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其实就是风水的本质,没有那么复杂

风水先生常以物喻穴,凡如蛇之项,如龟之肩,如舞鹤翔弯之翅,如狂虾巨蟹之钳,如卧牛之垂乳,如驯象之卷唇,如鱼之腮鬣,如驼之肉鞍,如弯之机括,如弹之金丸,如波之游,如木之痕,如覆手之虎口,都是好穴。

在点穴的实践中,我们要审阴阳,定五行,决向背,究死生,推来历,论星峰,看到头,论分合,见其明暗,核其是非,察其缓急,慎其饶减,知其避忌,精其巧拙,定其正偏,审其隐露。

图片

在实地考察时,应当瞻前顾后,视左应有,依心为准。左一步,右一步。前一步,后一步。想一步,看一步。他是我,我是他。不要忙,不要乱。不可露,不可陷。案中准,心中验,眉上齐,心上应,浅中深,深中浅。不能左,也不能右,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福必成祸。纵然有再好的明堂,皆非虚设,不为我用。

点穴讲究深浅。当浅而深,则气从上过;当深而浅,则气从下过。虽得贵地,而效不应。也就是说,棺材放高了,蚁从盖入。棺材放深了,水从底浸。风水先生点穴,有以时间而论的,说什么阳年东西利,阴年南北利。也有以五行而论的,说什么木星葬节,火星葬焰,水星葬泡,金星葬窝,土星葬角。

凡后龙入首丰肥,形如鳌盖者,方为真气。又要是龙之生旺方,左右前后,山峦山高耸者;又尽在吉秀官禄方,挪移转动,般般合法,然后酌量棺之当胸处,点作正穴。金井不宜过大,以防泄气。至于深浅度数,随地酌定。见浮土已尽,土色已变,或五色全备,或红黄滋润,即是得气之证。不必拘高山宜深、平洋宜浅。只须不犯二十四凶。这位佛隐把点穴说得很容易,又无私的,把真传泄露出来,谓屡试屡验,说得何等容易,何等有效。

图片

传统堪舆风水认为,住宅以坐北朝南为佳,所以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绝大部分传统古建筑,它们的坐向朝向都是坐北朝南,大家也可以在外出旅行,遇到古建筑的时候留心观察。

从地理位置来看,我国地处北半球、欧亚大陆东部,大部分的陆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所以说一年四季的阳光大多都是由南方照射而来,所以朝南的房屋光线充足,在冬天能保证室内有足够的采光,在夏天则能避免阳光直射,从而营造出冬暖夏凉的居住环境。

而且中国的气候总体而言是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天受到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地球的自转使寒流方向发生偏转,表现为东北风和西北风。而夏天则受来自东南部太平洋和西南部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表现为东南风。

而坐南朝北的住宅正好顺应了我国气候的规律。在寒冷的冬季能挡住寒流的袭击,保持室内温暖;在炎热的夏季则正迎东南风或西南风,保证室内气流畅通,凉爽怡人。

所以说,住宅坐北朝南的选择,其实是中国先贤们对于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也是顺应天道之为。

如果你去不同的地方参观,会发现不同建筑风格。西北干旱少雨,所以人们就采取穴居式窑洞居住。窑洞多朝南,施工简易,不占土地,节省材料,防火防寒,冬暖夏凉。

图片

而西南山区潮湿多雨,虫兽较多,人们就采取栏式竹楼居住。楼下空着或养家畜,楼上住人。竹楼空气流通,凉爽防潮,远离地面,防止蛇鼠蚁虫的侵扰。

草原的牧民以蒙古包为住宅形式,最初是因为草原多为游牧民族,这样的住宅形式便于随水草而迁徙放牧。

还有例如西南山区等地住宅多为山石而砌,而华中平原住宅则多为土建房,这些建筑形式都是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而创立的。

所以,当你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不同的建筑,就不能用固定的堪舆风水理论去讲凶吉,而是需要结合当时当地的环境。

风是气和能量,水是流动和变化。风水的变幻,代表着自然环境和宇宙规律的运行和变化。风水,堪舆,地理,说的都是同一种人和自然宇宙的关系。

每个“摸金校尉”、“倒斗的”,要找到传说中的“大墓”,都需要掌握基本的风水知识。来到一处好山好水,凭直觉这里一定有大墓,可大墓在哪儿呢?

就要“寻龙”,有一句成语叫“来龙去脉”,说的就是风水。风水中借龙来代表山脉的走向和变化。因为龙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隐能现,能飞能潜。中国的山川众多,各种山脉、山峰、山丘和山势就像龙一样变化多端。

古人认为,龙就是山的脉络,土是龙的肉、石是龙的骨、草木是龙的毛发。寻龙首先应该先寻找山脉的源头,比如昆仑山,中国古人认为它是众山的源头。中国的龙脉西北起自昆仑山,向东南延伸出三条龙脉,北龙从阴山、贺兰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中龙由岷山入关中,至秦山入海。南龙由云贵、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

图片

平地也有龙脉,比如关中平原,有人问平原怎么看高低?怎么判断?主要看地形的微妙变化和水流的方向。水中也有龙脉,因为山脉的崛起是地壳运动,因地质板块碰撞而产生,可以从大地之上延续到大地之下。

什么是龙脉的形与势呢?千尺为势,百尺为形。也就是说,大概300多米以上的群峰就形成了龙脉的势,30米以上的山丘和山峰就形成了龙脉的形。势是起伏的群峰,形往往是指单座的山头。形是近的,很具体,比较微观。势是远的,还要看气象,观察整体组合。

怎么看龙脉的好坏,要登上最高的山峰,观察四周山脉的形状和走向。看山脉是不是足够长、远、大,走势是不是绵延不绝、从地上延伸到地下。

一旦判断出龙脉的方位,还要看它的形势吉利不吉利,因此分出了沉龙、潜龙、飞龙、腾龙、翔龙、群龙、回龙、出洋龙、归龙、卧龙、死龙、隐龙等等之分。

不过尽信风水,不如无风水;尽信命,不如无命。电影《盗墓笔记》大金牙问道:“此中奥妙真是无穷无尽,胡爷您说这龙脉真的管用吗?想那秦始皇千古一帝,他的秦陵风水形势一定是极好的,为何只传到秦二世就改朝换代了?”

胡八一说:“这龙脉形势只是一方面,从天地自然的角度看,非常有道理,但是我觉得不太适合用在人类社会当中。历史的洪流不是风水可以决定的,要是硬用风水的原理来说的话,也可以解释,民间不是说风水轮流转吗?这大山大川,都是自然界的产物,来于自然,便要顺其自然。修建大规模的陵寝,一定会用大量人力,开山掘岭,不可不谓极尽当世之能事。然而大自然的变化,不是人力能够改变的,比如地震、洪水、河流改道、山崩地裂等等,这些对‘形’与‘势’都有极大的影响,甚至可能颠覆整个原本的格局。当时是上吉之壤,以后怎么样谁能知道,也许过不了几年,一个地震,形势反转,吉穴就变凶穴了。这造化弄人,不是人类所能左右的。”这个回答是对的,沧海桑田,日月变迁不就是如此吗?

图片

无论山地平原,寻龙,只有甲、庚、丙、壬四阳龙,和乙、丁、辛、癸四阴龙,所以《天玉经》称八神,《葬经》说四势行龙,八方施生。

所以,不仅龙分八种,任何事物都可分八种。所以地有八方,卦有八卦,气有八节。尤其是八卦,把天下事物都可代表。但是八卦仅是象,不是具体的行,所以八卦能用于测事,用于做风水就不足。

一说到龙,流行的书上都说,乾方来龙,巽方来龙,或艮方来龙,但来的具体是何龙,却不知道了,就好比是说,西方来了一个人,但对这个人是男是女,是张三还是李四,正对还是背对一概不知。

如果这样看风水,看龙,永远也看不到事情的本质,就是隔靴搔痒,做的风水效果不理想。学风水,看龙认龙为第一要务,这基础不稳,越往后差的就越多。这也是当今风水有很多派别,效果却不理想的真正原因。

在具体看龙以前,先要看大势,看山水有没有情,山水有情,雌雄才相交,夫妇才相合,夫妇相合才能往下细论。山水无情无义往下细论也就无意义了。山水有情无情主要看水,所以说未看山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也就是青囊序里所说的:先看金龙动不动的真实含义。

不论山地平原,都是有山有水,平原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山为雌龙即妇,水为雄龙即夫。山区为两水相交夹山,平原为大水收小水,都是用两水相交寻。两水,大水为雄龙之正神水,小水为雌龙零神水,两水相交则为雌雄有情,夫妇有意。

只有大局相合,山水有情,才再继续详细看龙。龙分雌龙雄龙,雌龙属阴,阴有形,所以雌龙看山;雄龙属阳,阳化气,所以雄龙查水。山有形而显势,所以看龙以雌龙为主。所以要登山踏路寻龙脉,就是指寻龙要从高处寻。

图片

寻龙时分两步,第一步,看行龙,第二步,看来龙。行龙和来龙就如一棵倒着的树,行龙是树干,来龙是树枝。树枝离不开树干,从树干而出,所以来龙从行龙而出。果实结于树枝上,所以坟要建在来龙上。

寻龙要从行龙开始寻,行龙就是在远处,正在行走的龙。龙之行,不论山区还是平原,都是从高向低行。所以,山地明显看山势,平地不明显看水流。水从西往东流,龙即从西向东行。水从北向南流,龙即从北向南行。

行龙为气之行,行龙的出脉就是来龙,来龙为气之止。止者,二水相交也,二水者,正神水与零神水也。相交者,一纵一横也。一纵一横者,天心十道也。

如果龙向西行 ,又向西出脉,则行龙之气和来龙之气相同,为一气,一气为一龙,一龙为单龙而力孤。

如龙向西行,又向北出脉,则来龙从南来,为火气,行龙从东来为木气,东方木生南方火,为二气,二气为二龙,二龙为连而气旺。如行龙从东方发足向南行,行至南又向西行,又向北出脉,则来龙为火气,行龙为木气,发足为水气,水生木,木生火,为三气,三气为三龙,三龙为三阳开泰,为气全,最旺,主房房兴旺。故天玉经说,三龙三个人家富,银瓶多盏著。

三龙为最好最完整的来龙方式,发足和行龙为气之行而来气,来龙为气之止而聚气。所有的来气都聚集在来龙上,来龙气最旺,葬之兴隆并护佑全家。故说,水重(chong)一土在五行。生旺墓同情。就是说五行之气,有两个动气一个止气,长二三房都兴旺。这样的来龙方式就是所谓的牛眠地,发足为牛尾,行龙为牛身,来龙为牛头。牛眠地就是把地形容成牛卧倒睡觉时候的样子。

图片

灵遁者易学大成书籍《朴易天下》。

灵遁者,原名王银。中国独立学者,1988年出生于陕西榆林市绥德县,现居西安。艺术家,国学起名师,作家。2005年开始创作,至今已有10余年。其作品以朴素,深刻,具有洞见性和想象力,在各大网络广为流传,深受读者喜爱。灵遁者书籍阅读:aixldz。灵遁者代表作品有灵遁者科普四部曲,国学三部曲,散文小说五部曲。

图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国学三部曲分别为《相观天下》,《手诊面诊色诊大观园》,《朴易天下》。

《朴易天下》,是当代作家灵遁者所著的易学作品,是灵遁者国学三部曲中的第三部。旨在通过一本书,囊括中国易经衍生出的主流易学流派。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灵遁者国学智慧

生命在于运动,更在于探索。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