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常见填空、判断

数据库常见填空、判断

第一章
1.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2.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数据的独立性高、由DBMS统一管理运行数据)

3.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变,而由DBMS处理这种改变,这是指(物理独立性)。

4.数据模型是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个部分组成的

5.(数据结构)是对数据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数据操作)是对数据库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6.数据体系结构按照(模式、外模式、内模式)三级结构进行组织。

7.实体之间的联系可抽象为三类是(1:1、1:n、m:n)

8.数据冗余可能导致的问题:数据不一致、浪费存储空间及修改麻烦

9.实际数据库支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等。组成数据模型的基本要素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在数据库系统中是按照数据结构的类型来命名数据模型的

10.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反映的时信息世界的数据总体结构,独立于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的模式反映的是数据的总体逻辑结构。 √

11. 联系也是实体 √

12. 数据的保护主要包括:(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数据恢复)

13.数据库系统中最重要的软件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最重要的用户是数据库管理员 √

14.层次模型是比网状模型更具有普遍性的结构,网状模型是层次模型的特例 ×

(层次模型是网状模型的特例)

15.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是由DB、DBS、应用系统和DBA组成×(应该是数据库系统)

16.数据的概念模型反映的是信息世界的数据总体结构,独立于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的模式反映的是数据库的总体逻辑结构。 √

第二章
1.三类关系:基本关系(基本表)、查询表、视图表

2.在关系代数中,五种基本运算:选择、投影、并、差、笛卡尔积

3.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除

4.传统的集合运算:并、交、差、笛卡尔积

5.关系数据库中基于数学上的两类运算是关系代数、关系演算

6.关系操作的特点是集合操作

7.连接运算 等价于πF(R×S)

8.关系模型的特点是实体及实体之间的联系都可以用相同的结构类型来表示√

9.关系模型中非主属性不可能出现在任何候选码中 √

10.在左外链接中,保留的是左边关系中的所有元组 √

11.关系模式是对关系的描述,是一种型,关系是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或内容,关系是值 √

第三章
1.SQL是一种介于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之间的结构化查询语言,高度非过程化语言,功能:数据定义(DDL)、数据操纵(DML)(数据查询、数据更新)、数据控制(DCL)

2.SQL是关系数据库语言SQL语言具有两种使用方式:自含式嵌入式

3.SQL语言的数据定义包括:定义数据库、定义基本表、定义视图、定义索引

4.关系语言的特点是高度非过程化,关系操作的特点是集合操作,提供了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等三种完整性。

5.视图与基本表一样,所对应的数据实际存储在数据库中。视图一经定义就可以被查询、被删除,也可以用来定义新的试图,但更新操作将有一定的限制。×

(错在了数据库只存放视图的定义,不存放视图对应的数据。也就是说在视图上可以更新视图。但是不能再视图上定义基本表)

6.关系R度数为n,关系S度数为m,则R与S的连接产生的新关系的度数必定为n+m× 因为自然连接去掉重复属性

7.SQL语言支持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在SQL中,外模式对应视图和部分基本表、模式对应于基本表、内模式对应于存储文件

8.关系表有三种类型:基本表、查询表、视图表

9.向EMP表中增加一个telephone列,其数据类型为11个字符型的SQL语句是

10.ALTER TABLE EMP ADD telephone CHAR(11)

11.当对视图进行UPDATE、INSERT、DELETE操作时,为了保证被操作的行满足视图定义中子查询语句的谓词条件,应在试图定义语句中使用可选择项WITH CHECK OPTION

12.在SQL语句中,删除基本表的语句是DROP,删除数据的语句是DELETE

13.在SELECT语句查询中,要去掉查询结果中的重复记录,应该使用DISTINCT关键字

14.在STUDENT表的SNAME列上建立一个聚簇索引的SQL语句为CREATE cluster index STUSNAME ON STUDENT(SNAME)

15.SELECT 语句查询条件中的谓词“=ANY”与运算符IN 等价

16.SELECT 语句查询条件中的谓词“!=ANY”与运算符NOT IN 等价

17.SELECT字句中的目标列可以是表中的属性列,也可以是表达式 √

18.在SQL语句中表达某个属性X为空,可以使用WHERE X=NULL ×

(涉及到空值时不能用= 而是用is null,is not null)

19.在SQL与语句中逻辑运算符AND 和OR的优先级是一样的 ×
(AND 的优先级高于OR)

20.使用ANY和ALL谓词时必须与比较运算符同时使用 √

21.SQL作为嵌入式语言与独立的语言有较大差别 ×(SQL既是独立的语言,又是嵌入式语言)

22.视图和基本表都是关系 √ 因为关系有三种类型

第四、五章
1.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控制功能:数据的安全性保护、完整性检查、并发控制、数据库的恢复

2.数据库的安全性: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和破坏—安全性的防范对象是非法用户和非法操作

3.数据库的完整性:数据的正确性、相容性----完整性的防范对象是不合语义的数据

4.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用户身份鉴别、存取控制、视图机制、审计、数据加密

5.DBMS的存取控制 主要包括两个部分:自主存取控制、强制存取控制

自主存取控制:定义各个用户对不同数据对象的存取权限。当用户对数据库访问时首先检查用户的存取权限,防止不合法用户对数据库的存取

强制存取控制:每一个数据对象都被强制的标以一定的密级,每一个用户也被授予某一级别的许可证,系统规定只有具有某一级别的用户才能存取某一密级的数据对象。

6.数据库中数据控制语句:GRANT、REVOKE

7.在数据库系统中对存取权限的定义成为 授权

8.存取权限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存取的数据对象、对数据对象进行的操作

9.在表或视图上可以激活触发器的语句:插入、删除、修改

10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实体的完整性、参照的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11.实体的完整性是指在基本表中,主属性不能为空

12.参照的完整性是指在基本表中,外码可以是空值或者另一个关系主码的有效值

13.视图不仅可以由单个基本表导出,还可以从多个基本表中导出 √

第六章
1.关系规范化中的删除操作异常是指不该删除的数据被删除,插入操作异常是指应该插入的数据未被插入(选择)

2.规范化过程主要是为了克服数据库逻辑结构中的插入异常,删除异常,修改异常以及冗余大的缺陷

3.任何二元关系模式的最高范式必定是BCNF

4.全码一定是BCNF

5.全码的最高范式是4NF

6.如果关系模式R中所有的属性都是主属性,则R的规范化程度至少达到3NF。(因为不存在非主属性)

7.若关系模式R∈1NF,且对于每一个非平凡的函数依赖X→Y,都有X包含码,则R最高一定可以达到BCNF。

8.关系模式R的码都是单属性,则R一定是第二范式

9.对于非规范化的模式,经过使得属性域变为简单域转变为1NF,将1NF经过消除非主属性对候选码的部分函数依赖转变为2NF,将2NF经过消除非主属性对候选码的传递依赖。

10.在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中,在执行分解时,必须遵循的规范化原则:保持原有的依赖关系、无损连接

11.关系模式中数据依赖关系是函数依赖、多值依赖。范式分为五种:1NF、2NF、3NF、BCNF、4NF,一个低一级的范式是通过模式分解转换为若干个高一级的范式。1NF是低级的

12.属于第三范式的一定属于第一范式 √

13.Armstrong公理系统的三条推理规则是自反律、增广律、传递律

14.在确定关系的候选码时,如果属性X在函数依赖的左右都不出现,则候选码中必不包含X ×

第七章
1.ER图的主要元素是实体型、联系、属性

2.流程图 是结构化方法中需求分析阶段的工具

3.一个SQL 语句原则上可产生和处理一组记录,而程序语言一次只能处理一个记录,为此必须协调两种处理方式,这是通过使用游标机制来解决的

4.触发器是一种存储过程,他可以在一个表上进行插入、删除、修改操作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操作时被自动调用执行

第十章
1.事务是DBMS的基本单位,是用户定义的一组逻辑一致的程序序列。

2.若数据库只包含成功事务提交的结果,则数据库就称为处于一致状态。

3.数据库系统故障主要有事务故障、系统故障、介质故障、计算机病毒
(1)事务故障:事务内部的故障,有的可以通过事务程序本身发现,有的非预期的不能由事务程序处理。
(2)系统故障:又称软故障,是指造成系统停止运转的任何事件,使得系统要重新启动。
(3)介质故障;又称硬故障,是指外存故障。如磁盘损坏

4.恢复的基本原理:冗余。

5.建立冗余数据最常用的技术:数据转储、登记日志文件

6.数据库恢复的基础是利用转储的冗余数据,这些转储的冗余数据包括:日志文件、数据库后备副本(填空、选择)

7.日志文件:用来记录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操作。

8.数据库恢复是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的功能

第十一章
1.并发控制的基本单位是事务

2.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包括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

丢失修改:两个事务同时读同一数据并修改,T2提交的结果破坏了T1提交的结果,导致T1的修改被丢失。

不可重复读:事务T1读取数据后,事务T2执行更新操作,使得T1无法再现前一次读取的结果

读脏数据:事务T1修改数据并将其写回磁盘,事务 T2读取同一数据后,T1由于某种原因被撤销(rollback),这时T1修改过的数据恢复原值,T2读到的数据就与数据库中的数据不一致。

3.并发控制的主要技术由封锁、时间戳、乐观控制法、多版本并发控制
4.并发控制的主要方法是封锁机制。解决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普遍使用封锁。

5.确切的控制由封锁的类型决定,有两种基本类型的锁:排它锁、共享锁

6.在运用X、S锁对数据对象加锁时,要守封锁协议:一级、二级、三级封锁协议

7.封锁的方法可能会引起活锁和死锁
避免活锁的办法是先来先服务
防止死锁的方法:一次封锁法、顺序封锁法
(注:防止死锁不是禁止两用户同时修改数据)选择

诊断死锁的方法是:超时法、等待图法

8.可串行化调度:多个事务的并发执行是正确的,当且仅当其结果与按照某一次次序串行的执行这些事务时的结果相同。
可串行性是并发事务正确调度的准则

9.用两段锁协议是实现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从而保证调度的正确性。

10. 事务遵守两段锁协议是可串行化调度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判断)

若并发事务遵守两段锁协议,则对这些事务的任何并发调度策略都是可串行化的;
但是若并发事务的一个调度是可串行化的,不一定所有事务都符合两段锁协议。

11. 封锁的对象称为封锁粒度(判断)
封锁粒度与系统的并发度和并发控制的开销有关:封锁粒度越大,数据库所能够封锁的数据单元越小,并发度也就越小,系统开销也越小;反之
注:成反比

12. 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了S锁,则其他事务只能对数据A再加S锁,不能加X锁,直到事务T释放A上的锁。

13.若两个事务都遵守两段锁协议,则他们的并发调度必是可串行化的。反之,如果两个事务的并发调度是可串行化的,则它们必遵守两段锁协议。 ×
(事务遵守两段锁协议是可串行化调度的充要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