user name
d UID 进程所有者的用户id
e USER 进程所有者的用户名
f GROUP 进程所有者的组名
g TTY 启动进程的终端名。不是从终端启动的进程则显示为 ?
h PR 优先级
i NI nice值。负值表示高优先级,正值表示低优先级
j P 最后使用的CPU,仅在多CPU环境下有意义
k %CPU 上次更新到现在的CPU时间占用百分比
l TIME 进程使用的CPU时间总计,单位秒
m TIME+ 进程使用的CPU时间总计,单位1/100秒
n %MEM 进程使用的物理内存百分比
o VIRT 进程使用的虚拟内存总量,单位kb。VIRT=SWAP+RES
p SWAP 进程使用的虚拟内存中,被换出的大小,单位kb。
q RES 进程使用的、未被换出的物理内存大小,单位kb。RES=CODE+DATA
r CODE 可执行代码占用的物理内存大小,单位kb
s DATA 可执行代码以外的部分(数据段+栈)占用的物理内存大小,单位kb
t SHR 共享内存大小,单位kb
u nFLT 页面错误次数
v nDRT 最后一次写入到现在,被修改过的页面数。
w S 进程状态。
D=不可中断的睡眠状态
R=运行
S=睡眠
T=跟踪/停止
Z=僵尸进程
x COMMAND 命令名/命令行
y WCHAN 若该进程在睡眠,则显示睡眠中的系统函数名
z Flags 任务标志,参考 sched.h

tail命令的使用方法详解
tail [ -f ] [ -c Number | -n Number | -m Number | -b Number | -k Number ] [ File ]
参数解释:
-f 该参数用于监视File文件增长。
-c Number 从 Number 字节位置读取指定文件
-n Number 从 Number 行位置读取指定文件。
-m Number 从 Number 多字节字符位置读取指定文件,比方你的文件假设包括中文字,假设指定-c参数,可能导致截断,但使用-m则会避免该问题。
-b Number 从 Number 表示的512字节块位置读取指定文件。
-k Number 从 Number 表示的1KB块位置读取指定文件。
File 指定操作的目标文件名称
上述命令中,都涉及到number,假设不指定,默认显示10行。Number前面可使用正负号,表示该偏移从顶部还是从尾部開始计算。

1、tail -f filename
说明:监视filename文件的尾部内容(默认10行,相当于增加参数 -n 10),刷新显示在屏幕上。退出,按下CTRL+C。
2、tail -n 20 filename
说明:显示filename最后20行。
3、tail -r -n 10 filename
说明:逆序显示filename最后10行。

mv 命令
命令功能:
视mv命令中第二个参数类型的不同(是目标文件还是目标目录),mv命令将文件重命名或将其移至一个新的目录中。当第二个参数类型是文件时,mv命令完成文件重命名,此时,源文件只能有一个(也可以是源目录名),它将所给的源文件或目录重命名为给定的目标文件名。当第二个参数是已存在的目录名称时,源文件或目录参数可以有多个,mv命令将各参数指定的源文件均移至目标目录中。在跨文件系统移动文件时,mv先拷贝,再将原有文件删除,而链至该文件的链接也将丢失。

命令参数:
-b :若需覆盖文件,则覆盖前先行备份。
-f :force 强制的意思,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不会询问而直接覆盖;
-i :若目标文件 (destination) 已经存在时,就会询问是否覆盖!
-u :若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且 source 比较新,才会更新(update)
-t : --target-directory=DIRECTORY move all SOURCE arguments into DIRECTORY,即指定mv的目标目录,该选项适用于移动多个源文件到一个目录的情况,此时目标目录在前,源文件在后。

mv命令是move的缩写,可以用来移动文件或者将文件改名(move (rename) files),是Linux系统下常用的命令,经常用来备份文件或者目录。

实例一:文件改名
命令:
mv test.log test1.txt

移动文件
命令:
mv test1.txt test3

实例三:将文件log1.txt,log2.txt,log3.txt移动到目录test3中。
命令:
mv log1.txt log2.txt log3.txt test3

实例四:将文件file1改名为file2,如果file2已经存在,则询问是否覆盖
命令:
mv -i log1.txt log2.txt

实例五:将文件file1改名为file2,即使file2存在,也是直接覆盖掉。
命令:
mv -f log3.txt log2.txt

实例六:目录的移动
命令:
mv dir1 dir2

实例7:移动当前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到上一级目录
命令:
mv * …/

实例八:把当前目录的一个子目录里的文件移动到另一个子目录里
命令:
mv test3/*.txt test5

实例九:文件被覆盖前做简单备份,前面加参数-b
命令:
mv log1.txt -b log2.txt

rm命令
-i 删除前逐一询问确认。
-f 即使原档案属性设为唯读,亦直接删除,无需逐一确认。
-r 将目录及以下之档案亦逐一删除。
rm test.txt 删除文件
rm -r c:/fold 删除目录
rm -r c:/fold/* 删除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及目录
删除所有txt文件;删除前逐一询问确认 :
rm -i *.txt
将 fold子目录及子目录中所有档案删除 :
rm -r fold
将 fold子目录及子目录中所有档案删除,并且不用–确认 :
rm -rf fold

cp命令
在linux服务器上想把一个文件的文件全部复制到另一个文件夹时,同时该文件夹下的文件较多无法进行单个文件的移动时,就要用cp命令
cp命令格式
cp -r 源目录/* 指定目录
cp命令是复制;
-r 是递归把源目录下的目录递归进行移动;
源目录/* 中*代表源目录下的文件和文件夹;
指定目录就是你要移动到的文件夹路径

例子
cp -r /tmp/WEB-INF/* /home/WEB-INF/cert

chmod命令

Linux下,标准的chmod语法如下:
chmod [who] [+ | - | =] [mode] 文件名

命令中各选项的含义为
u 表示“用户(user)”,即文件或目录的所有者。
g 表示“同组(group)用户”,即与文件属主有相同组ID的所有用户。
o 表示“其他(others)用户”。
a 表示“所有(all)用户”,也就是包括了u、g、o,它是系统默认值。

操作符号可以是:

  • 添加某个权限。
  • 取消某个权限。
    = 重新分配权限。

设置mode所表示的权限可用下述字母的任意组合:
r 可读。
w 可写。
x 可执行

我们来用chmod命令改变data文件夹的权限,让其他用户对data文件夹也可读、可写、可执行权限。命令如下
chmod o +rwx /data

数字格式。
什么是数字格式呢?就是rwx用数字代替。
r ———-4
w ———2
x ———-1

  • ———-0
    chmod o +rwx /data 命令替换成数字模式,是什么样子呢?
    chmod 777 /data

比较2中模式的命令,我们发现,出了rwx替换成了数字之外,数字模式中少了设置的用户o。
那数字模式中,怎么表示用户呢?
数字模式中的数字,就表示了用户。
比如chmod 777 /data
第一个7,表示所有者u;
第二个7,表示用户组g;
第三个7,表示其他用户o。

那数字模式中,数字怎么确定呢?
看权限和数字的对应关系。
比如, 不可读(-)、不可写(-)、不可执行(-) :0+0+0 = 0;
比如+x, 不可读(-)、不可写(-)、不可执行(x) :0+0+1 = 1;
比如+w, 不可读(-)、不可写(w)、不可执行(-) :0+2+0 = 2;
比如+wx, 不可读(-)、不可写(w)、不可执行(x) :0+2+1 = 3;
比如+r, 不可读(r)、不可写(-)、不可执行(-) :4+0+0 = 4;
比如+rx, 不可读(r)、不可写(-)、不可执行(x) :4+0+1 = 5;
比如+rw, 不可读(r)、不可写(w)、不可执行(-) :4+2+0 = 6;
比如+rwx, 不可读(r)、不可写(w)、不可执行(x) :4+2+1 = 7;
仔细观察,应该不难发现,其实就是rwx的二进制位操作,为0,表示无权限,为1,表示有权限。rwx对应的十进制,就是所需的数字。

到这里,我们常见的以下的一些权限就很容易都明白了:
-rw——-(600) 只有所有者才有读和写的权限
-rw-r–r– (644) 只有所有者才有读和写的权限,组群和其他人只有读的权限
-rwx——(700) 只有所有者才有读,写,执行的权限
-rwxr-xr-x (755) 只有所有者才有读,写,执行的权限,组群和其他人只有读和执行的权限
-rwx–x–x (711) 只有所有者才有读,写,执行的权限,组群和其他人只有执行的权限
-rw-rw-rw- (666) 每个人都有读写的权限
-rwxrwxrwx (777) 每个人都有读写和执行的权限

chown -R keesail:keesail ./local
指定local目录所有者为keesail
chmod 700 ./local
赋予local目录读写执行权限给keesail,别的用户对这个目录没有任何权限。

linux命令useradd

2.格式
  useradd [-d home] [-s shell] [-c comment] [-m [-k template]] [-f inactive] [-e expire ] [-p passwd] [-r] name

3.主要参数
  -c:加上备注文字,备注文字保存在passwd的备注栏中。
  -d:指定用户登入时的主目录,替换系统默认值/home/<用户名>
  -D:变更预设值。
  -e:指定账号的失效日期,日期格式为MM/DD/YY,例如06/30/12。缺省表示永久有效。
  -f:指定在密码过期后多少天即关闭该账号。如果为0账号立即被停用;如果为-1则账号一直可用。默认值为-1.
  -g:指定用户所属的群组。值可以使组名也可以是GID。用户组必须已经存在的,期默认值为100,即users。
  -G:指定用户所属的附加群组。
  -m:自动建立用户的登入目录。
  -M:不要自动建立用户的登入目录。
  -n:取消建立以用户名称为名的群组。
  -r:建立系统账号。
  -s:指定用户登入后所使用的shell。默认值为/bin/bash。
  -u:指定用户ID号。该值在系统中必须是唯一的。0~499默认是保留给系统用户账号使用的,所以该值必须大于499。

说明
  useradd可用来建立用户账号,它和adduser命令是相同的。账号建好之后,再用passwd设定账号的密码。使用useradd命令所建立的账号,实际上是保存在/etc/passwd文本文件中。

应用实例
建立一个新用户账户testuser1,并设置UID为544,主目录为/usr/testuser1,属于users组:
useradd -u 544 -d /usr/testuser1 -g users -m testuser1
加-m 如果主目录不存在则自动创建

使用管理员账号登陆系统,建立用户tmp_3452 密码3sdt5:Eawhg
修改密码命令:
adduser tmp_3452
修改密码命令:
passwd tmp_3452=======[username]
在系统出现提示输入密码是输入密码:3sdt5:Eawhg 系统提示输入确认密码后再输入一次。OK添加成功。

userdel 删除账号
删除用户:userdel
userdel命令用于删除用户账号。下面这条命令删除mike这个账号。
userdel mike

在默认情况下,userdel并不会删除用户的主目录。除非使用了-r选项。下面这条命令将mike 的账号删除,同时删除其主目录。(删除用户并移出home目录等)
userdel -r mike
如果用户登录了则删除不了,但可以用 -f强力删除。

mkdir 创建目录
通过 mkdir 命令可以实现在指定位置创建以 DirName(指定的文件名)命名的文件夹或目录。
要创建文件夹或目录的用户必须对所创建的文件夹的父文件夹具有写权限。
并且,所创建的文件夹(目录)不能与其父目录(即父文件夹)中的文件名重名,
即同一个目录下不能有同名的(区分大小写)。

命令参数:
-m, --mode=模式,设定权限<模式> (类似 chmod),而不是 rwxrwxrwx 减 umask
-p, --parents 可以是一个路径名称。
此时若路径中的某些目录尚不存在,加上此选项后,
系统将自动建立好那些尚不存在的目录,即一次可以建立多个目录;
-v, --verbose 每次创建新目录都显示信息
–help 显示此帮助信息并退出
–version 输出版本信息并退出

创建一个空目录
mkdir file1
递归创建多个目录
mkdir -p file1/file2
创建权限为777(rwxrwxrwx)的目录
mkdir -m 777 file3
创建新目录都显示信息
mkdir -v file4

vi 文件编辑
使用vi编辑器
例如我们要查看或修改fstab文件。
输入代码vi /etc/fstab,就打开了fstab文件。

vi编辑文件
当我们打开文件后,是处于不可编辑状态的。
要修改文件,需要按下键盘上的insert键。
底部会出现“-- INSERT – ”的提示。

这个时候可以使用键盘上的左右上下键,移动光标到需要操作的地方。
修改完成后,再次按下insert键,将部会出现“-- REPLACE --”的提示。
表示,已经替换(修改)文件。

退出vi
编辑完成内容后,按下Esc键,接着输入“:wq”,再按回车,就可以保存并退出vi编辑器了。
当然,如果你到最后觉得,不想对文件进行修改,则输入“q!”按回车退出,就不会对修改的文件进行保存了,即为忽略修改强行退出。

ps -ef | grep logic
UID :程序被该 UID 所拥有
PID :就是这个程序的 ID
PPID :则是其上级父程序的ID
C :CPU使用的资源百分比
STIME :系统启动时间
TTY :登入者的终端机位置
TIME :使用掉的CPU时间。
CMD :所下达的是什么指令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