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芭芭拉·明托

目录

1、目的

2、文章框架

2.1 表达的逻辑

2.1.1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1)归类分组,将思想组装成金字塔

(2)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3)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2.1.2 金字塔结构内部结构

(1)纵向

(2)横向

(3)序言

2.1.3 如果建立构建金字塔?

(1)自上而下构建

(2)自下而上构建

2.1.4 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1)演绎推理

(2)归纳推理

(3)两者区别

2.2 思考的逻辑

2.3 解决问题的逻辑

2.4 演示的逻辑

       


       


1、目的

        公司新人如何提高沟通和工作效率。

        刚入职会突然被塞入很多业务和技术知识,这些知识很杂很乱,请教别人时也不知道如何组织语言进行沟通。入职培训时老师推荐了《金字塔原理》这本书,作者曾任职肯麦锡咨询公司,书里阐述了表达、思考的一些逻辑思想,阅读这本书我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能够学会使用,但还是想先过一遍,大脑有个印象,做事情的时候能够想到使用金字塔结构去构建逻辑框架。

2、文章框架

2.1 表达的逻辑

2.1.1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将无序的信息存放到金字塔的各组里面,对于表达者能够更清晰、更有条理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对于读者,能够更快的和表达者同频,找到表达者的逻辑框架,从而更好的记忆和理解表达的观点

(1)归类分组,将思想组装成金字塔

        归类分组构建金字塔:对具有共性的事物进行分类,共性可以是抽象出的某种关系,也可以是位置关系等。

        找出逻辑关系,抽象概括:采用联想法抽象出实物之间的联系

(2)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先总结后具体:先给出结论定性,表达你的核心思想,然后列出子观点对核心思想进行解释和支持

(3)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金字塔结构可以分为纵向和横向。

        纵向:每上一层次的思想都是对本层思想的总结,同样的,本层思想是对上一层思想的解释和支持。

        横向:每组横向的思想都属于同一个逻辑范畴,且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可以是空间、时间顺序,也可以是重要程度的顺序,比如文章的某一段中的几句话,都是要对本段想表达的思想作说明,使用首先、其次、然后和最后进行表达,会更清晰。

2.1.2 金字塔结构内部结构

(1)纵向

采用提问-回答式描述,每一个思想是一个提问,下一层思想是对提问的回答

(2)横向

采用演绎推理或归纳推理

(3)序言

包括背景、冲突、疑问和回答。背景需要告诉读者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冲突时发生的时间,接着能够对读者的疑问进行回答。

2.1.3 如果建立构建金字塔?
(1)自上而下构建
  • 使用场景:有明确的讨论核心思想
  • 步骤:
    • 提出主题思想
    • 设想受众的主要疑问
    • 写序言:背景-冲突-疑问-回答
    • 与受众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 对受众新疑问,重复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2)自下而上构建
  • 使用场景:无法确定讨论的主题和思想,例如调研
  • 步骤:
    • 列出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
    • 找出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共性)
    • 得出结论
2.1.4 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1)演绎推理

        线性推理,通过不断对上一个思想进行演绎,最终得出“因此”的结论。演绎推理第一个思想是对某个现象的总结,第二个思想是对前一个思想中主语或谓语所作的表述,第三个思想基于前两个思想的总结 。但如果演绎推理的核心思想是错误的,那么后期的推理就都不成立。

举例子:

        人都是会死的

        苏格拉底是人

        因此苏格拉底会死
工作使用:

        现存的问题和想象

        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

        解决问题的方案

(2)归纳推理

        对思想的共性进行梳理,但总结的结果不一定成立,需要进行验证。

使用步骤:        

        正确定义一组思想,找到能够概括该组事物共性的名词

        识别并提出该组思想中与其他思想不相称(不属同类,无共同点)的思想

(3)两者区别

        演绎推理:第二点是对第一点主语或谓语的论述

        归纳推理:同组思想具有类似的主语或谓语

        

2.2 思考的逻辑

2.2.1 应用逻辑

        所有列入同一组中的思想必须具有某种逻辑顺序,在归纳推理中,我们可以选择性的将思想按照不同的应用逻辑进行划分,以确保同一组的思想必须是属于同一个思想逻辑。主要的应用逻辑有三种:时间顺序,结构顺序和程度顺序。

(1)时间顺序

         在按照时间顺序组织的思想组中,需要按照采取行动的顺序(第一步、第二步、……)依次表述达到某一结果必须采取的行动。但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出现两种问题:难以区分原因和结果;无法意识到其思维中已经包含了某种逻辑过程。

1)如何区分原因和结果呢?

根据结果找原因:

在第一阶段应该采取的行动:

  1. 与主要管理人员和监管人员谈话
  2. 跟踪并记录交易行为和工作流程
  3. 确定所有关键业务环节
  4. 分析组织结构
  5. 理解服务和绩效措施
  6. 评估业务职能的绩效水平
  7. 找出问题和原因
  8. 发现提高生产效率的潜在机会

        虽然上述思想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述,但可以发现这些步骤并不属于同一逻辑,有些步骤是为了实现另一个步骤,在总过程中存在一些结构完整的子过程。

在第一阶段应该采取的行动:

  • 确定所有关键业务环节3
    • 与主要管理人员和监管人员谈话1
    • 跟踪并记录交易行为和工作流程2
  • 找出开展业务存在的弱点7
    • 分析组织结构4
    • 制定及执行服务和绩效措施5
    • 评估绩效水平6
  • 提出实用性的改革建议8

        通过上述调整我们可以总结出避免混淆原因和结果的方法:先设想采取过程中每一项行动,并想象采取某一项行动之后产生的结果,就可以判断你必须采取的某项行动是为了在时间上先于某一项行动,还是为了实现某一项行动。

制定规划战略时必须要了解循环周期:

  1. 了解需求
  2. 制定能提供相应产品或服务的战略
  3. 实施该战略
  4. 市场接受期、快速增长期
  5. 缓慢增长期、市场成熟期
  6. 高现金变现期
  7. 衰退期

        该组思想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罗列,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一过程中4567是属于同一组子思想,将其拆分会降低我们对这组思想的理解速度。

制定规划战略时必须要了解循环周期:

  1. 了解需求
  2. 制定能提供相应产品或服务的战略
  3. 实施该战略
  4. 评估市场反应
  5. 调整战略以适应市场反应

2)揭示隐含的逻辑思路

        你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基于某个隐含的逻辑过程,认识到这 一点,对明确表达你的真实思想很有帮助。

分析上述思想我们可以得出,其中3是主题思想,而且1和2的顺序也不对,应该先是提出概念,然后研发技术。

(2)结构顺序

        结构顺序就是当你使用示意图、地图、图画或照片想象某事务时的顺序。你想象的“某事物” 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概念性的,既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个过程。但是,这个“某事务” 必须被合理地划分人不同的部分 (不同的组)。

1)创建逻辑结构

        遵守的准则MECE:

                各个部分互相独立,没有重叠,有排他性(mutually exclusive);

                所有部分完全穷尽,无遗漏(collectively exhaustive)。

2)描述逻辑结构

         按照自上而下、自左而右的顺序依次描述各个部分

3)修改逻辑结构

4)用结构顺序检查思路

(3)程度顺序

        程度顺序,也称重要性顺序。是对一组因为具有某种共同特点而被聚集在一起的事务所采用的顺序,如:3个问题、4个原因、5个因 素等。2.3 解决问题的逻辑。

1)创建适当分组

        明确指明每组中的项目 (思想、观点、问题等)具有共同特性, 确保将所有具有该特性的项目 (思想、观点、问题等)列入该组。 在每组中,根据 各个问题具有该特性的程度高低排序一 最具有该特性的问题排在第一位, 即先强后弱,先重要后次要

虽然电信计费系统需要满上1-3,但很明显1更重要

2)识别、调整不适当的分组

容户对销售报告和库存报告不满意:

  • 提交报告的周期不恰当 
  • 库存数据不可靠
  • 获得库存数据的时间太迟
  • 库存数据与销售数据不吻合
  • 客户希望能改进报告的格式
  • 客户希望去除无意义的数据
  • 客户希望突出说明特殊情况
  • 客户希望减少手工计算

对上述的意见可以进行归类分组

将问题分类后,列出需要回答的问题

2.2.2概括各组思想

        确保思想屬于同一组,应抽象、提炼、概括思想精华

(1)总结句避免使用“缺乏思想” 的句子

        思想的表达方式可以是行动性语句,即告诉读者做什么事,也可以是描述性语句,即告诉读者关于某些事的情况。

  • 概括行动性思想(介绍采取的行动、行为 、步骤、流程)时,应说明采取行动后取得的“结果” (效果、达到的目标)。
  • 概括描述性思想(介绍背景、信息)时,应说明这些思想具有的 “共同点的含义〞(共同点的意义)

(2)总结句要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 目标
(3)总结句要使用明确的词汇/ 语句

        总结句要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

  • 在将各行动联系起来前,先用明确的语向描述各行动、步骤、流程等。
  • 找出明显的因果关系,将每组中的行动、步骤控制在5个以下。                
  • 直接从这些行动、步骤、流程,总结、概括行动的结果、目标
(4)区分行动步骤的层次

更清晰的行动步骤:

(5)找出各结论之间的共性

(6)找出结构共性

2.4 演示的逻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