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货的主观交易者,在国内国外都拥有太多的光辉形象和传奇故事。但作为大部分的小散,在这样镰刀挥舞、双向收割的市场上,想赚钱,想持续赚钱和生存,依然如履薄冰。本文告诉了你大部分的基本面逻辑,较高胜率的操作公式,以及时不时穿插其中的精彩交易感悟。 因为商品期货拥有金融属性。给它定价相对困难。因此立足现货逻辑出发,分析基本面的理论价值无疑更为客观。而商品基本面分析,从本质来讲就是研究供需,即通过库存和利润从中反映:供应过剩,库存较大。供应不足,库存较小。需求大于供应,利润较大。需求小于供应,利润较小。进一步,再结合基差将商品现货链接到商品期货。从而构成了铁三角公式: 低库存(供给低位,后续回归)+低利润(现货商亏损,出清后将供不应求)+低基差(期货超跌)=做多 高库存(供给高位,后续回归)+高利润(现货商赚钱,需求回购后将供大于求)+高基差(期货超涨)=做空 通过基本面的回归逻辑,再加上期现基差的安全垫保护。构成了这个交易公式。大逻辑定了之后,在三者无法同时满足情况下的折中处理,即跨期套利的多空组合,基于期限结构的交易法则: back结构(现货强)+少量仓单(钱多货少)/库存=跨期正套 contango结构(现货弱)+巨量仓单(货多钱少)/库存=跨期反套 另一方面。例如农民对于农作物的热爱,造成了农产品的周期大概是3-4年一个大行情。又如对于能化品种,要考虑同一个装置的利润。因为都是伴生关系。只要有一个赚钱,其他亏损能打平就依然会维持生产。还有就是豆类的套利,不选择持仓少的豆二而是选择做油粕比的交易。又因为豆粕利润更高,因此油厂更在意粕价而不是油价。 最后想说,一个交易背后可能支撑着一连串复杂的逻辑体系,甚至魔鬼般的思考细节。一些看似很简单通俗的道理,可能背后也背负着无尽的代价。就像是,任何套利的逻辑都敌不过事件驱动的影响。而在正套和反套之间,正套的风险更小。因为现实中的各种意外事件(矿难、灾害),基本都会对商品供给造成负向打击,从而对价格产生向上的动力,而近月的反应往往又更强烈于远月。 不禁想起尽调的管理人中间,一个只做正套的老师傅。和画线般净值曲线的小方。交易不易。道理都懂得以后,能做好的又有几人呢。
1、查理芒格说,宏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微观才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
2、失败的交易往往是因为忽视客观,而注重主观。
3、主观的东西就存在不确定性,存在不确定性就是概率,既然是概率就必定有尾部风险,有可能出现小概率事件。
4、当下的现实是客观的,未来的预期是主观的。忽略当下客观现实,只是基于主观对未来预期的判断进行交易,结果往往是亏损的。
5、深贴水+低库存+低利润——做多; 高升水+高库存+高利润——做空; 深贴水+低库存+高利润——正套; 高升水+高库存+低利润——反套。
6、back结构+低库存/ 低仓单——做多(或正套) contango结构+高库存/ 高仓单——做空(或反套)
7、基差等于现货价格减去期货价格。
8、基差本质上反映三个价差:时间价差、品质价差、地区价差
9、交易所对上市的期货品种都会规定交割的标准品以及替代品,正常情况下,期货盘面反映的是标准品的价格,但是实际交割的商品可能是替代品,而替代品与标准品之间存在品质差别,所以交易所一般会设置深贴水。
10、计算价差时,应该把现货价格折成盘面价格后再减期货价格。现货折盘面就是先处理一下品质价差、区域价差等问题。
11、基差的强弱变化对于产业客户的套保行为有重要影响。
12、当期货价格较高或者盘面利润较高的时候,升贴水报价的幅度一般都是贴水比较低,甚至负贴水。
13、现在全球大宗商品的贸易基本都是以基差交易为主,如m2001+50,这里+50是期货贴水50个点。
14、顺基差交易,即期货升水时做空,期货贴水时做多。
15、对于理智的交易者来说,任何盈亏比小于1的交易,其实都不应该去参与。除非你有100%的胜率。
16、交易要先注重客观的优势,再结合主观上的优势。
17、在contango结构下,现货的价格低于期货价格,近月合约价格低于远月合约,从而形成近低远高的结构;在back结构下,形成近高远低的结构。
18、在contango结构下,期货是升水于现货的,而且一般情况下这种商品都是库存过剩,同时伴随着大量的仓单生成,所以往往适合逢高做空。contango结构从近月角度说,价格非常低,说明当下现货市场供应过剩。
19、从远月角度来说,有两种解释方式,一种是持有成本理论,一种是预期理论。由于当下现货市场供应过剩,库存较大,因此远月合约的持有成本会增加。
20、back结构,由于现货市场供不应求,卖方愿意为当下购买该商品支付更高一家,所以现货价格高企,产业利润较高,在高利润的驱使下,生产商会加大生产,因此市场预期未来供应会增加,当下这种供不应求会得到改善,所以在这种预期作用下,远月合约的价格较低。
21、我们可以把back结构理解为乐观的现实和悲观的预期。
22、contango结构并不是牛市结构,反映了现货的熊市,而back结构反映了现货的牛市。我们交易中做多还是做空,主要取决于现货处于牛市还是熊市,可以通过期限结构判断。
23、在back结构下,往往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反映在库存上就是低库存,反映在夏诺价格上就是现货价格牛市,反映在基差上就是期货处于贴水状态。所以这种情况不适合做空,一方面现货牛市天然利于做多,另一方面期货贴水存在做多的安全边际。
24、期限结构为back的品种,往往存在以下特征:第一,期货贴水;第二,库存较低;第三仓单较少;第四,利润偏高。
25、contango结构,当现货市场上商品供过于求时,再加上贸易商的抛货,现货价格往往容易松动并下跌,而下游买方往往买涨不买跌,不愿意为满足即期需求而支付更高溢价,所以上游卖方只能把过剩的库存储存起来,从而产生一定的持有成本,所以这些库存的成本更高。
26、contango结构背后往往说明:第一,期货升水;第二,库存较高;第三,仓单较多;第四,利润较低。对于这种期限结构品种,更适合做空,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期货下跌向现货靠拢来修复基差。
27、仓单有效期长的品种往往容易呈现contango结构,仓单有效期短的往往呈现back结构。
28、在back结构下,随着期现联动上涨,价格从低位上涨至高位时,如果近月主力合约贴水幅度较大,往往市场见顶即将反转。随后,期货开始不再跟随现货上涨,而是先于现货开始下跌,带动现货一起下跌。
29、现货利润是根据当下市场上的原材料和产成品的价格计算的利润,盘面利润是根据当前期货市场上的原材料和产成品的期货价格计算的利润。现货利润和盘面利润也存在不同形式的期限结构。
30、无论基差还是利润,一般情况下,只要呈现出contango结构,从交易角度,最好还是逢高做空或者做反套。back结构,最好逢低做多或者做正套。
31、对于大部分主力合约不连续的商品期货来说,主要以back和contango结构为主,对于像有色金属这类逐月换主力合约的品种,它的期限结构有时可能会比较奇怪一些。
32、近月的供需平衡表往往更加贴近当下的现实,远月的供需平衡表则往往根据产能投放与检修等情况进行预期和评估,从而得到一个完整的月度供需平衡表,再根据当月实际发生的供需情况不断进行调整。
33、一个商品呈现的是contango结构时,你看到一个机构做的供需平衡表结果是供需偏紧,那你应该意识到,那家机构的平衡表可能搞错了。
34、contango结构下想要持续上涨,那要有足够的投机资金去接盘,否则价格一上涨,给产业客户提供了很好的套保机会,产业资金套保把价格打下来,没有持续资金介入,多头就容易溃败。
35、contango结构可以理解为,货币钱多,或者更严格地说,货比想买货的钱多;back结构可以理解为,货比钱少,或者更严格地说,货比想买货的钱少。
36、热卷是热轧卷板的简称。
37、库存重建过程中的价格上涨阶段和去库存过程中的价格下跌阶段,这才是趋势的本质。
38、我们通过库存周期来判断趋势,通过k线图来验证趋势。
39、当市场价格开始下跌时,资金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经销商将商品资源转化为资金,而终端用户则延缓用资金采购商品资源的进程,所以库存下降的同时,价格随之快速下跌。
40、当市场价格上涨时,商品资源是市场的主要矛盾,经销商急于将资金转化为商品,而终端用户则将资金用来采购货源,从而形成库存量上升的同时,价格快速上涨。
41、库存周期四个阶段:被动去库存过程中的价格上涨阶段、主动建库存过程中的价格上涨阶段、被动建库存过程中的价格下跌阶段、主动去库存过程中的价格下跌阶段。
42、被动去库阶段和主动建库阶段被称为补库周期或建库周期,而被动建库和主动去库称为去库周期。
43、工业品库存周期又被称为基钦周期。
44、在被动去库阶段,下游需求增加,中游和上游库存下降,价格开始上涨。
45、工业品的库存周期是从需求端出发的,工业品主要看需求,供应端可以根据需求端的变化来进行调整。
46、分析农产品库存变化时,最常用的是经济学中的蛛网模型。
47、蛛网模型的基本假设,当年的产量取决于前一年的价格,从而得到一个供应曲线。
48、傅海棠的理论:农民对农产品是有感情的。农产品价格较低的时候,第一年一般亏不到农民这里,是贸易商发生亏损,农产品连续第二年低价时,农民可能会亏钱,但农民对农作物是有感情的,当年亏钱了并不会导致农民马上改种其他农作物,会选择再种一年看看,结果农产品连续第三年价格较低的时候,农民继续亏钱,开始改种其他农产品。
49、实际农产品发生大行情的时候一般是三到四年一波大行情。
50、国内宿根蔗的生长周期一般3年。随着宿根蔗年份的增加,其糖分会不断下降,所以一般到了第三年都会被砍了重新种植。宿根蔗的3年生长周期导致了国内白糖产量的3年增产和3年减产周期,价格也是平均3年牛市和3年熊市。
51、鸡蛋价格基本3年左右一个周期,主要原因在于利润对养殖户补栏行为的影响,养殖户补栏之后,蛋鸡从出壳到产蛋120天,产蛋以后大约300天以后产蛋能力开始下降,蛋鸡的完整生命周期大约520天,一年半时间。一个主动补库周期加上一个主动去库周期大约3年左右。
52、天气的周期性变化与地球的转动速度变化有关。
53、豆粕4年周期。
54、2012年一季度豆粕大涨,最根本原因是南美大豆遭遇干旱,市场预期南美大豆减产。
55、从2004年之后,但凡豆粕大涨的年份,都会有天气配合。
56、厄尔尼诺现象平均大约每4年发生1次。
57、库存消费比越高,说明供求过剩越严重,库存消费比越低,说明供不应求的情况越严重。库存消费比的计算方式是:期末库存除以上一年度或者月度的总需求量。
58、一般会同时构建两个供需平衡表,一个是年度的供需平衡表,来判断一下某个商品全年的供需平衡情况,是供求宽松还是供求偏紧;另一个是月度的供需平衡表,主要用于判断商品供需平衡的节奏变化。
59、供需平衡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未必有效。相比我个人认为库存+基差+利润的交易逻辑才是真正简单有效的。
60、哪个环节库存较高,哪个环节就会面临较大的现金流压力,就会面临主动去库的问题,把库存转化为资金。
61、要注意的是产业链不同环节库存的变化。例如,当下游需求较差时候,社会库存不断下降,而厂库库存却不断累积,由于社会库存下降超过厂库的增加,因此总库存也是下降的。
62、对于产业链的任何一个环节,我们都需要了解其库存、基差、利润、产能、开工率等情况。这是基本面要素。
63、对于上游生产商,我们需要了解其集中度情况,然后判断上游是完全竞争市场、寡头市场还是垄断市场。
64、对于完全竞争市场,高利润是不合理的,往往也是不可持续的;对于寡头市场,高利润也是相对不合理的,因为寡头具有不稳定性的特征,所以高利润的持续时间可能会长一些,但最终还是会回归正常利润;对于垄断市场来说,高利润就是合理的,而且持续时间非常长。
65、产能和开工率决定新增产量,而库存是历史存量,综合起来就是上游的总供应。
66、下游主要提供需求,现金流情况的好坏往往影响下游需求,从而减少下游对本环节商品的采购数量。此外还要关注下游的库存情况。
67、对于大部分工业品单纯看库存的变化不如参考库存消费比准确。
68、缺乏概率思维的交易者有两个典型的表现:重仓和不止损,因为他们没有防范小概率事件。一次黑天鹅事件,期货市场就可以让他爆仓出局。
69、比资金管理更加重要的是自我管理,因为绝大多数主观交易者的一致性非常差。
70、基本面分析的作用在于品种的选择,入场时机的选择需要技术面给出明显的进场信号。
71、交易是有容错率的,是允许失败的,不能为了避免失败而死扛。
72、基差+库存的交易逻辑: 深贴水(高赔率)+低库存(高胜率)=做多 高升水(高赔率)+高库存(高胜率)=做空
73、大机构确实在信息获取上比散户有优势,但好在不会存在机构知道而散户不知道的信息。
74、期货市场上存在太多信息,这些信息很多是虚假信息,有的是把历史信息当作最新信息来发布,有的甚至无中生有。
75、对于我们没有办法去进行交叉验证或逻辑验证的信息和数据,我们尽量会比,继续保持怀疑,不参与这类行情。
76、对于交易中的一些问题,要么你想尽一切办法弄懂,然后利用它,要么你想尽一切办法规避它。
77、由于期货不仅具有商品属性,同时具有金融属性,很难直接判断出来期货价格的变动,所以我们选择研究现货价格的变动,根据现货价格未来变动的情况以及基差修复的要求,倒推出未来期货价格变化的方向。
78、供求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体现在库存上,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库存通常较高,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库存通常较低。所以低库存则现货价格容易上涨,高库存则现货价格容易下跌。
79、因为市场上经常出现期货深度贴水,而且现货低库存,结果期货和现货大幅下跌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货的高利润不可持续,市场预期现货见顶,所以在低库存且深贴水的情况下,期货引领现货下跌。
80、期货大幅升水,而现货高库存,结果期货和现货大幅上涨。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货利润较低甚至亏损,低利润和亏损是不可持续的,市场预期现货价格见底,所以在高库存且高升水 的情况下,期货引领现货上涨。
81、引入利润指标,构成“库存+基差+利润”三个角度: 低库存+深贴水+低利润=逢低做多 高库存+高升水+高利润=逢高做空
82、有时候三个指标之间互相矛盾,我们就需要调整策略,从单边改为跨期套利。
83、将单边做多策略改为跨期正套。正套的逻辑,近月做现货逻辑,远月做预期逻辑,近月合约面临基差修复的要求,所以基差修复是主要矛盾,远月合约由于暂时没有基差修复的要求,所以预期作用是主要矛盾。
84、基差本身是市场对基本面的认可程度,当基差发生升贴水转换之后,往往意味整个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85、各个合约的基差从负值开始变为正值,这意味着市场结构从正向市场变为反向市场,这是典型的现货牛市特征,说明当下供需开始逐渐偏紧,基本面开始好转,所以期货贴水于现货是正常的。
86、当价格处于相对高位或者低位时,如果发生了基差的升贴水转换或者期限结构的转变,往往意味着现货市场的供需基本面发生变化,这也暗示了市场有可能发生牛熊转换。
87、反向市场是典型的牛市特征,在牛市情况下,适合买入做多,通常情况下会出现较为激烈的上涨。即使你买入的近月合约没有大幅上涨也没关系,你可以选择移仓到下一个主力合约,由于远月合约价格更低,所以你不会有任何移仓损失。
88、跨期正套,简称正套,做多近月合约,做空远月合约。
89、跨期反套,做空近月合约,做多远月合约。
90,正向市场,即现货价格低于期货价格,表现的期限结构是contango结构。
91、从结果来讲,只亏时间不亏钱的才是价值投资。
92、对于交易者来说,买入的是期货价格,它的值就是生产成本,当期货价格明显低于生产成本,这就是交易的安全边际。
93、如果远月价格更高,那么每次换月都会亏一部分钱。
94、能化品种的装置一般都会有多个产品,并不是单一产品,所以并不会因为单一品种利润亏损而停产。而是要考虑整个装置的综合利润情况,只要整个装置综合利润是赚钱的,即使单品种亏损,那么装置还会继续开工,供应还会继续增加,价格依然会收到压制。
95、成本可以理解为商品的价值,成本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成本,另一种是仓单成本,生产成本反映了这个商品的价值,仓单成本反映了这个合约的价值。
96、深贴水的好处是让时间成为你的朋友,即使在你持仓合约不涨的情况下,你可以继续移仓,不会发生移仓损失,还有可能获得移仓收益。
97、主力合约一般集中在1月、5月、9月,间隔4个月。
98、我个人其实不太注重产能、产量、开工率等这些数据,这些数据往往引导预期,影响的是价格,而不一定真的会对价值产生多大的影响。这些数据表面上看是有基本面作为依据,但它很不成体系,就是赌一个预期。在利用各种变量去猜价格会如何变化。
99、你的策略不可能适用于所有行情,用行情来匹配你的策略,而不是用你的策略去试探各种行情。
100、螺纹钢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和焦炭,现在只是钢厂亏损,如果上游矿山和焦化厂依然有一定利润,那么下游亏损的情况下,上游矿山和焦化厂未来还会继续降价,一旦原料降价,螺纹钢即使在钢厂亏损的情况下,依然还会继续下跌。
101、我们真正要关注的是商品的终极成本,就是整个产业链都不赚钱的情况下,商品的成本。也就是说,当矿山、焦化厂都不赚钱甚至亏损的时候,这个时候螺纹钢的生产成本才是终极成本。
102、最好去定投那种周期短的品种,减少交易的时间成本。
103、一年生农产品,基本是一年一个行情,如果今年是上涨的话,基本上全年都是涨势,如果今年是跌的话,基本上全年都是跌势。但明年再种的时候,可能就是完全不一样的行情了。
104、像橡胶、棕榈这种周期比较长的品种,一旦进入丰产周期,时间太长,你需要定投的时间也可能特别长。
105、高利润通常代表了商品被高估了。但是从更精准的角度来讲,高利润才是最合适的。
106、通常情况下,我们利用基差判断期货相对于现货来说,是低估还是高估。
107、一切的驱动因素皆源于基本面,基本的核心是供需平衡表,而供需平衡表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库存消费比。
108、对于消费相对稳定的品种,库存基本上可以取代库存消费比,对于消费变化较大的品种来说,库存消费比是更加准确的指标。
109、除了库存消费比,开工率也是不错的指标。企业自身高开工率对价格的驱动作用向下,企业自身低开工率对价格的驱动向下。在使用开工率进行判断时,最好能够结合产能利用率。
110、对于高估值驱动向上的品种,选择跨期套利正套;对于低估值驱动向下的品种,适合做反套。
111、分析估值的时候使用利润率、基差率,在分析驱动的时候使用库存消费比、开工率、产能利用率。
112、你需要把这个品种历史的利润率情况做出来,形成一个利润率分布图。
113、我们每周定期地跟踪相应商品的基差率、库存同比变化、现货利润率情况,我们就会得到一幅三维气泡图。不仅可以从中选择单个品种的多空方向。还可以选择对冲品种组合,例如第二象限的品种和第四象限的品种,最好是同一板块的品种。
114、如果两个能化品种对原油的敏感性相当,价格波动率相当,那么就更好。
115、正套可以从第二象限中找,反套可以从第四象限中找。
116、期货交割需要注册仓单,注册仓单的数量暗示了卖方的交割意愿,通过比较仓单的成本与盘面价格,可以判断买方交割与卖方交割的盈亏情况。
117、在仓单较少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逼仓行情,在仓单较多的情况下,往往容易走交割逻辑。
118、只有经过注册的仓单才能够进行交割,注册仓单的总数也就是交易所公布的库存数量。
119、产业客户利用仓单注销来改变市场对价格的预期,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仓单注销时,所对应的货物可能并未出库,而是仍然存放在交割仓库内,只是不在期货交易所统计范围之内。
120、某个品种注册仓单数量非常高时,那么这个品种大概率处于供求宽松甚至过剩状态。
121、当仓单数量较高时,商品现货市场供求宽松,期限结构往往表现为contango结构,如棉花、天然橡胶、豆油、棕榈油等品种。当仓单数量较低时,商品现货市场供求偏紧,期限结构往往表现为back结构,如螺纹钢、pta(对苯二甲酸)等品种。
122、期货市场价格较低时,往往伴随着大量仓单的溢出,因为期货市场销售利润过低,所以仓单纷纷注销。
123、当大量仓单生成时,说明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这个时候应该做空;反之,当大量仓单注销时,说明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这个时候应当做多。
124、期货交易所的库存周报就是注册仓单的量。
125、当一个品种供求过剩时,很多隐性库存就会开始显性化,成为注册仓单,在期货市场进行销售;当一个品种供不应求时,显性库存往往会比较少,即注册仓单数量较少。
126、另一种是在仓单到期日,必须强制进行注销,进行期转现,此后这部分库存无法再注册仓单,失去金融属性。
127、要进行仓单强制注销,主要是因为一些品种有一定的保质期。
128、对于本身供应过剩、库存压力较大的品种而言,在仓单有效期即将到期强制注销的月份,这类品种在盘面上往往容易遭受巨大的抛压,期货价格往往会走弱,一路下跌,甚至有可能最终低于现货价格,贴水交割。
129、在合约刚上市不久,往往由投机资金主导行情,此时期货合约受预期的影响比较大。
130、随着期货合约距离交割月的不断临近,投机资金开始逐渐移仓到远月合约,而产业资金逐步介入近月合约,所以近月主力合约逐步开始被产业资金所主导,商品期货的金融属性开始退去,商品属性开始逐渐显现。这个时候期货合约往往会遵循产业逻辑,波动小一些,趋势性会强一些。
131、最后,所有投机资金离场,产业资金进入交割月,国内大商所和郑商所的品种,投机散户是无法持仓进入交割月的,而上期所允许散户持仓进入交割月,但持仓数量必须是最低可交割数量的整数倍,并且保证金还大幅提高。
132、在一个商品期货合约从上市到最终交割退市的过程中,持仓量会先增加后减少。
133、我们把用于交割的持仓成为实盘,实盘对应的数量可以通过期货交易所公布的仓单日报查询。
134、期货合约总的持仓量,减去实盘持仓后,剩下的虚盘,是没有货交割的。
135、我们利用主力合约持仓量除以2得到单边持仓量作为虚盘的量,将仓单数量折成盘面手数作为实盘的量,用两者比值计算虚实比。比值越大,说明货越少,资金越多,价格容易上涨。
136、移仓早的一般是凹型,不太可能逼仓,一般遵循交割逻辑;移仓晚的一般都是凸性,极有可能逼仓。
137、通常所说的逼仓是指多逼空,由于期货市场上的多头是买货的一方,而空头是交货的一方。
138、当虚实盘比非常大的时候,说明市场上的钱多货少,想买货的多头非常多,而能够交货的空头非常少,最终空头陷于无货可交割的困境,不得不平仓离场。
139、当期货处于贴水状态的时候,在仓单非常少或者虚实盘比特别大的情况下,如果现货启动上涨,往往会爆发大行情。
140、现在往往是在临近进入交割月甚至是进入交割月之后才生成仓单,这个时候我们用“基差+库存”的交易逻辑比“基差+仓单”的交易逻辑更好一些。
141、期限结构本身能够反映基差、库存等几方面的共性特征,例如back结构往往意味着期货贴水、库存较低、仓单较少,contango结构往往意味着期货升水,库存较高,仓单较多。
142、当期限结构与仓单情况共振时,我们参与交易的胜率就会更好一些。 back结构+少量仓单=跨期正套 contango结构+巨量仓单=跨期反套
143、库存数据往往需要通过付费方式获取,一些交易者可能不愿意为信息付费,所以腿儿求其次,用交易所公布的仓单数据来辅助我们判断交易。
144、正套风险要小于反套,(买近空远)主要因为在交易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意外事件的冲击,从而对你最初的交易逻辑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下,这些意外冲击,如天气、矿难、罢工、政策等,往往都会对近月合约的供应造成更大的影响,近月合约容易走强。
145、任何定式的套利逻辑都不如事件驱动对套利逻辑的影响大。
146、盘面价格反映的永远是交割成本最低的那部分货的价值。
147、交易所通常也会将交割仓库设置在主要的港口,港口物流运输比较方便,利于贸易商去卖货或者买货,对于多空双方来说相对公平一些。
148、符合商品正常流向(先拥有,再处置)的近期买入,远期卖出的套利方式,我们称之为正向套利。近期卖出、远期买入的套利方式,就是反向套利。
149、产成品是由原材料生产和加工而来的,所以做多原料、做空成品属于正向套利;反之做空原料做多成品属于反向套利。
150、跨市场套利中,正向套利的意思是做多国外做空国内,原因是中国是净进口国,贸易流通常是从国外到国内(从国外买,到国内卖)。
151、对于远期合约,驱动的核心逻辑是成本以及库存的变化趋势。 对于近期合约,驱动的核心逻辑是基差的收敛与库存绝对水平的高低。 对于即期合约,驱动的核心逻辑是仓单的交割与基差的修复。
152、巨量仓单做反套(货多钱少),少量仓单做正套。
153、低库存做正套(货少钱多),高库存做反套。
154、国内商品期货主力合约基本上是1-5-9的形式,相隔四个月,由于前两个月期货波动比较大,不一定去进行基差修复,而进入后两个月,临近交割,期货的博动力部会降下来,会迎来基差修复的行情。
155、跨期套利的两个核心矛盾是不同的:近月合约的核心矛盾是基差修复,远月合约的核心矛盾是预期变化。
156、不合理的价差很多时候是由于交割制度的不合理导致。
157、现货走强时往往容易导致基差走强,现货走弱时往往容易导致基差走弱。
158、跨期套利的盈亏比用基差和月差的比值判断,一个前提假设是短期内商品的期限结构不会发生变化。跨期套利就是在期限结构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用基差去赌月差,或者用月差去赌基差。
159、在不同期限结构下选择正套或反套时,最好选择盈亏比大于1或等于1的机会。
160、胜率的核心就是判断基差修复的方向,是期货向现货修复,还是现货向期货修复。
161、基差走弱可能于是着现货见顶。
162、跨期套利思想是,期限结构在短期不会发生改变,而基差强弱的变化会导致期限结构的陡峭或平缓程度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基差和月差发生相对变化。
163、期限结构未必不会发生变化,只不过期限结构发生变化往往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趋势,所以在大多数时候,还是建议顺着期限结构去做跨期套利。
164、在近月合约未能进入现货月之前,我们可以看着基差做月差。 back结构(现货强)+低库存/低仓单(货少钱多)=做正套 contango结构(现货弱)+高库存/高仓单(货多钱少)=做反套
165、原则上使用库存比仓单更加有效,因为仓单往往具有欺骗性。
166、低库存和低仓单同时满足时,交易的胜率更高;库存指标和仓单指标矛盾时,交易的胜率低一些。
167、凡是你打算做预期的,就尽量避开近月主力合约。
168、因为纯做预期的跨期套利和做主力合约和次主力合约的跨期套利的逻辑不同,后者尽量选择正套,避免被逼仓,前者可以灵活考虑做一下正套或者反套。
169、有一类产业比较适合做空高利润,就是门槛低、周期短的产业,例如蛋鸡养殖,门槛不高,蛋鸡生长周期较短,只要行业利润较高,养殖户纷纷冲进来了,供应马上就能回复,把高利润给挤压下来。
170、做多产业利润就是做多产成品,同时做空原材料;做空产业利润就是做多原材料,同时做空产成品。
171、豆一为国产非转基因大豆,豆二才是进口大都,而目前国内压榨产业的原料几乎全是进口大豆,所以原料端应该用豆二进行对冲。
172、由于豆二的持仓相对较少,而豆粕和豆油的持仓相对较大,所以一些做套利的资金并没有直接选择去参与豆二这个品种,而是直接选择豆油和豆粕两个品种进行参与。由于压榨企业的利润来源主要是豆粕,所以当油厂利润较差的时候,往往会选择挺粕价,而不是挺油价。
173、对于套利资金来说,做多压榨利润也可以变相选择空油粕比,即做多豆粕,同时做空豆油。
174、由于行业的特殊性,目前玉米淀粉的加工基本上都是长期亏损的。
175、现在棉纱的持仓量相比棉花的持仓量来说实在太小了。棉纱期货的流动性差,交易滑点大。
176、对于焦化企业,原材料是焦煤,产成品是焦炭。焦化利润的高低需要我们对比双焦比值进行长期跟踪,和历史同期情况进行对比。
177、钢厂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产成品是螺纹钢。
178、如果做钢厂利润套利,其实就是在焦炭、铁矿石、螺纹钢三者之间的套利。
179、能化产业链中,一个比较经典的产业利润套利是MTO利润套利,即聚烯烃利润的套利。原料是甲醇,产成品是聚丙烯。
180、产业利润套利的核心逻辑就是做产业利润的均值回归套利,但前提是需要找到利润出现均值回归的基本面逻辑以及相应的验证指标,而不能够盲目去做利润回归。
181、在整个经济下行周期当中,第一个阶段往往是去利润,即各产业链上利润较高的品种下跌较多,高利润变成低利润甚至亏损;当高利润小时之后,就变成第二个阶段,就是去产量,上游纷纷停产,慢慢开始主动去库存;如果价格继续跌,就进入第三阶段,即去产能,行业内一些成本较高的落后产能承受不了长期亏损,最终退出行业,市场出清。 (去利润-去产量-去产能)
182、在做油粕比套利的时候,往往以豆粕的需求为出发点。豆粕需求好,价格容易走强,同时压榨企业会提高压榨开工率。同时豆油供应被动增加,由于豆油需求相对稳定从而使得豆油被动累库,价格下跌。
183、在豆粕需求好的时候,往往是做空油粕比的好机会。
184、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提高,饮食习惯发生变化,人们对豆油的需求相对减少,而对蛋白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使得豆粕成为压榨企业的主要产品,豆油反而成了副产品。 185、当螺纹钢的利润较高而热卷的利润亏损时,钢厂的铁水更多流向螺纹钢,从而导致螺纹钢的供应增加。当螺纹钢利润较高而热卷利润接近亏损的边缘时,这个时候比较适合做多卷螺差。
186、如果两种商品都处于盈利状态,假设螺纹钢的利润高于热卷的利润,这个时候铁水竞争的逻辑往往不再成立,这是因为没有任何一种产品处于亏损的边缘,所以钢厂对高利润不敏感。
187、当高炉开工率较高时候,对矿石和焦炭的需求都会增加,这个时候原料之间对冲的核心逻辑是选择库存压力小的品种。如果矿石处于低库存状态,而焦炭处于高库存状态,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多铁矿石,同时做空焦炭。
188、聚酯产业链的pta和乙二醇,这两个品种是生产聚酯的原料,当下游需求增加,我们可以选择做多低库存的品种,同时做空高库存的品种。
189、原料段套利的逻辑是做多低库存品种,同时做空高库存的品种;成品端的逻辑是做多需求好的品种,做空需求差的品种。 190、在三大油脂当中,菜籽油价格最高,豆油次之,棕榈油最低。
191、豆粕是禽畜饲料的主要蛋白饲料,菜粕是水产养殖的主要蛋白饲料,两者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当豆粕与菜粕单位蛋白价差为负数的时候,就会出现豆粕对菜粕的替代。
192、豆粕蛋白含量是43%,菜粕蛋白含量是36%
193、尽量不要做菜粕对豆粕的替代。因为菜粕含有一定的毒性,禽饲料和畜饲料中用菜粕的量有严格的限制,所以菜粕对豆粕的替代从量上来说是有限的,而豆粕对菜粕的替代是无限的,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原来菜粕10%的刚需基本上也可以被打破了。
194、往往在经济下行的时候,选择多农产品空工业品的配置,在经济上行时,选择多工业品空农产品的配置。
195、工业品的库存周期是商品的一个主趋势,基差修复是一个次趋势。
196、如果在高位或者低位发生了基差的修复,往往是行情的转折,而非行情的延续。
197、日内频繁实现基差升贴水转换,通常是行情进入末端,即将反转的时刻。
198、多空都加仓时,商品持仓量巨大,行情并未结束;当多空都减仓时,说明一方已经认输,另一方开始兑现利润,行情基本结束。
199、当多头主力持仓远超过空头主力持仓,即净多单率过大,说明多头的仓位十分拥挤,看涨的多头几乎全部进来了,场外多头已经不多了,这意味着多头行情即将结束。如果这个时候价格还在高位,那么行情结束概率很高,下一步就是多头减仓而发生的多杀多踩踏行情。
200、还要注意期货有限仓制度。随着交割日的不断临近,交易所对期货最大持仓的限制不断调整。
201、一个品种发生大的行情时,往往会伴随着较大的持仓量,在短时间内持仓量大幅增加。所以大持仓往往容易塑造大行情。
202、当价格处于历史底部,持仓量创历史新高,这个时候低价格使得产业收到损害,供应端主动减产停产,而低价格容易刺激需求,这就导致现货的库存开始慢慢偏紧。当期货持仓的量超过了现货市场中库存的量时,有大量空头无货可交割,不得不平仓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