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1.计算机网络常用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
计算机网络是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自治:无主从关系,互连:通过通信链路(光纤、无线电、卫星等)互联互通,距离较大时通过交换网络互连主机)
交换节点指路由器或交换机。

1.计算机网络结构
  • 网络边缘
    • 主机、网络应用(客户服务器模型、P2P对等模型)
  • 接入网络,物理介质
    • 家庭、机构、移动接入
    • 数字用户线路(DSL)多路复用技术:利用已有的电话线连接中心局的DSLAM,将网络数据通信与电话语音分离,独占接入
    • 电缆网络:频分多路复用(HFC混合光纤同轴电缆)共享接入
    • 无线接入
  • 网络核心(核心功能:路由+转发,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数据交换)
    • 互联的路由器
    • 网络之网络
    • 路由:确定分组从源到目的传输路径,通过路由算法
    • 转发:将分组从路由器的输入端口交换至正确的输出端口
网络边缘
  • 主机(端系统):
    1.位于网络边缘
    2.运行网络应用程序(web,email)
  • 客户/服务器应用模型:
    1.客户发送请求,接受服务器响应
    2.如:Web应用,文件传输FTP应用
  • 对等(P2P应用模型):
    1.无(或不仅依赖专用服务器
    2.通信在对等实体之间直接进行。如QQ
接入网络

非严格意义上划为三类:家庭接入网络,机构接入网络(大多通过局域网-以太网),移动接入网络。
1.数字用户线路(DSL):利用已有的电话线连接中心局的DSLAM
2.电缆网络(利用有线电视网络,频分多路复用(在不同的频带(载波)上传输不同的频道)) :HFC混合光纤同轴电缆,上行和下行传输速率非对称,各家庭设备通过电缆网络光纤接入ISP路由器,各家庭共享家庭至电缆头端接入网络,不同于DSL的独占至中心局接入。

网络核心
  • 互联的路由器网络
  • 网络核心的关键功能:路由+转发
    路由:确定分组从源到目的传输路径。
    转发:将分组从路由器的输入端口交换至正确的输出端口。
    网路核心解决的基本问题:如何实现数据从源主机通过网络核心送达目的主机——数据交换。
2.Internet网络:网络之网络

1.端系统通过接入ISP连接到Internet。
2.接入的ISP必须进一步互连(这样任意两个主机才可以互相发送分组)
3.构成复杂的网络互连的网络
4.通过IXP将大的ISP交换互连

3.拓扑:

信道(信号的通道)的分布方式。常见拓扑有:总线、环形、星型拓扑、扩展星型扑、层次性拓扑、全连通网状拓扑。最常见的是总线和星型拓扑(因特网采用的)。

总线拓扑:主机挂接在总线上,相互直接通达。
 - 从主机上发送的信号在总线上双向同时传输。
 - 所有的主机都可以接受这个信号。
星型拓扑:主机都挂接在一个中心节点上
 - 早期的中心节点由集线器充当,现在的中心节点主要由交换机充当。
 - 单点故障的缺点
4.协议:

网络协议,简称为协议,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规定了交换的信息的格式、意义、顺序及该采取的动作。

协议三要素

一、语法

  • 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 信号电平

二、语义

  • 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
  • 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 差错控制

三、时序

  • 事件顺序
  • 速度匹配
5.数字带宽:

单位时间内流经的信息总量

  • 一般带宽越大越好,越大里面的信息越多。
  • 数字带宽的基本单位:比特每秒,即bps。bps单位太小,常用K、M、G,更大的单位是T、P、E、Z、Y,每大一级都是10的三次方的倍数关系。
6.吞吐量:

指实际的、可测的带宽
吞吐量约等于瓶颈链路的带宽。表达实际的数据传送率。
影响因素:网络设备和性能、用户数量、用网时间、用户计算机性能、网络拓扑、服务器等。
信息量、带宽和传输时间之间的关系:
理想情况:T=S/BW(即信息总量除以数字带宽)

实际情况:T=S/P(即信息总量除以吞吐量)

7.点到点和端到端:

点到点:信源机和信宿机之间的通信由一段一段的直接相连的机器间的通信组成机器间的直接连接叫做点到点连接。
端到端:信源机和信宿机之间直接通信,好像拥有一条直接的线路。(虚连接,由一条条点到点连接构造而成的)

8.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传输介质分: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网络的规模和大小分:
1.最小的计算机网络叫PAN(个域网),覆盖的范围大概是一米左右。(电脑键盘鼠标之间构成非常小的PAN)。
2.比PAN大的是LAN(局域网),覆盖范围约1公里左右,通常覆盖一个校园、一个单位一个建筑。
3.比LAN大的是MAN(城域网)覆盖约10公里范围,通常覆盖一个城市。
4.比大的是WAN(广域网),覆盖约100公里或1000公里,通常覆盖一个国家、一个洲。
5.最大的是互联网Internet,覆盖范围约1万,覆盖全球。
以上覆盖范围不是绝对的,关键看其技术特征。

2.计算机网络核心-电路交换,多路复用

  • 如何实现数据通过网络核心从源主机到达目的主机:数据交换。
  • 数据交换的类型: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 交换:动态转接、动态分配传输资源

电路交换的特点

  • 最典型的电路交换:电话网络。
  • 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
    1.建立连接(呼叫/电路的建立)
    2.通信
    3.释放连接(拆除电路)
  • 显著特点:资源独占即不能被第三方资源共享

多路复用

多路复用简称复用,是通信技术中的基本概念。
链路/网络资源(如带宽)划分为“资源片”

  • 将资源片分配给各路“呼叫”
  • 每路呼叫独占分配到的资源片进行通信。
  • 资源片可能“闲置”(无共享)

典型多路复用方法

  • 频分多路复用(FDM)
  • 时分多路复用(TDM)
  • 波分多路复用(WDM)
  • 码分多路复用(CDM)
频分多路复用(FDM)
  • 如电视机
  • 频分多路复用的各用户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这里的“带宽”是频率带宽(HZ)而不是数据的发送速率)
  • 用户在分配到一定的频带后,在通新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占用这个频带。
时分多路复用(TDM)
  • 时分多路复用则是将时间划分为一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TDM帧),每个用户在每个TDM帧中用固定序号的时隙。
  • 每用户所占用的时隙是周期性出现(其周期就是TDM帧的长度)
  • 时分复用的所有用户是在不同的时间占用相同的频带宽度。
波分复用(WDM)
  • 波分复用就是光的频分复用
码分多路复用(CDM)
  • 广泛应用于无线链路共享(如卫星通信,蜂窝网等)
  • 每个用户分配到一个唯一的m bit码片序列,其中“0”用”-1“表示、“1”用“+1”表示。
  • 各用户使用频率相同的载波,利用各自码片序列编码数据。
  • CDMA原理:
    • 每个站被指派一个唯一的 m bit 码片序列。
    • 如发送比特 1,则发送自己的 m bit 码片序列。
    • 如发送比特 0,则发送该码片序列的二进制反码。
    • 例如,S 站的 8 bit 码片序列是 00011011。发送比特 1 时,就发送序列 00011011,发送比特 0 时,就发送序列 11100100。
    • 通常将码片中的0写为-1。
    • S 站的码片序列: (-1,-1,-1,+1,+1,-1,+1,+1)
    • 每个站的发送序列是数据比特和本站的码片序列的乘积,得到三种可能:本站的码片序列(相当于发送比特1);该码片序列的二进制反码(相当于发送比特0)的组合序列;什么也不发送(全0)(相当于没有数据发送)
  • 编码信号=原始数据*码片序列
  • 各用户码片序列相互正交
    1 m S i . S j = { 1 i = j 0 i ≠ j \frac{1}{m}S_{i}.S_j=\begin{cases} 1&i=j\\0&i\neq j\end{cases} m1Si.Sj={10i=ji=j
    1 m S i . S j ‾ = { − 1 i = j 0 i ≠ j \frac{1}{m}S_{i}.\overline{S_j}=\begin{cases} -1&i=j\\0&i\neq j\end{cases} m1Si.Sj={10i=ji=j
  • 解码:码片序列与编码信号的内积。
    1 m S i . P = { 1 S i ∈ P − 1 S i ‾ ∈ P 0 S i , S i ‾ ∉ P \frac{1}{m}S_{i}.P=\begin{cases} 1&S_i\in P\\-1&\overline{S_i}\in P\\0&S_i,\overline{S_i}\notin P\end{cases} m1Si.P=110SiPSiPSi,Si/P

3.数据交换之报文、分组交换

报文:源(应用)发送信息整体
报文长度为M bits,链路带宽为R bps,每次传输报文需要M/R秒

分组交换(现在计算机大多采用的)
  • 分组:报文分拆出来的一系列相对较小的数据包。并加上对应头部信息
  • 分组交换需要报文的拆分与重组
  • 产生额外开销
  • 按需共享电路,统计多路复用
  • 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均采用存储-转发交换方式(报文交换以整个报文进行“存储-转发”,分组交换以较小的分组进行“存储转发”)
  • 分组交换:统计多路复用,当两个分组序列不确定时,按需共享电路
  • 分组交换允许更多用户同时使用网络——网络资源充分共享
分组交换:传输延迟

发送主机:

  • 接受应用报文(消息)
  • 拆分为较小长度为L bits的分组
  • 在传输速率为R的链路上传输分组。
    分 组 传 输 延 迟 ( 时 延 ) = L ( b i t s ) R ( b i t s / s e c ) 分组传输延迟(时延)=\frac {L(bits)}{R(bits/sec)} =R(bits/sec)Lbits
    分组交换允许更多用户同时使用网络!——网络资源充分共享。
更适用于突发数据传输网络
  • 资源充分共享
  • 简单、无需呼叫建立
可能产生拥塞:分组延迟和丢失
  • 需要协议处理可靠数据传输和拥塞控制。
分组交换的报文交付时间

报文:M bits
链路带宽(数据传输速率):R bps
分组长度(大小):L bits

  • 报 文 传 输 时 延 : M R 秒 报文传输时延:\frac{M}{R}秒 RM
  • 分 组 传 输 时 延 : L R 秒 分组传输时延:\frac{L}{R}秒 RL
  • 跳步数(从一点到另一点,比如从一个路由器到另一个路由器)即对应一段链路:h
  • 路由器数:n,n=h-1
  • 分组交换目前采用较多,速度较快,需要缓存小
    T=M/R+(h-1)L/R=M/R+nL/R

T=M/R+nL/R

  • 花费时间应该是整体消息的大小除以瓶颈链路的带宽,再加上最后一个包由出发到第n个路由器的时间。
    可简记为发送所有整体报文所需要的时延+经过每个路由器所需的时延×路由器个数
  • M/R好理解,无非就是整体报文的传输时延,可简单理解发送整段报文所需要的时间,nL/R,其实就是跳数-1*每跳的传输时延(跳的带宽相同的情况下,带宽不同,得分开计算),因为发送完第二包数据后,接收端已经开始接收了第一包了。所以只需要M/R + nL/R,就可以得出分组下传播时延。
  • 传输时延是路由器将分组推出所需要的时间,它是分组长度和链路传输速率的函数,而与两台路由器之间的距离无关。
  • 传播时延是一个比特从一台路由器向另一台路由器传播所需要的时间,它是两台路由器之间距离的函数,但与分组的长度或链路的传输速率无关。
  • 发送时延:从发送分组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分组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要的时间。最后一个比特这里很重要。

eg.
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的分组交换网络中,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0 Mbps,分组大小为1 000 B,其中分组头大小为20 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 一个大小为980 000 B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开始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多少?
1Mbps=1024*1024bps——>一般为计算方便记为100 0000bps,1B(字节)=8b(比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解]
题问至少,则所有分组应该走最近的路径。
980 000 B大小的文件需要分1000个分组,每个分组1000B(980个字节加上20字节的头)。H1发送整个文件需要的传输延迟为(980 000+20* 1000)*8/100 000 000=80ms;(*8是B到b的单位转换,1B=8b)根据路由选择基本原理,所有数据分组应该经过两个路由器的转发,所以再加上最后一个分组的两次转发的传输延迟,即2* 1000*8/100 000 000 =0.16ms。所以,H2收完整个文件至少需要80+0.16=80.16ms。

T=M/R+nL/R(M为总的要发的(带头文件)报文大小,R为带宽,L为分组长)
20×1000为要发的总的头文件大小即头文件大小乘分组数
1s=1000ms
(980000+20×1000)×8/100 000 000+2×1000×8/108=80.16ms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5.速率、带宽和延迟

速率

一、 速率即数据率或称数据传输速率或比特率

  • 单位时间(秒)传输信息(比特)量
  • 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
  • 单位:b/s(bps)、kb/s、Mb/s、Gb/s
  • k=103、M=106、G=109
    二、速率往往是指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
带宽

一、原本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即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单位是赫兹。
二、网络中的”带宽“通常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单位:b/s(bps)
三、常用带宽单位:kb/s(103bs)、Mb/s(106bs)、Gb/s(109bs)、Tb/s(1012bs)

延迟/时延
  • 分组在路由器缓存中排队,分组到达速率超过输出链路容量时,分组排队,等待输出链路可用,缓存满,到达分组被丢弃-丢包
  • 发送时延:发送时延:从发送分组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分组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要的时间。最后一个比特这里很重要。
四种分组延迟

某一个节点开始到离开这个节点成功到下一个节点的时间dnodal=dproc+dqueue+dtrans+dprop

  1. dproc:节点处理延迟(时间很小)
  • 差错检测
  • 确定输出链路应该是哪个
  • 通常<msec(一般不超过毫秒)
  1. dqueue:排队延迟
  • 等待输出链路可用
  • 取决于路由器拥塞程度
  1. dtrans:传输延迟(从第一个bit开始到最后一个bit发完需要的时间)发送一个分组需要的时间
  • L:分组长度(bits)
  • R:链路带宽(bps)
  • dtrans=L/R
  • 传输时延是路由器将分组推出所需要的时间,它是分组长度和链路传输速率的函数,而与两台路由器之间的距离无关。
  1. dprop:传播延迟(从这一点经过链路到下一点需要的时间
  • d:物理链路长度
  • s:信号传播速度(约2*108m/sec)
  • dprop=d/s
  • 传播时延是一个比特从一台路由器向另一台路由器传播所需要的时间,它是两台路由器之间距离的函数,但与分组的长度或链路的传输速率无关。

传播延迟与传输延迟完全不同,类比车队

  • 车速~信号传播速度
  • 收费站放行一台车用时~比特传输时间
  • 车——>比特;车队——>分组
  • 车队通过收费站时间——传输延迟
  • 每台车从第一个收费站跑到第二个收费站用时——传播延迟
排队延迟(特殊)
  • R:链路带宽(bps)
  • L :分组长度(bits)
  • a:平均分组到达速率

流量强度=La/R

  • La/R~0:平均排队延迟很小(趋近0)
  • La/R->1:平均排队延迟很大(趋近1)
  • La/R>1:超出服务能力,平均排队延迟无限大!

6.时延带宽积、丢包率、吞吐量

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又称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链路上能容纳多少比特
时延带积宽:传播时延与速率的乘积,单位是位。一段链路所能容纳数据位数。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dprop × \times ×R(bits)

分组丢失(丢包)
  • 队列缓存容量有限
  • 分组到达已满队列将被丢弃(丢包)
  • 丢弃分组可能由前序结点或源重发(也可能不重发)
  • 丢包率=丢包数/已发分组总数
吞吐量/率

吞吐量:表示在发送端与接受端之间传送数据速率(b/s);约等于瓶颈链路的带宽。表达实际的数据传送率。

  • 即时吞吐量:给定时刻的速率
  • 平均吞吐量:一段时间的平均速率
  • 瓶颈链路:端到端路径上,限制端到端吞吐量的链路。

吞吐量:Internet场景

  • 每条“连接”的端到端吞吐量:min(Rc.,Rs,R/10)
  • 实际网络: Rc或Rs通常是瓶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网络体系结构是从功能上描述计算机网络的结构
  •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简称网络体系结构是分层结构
  • 每层遵守某些网络协议完成本层功能。
  •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 体系结构是一个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层次及其关系的定义
  • 体系结构是抽象在功能层面上的。
分层的好处:
  • 各层工作独立,层之间通过接口联系,降低协议工作的复杂程度。
  • 灵活性好,任何一层改变不影响其它层
  • 每层的实现技术可以不同,减少了实现的复杂度
  • 模块化的分层易于维护,每层可以单独进行调试
    • 任何一层服务实现的改变对与系统其他层都是透明的。
  • 还便于标准化
  • 但分层过多会导致效率降低。
    分层原则:信宿机第n层收到的对象应与信源机第n层发出的对象完全一致
  • 下层协议的实现对上层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 同系统的相邻层实体之间通过接口进行交互,通过服务访问点SAP交换原语,指定请求的特定服务。
    典型的分层模型: ISO OSI七层模型(OSI是开放系统互联为支持异构网络系统的互联互通,共七层)、TCP/ IP(DoD)四层模型

8.参考模型

参考模型相关的概念

发送方需要做什么
  • 封装/打包:将信息打包,从最高层–应用层开始逐渐下行到最底层物理层。
  • 在每一层上数据都被加上头部信息,用于传递信息。(具体来说,在OSI参考模型的上三层信息被表示为一定格式和形式的数据流DataStream。【1】.数据流被传到传输层,将其切割为适合传输的数据段并加上段头,段头中包含定位应用进程的端口号等信息【 2】.数据段再传到它的下一层网络层,添加分组头部形成分组也叫包,分组头部中包含寻址地址主机的IP地址和其他一些传输需要用到的信息,比如生存周期。【3】.分组再传到数据链路层,添加帧头形成帧,帧头中包含寻址主机所需要的MAC地址物理地址、校验等信息。【4】帧传到物理层,被转成可供传输的比特流
    上面描述的信息从应用层逐步跨越各层到物理层,信息在各层呈现不同的形式,这个过程发生在发送方,被定义为“封装”或“打包”
    数据在各层的形式(各层处理的数据对象)叫协议数据单元PDU。
    协议数据单元PDU在各层的名称:
    信息(应用层)
    数据流(上三层)
    数据段(传输层)
    分组或包(网络层)
    帧(数据链路层)
    比特流(物理层)
收方要做什么

解封装/解包:将收到的比特流解包,从最低层 —— 物理层开始,逐渐上行到最高层 —— 应用层提取出信息。
解封装的过程是封装的逆向过程,在每层去掉头部信息。最终还原出应用层的输出:信息。
在网络层:从下层收到分组,去掉分组头,提取出数据段,送给上层传输层。

收发双方的数据流路径

发方的封装(信息变成比特流)——>比特流穿越复杂的中间通道(光纤、卫星、无线等传输介质)——>收方从网卡接受到比特流进行解封装。
完成封装解封装等基本功能的是实体(每层中活动的元素)。每一层的实体可能是硬件也可能是软件,它负责本层的功能。
对等实体:收发双方对应层上的实体互称。
虚拟通信(对等通信):只看发放和收方的对应层,发现收发双方的对应层之间(即对等实体之间)有一根直接的通道(虚通道)沿着这跟通道,PDU从发方到达收方。

服务、协议和接口之间的关系

参考模型上的每一层都为它的上层提供服务,以接口的形式供上层调用。
协议作用于对应层之间
层与层之间有接口,用于服务的调用,服务就是功能的实现。

----------------------------------------------
任何一次通信总是以发方的封装开始,接收方的解封装结束。
封装和解封装互为逆过程。封装由上而下,信息从数据流起数据段、分组、帧、到比特流。
数据从发方穿过中间的网络云流向收方是一个“U”型数据流。
收发双方的对应层之间有一根‘直接’的通道,PDU从发方流向收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SI七层模型

  • 目的是支持异构网络系统的互联互通。
  • OSI是异构网络系统的互连的国际标准
  • 每一层会加上本层协议组成头部信息进行数据封装交给下一层。(除物理层),后再逐层去掉头部信息。
  • 主机完成七层功能,中间系统(路由器)仅完成后三层功能
  • 前四层为端到端层
数据封装

1.增加控制信息

  • 构造协议数据单元PDU
    2.控制信息主要包括
  • 地址:标识发送端、接受端
  • 差错检测编码:用于差错检测或纠正(不是所有信息都会加这个)
  • 协议控制:实现协议功能的附加信息,如优先级、服务质量和安全控制

第七层到第四层是端到端
第七层:应用层 —— 主要为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提供网络服务(微信、 Emil等)。(报文)
        1. 支持用户通过用户代理(如浏览器)或网络接口使用网络(服务)
       2. 典型应用层服务:文件传输(FTP),电子邮件(SMTP),Web(HTTP)

第六层:表示层 ——将信息表示为一定形式和格式的数据流(01比特流,需要将信息转换成比特),压缩解压缩、加密解密等都是这层 的任务。处理两个系统间交换信息的语法和语义问题。
        1.数据表示转换:转换为主机独立的编码
        2.加密解密
        3.压缩解压缩

第五层:会话层 —— 它负责通信主机间的会话的建立、管理和拆除 ,协调、通信双方。
        1.对话控制:建立、维护
       2.同步:在数据流中插入“同步点”
        3.最单薄的一层

第四层:传输层 —— 是参考模型上的核心层之一,它负责通讯主机间的端到端的连接(数据传递)。对于TCP来说,它还负责提供可靠的传输、差错恢复、拥塞控制等额外的功能。构造段加段头为数据段
    主要功能:
       1.报文的分段与重组
       2.SAP寻址:确保将完整报文提交给正确进程,如端口号。
       3.实现端到端的连接控制
       4.端到端的流量控制
       5.差错控制
.
第三层:网络层 —— 是另外一个核心层,它的功能可用地址(为通信主机提供的标识如IP地址)和最优路径(路由、寻径,每一个中间设备都为到达的分组找到一根最优路径,并发出)来描述;它负责将每一个分组从源机一路送达目的机。(加上网络上的头称为数据报
   主要功能:
       1.负责源主机到目的主机数据分组交付:可能穿越多个网络
       2.逻辑寻址:全局唯一逻辑寻址,确保数据分组被送达目的主机,如IP地址。
       3.路由:路由器(或网关)互连网络,并由路由分组至最终目的主机及路径选择。
       4.分组转发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 它主要提供介质访问服务,通过物理地址识别通信主机,提供可靠的帧传递,并做差错控制,流控等.构造数据帧加头加尾。
    主要功能:
        1.负责结点-结点的数据传输(以帧为数据单位)
        2.组帧(进行加头加尾)
        3.物理寻址:在帧头中增加发送端和或接受端的物理寻址标识数据帧的发送端和或接收端
        4.流量控制:控制发送端发送速度和接收端接收速度,避免淹没接受端。
        5.差错控制:检测并重传损坏或丢失帧,并避免重复帧。
        6.访问(接入)控制:给任一给定时刻决定哪个设备拥有链路(物理介质)控制使用权。

第一层:物理层 —— 它提供透明的比特流(可以是光信号、电信号、无线信号)传递。物理层只关心比特流的传递,而忽略比特流里的具体内容。最终再去头去尾还原到目的主机。
   主要功能:
       1.接口特性: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规程特性
       2.比特编码
       3 数据率
       4.比特同步:时钟同步
       5.传输模式:单工(单向传输),半双工(双向但发和收不能同时进行)、全双工

每一层都完成特点的功能,每一层都利用它的下一层为它的上一层提供服务,除了第一层直接为第二层服务,第七层为模型外的用户服务。

TCP/ IP参考模型

IP可为各式各样的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可应用到各式各样的网络上。
第四层:应用层
第三层:传输层
第二层:Internet(网际层)
第一层:物理层(网络接口层)、

-------------------------------------------------------------------------------

两种模型的比较

相同点:

  • 都分层
  • 都有应用层,尽管他们的服务不同。
  • 都有可比较的传输层和网络层
  • 使用的分组交换而不是电路交换技术

不同点:

  • TCP/IP将表示层和会话层包含到了应用层
  • TCP/IP将OSI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包含到了一层中
  • TCP/IP更简洁,但OSI更易于开发和排除故障
  • TCP/IP在实践中产生,是当今互联网Internet所采用的模型,而OSI仅仅停留在教科书里(太过庞大不好实现)。

五层参考模型

一、 应用层(报文)
支持各种网络应用:FTP,SMTP、HTTP
二、 传输层()
进程-进程的数据传输:TCP,UDP
三、网络层(数据报
源主机到目的主机的数据分组路由与转发:IP协议、物理协议等
四、数据链路层(数据帧)
相邻网络元素(主机、交换机、路由器等)的数据传输:以太网、802.11(WIFI)、PPP
五、物理层(比特

  • 比特传输
  • 综合上述两种参考模型的优点。
  • 源主机和目的主机是实现五层,交换机实现链路层和物理层,路由器实现网络层和链路和物理层
  • 1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