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教材《计算机网络(第7版)》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教材《计算机网络(第7版)》

基础

  1. 数据段:报文
  2. 分组(包):首部+数据段
  3. 互联网核心部分交换数据:
    • 电路交换
    • 存储转发技术
      1. 报文交换
      2. 分组交换
  4. 时延:
    • 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5. 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 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
      • 三要素:语法、语义、同步
      • 主要有五层协议和七层协议
    • 服务: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时提供的,只有能被高一层实体看见的功能才能为服务
    • 服务访问点:即层间接口
  6. 电磁波在1KM电缆的传播时延约为5ms

物理层

作用

消除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差异

  1. 物理层特性

    1. 机械特性
    2. 电气特性
    3. 功能特性
    4. 过程特性
  2. 信道复用

    1.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
    2. 波分复用
    3. 码分复用
    • 目的:共享信道,提高信道利用率
  3. 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 源点
    • 发送器
    • 终点
  4. 现在的网络

    • 在物理结构上看,是星型网
    • 在逻辑结构上看,是总线网

数据链路层

作用

在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通信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1. 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
    • 点对点信道
    • 广播信道
  2. 三个基本问题
    1. 封装成帧
    2. 透明传输
    3. 差错检错
  3. 差错检错算法
    • CRC算法:习题3-08
  4. CSMA/AD(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是尽最大努力交付,即不可靠交付(为半双工通信)
  5. 以太网中,争用期为51.2us,即发送最小帧长64字节(512bit)的时间需要51.2us
  6. 以太网中,负载越高,信道利用率越低
  7. MAC地址和MAC帧格式
  8. 以太网的最大帧长为1518(MAC帧中6(目的地址)+6(源地址)+2(类型)+4(校验))字节
    • 虚拟以太网帧则为1522(再加上4字节的VLAN标记)字节
  9. 虚拟局域网即隔离广播域,是一个逻辑组合
  10. 100BASE-T见习题3-18
  11. 3.4.2自学习功能:见习题3-33
  12. 分组交换要点:
    • 报文分组加首部
    • 经路由器储存转发
    • 在目的地合并
  13. 适配器
    • 适配器是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14. 局域网的特点
    • 共享传输信道
    • 地理范围有限,用户个数有限
  15. 碰撞检测习题

网络层

作用

提供分组转发下两主机间的通信服务

  1. IP(网际协议)配套协议

    1. ARP:地址解析协议
    2. 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3. IGMP:网际组管理协议
  2. 分类的IP地址

    • A类网络:类型号:0,有2^31个地址,16777214个主机
    • B类网络:类型号:10,有2^30个地址,65534个主机
    • C类网络:类型号:110,有2^29个地址,254个主机
  3. 主机ARP的cache中存了一个IP到MAC映射表,且每个条目都有生存时间

    • 习题4-14
  4. IP地址首部格式,对应例题4-1及习题4-22

    • 关键:MF、DF和片偏移
  5. 分组转发算法:

    1. 是否直连→直接交付

      ​ ↓

    2. 表中是否存在直连目标的路由→表中路由

      ​ ↓

    3. 是否存在能达到的路由→下一跳路由

      ​ ↓

    4. 表中是否有默认路由→默认路由

      ​ ↓

    5. 报错

  6. 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例题

  7. 路由选择协议

    • 内部网关协议
    • 外部网关协议
  8. 路由交换结构的三个交换方法:

    1. 通过存储器
    2. 通过总线
    3. 通过直连网络
  9. NAT

    • 本地网络→全球IP地址(→为转换)
  10. IPv6

    • 40字节首部,128位IP地址

传输层

作用

为网络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1. 两个主要协议
    •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无连接的,数据主体为用户数据报,是面向报文的不可靠交付的传输,且没有拥塞控制
    • 传输控制协议TCP,面向连接的,数据主体为TCP报文段,是面向字节流的可靠交付的传输,有拥塞控制
  2. TCP/IP特性
    • 逻辑编址
    • 路由选择
    • 域名解析
    • 错误检测
    • 流量控制
  3. TCP连接的三次握手(无差错情况)
  4. 出现差错的停止等待协议
  5. 可靠传输的实现
    • 以字节为单位的滑动窗口
  6. 拥塞控制
    • 拥塞避免算法,P234图

应用层

作用

解决不同网络的应用进程中不同通信规则问题,结果:RFC文档

  1. 域名系统DNS

    • 每一台连上主机或路由器,都有一个唯一的域名

    • 域名服务器

      ​ 根域名

      ​ ↓

      ​ 顶级域名

      ​ ↓

      ​ 权限域名

      ​ ↓

      ​ 本地域名

      • 域名解析时依次向上查询,使用高速缓存,并递归查询
  2. 万维网及其他端口见软考笔记

网络安全

  1. IPsec主要协议
    • 鉴别首部AH协议
    • 封装安全有效载荷ESP协议
  2. SSL协议提供
    • 用户和服务器的合法性认证,并加密数据
    • 具体解析见软考笔记相关字段
  3. 对称密钥体制与公钥体制的特点各如何?各有何特点?
    • 对称密钥体制特点
      • 在对称密钥体制中,它的加密体制和解密体制的密码体制是相同的,且收入双方必须共享密钥,对称密码的密钥是保密的,没有密钥解密就不可行,知道算法和若干密文不足以确定密钥。
    • 公钥密钥体制特点
      • 公钥密钥体制中,它使用不同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且加密密钥是向公众公开的,而解密密钥是保密的。发送方拥有加密或解密密钥,而接收方拥有另一个密钥。因为解密密钥是保密的,无解密密钥解密时不可行的,知道算法和其中一个密钥以及若干密文不能确定另一个密钥。
    • 优点
      • 对称密钥:
        • 对称密码技术在于效率高、算法简单及系统开销小,适合加密大量数据。对称密钥算法具有加密处理简单、加解密速度快、密钥较短和发展历史悠久等优点
      • 公钥密钥:
        • 加解密速度快
    • 缺点
      • 对称密钥:
        • 对称密码技术进行安全通信前需要以安全进行密钥交换,且它的规模复杂
      • 公钥密钥:
        • 密钥尺寸大,发展历史较短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