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和无,分别从两个角度阐述的道和佛

文章探讨了老子《道德经》中的哲学思想如何与现代物理,如电磁力和弱力的统一理论相呼应,指出‘无’与‘有’是道的两个面向,体现了物理学中的对立统一原则。作者通过实例和物理理论解释了《道德经》的深邃智慧,并揭示了古代哲学与现代科学的奇妙联系。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老子,释迦摩尼等人是一生专注思考和想象之人,老子提出了道,也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那个画面是什么。好在他给我们也描述了很多,让我们离真理似乎很近。

接着体悟《道德经》第一章的后几句,你会更加吃惊:“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在这两句话中,出现了两对“无”和“有”。

大家可以直接参考《道德经》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把这两章放在一起,你是不是更好理解了。天下万物生于有,这个“有”就是“有名(万物之母)。”而“有生于无”,这个“无”就是“无名(天地之始)”。

而“无名”和“有名”都是道,只是道的不同面。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我的感受就是这就是我必须写的原因,这也太“玄”了,难道老子早就懂“物理”?

我在科普四部曲中,其实已经举过例子,但没有与《道德经》联系。现在是写国学作品,联系起来,无可厚非。而且我确实读到老子的第一章之后,就想到了这些啊。

比如电和磁,这是宇宙中四种基本力电磁力的两种现象。初次学电磁学,我觉得很神奇,电能生磁,磁又能生电,而电磁场是有内在联系、相互依存的电场和磁场的统一体的总称。而这种电磁现象用“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来描述,你觉得合适吗?没错啊,电和磁就是“一体两面”的东西,“同出而异名”。

一个案例不够,再来一个。我们都知道,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是相等的,爱因斯坦就是相信这不是偶然,由此建立等效原理,从而建立了广义相对论。似乎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也是同一个物体的不同表现而已。我也是据此,给出“引力使得物体具有惯性”的认识。“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你仔细品味这句话,就像老子在告诉你,这里面是一环套一环,变化复杂,花样繁多,“众妙”提示是不单一的。

事实也是如此,电磁学我们了解的很透彻吗?是,也不是。是,是因为麦克斯韦统一了电磁学理论,堪称完美。不是,因为电磁学的研究还在深化,比如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叫电弱统一理论。电弱统一理论把弱作用和电磁作用统一成为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形式,这种相互作用称为电弱相互作用。

1968年S.温伯格、A.萨拉姆在S.L.格拉肖电弱统一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电弱统一的完善理论,理论中认为电磁作用和弱作用是统一的相互作用。其中须引入4种规范场,有4种规范粒子,一种是光子,静质量为零,传递电磁作用;另外三种粒子W±、Z0质量都不等于零,分别带正电、负电和中性不带电,它们传递弱作用。电弱统一理论预言的中间玻色子W±、Z0的质量于1983年的实验得到证实。关于中性弱流的预言也被多次实验所证实。电弱统一理论已经是一个得到实验相当严格检验的科学理论。

所以大家发现没,电磁力和弱力成为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形式。这难道不神奇吗?

而且“有”和“无”也体现的淋漓尽致,比如可以认为电力为“有”,“磁力”为“无”,因为磁子没有被发现。电磁力为“有”,弱力为“无”,因为弱力很弱。再比如说引力为“有”,惯性力为“无”,因为传统物理认为惯性力不是力。

还有很多的例子,比如光即是波,又是粒子;然后你再去看看楞次效应,是不是又能想到惯性?再去了解希格斯粒子,以及希格斯场,还有相对论,你会和我一样吃惊。由于此书是国学书籍,在这里就不展开物理科普内容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读《变化》和《见微知著》。

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真空为“无”,但我们都知道真空不空,有就是从真空中诞生的。万物生于有,有了诸多粒子之后,各种粒子组合构建了这个花花世界。而且在量子力学层面,老子的思想也有体现。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是否能让你联想到贝尔不等式。贝尔不等式就给出了一个方向,那就是不存在一个完备性理论,即量子力学的不完备性是合理的。你再反复揣摩“道可道,非常道。”是不是很惊讶。

你会由衷的发现,物理现象如此丰富,但物理学家们现在在致力于大统一理论。这个理论的最后描述,不清晰,常人难以看懂。就像你去了解希格斯场是如何赋予粒子质量的,内容就不清楚,它会描述以某种方式赋予粒子质量,当然也会有“耦合”之类的词,但其实即使专业物理学家,也是靠着想象力去思考的。为什么常人看不懂,因为无论是物理还是数学,都是高度符号化了,再者本身描述的内容,也极其抽象了。比如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方程,方程包含了10条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这使得精确求解变得几乎不可能。

而老子口中关于“道”的描述,精微而广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和物理学的大统一理论,有不谋而合之相。

可能是我一厢情愿,看到了老子的文字,想到了老子思想和物理学的这种联系,也许是巧合。但别忘了,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什么叫哲学著作,就是反映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宇宙观的作品。老子的思想,显然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但他的思想,确实契合了物理世界的世界观,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所以他作为一个2千多年前的人,靠着读书,和观察自然和星辰,加上自己的想象,得出来的世界真理,竟然是那么的振聋发聩,至今发光发热,真是不可思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摘自独立学者,作家灵遁者易学著作《朴易天下》

灵遁者,原名王银。中国独立学者,1988年出生于陕西榆林市绥德县,现居西安。 艺术家,国学起名师,作家。 2005年开始创作,至今已有10余年。其作品以朴素,深刻,具有洞见性和想象力,在各大网络广为流传,深受读者喜爱。灵遁者代表作品有灵遁者科普四部曲,国学三部曲,散文小说五部曲。灵遁者书籍:aixldz

国学三部曲分别为《相观天下》,《手诊面诊色诊大观园》,《朴易天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灵遁者国学智慧

生命在于运动,更在于探索。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