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M虚拟机CPU Pinning

一、介绍

在KVM中运行的所有虚拟机在主机操作系统中作为用户空间的任务运行,通过钉选操作,可以将某一vCPU(虚拟CPU)与物理CPU进行绑定,可以看成是线程绑定到某一物理CPU中。

二、架构原理

三、使用指南

使用软硬环境

硬件要求

支持硬件

类型

要求

服务器

ARM/X86

实验硬件

类型

实验使用

服务器

ARM

软件要求

实验软件版本

类型

实验版本

操作系统

ubuntu20.04

使用步骤

1、使用virsh capabilities命令查看物理机CPU的详细信息,包括CPU个数等,截图如下:

2、查看正在运行的虚拟机,使用:virsh list或者virsh list --all、

3、查看某一虚拟机CPU使用情况,使用virsh vcpuinfo+虚拟机ID,这里的虚拟机ID只有正在运行的虚拟机才会有,步骤2中显示的Id就是这里要用的ID,示例如下:

注:上图是已经使用过CPU钉选的图示,如果没有使用CPU钉选的话,在CPU Affinity那一行可能全是 y,而 y 表示vCPU可以使用的物理CPU内部的逻辑核。另外,示例中虚拟机是2核的,也就是有两个vCPU。

4、将某一vCPU钉选(Pinning)到某一物理CPU上,示例如下:

5、将某一vCPU钉选到某几个物理CPU上,示例如下:

将Id为3的虚拟机的vCPU0钉选到物理CPU编号为6-8上面,vCPU1钉选到物理CPU为30-32上面,使用的shell语句如下:

virsh vcpupin 3 0 6-8
virsh vcpupin 3 1 30-32

上述语句中vcpupin后面的3为虚拟机Id,0为虚拟机的0号vCPU,6-8表示将0号vCPU钉选到6/7/8号物理CPU,这里6/7/8是一个范围,具体vCPU运行在哪一个是随机的。

6、通过命令实现CPU钉选只是暂时性的,我们可以通过xml文件进行配置。配置文件的位置在/etc/libvirt/qemu/目录下,下图是我们的8个虚拟机的配置文件:

随便打开一个配置文件,其内容如下

<!--
WARNING: THIS IS AN AUTO-GENERATED FILE. CHANGES TO IT ARE LIKELY TO BE
OVERWRITTEN AND LOST. Changes to this xml configuration should be made using:
  virsh edit ubuntu3
or other application using the libvirt API.
-->
 
 
<domain type='kvm' id='3'><!--这里一开始是没有id=3的,加上之后,虚拟机的ID就是固定的了,注意:ID不要重复 -->
  <name>ubuntu3</name>
  <uuid>2af06c24-410d-448d-a97b-7857c4dbae8a</uuid>
  <memory unit='KiB'>4194304</memory>
  <currentMemory unit='KiB'>4194304</currentMemory>
  <vcpu vcpuset='4,28' >2</vcpu><!--这里原来的内容有placement='static' 我们把它去掉,添加上vcpuset='4,28'表示将该虚拟机的vcpu钉选到物理CPU为4和28的上面-->
    <cputune>
      <vcpupin vcpu='0' cpuset='4'/><!--将vCPU 0钉选到物理CPU 4上面-->
      <vcpupin vcpu='1' cpuset='28'/><!--将vCPU 1钉选到物理CPU 28上面-->
    </cputune>
    <numatune><!--这里的配置是实现内存的钉选,表示将虚拟机使用的内存钉选到node0上面-->
      <memory mode='strict' nodeset='0'/>
    </numatune>
  <os>
    <type arch='x86_64' machine='pc-i440fx-xenial'>hvm</type>
    <boot dev='hd'/>
  </os>
  <features>
    <acpi/>
    <apic/>
  </features>
  <cpu mode='custom' match='exact'>
    <model fallback='allow'>Broadwell</model>
  </cpu>
  <clock offset='utc'>
    <timer name='rtc' tickpolicy='catchup'/>
    <timer name='pit' tickpolicy='delay'/>
    <timer name='hpet' present='no'/>
  </clock>
  <on_poweroff>destroy</on_poweroff>
  <on_reboot>restart</on_reboot>
  <on_crash>restart</on_crash>
  <pm>
    <suspend-to-mem enabled='no'/>
    <suspend-to-disk enabled='no'/>
  </pm>
  <devices>
    <emulator>/usr/bin/kvm-spice</emulator>
    <disk type='file' device='disk'>
      <driver name='qemu' type='qcow2'/>
      <source file='/var/lib/libvirt/images/ubuntu3.qcow2'/>
      <target dev='vda' bus='virtio'/>
      <address type='pci' domain='0x0000' bus='0x00' slot='0x07' function='0x0'/>
    </disk>
    <disk type='file' device='cdrom'>
      <driver name='qemu' type='raw'/>
      <target dev='hda' bus='ide'/>
      <readonly/>
      <address type='drive' controller='0' bus='0' target='0' unit='0'/>
    </disk>
    <controller type='usb' index='0' model='ich9-ehci1'>
      <address type='pci' domain='0x0000' bus='0x00' slot='0x06' function='0x7'/>
    </controller>
    <controller type='usb' index='0' model='ich9-uhci1'>
      <master startport='0'/>
      <address type='pci' domain='0x0000' bus='0x00' slot='0x06' function='0x0' multifunction='on'/>
    </controller>
    <controller type='usb' index='0' model='ich9-uhci2'>
      <master startport='2'/>
      <address type='pci' domain='0x0000' bus='0x00' slot='0x06' function='0x1'/>
    </controller>
    <controller type='usb' index='0' model='ich9-uhci3'>
      <master startport='4'/>
      <address type='pci' domain='0x0000' bus='0x00' slot='0x06' function='0x2'/>
    </controller>
    <controller type='pci' index='0' model='pci-root'/>
    <controller type='ide' index='0'>
      <address type='pci' domain='0x0000' bus='0x00' slot='0x01' function='0x1'/>
    </controller>
    <controller type='virtio-serial' index='0'>
      <address type='pci' domain='0x0000' bus='0x00' slot='0x05' function='0x0'/>
    </controller>
    <interface type='network'>
      <mac address='52:54:00:16:74:bb'/>
      <source network='default'/>
      <model type='virtio'/>
      <address type='pci' domain='0x0000' bus='0x00' slot='0x03' function='0x0'/>
    </interface>
    <serial type='pty'>
      <target port='0'/>
    </serial>
    <console type='pty'>
      <target type='serial' port='0'/>
    </console>
    <channel type='spicevmc'>
      <target type='virtio' name='com.redhat.spice.0'/>
      <address type='virtio-serial' controller='0' bus='0' port='1'/>
    </channel>
    <input type='mouse' bus='ps2'/>
    <input type='keyboard' bus='ps2'/>
    <graphics type='spice' autoport='yes'>
      <image compression='off'/>
    </graphics>
    <sound model='ich6'>
      <address type='pci' domain='0x0000' bus='0x00' slot='0x04' function='0x0'/>
    </sound>
    <video>
      <model type='qxl' ram='65536' vram='65536' vgamem='16384' heads='1'/>
      <address type='pci' domain='0x0000' bus='0x00' slot='0x02' function='0x0'/>
    </video>
    <redirdev bus='usb' type='spicevmc'>
    </redirdev>
    <redirdev bus='usb' type='spicevmc'>
    </redirdev>
    <memballoon model='virtio'>
      <address type='pci' domain='0x0000' bus='0x00' slot='0x08' function='0x0'/>
    </memballoon>
  </devices>
</domain>

修改完xml文件后,更新,使用命令:

sudo virsh define /etc/libvirt/qemu/*.xml

四、常见问题

五、资料出处

​https://virt-manager.org/​

​http://blog.51cto.com/linuxnote/1881726​​​ ​​​http://blog.51cto.com/xiaoli110/157484​​0

六、遗留问题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回答用户的问题:“增加虚拟机CPU核数会引起时间跳变”。首先,我需要理解用户的问题是什么。时间跳变可能指的是虚拟机中的系统时间突然发生不连续的变化,比如突然向前或向后跳跃。用户可能是在调整虚拟机配置,比如增加CPU核心数后,发现时间异常,想知道两者之间是否有联系。 接下来,我需要回忆或查找相关知识。虚拟机CPU资源分配和时间的同步机制是怎样的呢?虚拟机的时间通常依赖于宿主机,但虚拟机管理器(如VMware、KVM、VirtualBox等)会通过某些机制来同步或模拟时间。当CPU资源变化时,尤其是增加CPU核心数,是否会影响虚拟机内部的时间计算? 首先,可能的原因之一是时间源的变化。虚拟机通常使用几种时间源,比如宿主机的TSC(时间戳计数器)、KVM时钟、或者通过半虚拟化驱动如KVM-clock。如果虚拟机在增加CPU核心后切换了时间源,可能会导致时间计算方式不同,从而引起跳变。 其次,CPU的调度问题。当虚拟机获得更多的CPU核心,宿主机调度器可能需要重新分配CPU时间片。如果虚拟机之前因为CPU资源不足而导致时间计算滞后,增加核心后可能突然获得更多资源,导致时间追赶,从而出现跳变。不过这种情况更可能表现为时间加速而非跳变。 另外,时间同步机制(如NTP或guest内部的时钟设置)可能在资源变化时受到影响。例如,当CPU核心增加后,虚拟机内部的时钟中断处理可能发生变化,导致时间计数错误。或者,虚拟机在初始化新CPU核心时,时钟设备(如APIC)的配置可能不一致,导致时间计算错误。 我还需要考虑具体的虚拟化平台。不同的虚拟化技术处理CPU资源和时间同步的方式可能不同。例如,VMware和KVM在时间处理上有不同的机制。用户没有说明具体使用的平台,可能需要一般性的解释,或者指出不同平台的可能情况。 另外,操作系统层面的反应也很重要。虚拟机内的操作系统在检测到CPU拓扑变化时,可能会重新初始化某些时钟相关的硬件模拟,导致时间重置或跳变。例如,Linux内核在CPU热插拔时会进行一系列处理,可能影响时间保持的连续性。 还要考虑时间跳变的具体表现。是突然向前跳变还是向后?是单次跳变还是持续的不稳定?如果是单次跳变,可能是由于初始化过程中的时间同步;如果是持续的问题,可能与调度或中断处理有关。 另外,可能涉及虚拟化中的时间偷取(time stealing)问题。当宿主机负载高时,虚拟机可能无法及时获得CPU时间,导致其内部时钟落后。当增加CPU核心后,虚拟机获得更多时间片,可能试图追赶,但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时间跳变。 我需要验证这些可能性,可能需要查阅相关资料或案例。例如,是否有已知的问题在增加vCPU后导致时间异常,特别是在某些虚拟化平台上。例如,KVM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正确配置时钟源以避免漂移,而改变CPU配置可能需要调整相关参数。 总结可能的原因: 1. 时间源切换:增加CPU核心导致虚拟机切换时间源,不同时间源的精度或同步机制不同,导致跳变。 2. CPU调度变化:宿主机分配更多CPU资源,虚拟机内部时钟因调度变化而出现补偿,导致时间跳变。 3. 时钟设备初始化:新CPU核心的时钟相关设备(如APIC)初始化不一致,导致时间计算错误。 4. 操作系统反应:Guest OS在CPU拓扑变化时重新初始化时钟,导致时间重置。 5. 时间同步机制干扰:如NTP在资源变化时尝试调整时间,导致跳变。 接下来需要组织这些思路,以清晰的结构回答用户,同时给出解决方案或验证步骤。例如,建议检查虚拟机的时间源配置,确保使用稳定的时钟源如kvm-clock;检查宿主机和Guest的NTP配置;在增加CPU后监控时间变化,确认是否偶发或持续问题等。 可能还需要提到一些具体的命令或配置,例如在Linux中检查时钟源(cat /sys/devices/system/clocksource/clocksource0/current_clocksource),或者如何配置KVM的时钟参数。 最后,需要确保回答准确,避免错误信息。例如,确认时间跳变是否确实与CPU核数增加有直接关系,或者是否存在其他因素。可能需要用户提供更多信息来进一步诊断,但基于现有问题,给出可能的解释和建议。</think>增加虚拟机CPU核数可能导致时间跳变的现象,通常与虚拟化环境的时间同步机制及资源调度策略密切相关。以下是关键原因与解决方案的层次化分析: --- ### 一、核心原因解析 1. **时间源切换问题** - 虚拟机默认依赖宿主机的时钟源(如TSC、KVM-clock),**增加CPU核数可能导致时间源动态切换**。 - 示例: - 若从TSC切换为HPET,不同时钟源的精度和同步机制差异会引起时间跳变。 - 可通过命令查看当前时钟源: ```bash cat /sys/devices/system/clocksource/clocksource0/current_clocksource ``` 2. **CPU调度与时间补偿** - 当虚拟机获得更多CPU资源后,**可能触发时间补偿机制**: - 若宿主机此前因资源不足导致虚拟机时钟滞后,新增CPU核数可能使虚拟机“追赶”时间,表现为突发性时间跳变。 - 此现象在CPU资源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更显著。 3. **中断处理与时钟设备初始化** - 新增CPU核数会**重新初始化虚拟APIC(高级可编程中断控制器)**: - 若不同CPU核的中断计时存在微小偏差,可能导致时钟漂移。 - 虚拟化层(如KVM)对多核时间同步的实现缺陷可能放大此问题。 4. **操作系统的时间维护机制** - Guest OS(如Linux)在检测到CPU拓扑变化时,**可能重置时钟计数器或重新校准时间**。 - 典型案例: - Linux内核的`CONFIG_SMP`(对称多处理)配置对多核时间同步敏感,可能导致短暂时间跳变。 --- ### 二、影响场景验证 1. **时间跳变类型判断** - **单次跳变**:通常由时钟源切换或OS初始化引起。 - **持续波动**:可能因宿主机调度不稳定或NTP过度矫正导致。 2. **诊断方法** - 在Guest OS中运行以下命令监控时间偏差: ```bash chronyc tracking # 若使用chrony同步 ntpq -p # 若使用NTP ``` - 检查虚拟化平台日志(如KVM的`/var/log/libvirt/qemu/`),确认是否触发时间同步事件。 --- ### 三、解决方案与优化建议 1. **固定时钟源** - 在Guest OS内核启动参数中强制指定稳定时钟源(如KVM环境): ```bash clocksource=kvm-clock ``` - 重启生效: ```bash grubby --update-kernel=ALL --args="clocksource=kvm-clock" reboot ``` 2. **禁用动态时间补偿** - 对VMware/VirtualBox:关闭“时间同步”功能(牺牲部分时间精度换取稳定性)。 - 对KVM:在XML配置中添加以下参数: ```xml <clock offset='utc' mode='host'> <timer name='kvmclock' present='yes'/> </clock> ``` 3. **优化时间同步配置** - 在Guest OS中启用**更激进的时间同步策略**: ```bash # Chrony配置示例(/etc/chrony.conf) makestep 1.0 3 # 允许1秒内的时间跳跃校正 ``` 4. **宿主机资源分配策略** - **避免过度分配CPU核数**:确保宿主机物理核数 ≥ 虚拟机vCPU总数,减少调度竞争。 - 使用CPU亲和性(pinning)绑定vCPU到物理核,减少上下文切换开销。 --- ### 四、虚拟化平台差异 | 平台 | 时间跳变敏感度 | 推荐配置 | |-----------|----------------|-----------------------------------| | **KVM** | 高 | 强制使用kvm-clock + CPU亲和性 | | **VMware**| 中 | 关闭“时间同步”+ 启用精确时钟设备 | | Hyper-V | 低 | 启用Time Synchronization Service | --- ### 五、扩展思考 - **硬件辅助虚拟化影响**:启用Intel VT-x/AMD-V的`Invariant TSC`特性可显著减少时间漂移。 - **嵌套虚拟化场景**:多层虚拟化会放大时间误差,需逐层配置时钟源。 通过上述措施,可有效缓解因CPU核数增加导致的时间跳变问题,若问题持续,需结合具体虚拟化平台日志与内核调试工具(如`ftrace`)进一步分析。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