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的发布订阅和锁

本文详细介绍了Redis的发布订阅模式以及与ActiveMQ的比较,展示了事务的使用方法,包括multi/exec/discard,以及Lua脚本在减少网络开销和原子操作中的作用。此外,还讨论了乐观锁和悲观锁的区别及其应用场景。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一,发布和订阅

Redis 发布订阅 (pub/sub) 是一种消息通信模式:发送者 (pub) 发送消息,订阅者 (sub) 接收消息。Redis 客户端可以订阅任意数量的频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 命令
-- 订阅命令
subscribe [频道名称] [频道名称] [频道名称....]
-- 取消订阅命令
unsubscribe
-- 发布信息
publish [频道名称] [信息]
1.2 演示

①,打开一个客户端A订阅channel1:

127.0.0.1:6379> subscribe channel1
Reading messages... (press Ctrl-C to quit)
1) "subscribe"
2) "channel1"
3) (integer) 1

②,再打开另一个客户端B,给channel1发布消息hello:

127.0.0.1:6379> publish channel1 hello
(integer) 1
127.0.0.1:6379>

返回的1是表示订阅者数量。

③,回到客户端A可以看到发送的消息

127.0.0.1:6379> subscribe channel1
Reading messages... (press Ctrl-C to quit)
1) "subscribe"
2) "channel1"
3) (integer) 1
1) "message"
2) "channel1"
3) "hello"

④,再打开另一个客户端C,也订阅channel1:

127.0.0.1:6379> subscribe channel1
Reading messages... (press Ctrl-C to quit)
1) "subscribe"
2) "channel1"
3) (integer) 1

新订阅的客户端C并没收到,客户端B给channel1发布消息hello,说明发布的消息没有持久化,只能收到订阅后发布的消息。

总结:

Redis发布订阅与ActiveMQ的比较:

  • ActiveMQ支持多种消息协议,包括AMQP,MQTT,Stomp等,并且支持JMS规范,但Redis没有提供对这些协议的支持;
  • ActiveMQ提供持久化功能,但Redis无法对消息持久化存储,一旦消息被发送,如果没有订阅者接收,那么消息就会丢失;
  • ActiveMQ提供了消息传输保障,当客户端连接超时或事务回滚等情况发生时,消息会被重新发送给客户端,Redis没有提供消息传输保障。

​ ActiveMQ所提供的功能远比Redis发布订阅要复杂,毕竟Redis不是专门做发布订阅的,但是如果系统中已经有了Redis,并且需要基本的发布订阅功能,就没有必要再安装ActiveMQ了,因为可能ActiveMQ提供的功能大部分都用不到,而Redis的发布订阅机制就能满足需求。

二,事务

​ Redis事务是一个单独的隔离操作:事务中的所有命令都会序列化、按顺序地执行。事务在执行的过程中,不会被其他客户端发送来的命令请求所打断。Redis事务的主要作用就是串联多个命令防止别的命令插队。

2.1 命令:
 -- 标记一个事务块的开始( queued )
 multi
 -- 执行所有事务块的命令 ( 一旦执行exec后,之前加的监控锁都会被取消掉 )
 exec
 -- 取消事务,放弃事务块中的所有命令
 discard
2.2 演示
2.2.1 不需要隔离级别

情况1:组队成功,提交事务

127.0.0.1:6379> multi
OK
127.0.0.1:6379> set k1 v1
QUEUED
127.0.0.1:6379> set k2 v2
QUEUED
127.0.0.1:6379> get k2
QUEUED
127.0.0.1:6379> set k3 v3
QUEUED
127.0.0.1:6379> exec
1) OK
2) OK
3) "v2"
4) OK
127.0.0.1:6379> get k1
"v1"
127.0.0.1:6379> get k3
"v3"

​ 当事务开启时,事务期间的命令并没有执行,而是加入队列,只有执行EXEC命令时,事务中的命令才会按照顺序一一执行,从而事务间就不会导致数据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的问题,因此就没有隔离级别

2.2.2 取消事务

情况2:组队成功,取消事务

127.0.0.1:6379> multi
OK
127.0.0.1:6379> set k1 v1
QUEUED
127.0.0.1:6379> set k2 v2
QUEUED
127.0.0.1:6379> get k2
QUEUED
127.0.0.1:6379> set k3 v3
QUEUED
127.0.0.1:6379> discard
OK
127.0.0.1:6379> get k1
(nil)
127.0.0.1:6379> get k3
(nil)

情况3:组队阶段报错,提交失败

127.0.0.1:6379> multi
OK
127.0.0.1:6379> set k1 v1
QUEUED
127.0.0.1:6379> set k2
(error) ERR wrong number of arguments for 'set' command
127.0.0.1:6379> get k2
QUEUED
127.0.0.1:6379> set k3 v3
QUEUED
127.0.0.1:6379> exec
(error) EXECABORT Transaction discarded because of previous errors.
127.0.0.1:6379> get k1
(nil)
127.0.0.1:6379> get k3
(nil)

​ 不管是情况2中的手动取消事务,还是情况3中组队中某个命令出现了报告错误,执行时整个的所有队列都会被取消,这个都是不是回滚事务。Redis事务中也没有提供回滚的支持,官方提供了两个理由,大概的意思就是:

  • 使用Redis命令语法错误,或是将命令运用在错误的数据类型键上(如对字符串进行加减乘除等),从而导致业务数据有问题,这种情况认为是编程导致的错误,应该在开发过程中解决,避免在生产环境中发生;
  • 由于不用支持回滚功能,Redis内部简单化,而且还比较快
2.2.3 不保证数据的原子性

情况4:组队成功,提交有成功有失败情况,并不保证数据的原子性(要么都执行成功,要么都失败)。

127.0.0.1:6379> multi
OK
127.0.0.1:6379> set k1 v1
QUEUED
127.0.0.1:6379> get k1
QUEUED
127.0.0.1:6379> incr k1
QUEUED
127.0.0.1:6379> set k2 v2
QUEUED
127.0.0.1:6379> get k2
QUEUED
127.0.0.1:6379> exec
1) OK
2) "v1"
3) (error) ERR value is not an integer or out of range
4) OK
5) "v2"
127.0.0.1:6379> get k1
"v1"
127.0.0.1:6379> get k2
"v2"

提交后有报错的命令,不会影响正确执行的命令。

总结:

  • 单独的隔离操作,没有隔离级别的概念:事务中的所有命令都会序列化、按顺序地执行。事务在执行的过程中,不会被其他客户端发送来的命令请求所打断,队列中的命令没有提交之前都不会实际被执行,因为事务提交前任何指令都不会被实际执行。
  • 不保证原子性:事务中如果有一条命令执行失败,其后的命令仍然会被执行,没有回滚

lua脚本

Redis在2.6推出了脚本功能,允许开发者使用Lua语言编写脚本传到Redis中执行。使用脚本的好处如下:

  • 减少网络开销:本来5次网络请求的操作,可以用一个请求完成,原先5次请求的逻辑放在redis服务器上完成。使用脚本,减少了网络往返时延。这点跟管道类似。
  • 原子操作:Redis会将整个脚本作为一个整体执行,中间不会被其他命令插入。管道不是原子的,不过redis的批量操作命令(类似mset)是原子的。
  • 替代redis的事务功能:redis自带的事务功能很鸡肋,而redis的lua脚本几乎实现了常规的事务功能,官方推荐如果要使用redis的事务功能可以用redis lua替代

从Redis2.6.0版本开始,通过内置的Lua解释器,可以使用EVAL命令对Lua脚本进行求值。EVAL命令的格式如下:

EVAL script numkeys key [key ...] arg [arg ...]

script参数是一段Lua脚本程序,它会被运行在Redis服务器上下文中,这段脚本不必(也不应该)定义为一个Lua函数。numkeys参数用于指定键名参数的个数。键名参数 key [key …] 从EVAL的第三个参数开始算起,表示在脚本中所用到的那些Redis键(key),这些键名参数可以在 Lua中通过全局变量KEYS数组,用1为基址的形式访问( KEYS[1] , KEYS[2] ,以此类推)。

在命令的最后,那些不是键名参数的附加参数 arg [arg …] ,可以在Lua中通过全局变量ARGV数组访问,访问的形式和KEYS变量类似( ARGV[1] 、 ARGV[2] ,诸如此类。例如

127.0.0.1:6379> eval "return {KEYS[1],KEYS[2],ARGV[1],ARGV[2]}" 2 key1 key2 first second
1) "key1"
2) "key2"
3) "first"
4) "second"

其中 "return {KEYS[1],KEYS[2],ARGV[1],ARGV[2]}" 是被求值的Lua脚本,数字2指定了键名参数的数量, key1和key2是键名参数,分别使用 KEYS[1] 和 KEYS[2] 访问,而最后的 first 和 second 则是附加参数,可以通过 ARGV[1] 和 ARGV[2] 访问它们。

Jedis调用示例: 逻辑将商品10016的库存由15改为10,如果成功返回1,失败返回0

jedis.set("product_stock_10016", "15");  // 初始化商品10016的库存
String script = " local count = redis.call('get', KEYS[1]) " +
                " local a = tonumber(count) " +
                " local b = tonumber(ARGV[1]) " +
                " if a >= b then " +
                "   redis.call('set', KEYS[1], a-b) " +
                "   return 1 " +
                " end " +
                " return 0 ";
Object obj = jedis.eval(script, Arrays.asList("product_stock_10016"), Arrays.asList("10"));
System.out.println(obj);

需要注意的时,redis集群执行lua操作的时候,要求key值必须要在同一个solt上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在key值写在{}内容,这样redis在计算hash槽的时候会按{}内的内容计算hash值。

三,锁

3.1 锁的分类
  • 悲观锁:顾名思义,就是很悲观,每次去拿数据的时候都认为别人会修改,所以每次在拿数据的时候都会上锁,这样别人想拿这个数据就会阻塞,直到拿到锁。
  • 乐观锁:顾名思义,就是很乐观,每次去拿数据的时候都认为别人不会修改,所以不会上锁,但是在更新的时候会判断一下在此期间别人有没有去更新这个数据,可以使用版本号等机制。乐观锁适用于多读的应用类型,这样可以提高吞吐量。
3.2 命令
-- 监视一个或多个key
watch [key1] [key2...]
--  取消监视一个或多个key
--  WATCH命令之后,EXEC命令或DISCARD命令先被执行了的话,不需要再执行UNWATCH 了。
unwatch [key1] [key2...]
3.3 演示

测试1:在执行multi之前,先执行watch key1 [key2],可以监视一个(或多个) key ,如果在事务执行之前这个(或这些) key 被其他命令所改动,那么事务将被打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