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Java虚拟机深度解析(二)

栈帧

栈帧是用于支持虚拟机进行方法调用和方法执行的数据结构,它是虚拟机运行时数据区的虚拟机栈的栈元素。栈帧存储了方法的局部变量表,操作数栈,动态连接和方法返回地址等信息。第一个方法从调用开始到执行完成,就对应着一个栈帧在虚拟机栈中从入栈到出栈的过程。在编译代码的时候,栈帧中需要多大的局部变量表,多深的操作数栈都已经完全确定了,并且写入到了方法表的Code属性中,因此一个栈帧需要分配多少内存,不会受到程序运行期变量数据的影响,而仅仅取决于具体虚拟机的实现。
一个线程中的方法调用链可能会很长,很多方法都同时处理执行状态。对于执行引擎来讲,活动线程中,只有虚拟机栈顶的栈帧才是有效的,称为当前栈帧(Current Stack Frame),这个栈帧所关联的方法称为当前方法(Current Method)。
1、局部变量表
局部标量表是一组变量值的存储空间,一个以字长为单位,从0开始计数的数组,用于存放方法参数和局部变量。变量槽 (Variable Slot)是局部变量表的最小单位,没有强制规定大小为 32 位,虽然32位足够存放大部分类型的数据。一个 Slot 可以存放 boolean、byte、char、short、int、float、reference 和 returnAddress 8种类型。其中 reference 表示对一个对象实例的引用。returnAddress 则指向了一条字节码指令的地址。 对于64位的 long 和 double 变量而言,虚拟机会为其分配两个连续的 Slot 空间。
虚拟机通过索引定位的方式使用局部变量表。之前我们知道,局部变量表存放的是方法参数和局部变量。当调用方法是非static 方法时,局部变量表中第0位索引的 Slot 默认是用于传递方法所属对象实例的引用,即“this”关键字指向的对象。分配完方法参数后,便会依次分配方法内部定义的局部变量。
为了节省栈帧空间,局部变量表中的 Slot 是可以重用的。当离开了某些变量的作用域之后,这些变量对应的 Slot 就可以交给其他变量使用。
2、操作数栈
操作数栈被组织成一个以字长为单位的数组。但不是通过索引来访问,而是通过标准栈操作–压栈和出栈来访问。方法执行中进行算术运算或者是调用其他的方法进行参数传递的时候是通过操作数栈进行的。
在概念模型中,两个栈帧是相互独立的。但是大多数虚拟机的实现都会进行优化,令两个栈帧出现一部分重叠。令下面的部分操作数栈与上面的局部变量表重叠在一块,这样在方法调用的时候可以共用一部分数据,无需进行额外的参数复制传递。
3、帧数据区
栈帧需要一些数据来支持常量池解析、正常方法返回和异常处理等。在帧数据区中保存着访问常量池的指针,方便程序访问常量池。此外,当函数返回或者出现异常时,虚拟机必须恢复调用者函数的栈帧,并让调用者函数继续执行下去。对于异常处理,虚拟机必须有一个异常处理表,方便在发生异常的时候找到处理异常的代码,因此异常处理表也是帧数据区中重要的一部分。
3.1动态连接
每个栈帧都包含一个指向运行时常量池中该栈帧所属方法的引用,持有这个引用是为了支持方法调用过程中的动态连接。符号引用一部分会在类加载阶段或者第一次使用的时候就转化为直接引用,这种转化成为静态解析。另外一部分在每一次运行期间转化为直接引用,这部分称为动态连接。
3.2方法返回地址
当一个方法开始执行后,只有两种方式可以退出这个方法。第一种是执行引擎遇到任意一个方法返回的字节码指令,这时候可能会有返回值传递给上层的方法调用者。
另一种退出方式是,在方法执行过程中遇到了异常,并且这个异常没有在方法体内得到处理。无论采用何种退出方式,在方法退出之后,都需要返回到方法被调用的位置,程序才能继续执行。

OutOfMemoryError

在eclipse中设置-Xms20m -Xmx20m -XX:+HeapDumpOnOutOfMemoryError(堆最小值、最大值设置成一样为了避免自动扩展,输出内存溢出时信息)
Java堆用于存储对象实例,只要不断创建对象,并且保证GC Roots到对象之间有可达路径来避免垃圾回收,当对象数量达到最大堆容量后就产生内存溢出异常。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象存活判断

1、引用计数算法(JVM中不用)
给对象中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每当有一个地方用它时,计数器值加1,;当引用失效时,计数器值减1;任何时刻计数器为0的对象不能再被使用。缺点:难以解决循环引用问题,objA.instance=objB和objB.instance=objA,除此之外,没有引用。
2、可达性分析算法
这个算法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一系列名为"GC Roots"的对象作为起始点,从这些节点开始向下搜索,搜索所走过的路径称为引用链(Reference Chain),当一个对象到GC Roots没有任何引用链相连时,则证明此对象是不可用的,下图对象object5, object6, object7虽然有互相判断,但它们到GC Roots是不可达的,所以它们将会判定为是可回收对象。
在Java语言里,可作为GC Roots对象的包括如下几种:
a.虚拟机栈(栈桢中的本地变量表)中的引用的对象
b.方法区中的类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
c.方法区中的常量引用的对象
d.本地方法栈中JNI(即一般说的Native方法)的引用的对象
为什么选择这几个作为GC Roots?
首先要保证被选作GC Roots的对象是存活的,静态变量的声明周期长,而栈中引用的对象肯定是正在使用的对象(是存活的),因为调用方法时才会压栈。
虚拟机并不需要一个不漏地检查完所有全局性应用(如常量或类静态属性)与执行上下文(例如栈帧中的本地变量表),在HotSpot中,是使用一组称为OopMap的数据结构来达到这个目的,在类加载完成的时候,HotSpot就把对象内什么偏移量上是什么类型的数据计算出来,在JIT编译过程中,也会在特定的位置记录下栈和寄存器哪些位置是引用。这些记录信息的特定位置称为安全点(Safepoint),即程序制定时并非所有地方都能停顿下来开始GC,只有在到达安全点才能停顿。

解释器与编译器

Java程序最初是仅仅通过解释器解释执行的,即对字节码逐条解释执行,这种方式的执行速度相对会比较慢,尤其当某个方法或代码块运行的特别频繁时,这种方式的执行效率就显得很低。于是后来在虚拟机中引入了JIT编译器(即时编译器),当虚拟机发现某个方法或代码块运行特别频繁时,就会把这些代码认定为“Hot Spot Code”(热点代码),为了提高热点代码的执行效率,在运行时,虚拟机将会把这些代码编译成与本地平台相关的机器码,并进行各层次的优化,完成这项任务的正是JIT编译器。
许多主流商用虚拟机(HotSpot和J9)同时包含解释器与编译器。解释器与编译器两者各有优势,当程序需要快速启动和执行的时候,解释器可以首先发挥作用,省去编译的时间,立即执行。在程序运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编译器逐渐发挥作用,把越来越多的代码编译成本地代码之后(多次调用的方法、多次执行的循环体),可以获得更高的执行效率。当程序运行环境中内存资源限制较大(如嵌入式),可以使用解释执行节约内存,反之可以使用编译执行来提升效率。

逃逸

this逃逸:在构造函数返回之前,其他线程就已经取得了该对象的引用,由于构造函数还没有完成,所以,对象也可能是残缺的,所以,取得对象引用的线程使用残缺的对象极有可能发生错误的情况。因为这两个线程是异步的,取得对象引用的线程并不一定会等待构造对象的线程完结后在使用引用。
this逃逸经常发生在构造函数中启动线程或注册监听器时, 如:

public class ThisEscape {
	public ThisEscape() {
		new Thread(new EscapeRunnable()).start();
		// ...其他代码
	}
	private class Escape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 在这里通过ThisEscape.this就可以引用外围类对象, 但是此时外围类对象可能还没有构造完成, 即发生了外围类的this引用的逃逸
		}
	}
}

解决:

public class ThisEscape {
	private Thread t;
	public ThisEscape() {
		t = new Thread(new EscapeRunnable());
		// ...其他代码
	}
	public void init() {
		t.start();
	}	
	private class Escape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在这里通过ThisEscape.this就可以引用外围类对象, 此时可以保证外围类对象已经构造完成
		}
	}
}

final 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add(“a”);
final指向可变的对象,final修饰的方法可以重载,不能重写。static方法重写后也要是static的(也可以重载),非static不能用static重写。

引用

1、强引用:类似“Object o = new Object()”,只要强引用还存在,就不会被回收;
2、软引用:用来描述一些有用但非必须的对象。如果一个对象只具有软引用,则内存空间足够,垃圾回收器就不会回收它;如果内存空间不足了,就会回收这些对象的内存。只要垃圾回收器没有回收它,该对象就可以被程序使用。软引用可用来实现内存敏感的高速缓存(如果内存够,软引用没有被回收,则可以直接使用,如果内存不够,软引用已经被回收,则重新读取数据(如从数据库中))。(java.lang.ref包)
SoftReference softRef = new SoftReference(str);
3、弱引用:也是用来描述非必须对象的,但是它的强度比软引用更弱一些,被弱引用关联的对象只能生存到下一次垃圾收集发生之前。当垃圾收集器工作时,无论当前内存是否足够,都会回收只被弱引用关联的对象。如果这个对象是偶尔的使用,并且希望在使用时随时就能获取到,但又不想影响此对象的垃圾收集,那么你应该用 Weak Reference 来记住此对象。
4、虚引用:它是最弱的一种引用关系,一个对象是否有虚引用的存在,完全不会对其生存时间构成影响,也无法通过虚引用来取得一个对象实例。为一个对象设置虚引用的唯一目的就是能在这个对象被收集器回收时收到一个系统通知。PhantomReference

finalize()

即使在可达性分析算法中不可达的对象,也并非是“非死不可”的,这时候它们暂时处于“缓刑”阶段,要真正宣告一个对象死亡,至少要经历两次标记过程。标记的前提是对象在进行可达性分析后发现没有与GC Roots相连接的引用链。
1).第一次标记并进行一次筛选。
筛选的条件是此对象是否有必要执行finalize()方法。当对象没有覆盖finalize方法,或者finalize方法已经被虚拟机调用过(finalize只会调用一次),虚拟机将这两种情况都视为“没有必要执行”,对象被回收。
2).第二次标记
如果这个对象被判定为有必要执行finalize()方法,那么这个对象将会被放置在一个名为:F-Queue的队列之中,并在稍后由一条虚拟机自动建立的、低优先级的Finalizer线程去执行。这里所谓的“执行”是指虚拟机会触发这个方法,但并不承诺会等待它运行结束。这样做的原因是,如果一个对象finalize()方法中执行缓慢,或者发生死循环(更极端的情况),将很可能会导致F-Queue队列中的其他对象永久处于等待状态,甚至导致整个内存回收系统崩溃。
Finalize()方法是对象脱逃死亡命运的最后一次机会,稍后GC将对F-Queue中的对象进行第二次小规模标记,如果对象要在finalize()中成功拯救自己----只要重新与引用链上的任何的一个对象建立关联即可,譬如把自己赋值给某个类变量或对象的成员变量,那在第二次标记时它将移除出“即将回收”的集合。如果对象这时候还没逃脱,那基本上它就真的被回收了。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