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四章

第四章 计算机局域网

4.1 局域网概述

4.1.1 局域网的概念和特点
  • 局域网中的数据通信被限制在几米至几千米,例如一栋楼或者一所学校
  • 特点:
    • 较高传输速率
    • 通信质量较好,传输误码率低
    • 时延小
    • 支持多种传输介质,可以使用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
4.1.2 局域网的组成
  1. 服务器
  • 实际上是局域网中的一台计算机,会被多个用户同时访问
  • 应配有高速、大容量硬盘和内存以及高性能网卡
  • 所有的服务器都必须有网卡
  1. 工作站
  • 用户通过其访问局域网,使用共享资源
  • 一台工作站必须有一块网卡
  1. 网络接口卡
  • 又称网络适配器,在传输介质和计算机之间需要有网卡作为唯一连接接口
  • 网卡在数据链路层,主要完成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 实现计算机和传输介质之间的物理连接,实现介质访问控制,数据帧的拆装、帧的发送和接收、错误校验、数据信号的编/解码
  1. 网络连接设备
4.1.3 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
  • 传输介质、拓扑结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决定了局域网传输数据的类型、网络的相应时间、吞吐率、利用率以及网络应用
  1. 传输介质
  2. 拓扑结构
  • 选择了共享介质方式和交换方式
  • 总线网一般采用共享介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环状网采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为令牌环
  1.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 局域网采用的拓扑结构,都是把传输介质作为个站点共享的资源,但一条传输介质在某一时间内只能被一台计算机所使用的,所以需要有一个共同遵守的原则和方法来控制和协调各计算机对传输介质的访问
  • 对信道的使用权进行合理分配的方法就成为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4.2 局域网体系结构

  • 美国电器和电子工程师学会与1980.2成立的标准:IEEE802委员会
4.2.1 局域网体系结构
  •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IjwpAycz-1638373107522)(%E8%AE%A1%E7%AE%97%E6%9C%BA%E7%BD%91%E7%BB%9C%E5%9F%BA%E7%A1%80.assets/image-20211123212726166.png)]

  • 局域网只涉及通信子网功能

  • 由于局域网大多采用共享被吓到技术,连接局域网的链路只有一条,不需要设立路由器选择和流量控制功能,如网络层中的寻址,流量控制,差错控制都可以放在数据链路层中实现,

  • 另外不同局域网的技术的区别主要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所以局域网中无需单独设置网络层

  • 局域网的高层功能由具体的局域网操作系统实现

  • 物理层必须的

  • 数据链路层功能:把不可靠的传输信道转换成可靠的传输信道,传送带有校验的数据帧,采用差错控制和帧确认技术把数据从一个结点可靠的传输到相邻的结点

  • 为了简化协议设计的复杂性, 使数据帧的传送独立于锁采用的物理介质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参考模型把数据链路层分为与介质相关和无关的两层

    • 逻辑链路控制层:LLC,完成与介质无关功能
    • 媒体访问控制子层:MAC,依赖于物理介质的介质访问控制功能
  1. 物理层
  • 负责物理连接和在传输介质上的比特流传输,该层的主要作用是确保二进制位信号的正确传输,包括位流的正确传送和正确接收
  1. MAC子层
  • 支持LLC子层完成介质访问控制功能,合理分配信道使用权,提供多个可选择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 另一个功能:在发送数据时,将从上一层接收到的数据(LLC帧)加上适当的首部和尾部,组装成带MAC地址和差错检测字段的MAC子层的协议数据单元MAC帧,

  • 两个子层都需要参与数据的封装和拆封过程

  1. MAC帧的通用格式
  • 对于LLC层送来的LLC帧,MAC层必须将其组装成一个MAC帧把数据传送出去,并进行相应的介质访问控制
  1. MAC地址
  • MAC地址是在网络中唯一标识一个网络设备的地址,也称物理地址、硬件地址或者网卡地址
  • 在局域网中,网卡就从网络上每收到一个MAC 帧,就首先检查他的地址字段,如果是本站的帧就接收,否则就丢弃
  • IEEE802 规定了MAC字段可以是6字节或者2字节两种的一种,普遍是6字节28个二进制位标准地址,用12个十六进制数表示:00-80-c8-4b-eb-0a
  1. LLC子层
  • LLC子层与传输介质无关,隐藏了各种局域网之间技术的差别,向高层提供统一的信号格式与逻辑接口
  • 在MAC子层提供的介质访问控制和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服务上,将不可靠的信道处理为可靠地信道,确保数据帧的正确传输
    • 建立维持和释放数据链路,
    • 提供差错控制流量控制以及发送顺序控制
    • 屏蔽不同MAC子层之间的差异
4.2.2 IEEE 802 局域网标准
  •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NQqBTL7s-1638373107526)(%E8%AE%A1%E7%AE%97%E6%9C%BA%E7%BD%91%E7%BB%9C%E5%9F%BA%E7%A1%80.assets/image-20211123214847816.png)]

4.3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 解决两方面
    • 确定网络上每一个节点能够将信息发送到介质上去的特定时刻
    • 解决如何对共享介质访问和利用加以控制
  • 常用的三种方法
    • 总线结构的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 方法
    • 环形结构的令牌环访问控制方法
    • 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方法
4.3.1 CSMA / CD 访问控制与 IEEE 802.3 标准
  • CSMA / CD 是IEEE 802.3的核心,所以常把CSMA/CD 称为IEEE 802.3标准
  • 施乐公司开发并获得专利,主要是为解决如何征用一个广播型共享信道而设计
  1. CSMA
  • 先听后发机制,被称为载波监听协议
  1. CSMA / CD
  •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冲突检测,发送数据的过程: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且随机延迟后重发

  • “冲突停止且随机延迟后重发”指站点在发送数据的过程一旦检测到有冲突出现,马上停止发送数据,同时为了确保其他站点能够检测到冲突,该站点要发送一串阻塞信号,加强冲突,然后停止发送并等待一个随机周期后再重新监听信道,尝试发送信息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中进行冲突检测方法有很多

  • 一种是比较接收到的信号的电压大小,只要接收到的信号的电压摆动值超过某一门限值,即可认为发生冲突

  • 领域冲是在发送帧的同时进行接收,将收到的信号逐比特的与发送的信号相比较,如果有不符合的,就说明出现了冲突

    • CAN即为此法,所以CAN仲裁就是冲突
  • 此方法,结点从准备发送数据到成功发送,时间延迟时不一定的,在轻负载的时候传输效率较高,但在网络负载增大时,冲突概率加大,发送时间增长,发送效率急剧下降,不适合实时传输

4.3.2 令牌环访问控制与IEEE802.5标准
  • IBM公司提出的,1985年IEEE802 委员会以IBM令牌环网为基础形成了IEEE802.5标准
  1. 工作原理
  • 在环网中设置一个令牌,在环路上流动,规定只有获得令牌的站点才有权发送数据帧,完成数据帧发送后立即释放令牌以供其他站点使用

  • 令牌在环上的作用就好像许可证

  •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UGTdVXqo-1638373107529)(%E8%AE%A1%E7%AE%97%E6%9C%BA%E7%BD%91%E7%BB%9C%E5%9F%BA%E7%A1%80.assets/image-20211127160400791.png)]

  • 帧撤销与重新发令牌:原站点发送的数据帧被目的站点接收后还要沿着环向下传输,最后回到原站点,原站点对数据帧进行检查,判断数据实发送成功,成功即可撤销发送的数据帧,并生成新的空令牌,发到换上,没有成功就复制数据帧,重新发送

  • 缺点是需要对令牌环进行维护,在运行中一旦令牌丢失或者令牌一直忙,都会导致出错,需要设立一个监控站点来总管全环

4.3.3 令牌总线访问控制与IEEE802.4标准

4.4 以太网

4.4.1 以太网概述
  • 最初采用总线结构
  • 在已有的局域网标准中,以太网是最成功和普遍的局域网技术
  • 现在反之所有才用CSMA/CD 协议的局域网
  1. 以太网的典型特性
  • 基带传输技术
  • 广播式网络
  • 采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 总线型或星型拓扑结构
  • 传输介质主要为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
  1. 以太网的工作原理
  • 是一种广播网络
  1. 以太网的MAC帧结构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7WN08CFg-1638373107532)(%E8%AE%A1%E7%AE%97%E6%9C%BA%E7%BD%91%E7%BB%9C%E5%9F%BA%E7%A1%80.assets/image-20211127165218069.png)]

  • 前导码:长度为7B,作用是使接收端进入同步状态,以便数据的接收

  • 帧开始标志:标识MAC帧的开始

  • 信宿、信源:对应目的地址和源地址

  • 数据字段长度:标识DATA字段的实际长度

  • 负载:存放高层LLC的数据

  • 冗余校验:用于循环冗余校验码

  • 在以太网中,帧的最小长度要求为64B

4.4.2 传统以太网
  • 同轴电缆、双绞线或者光纤作为传输介质

  • 简明表示方法 :<数据传输速率Mb/s>,<信号传输方式>,<最大段长度百米>

  • 10Base-5

  • 10Base-2

  • 10Base-T

    • 使用集线器的10Base-T网络实际上是一个物理上为星形连接,逻辑上为总线型拓扑的网络
  • 10Base-F

  • 10Base36

4.4.3 快速以太网
4.4.4 千兆位以太网
  • 1998.06 指定的IEEE802.3在标准,定义了物理层的3种介质标准,分别是短波长极光光纤介质系统标准1000Base-SX,长波长极光光纤介质系统标准1000Base-LX,铜线介质系统标准1000Base-CX和1000Base-T
  • 1000Base-CX
    • 最大传输距离仅25米,主要用于同一个机房内集群设备的连接

4.5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

4.6 交换式局域网

4.6.1 共享式网络和交换式网络的区别
  • 交换技术能够解决共享式局域网带来的网络效率低、不能提供足够的带宽和不易扩展等问题

  • 核心设备是交换机

  • 交换技术是提高网络效率、减少拥塞的有效方案

  • 目前有交换以太网、交换令牌环、交换FDDI和ATM等的交换局域网技术

  • 已成为当今局域网的主流,典型的交换式局域网就是交换是以太网

4.6.2 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 交换机工作在OSI/RM 数据链路层的网络设备
  • 交换机可以同时联通多对端口,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站点都能像独占通信信道那样无冲突的传输数据
  • 每个站点都能独占信道速率传输数据,通信完成后就断开连接
4.6.3 交换式以太网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交换是以太网是指以数据链路层的帧为数据交换单位,核心设备是以太网交换机,交换机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可以单独与一个结点连接也可以和一个共享式或交换式以太网连接
  • 特点:
    • 独占传输通道和带宽
    • 允许多对站点同时通信
    • 高度可扩充性和网络延展性
    • 交换式以太网和共享式以太网完全兼容,可实现无缝连接
    • 易于管理和调整网络负载的分布,可以划分虚拟局域网

4.7 虚拟局域网

4.7.1 虚拟局域网概念与结构(VLAN)
  • 是在交换式局域网的基础上,通过管理软件将网络中的节点按照业务功能、网络应用划分成若干个逻辑工作组,每个逻辑工作组就是一个虚拟网络
4.7.2 虚拟局域网的组网方法
  • 不同VLAN组网方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VLAN成员定义的原则上
  1. 基于交换机端口号定义虚拟局域网
  • 碎蛋最简单有效,但是无法自动解决结点的移动、增加和变更的问题
  1. 基于MAC地址定义虚拟局域网
  • 根据MAC地址划分VLAN,对每个MAC地址的主机都定义它属于哪个组
  • 当用户物理位置移动或者端口改变时,不用重新配置VLAN
  • 但是需要对大量的MAC地址进行操作,只有在手工配置之后,才能实现对VLAN成员的自动跟踪
  1. 基于网络层地址定义虚拟局域网
  • 允许按照协议类型来组成虚拟局域网,有利于组成基于服务或者应用的VLAN
  • 用户可以随意移动结点
  • 一个VLAN可以扩展到多个交换机的端口,甚至一个端口能对应多个VLan
  • 与基于MAC的相比,检查网络层地址比检查MAC地址的时间更长
  1. 基于IP广播组定义VLAN

4.8 无线局域网WLAN

4.8.1 概念
  • 凡是采用无线传输介质完成数据传输,实现有线局域网功能的网络都可称为无线局域网
  • 介质可以是微波、红外线和激光
  • 无线局域网的基础还是有线局域网
4.8.2 标准
  • IEEE 82.11 系列标准是IEEE制定的无线局域网标准,目前有3种
  1. IEEE 802.11
  • 定义了物理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规范,在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输的信号特征和调制方法,MAC层定义了其访问控制方法为CSMA/CD
  1. IEEE 802.11b
  • 对IEEE 802.11的补充,虽然比原有的WLAN速度快,但是想收发送动态图像等大容量数据尚显不足
  • 由于制造简单,已广泛使用
  1. IEEE 802.11a
  • 也是补充,改变准工作在5GHz上,支持语言数据图像等业务,但是传输损失大,很难通过墙壁、芯片贵、不兼容IEEE 802.11b
  • 常用在传输速率要求较高,距离较远的场合,比如楼宇之间的通信
  1. IEEE 802.11g
  • 2002 年11月的标准,是一种混合标准,在2.4GHz和5GHz都可以传输,完全兼容IEEE 802.11b
4.8.3 无线局域网传输技术
  1. 微波扩频技术
  • 原理是:使用比发送数据的速率高许多倍的伪随机码对载荷数据的基带信号进行频谱扩展,使其带宽远大于传输信号的带宽,形成使用宽带低功率频谱密度的信号来发射
  • 相当于把窄带信号以伪随机码规律分散到宽带信号上再发射出去,在接收端用与发射端相同的伪随机码做扩频借条,压缩器频谱,把宽带信号恢复成原来的基带信号
  • 同时又分直序扩频技术和跳频扩频技术
  • 微博扩频技术覆盖范围大,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抗噪声和抗衰减能力
  1. 红外线技术
  • 频率高于微波低于可见光
  • 红外线频谱不受管制,而有些微波频谱需要许可证
  • 可以被浅色的物体漫反射
4.8.4 WLAN的组建
  1. 硬件组成
  • 主要有无线网卡,无线接入点AP,天线、计算机等
  1. 连接方式
  • 无接入点独立对等无线网络
  • 有接入点的独立对等无线网络
  • 接入有线网络的无线网络
  • 无线漫游的无线网络

4.9 局域网操作系统及常用协议

本章小结

  • 本章主要介绍了局域网概念和主要技术、局域网体系结构和标准、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共享式局域网、交换时局域网、虚拟局域网的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及组网分、局域网操作系统和常用协议等
  1. 局域网概念和主要技术
  2. 局域网体系结构和标准
  • 体系结构参考模型包含逻辑链路控制层LLC、媒体访问控制子层MAC和物理层
  1. 介质访问空置方法
  • 是对信道的使用权进行合理分配的方法,用来控制网络中各个节点对共享信道的访问权限
  • 常用的控制方法有: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适用于总线拓扑结构;令牌总线,适用于总线型或者树状拓扑结构;令牌环,适用于换型拓扑结构
  1. 共享式局域网
  • 以太网、快速以太网、FDDI等的共享就是共享介质、共享带宽
  1. 交换式局域网和虚拟局域网
  • 从根本上改变了共享式的结构,解决了带宽瓶颈问题
  1. WLAN
  • 在有线局域网的基础上通过无线集线器、AP、无线网桥、无线网卡等
  1. 操作系统和常用协议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