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3原生变量var

一、变量是个好东西

在任何语言中,变量的有一点作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可以降低维护成本,附带还有更高性能,文件更高压缩率的好处。

随着CSS预编译工具Sass/Less/Stylus的关注和逐渐流行,CSS工作组迅速跟进CSS变量的规范制定,并且,很多浏览器已经跟进,目前,在部分项目中已经可以直接使用了。

CSS变量var兼容性截图

Chrome/Firefox/Safari浏览器都是绿油油的,兼容性大大超出我的预期,于是果断尝鲜记录下语法用法和特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变量的声明

声明变量的时候,变量名前面要加两根连词线(--)。

       body{
            --color:red;
            --background-color:#545454;
        }

上面代码中,body选择器里面声明了两个变量:--color--background-color

它们与colorbackground-color等正式属性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没有默认含义。
所以 CSS 变量(CSS variable)又叫做“CSS 自定义属性"(CSS custom properties)。因为变量与自定义的 CSS 属性其实是一回事。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选择两根连词线(--)表示变量?因为$fooSass 用掉了@fooLess 用掉了。为了不产生冲突,官方的 CSS 变量就改用两根连词线了。

各种值都可以放入 CSS 变量。

:root{
  --main-color: #4d4e53;
  --main-bg: rgb(255, 255, 255);
  --logo-border-color: rebeccapurple;

  --header-height: 68px;
  --content-padding: 10px 20px;

  --base-line-height: 1.428571429;
  --transition-duration: .35s;
  --external-link: "external link";
  --margin-top: calc(2vh + 20px);
}

变量名大小写敏感,--header-color--Header-Color是两个不同变量。

三、var() 函数

var()函数用于读取变量。

 	a{
         color: var(--color);
         text-decoration-color: var(--text-decoration);
     }

var()函数还可以使用第二个参数,表示变量的默认值。如果该变量不存在,就会使用这个默认值。

color: var(--color,#545454);

第二个参数不处理内部的逗号或空格,都视作参数的一部分。

var(--font-stack, "Roboto", "Helvetica");
var(--pad, 10px 15px 20px);

var()函数还可以用在变量的声明。

:root {
  --primary-color: red;
  --logo-text: var(--primary-color);
}

注意,变量值只能用作属性值,不能用作属性名。

  	.foo {
            --side: margin-top;
             /* 无效 */
            var(--side): 20px;
      }

上面代码中,变量–side用作属性名,这是无效的。

四、变量值的类型

如果变量值是一个字符串,可以与其他字符串拼接。

--bar: 'hello';
--foo: var(--bar)' world';

如果变量值是数值,不能与数值单位直接连用。


.foo {
  --gap: 20;
  /* 无效 */
  margin-top: var(--gap)px;
}

上面代码中,数值与单位直接写在一起,这是无效的。必须使用calc()函数,将它们连接。

.foo {
  --gap: 20;
  margin-top: calc(var(--gap) * 1px);
}

如果变量值带有单位,就不能写成字符串。

/* 无效 */
.foo {
  --foo: '20px';
  font-size: var(--foo);
}

/* 有效 */
.foo {
  --foo: 20px;
  font-size: var(--foo);
}

关于calc()`函数的一片文字(仅供参考)

五、作用域

同一个 CSS 变量,可以在多个选择器内声明。读取的时候,优先级最高的声明生效。这与 CSS 的"层叠"(cascade)规则是一致的。

<style>
  :root { --color: blue; }
  div { --color: green; }
  #alert { --color: red; }
  * { color: var(--color); }
</style>

<p>蓝色</p>
<div>绿色</div>
<div id="alert">红色</div>
上面代码中,三个选择器都声明了--color变量。不同元素读取这个变量的时候,会采用优先级最高的规则,因此三段文字的颜色是不一样的。

这就是说,变量的作用域就是它所在的选择器的有效范围。

body {
  --foo: #7F583F;
}

.content {
  --bar: #F7EFD2;
}

上面代码中,变量–foo的作用域是body选择器的生效范围,–bar的作用域是.content选择器的生效范围。

由于这个原因,全局的变量通常放在根元素:root里面,确保任何选择器都可以读取它们。

:root 说明匹配元素在文档的根元素。在HTML中,根元素永远是HTML

:root {
  --main-color: #06c;
}
  • 4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