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商业航天发展

国内商业航天发展

中国政府于十年前开展商业航天的政策布局,院士专家向国家领导人提出商业航天的建议。2014年11月16日,我国首个支持商业航天发展的政策——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出台,明确推进信息和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尤其是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覆盖设计、研发、制造、测试、发射、航天技术应用和服务等全产业链的格局。2015年10月,军民结合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民间资本纷纷步入航天领域,开启了中国商业航天的新征程。2023年以来,我国商业航天更是开启了“狂飙”模式。《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全年实施了67次航天发射任务,其中共完成26次商业发射服务,共研制发射了120颗商业卫星,占全年研制发射任务量的54%。除此之外,为中国航天服务的火箭技术经过了液体火箭、固体火箭、可回收火箭等多方面的实验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这是商业航天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可见商业航天是我国未来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政府可通过支持和引导商业航天的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

自国务院发布《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以来,我国商业航天领域开始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以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商业微小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星座等为代表的商业航天各领域迅速发展,推动我国航天产业呈现新的发展态势。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建设的吉林一号卫星星座是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该星座可对全球任意地点实现每天35~37次重访。预计2024年底完成138颗星组网,均为光学遥感卫星。截至2024年初,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先后研制发射了珠海一号卫星星座、高景一号卫星星座、四维遥感卫星星座、北京三号卫星等。其中,高景一号卫星星座作为我国首个0.5m级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星座,扭转了国外长期垄断亚米级商业遥感数据的不利局面,形成了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新面貌。

来源:《卫星应用》2024年第5期

作者:李德仁 王珈樱 王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