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硅谷Java基础学习笔记:编程入门(第0章)

零、概述

计算机的组成:==硬件(hardware)软件(software)==两部分。硬件包括计算机中可以看得见的物理部分。而软件提供看不见的指令。这些指令控制硬件并且使得硬件完成特定的任务。

1.程序设计

  • 定义:创建(或开发)软件。软件包含了指令,告诉计算机做什么。
  • 定义场景:软件遍布我们的周围。除了个人计算机,飞机、汽车、手机甚至烤面包机中,同样运行着软件。

2.程序设计语言

  • 用以帮助程序开发人员创建开发软件的工具。

3.如何选择程序设计语言?

  • 每种语言都是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的而发明的。
  • 没有最好的语言。
  • 经验丰富的程序员知道各种语言擅长的应用场景,因此会尽可能地掌握不同的程序设计语言。
  • 掌握了一门程序设计语言,会更容易上手其他程序设计语言。关键是学习如何使用程序设计方法来解决问题

一、计算机硬件介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总线:搭建在主板上,是一个连接计算机各个部分的电路板
  •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提出计算机应该具有:输入数据和程序的输入设备、记忆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完成数据加工处理的运算器、控制程序执行的控制器,输出处理结果的输出设备
  • 现代计算机的基础: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现在大多数计算机仍是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组织结构,只是作了一些改进而已,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冯体系结构的束缚。因此称冯·诺依曼为“计算机之父”。

1.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

  • 物理组成:现在的CPU都是构建在一块小小的硅半导体芯片上,这块芯片上包含百万称为晶体管的小电路开关,用于处理信息。
  • 作用:计算机的大脑,从内存中获取并执行指令
  • 组成: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和协调其他组件的动作)和算数/逻辑单元(用于完成+、-、*、/的数值运算和比较的逻辑运算)
  • 时钟:每台计算机都有一个以固定速度发射电子脉冲(相当于一条指令)的内部时钟。时钟速度越快,在给定时间段内执行的命令就越多。速度的计量单位是**Hz,1Hz相当于每秒一个脉冲。随着CPU速度,目前已千兆赫(GHz)**来表示(1kHz=1024Hz )。
  • 核:处理器中实现指令读取和执行的部分。一个多核CPU是一个具有两个或者更多独立和核的组件,可提高CPU的处理能力。最初一个CPU只有一个核(core)
  • IT定律之计算机行业发展规律:摩尔定律、安迪-比尔定律、反摩尔定律

2.存储设备

  • 内存中的信息在断电时会丢失。所以我们可以将程序和数据永久的保存在存储设备上,当计算机确实需要这些数据时,再移入内存,因为从内存中读取比从存储设备读取要快的多
  • 分类:磁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CD和DVD)、USB闪存驱动器
  • 磁盘驱动器:每台计算机至少有一个磁盘驱动器。硬盘用于永久的保存数据和程序
  • 光盘驱动器(CD和DVD):CD的容量可达到700MB,DVD的容量可达到4.7GB
  • USB闪存驱动器: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可以使用USB将打印机、数码相机、鼠标、外部硬盘驱动器连接到计算机上。USB闪存驱动器很小,可用于存储和传输数据的设备

3.内存

  • 数据如何存储在计算机中?
    计算机就是一系列的电路开关,每个开关存在两种状态:关和开。如果电路是开的,它的值是1;反之值为0。一个0或一个1存储为一个比特(bit),是计算机中最小的存储单位计算机中最基本的存储单元是字节,每个字节由8个比特组成。
  • 计算机的存储能力是以字节和多字节来衡量的
    千字节(kilobyte,KB) = 1024B
    兆字节(megabyte,MB) = 1024KB
    千兆字节(gigabyte,GB) = 1024MB
    万亿字节(terabyte,TB) = 1024GB
  • 内存(Random-Access Memory,RAM):由一个有序的字节序列组成,用于存储程序及程序需要的数据
  • 一个程序和它的数据在被CPU执行前必须移动到计算机的内存中
  • 每个字节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如图),使用这个地址确定字节的位置,以便于存储和获取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在计算机运行中的作用:一个计算机中的RAM越多,它的运行速度越快,但是此规律是有限制的
  • 物理材料:内存与CPU一样,也构建在表面嵌有数百万晶体管的硅半导体芯片上。但内存芯片更简单、更低速、更便宜
  • 硬盘、内存和CPU速度的比较:内存存取数据的速度比硬盘的存取速度快10倍,在某些环境里,硬盘和内存的速度差距可能会更大。而CPU的速度比内存不知还要快多少倍。当我们把程序从硬盘放到内存后,CPU就直接在内存运行程序,这样比CPU直接在硬盘裕兴程序就快得多
  • 内存的作用:内存解决了一部分CPU运行过快,而硬盘速度存取太慢的问题。提高了我们电脑的运行速度。内存就如同一条“高速车道”,数据由传输较慢的硬盘通过其传送至CPU进行处理
  • 缺点:内存是带电存储的,一旦断电就会消失,而且容量有限,所以要长时间存储程序或数据就要使用硬盘
  • 总结:
    内存保存从硬盘读取的数据,提供给CPU使用
    内存保存CPU的一些临时执行结果,以便CPU下次使用或保存到硬盘

4.输入和输出设备

  • 常见的输入设备:鼠标、键盘
  • 常见的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
  • 显示器屏幕分辨率:指显示设备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显示的像素(px)数。且分辨率可以手工设置,分辨率越高,图像越锐化、越清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通信设备

计算机可以通过通信设备进行联网,如:
拨号调制解调器:使用的是电话线,传输速度可达56 000bps(bps:每秒比特)
DSL(数字用户线):使用的也是电话线,但传输速度叫上面的快20倍
电缆调制解调器:利用有线电视电缆进行数据传输,通常速度比DSL快。
网络接口卡(NIC):将计算机接入局域网(LAN)的设备。局域网通常用于大学、商业组织和政府组织。速度甚至可达1000Mbps
无线网络:在家庭、商业和学校中极其常见。计算机可通过无线适配器连接到局域网或internet上。

二、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鼻祖

图灵:
最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计算机科学界的重大进步,离不开图灵等人的理论奠基作用和多方面的开创性研究成果。图灵是当之无愧的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之父。甚至认为,他在技术上的贡献及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几乎可与牛顿、爱因斯坦等巨人比肩。图灵论文中的“用有限的指令和有限的存储空间可算尽一切可算之物”理论让当时所有的科学家震惊。美国计算机学会(ACM)的年度“图灵奖”,自从1966年设立以来,一直是世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最高荣誉,相当于计算机科学界的诺贝尔奖。至今,中国人只有姚期智院士获该奖项。

冯·诺依曼:
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在现代计算机、博弈论、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诸多领域内有杰出建树的最伟大的科学全才之一,被后人称为**“计算机之父”和“博弈论之父”**。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它是由世界著名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的。**最简单的来说,冯诺依曼理论的要点是:数字计算机的数制采用二进制;计算机应该按照程序顺序执行。**同样有着“计算机之父”称号的冯·诺依曼的助手弗兰克尔在一封信中写到:“……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属于图灵。按照我的看法,冯·诺依曼的基本作用是使世界认识了由图灵引入的计算机基本概念……”

根据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构成的计算机,必须具有如下功能:
把需要的程序和数据送至计算机中。
必须具有长期记忆程序、数据、中间结果及最终运算结果的能力。
能够完成各种算术、逻辑运算和数据传送等数据加工处理的能力。
能够根据需要控制程序走向,并能根据指令控制机器的各部件协调操作。
能够按照要求将处理结果输出给用户

三、操作系统

  • 操作系统是运行在计算机上最重要的程序,它可以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活动
  • 硬件、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之间的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操作系统的主要任务:控制和监视系统的活动、分配和调配系统资源、调度操作

四、万维网

万维网(World Wide Web,www,环球信息网)常称为Web,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WWW可以让Web客户端(常用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上的页面。是一个由许多互补链接的超文本组成的系统,通过互联网访问。在这个系统中,每个有用的事物,称为一样“资源”;并且由一个全局“统一资源标识符”(URI)标识;这些资源通过==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al)==传送给用户,而后者通过点击链接来获取资源。

万维网是无数个网站站点和网页的集合,它们在一起构成了因特网最主要的部分(因特网也包括电子邮件、Usenet以及新闻组)。它实际上是多媒体的集合,是有由超级链接连接而成的。我们通常通过网络浏览器上网观看的,就是万维网的内容。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尚硅谷Java基础笔记是一套系统而全面的Java基础学习资料。这份笔记Java语言的基本概念介绍开始,涵盖了Java的核心知识点,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流程控制等。接着,笔记详细讲解了面向对象编程的特点和Java中的类、对象、封装、继承、多态等内容。 在这份笔记中,还深入讨论了Java中的常用类库,如String、ArrayList、HashMap等,以及它们的常见用法和实例操作。此外,笔记还介绍了常见的异常处理机制,包括try-catch语句、throw和throws关键字等,帮助学习者理解并掌握Java中的错误和异常处理。 除了基础知识的讲解,尚硅谷Java基础笔记还提供了大量的例子和练习题,帮助学习者巩固所学内容,并通过实践提高编程能力。这些例子和练习题涵盖了各个知识点和应用场景,从简单到复杂,逐渐深入,非常有助于学习者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尚硅谷Java基础笔记是一份详细、系统、易懂的学习资料,适合初学者入门学习Java编程。无论是对于零基础学习者还是对于有一定编程经验的人来说,这份笔记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藏,可以帮助他们夯实Java基础,掌握编程技巧,为进一步扩展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 回答2: 尚硅谷java基础笔记是一份完整而详细的教程,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资源。 这份笔记尚硅谷团队精心编写而成,包含了Java基础的各个方面。首先从Java的历史和应用领域入手,引导读者对Java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逐步介绍Java的发展环境和使用工具,让读者能够了解如何配置和使用Java开发环境。 接下来,笔记逐个介绍了Java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流程控制语句等基础知识。这些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附有实例和练习题,让读者可以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除了基础语法,笔记还深入讲解了Java的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和相关特性,包括类与对象、封装、继承、多态等。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Java的核心思想和编程范式非常重要,而且通过实例和案例的讲解,更加直观地展示了面向对象的优势和应用。 此外,笔记还包含了Java的常用类库的介绍,如集合框架、IO流、异常处理等,这些内容对于进行实际开发非常实用。 总之,尚硅谷java基础笔记内容全面、深入浅出,适合初学者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通过系统地学习这份笔记,读者可以建立起扎实的Java基础,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笔记中的案例和练习题也为读者提供了不少实践机会,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