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波通信学习

学习目标:

长波通信受到的影响,涉及到信道

学习内容:

1.大气噪声产生的原因
2.如何抑制天电噪声

学习产出:

1.无线波段的划分

频率频率范围
ELF30~300Hz
VF300~3000Hz
VLF3~30KHz
LF30~300KHz
MF300~3000KHz
HF3~30MHz
VHF30~300MHz
UHF300~3000MHz
SHF3~30GHz
EHF30~300GHz

2.天电噪声:大气噪声是指自然界雷暴活动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又称天电干扰。大气层中这样的雷电活动经常发生。据统计,地球上平均每秒钟发生两千次这种雷击放电现象。如遇本地或近地区发生雷电,大气噪声表现为一长串的强烈脉冲,而且这种影响是随时间变化的。此外,每次雷击放电都有一部分能量会被电离层吸收,然后又缓慢地释放出来,类似于电容快充电慢放电过程,从而对无线电通信产生强烈干扰。实际上,大气噪声由脉冲型的雷电重叠形成,干扰模式非常复杂,已经不能用高斯分布近似。基于实测大气噪声数据,统计其幅度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PDF),结果表明大气噪声 PDF 具有明显的重尾(heavy-tailed)特征。此类噪声被称为脉冲噪声或脉冲性噪声。研究发现,地球上任意一处的大气噪声都是其他地区雷电辐射与本地区雷电辐射的叠加。

脉冲噪声:时间上无规则地突发的短促噪声;
特点:突发的脉冲幅度大,但持续时间短,相邻突发脉冲之间往往有较长的安静时段。有较宽的频谱,但随频率升高能量降低。

3.抑制噪声的方法:
(1)非线性处理。长波通信噪声数字接收机以无记忆非线性处理器为依托加之滤波器构造而成,此类传统构成模式通常情况下应用熄灭器、限幅器及削波器作为非线性处理器,对其与滤波器匹配度有一定要求。针对存在噪声问题的信号进行非线性操作,旨在规避幅度大、持续时间短尖峰脉冲对信号带来的负面影响,继而通过噪声高斯化解决长波通信噪声处理问题。为提高滤波器匹配质量,保障噪声处理达标,需率先处理脉冲噪声使其成为高斯噪声,而后将其传输至接收机内,为后续稳定、持久处理噪声奠定基础。基于长波通信噪声存在非平稳时变特性,为此非线性处理方式无法针对噪声特性作出灵活调整,使长波通信噪声处理缺乏实时性,削减长波通信噪声抑制成效。
(2)降噪处理方式。为提高局部信号处理质量,掌握长波局部信号变动信息,可针对小波进行分析,统筹分析数据,推行匹配处理方案。通过对小波分析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可知,利用白噪声特性可得出局部极值,根据该数值制定噪声抑制方案,达到解决噪声问题目的。然而,此方法将高斯噪声作为假设条件,可解决高斯情况下产生的噪声问题,在长波通信进程中高斯分布理念与大气噪声信道存在不适性,运用降噪处理方法无法深入处理长波通信噪声问题,其中产生的异常值不利于相关处理数据存储与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长波通信噪声处理质量,将小波降噪与中值滤波消噪理念融合在一起,得到有效抑制噪声的消噪算法。
(3)中值滤波+小波消噪方法。
中值滤波主要是指实值离散滤波,用点代替滤波予以表示,在序列中的值是对应点及其领域内中值的整合。例如,设x1、x2、x3···xn为一组数值,该组数值从大到小排序为x1<x2<x3<···<xn,其中值为y=Med(x1、x2、x3···xn),Med(·)则代表根据数列大小排序情况选取中值进行计算。中值滤波能够有效保护长波通信信号边缘,使信号边缘通信质量更优,在其宽度为2N+1时长波通信中信号宽度≤N脉冲会被滤除,实现处理信号噪声目标。
此种噪音处理方式一般应用在长波信号的局部传播中,并且相关工作人员对小波段消除噪音这一处理模式做了诸多实验,在对噪音进行充分的分析之后,可以借助对信号局部的传输控制方式,减少噪音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可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高斯情况,但是一般长波通信中大部分都不属于高斯,所以说,这就需要依照不同的方式对噪声情况进行高效地处理,从而优化长波信号的传输环境,为各种通信设备的高效运用提供重要的前提保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