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网络协议?

定义:计算机网络是由多个互连的结点组成的,节点之间需要不间断的交换数据与控制信息。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每个结点都必须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网络协议是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由具有某种功能的算法或程序来实现,具体包含有语义、语法和时序三个要素。

分层的网络体系结构:为了减少协议设计的复杂性,网络设计者并不是设计一个单一、复杂的协议来实现所有形式的通信,而是把复杂的通信问题划分为许多个子问题,然后为每个子问题设计一个单独的协议,即每次对应一个协议。这样就使得每个协议的设计、分析、编码和测试都比较容易了。这是协议分层的根本目的。狭义的讲,协议分层就是按照信息的流动过程将网络的整体功能分解为一个个的功能层,每个功能层对应的协议规定其功能,不同机器上同等功能层采用相同的协议,同一机器上相邻功能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数据传输

为了减少计算机网络设计的复杂性,人们往往按照功能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功能层。

二、物理层到底是干什么的?

2.1 物理层功能

物理层解决如何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电缆、光纤电缆等)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

物理层主要任务:确定与传输媒体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定义标准。

2.2 物理层四大特性

机械特性:定义物理连接的特性,规定物理连接时所采用的规格、接口形状、引线数目、引脚数量和排列情况等。

电气特性:规定传输二进制位时,线路上信号的电压范围、阻抗匹配、传输速率和距离限制。

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路上出现的某一电平表示何种意义等,功能特性规定「电平」的表示含义、接口部件的信号线的用途。比如:-5V表示二进制0,+5V表示二进制1

规程特性:规定个物理线路的工作规程和时序关系

机械特性:物理层接口协议实际上是数据通信设备DCE和数据终端设备DTE或其他通信设备之间的一组约定,主要解决网络结点与物理信道如何连接的问题,物理协议规定了标准接口的机械连接特性,电气信号特性,信号功能特性和交换电路的规程特性,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便于不同的制造厂家能够根据公认的标准各自独立地制造设备,使得各个厂家的产品能够相互兼容。

机械特性规定了物理连接时对插头和插座的几何尺寸、插针和插孔芯数以及排列方式,锁定装置形式等。例如,下图:

2.3 信号

信号(signal)是数据的物理量编码(通常为电编码),是消息的承载者。在通信中所使用的信号,指的是电信号或者光信号,即随时间变化的电压、电流或者光强。

在传输过程中,数据以电编码、电磁编码、或光编码为表现形式就是信号,他是传递数据的载体。

2.4 流信息的数字化表示

通常,语音、音乐、以及视频信息表现为连续的信息流形式。对于音频信号。声音由空气压强的变化产生,它被转化为在连续时间范围内不断变化的电压,称之为模拟信号,一般用波形来表示。

三、RS-232

3.1 电气特性

电气特性:EIA RS-232 C标准的电气规范规定了在DTE(数据终端设备)和DCE(数据通信设备)设备之间任何一个方向上传输数据所采用的电压值和信号类型。该标准指出,所有数据必须以逻辑1和0的形势传输,采用非归零电平(NRZ-L)编码,其中正电压对应0,负电压对应1。重要的是EIA RS-232标准定义了两个不同的电压范围,一个在正电压区,一个在负电压区。接收端只接受所有落在这两个范围内的电压,而对于位于范围外的电压值可以忽略。也就是说,要想把所有传输的信号作为数据识别出来,对应的电压值必须3~15v或者-3~15v。

在:EIA RS-232 C标准接口中的25根可用导线中,只有4根是用于数据功能,其余21根都用于诸如控制、时序、接地以及测试等。EIA RS-232 C标准规定这些到线上传输的电压,高于3V为开状态,低于3V为关状态。

3.2 功能特性

EIA RS -232 C 标准有DB-25和DB-9两种不同的实现方法。

EIA RS -232 C 标准对DB-25连接头上的每一根针的功能都进行了定义,给出了一个阳性连接头(有针的那个插头)每根针脚的序号和功能。因为阴性连接头(有孔的插头)就是阳性连接头的镜像,所以阳性连接头上1号针的功能就是阴性连接头上1号插孔的功能。为实现双全工通信,每个传输功能在反方向上必然存在一个镜像或者回应功能。比如针脚2用于发送数据,针脚3就用于接收数据。通过这种方式,两部分都能同时传输数据。

在DB-25标准接口的25条线中,有4条数据线,11条控制线,三条定时线,7条备用和未定义线,常用的只有9根。

(1)状态线

①数据准备就绪DSR(Data Set Ready),当它有效(ON状态)时,表示数据通信设备可以使用(DCE-->DTE),即数据通信设备到数据终端设备。

②数据终端就绪DTR(Data Terminal Ready),表示数据终端设备可以使用(DTE-->DCE),即数据终端设备到数据通信设备。

这两个设备状态信号有效只表明这两个设备本身可用,并不说明通信链路可以开始进行通信。能否开始通信要由下面的控制信号决定。

(2)联络线

①请求发送(Request To Send,RTS)。数据终端设备DTE准备向数据通信设备DCE发送数据,DTE使得该信号有效(ON状态),通知DCE要发送数据给DCE了(DTE-->DCE)

②允许发送(CLear To Send,CTS),这是对RTS的响应信号。当DCE已经准备好接收DTE发来的数据时,使得该信号有效(ON状态),通知DTE发送数据(DCE-->DTE)。

RTS与CTS请求应答联络信号是用于半双工Modem系统中发送端式和接收端式之间的切换,在全双工通信系统中,因配置双向通道,故不需要RTS/CTS联络信号,可使得其变高。

(3)数据线

①发送数据(Transmitted data)TxD标志

②接收数据(Received data)RxD标志

(4)地线

(5)其它

  • 19
    点赞
  • 1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