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努力的人越容易离职?

图片

大家好,我是黎杜。

这周末我的一个在大厂工作的大学舍友和我吐槽说,他每天都干到凌晨2点,大厂会议室依然灯火通明,他每次都是最后走的那个。

但是,上周五他第7次修改完方案后,突然收到HR的离职面谈邀请。他苦笑:“我拼命卷了3年,升职加薪都没轮到,反而成了‘优化名单’上的高成本员工?”

这届职场人开始觉醒:努力和忠诚,正在变成最危险的陷阱。

1. 职场第一定律失灵:努力≠升职加薪

“我加班到胃出血,老板却把机会给了会PPT的同事”
北京某互联网公司调查显示,70%的员工认为“付出与回报严重不匹配”。当“996”变成基础门槛,当“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成为常态,努力早已不是稀缺品。

真相

  • 职场回报=可见价值×资源分配规则

  • 老板真正在意的不是你多辛苦,而是“你的可替代成本”“向上管理的穿透力”

(案例):某快消公司销售总监揭秘:“那个天天加班的实习生,输给了一个会整理行业CEO行程表的新人。”

2. 职场剧毒思维:把公司当成家

“老板画的饼,比老板家的别墅还大”
某裁员纪录片中,被辞退的35岁程序员红着眼眶说:“我把公司当作家,但公司只把我当零件。”

血泪教训

  • 警惕“情感绑架”:年会上的“一家人”口号,换不来裁员时的N+1

  • 拒绝“过度责任感”:公司离了谁都能转,但你的健康、家庭、人生不可逆

  • 牢记“职场本质”雇佣关系=价值交换,别用感情混淆规则

(金句)“不要陪公司吃苦,除非你能分到股权;不要替老板操心,除非他能给你期权。”

3. 新职场生存法则:做“清醒的职场投资人”

(场景):当同事还在为月度绩效拼命时,我的另一个女同事和我透露说她已经用下班时间考下数据分析师证书,并开始运营自己的职场知识IP。她说:“我要把80%的精力投资在自己身上。”

高阶策略

  • 建立“个人ROI”思维:评估每项工作对自身能力、资源、履历的增值

  • 打造“职场反脆弱系统”

    • 核心技能护城河(如AI无法替代的创意、决策能力)

    • 跨领域技能组合(例:销售+心理学,设计+编程)

    • 隐性资源网(行业信息源、猎头关系、客户私域)

  • 掌握“跳槽经济学”

    • 最佳跳槽时机=现有岗位能力溢出

    • 涨薪密码=带着解决方案去面试(如“我能帮贵司降低30%客诉率”)

4. 这届年轻人开始“反向驯化公司”

(数据):智联招聘报告显示,00后求职最关注“工作生活平衡”,超60%的95后拒绝无意义加班。

觉醒信号

  • 拒绝伪奋斗:“加班给老板换保时捷?不如准点下班学CPA”

  • 谈判意识觉醒:敢对超负荷工作说“我需要资源支持”

  • 向上管理升级:定期向老板展示“我的市场价”(猎头报价、行业薪酬报告)

(案例):杭州90后某主管在年度述职中直接展示竞品公司offer,最终获得职级薪资双提升。

5. 终极建议:把自己活成一家公司

(模板)

  • CEO(你):制定3年战略(能力/职位/收入目标)

  • COO(执行力):每日专注3小时打磨核心竞争力

  • CFO(风险控制):储备6个月“fuck you money”

  • CMO(个人品牌):让行业知道“你=某个领域的解决方案”

结尾
“那些天天喊你‘兄弟’的老板不会告诉你:职场最大的忠诚,是对自己人生负责。 当你开始用‘投资人’视角看待工作,就会发现——真正的铁饭碗,不是某个职位,而是走到哪里都能赚钱的能力。”

把握住这代职场人的深层焦虑:“我不想被异化成工具,我要掌控自己的人生。”

图片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图片

---END---

 戳这里 ,更多新鲜好文等你解锁!

图片 点点 “在看” ,给我充充电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