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搞定射频识别技术(一)1.1


RFID的意义

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传感、RFID、无线、云计算

感知层:传感器、RFID、NFC

底层高速发展,推动物联网发展


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下面案例可供参考

一、物联网三层架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RFID应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ISO14443-A
S50卡
RC522
PN532

三、RFID的概念

射频识别,即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一套完整 RFID硬件统由 Reader 与 Transponder 两部份组成 ,其动作原理为由 Reader 发射一特定频率之无限电波能量给Transponder,用以驱动Transponder电路将內部之ID Code送出,此时Reader便接收此ID Code。 Transponder的特殊在于免用电池、免接触、免刷卡故不怕脏污,且晶片密码为世界唯一无法复制,安全性高、长寿命。

四、RFID的工作原理

射频识别系统的基本模型如图所示。其中,电子标签又称为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通讯器、读写器(取决于电子标签是否可以无线改写数据)。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数据的交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五、RFID中间件的概念

为解决分布异构问题,人们提出了中间件(middleware)的概念。中间件是位于平台(硬件和操作系统)和应用之间的通用服务,这些服务具有标准的程序接口和协议。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它们可以有符合接口和协议规范的多种实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FID中间件具有以下特点:

独立于架构(Insulation Infrastructure)RFID中间件独立并介于RFID读写器与后端应用程序之间,并且能够与多个RFID读写器以及多个后端应用程序连接,以减轻架构与维护的复杂性。
数据流(Data Flow)RFID的主要目的在于将实体对象转换为信息环境下的虚拟对象,因此数据处理是RFID最重要的功能。RFID中间件具有数据的搜集、过滤、整合与传递等特性,以便将正确的对象信息传到企业后端的应用系统。
处理流(Process Flow)RFID中间件采用程序逻辑及存储再转送(Store-and-Forward)的功能来提供顺序的消息流,具有数据流设计与管理的能力。

RFID中间件的意义:

RFID中间件是一种面向消息的中间件,信息(Information)是以消息(Message)的形式,从一个程序传送到另一个或多个程序。信息可以以异步 (Asynchronous)的方式传送,所以传送者不必等待回应。面向消息的 中间 件包含的功能不仅是传递(Passing)信息,还必须包括解译数据、安全性、数据广播、错误恢复、定位网络资源、找出符合成本的路径、消息与要求的优先次序以及延伸的除错工具等服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六、RFID频率划分

目前定义的RFID产品的工作频率有低频、高频和超高频(甚高频)、微波等频率范围。不同频段的RFID产品有不同的特性。具体的划分方法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5KHz~134KHz属于低频;
13.56MHz为高频;
860MHz~915MHz为超高频(甚高频);
2.4GHz~5.0GHz为微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FID低频特性:

工作在低频的感应器的一般工作频率从 120KHz 到 134KHz, TI 的工作频率为134.2KHz。该频段的波长大约为 2500m.
除了金属材料影响外,一般低频能够穿过任意材料的物品而不降低它的读取距离。
工作在低频的读写器在全球没有任何特殊的许可限制。
低频产品有不同的封装形式。好的封装形式就是价格太贵,但是有 10 年以上的使用寿命。
虽然该频率的磁场区域下降很快,但是能够产生相对均匀的读写区域。
相对于其他频段的 RFID 产品,该频段数据传输速率比较慢。
感应器的价格相对与其他频段来说要贵。

RFID低频的主要应用:

畜牧业的管理系统
汽车防盗和无钥匙开门系统的应用
马拉松赛跑系统的应用
自动停车场收费和车辆管理系统
自动加油系统的应用
酒店门锁系统的应用
门禁和安全管理系统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FID低频符合的国际标准:

ISO 11784 RFID 畜牧业的应用-编码结构
ISO 11785 RFID 畜牧业的应用-技术理论
ISO 14223-1 RFID 畜牧业的应用-空气接口
ISO 14223-2 RFID 畜牧业的应用-协议定义
ISO 18000-2 定义低频的物理层、防冲撞和通讯协议
DIN 30745 主要是欧洲对垃圾管理应用定义的标准

RFID高频

RFID高频特性:

工作频率为 13.56MHz,该频率的波长大概为 22m。
除了金属材料外,该频率的波长可以穿过大多数的材料,但是往往会降低读取距离。感应器需要离开金属一段距离。
该频段在全球都得到认可并没有特殊的限制。
感应器一般以电子标签的形式。
虽然该频率的磁场区域下降很快,但是能够产生相对均匀的读写区域。
该系统具有防冲撞特性,可以同时读取多个电子标签。
可以把某些数据信息写入标签中。
数据传输速率比低频要快,价格不是很贵

RFID高频主要应用:

图书管理系统的应用
瓦斯钢瓶的管理应用
服装生产线和物流系统的管理和应用
三表预收费系统
酒店门锁的管理和应用
大型会议人员通道系统
固定资产的管理系统
医药物流系统的管理和应用
智能货架的管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FID高频符合的国际标准:

ISO/IEC 14443 近耦合 IC 卡,最大的读取距离为 10cm.
ISO/IEC 15693 疏耦合 IC 卡,最大的读取距离为 1m.
ISO/IEC 18000-3 该标准定义了 13.56MHz 系统的物理层,防冲撞算法和通讯协议。
13.56MHz ISM Band Class 1 定义 13.56MHz 符合 EPC 的接口定义。

RFID超高频特性:

在该频段,全球的定义不是很相同-欧洲和部分亚洲定义的频率为 868MHz,北美定义的频段为 902 到 905MHz 之间,在日本建议的频段为 950 到 956 之间。该频段的波长大概为 30cm 左右。
目前,该频段功率输出目前统一的定义(美国定义为 4W,欧洲定义为 500mW)。 可能欧洲限制会上升到 2W EIRP。
甚高频频段的电波不能通过许多材料,特别是水,灰尘,雾等悬浮颗粒物资。相对于高频的电子标签来说,该频段的电子标签不需要和金属分开来。
电子标签的天线一般是长条和标签状。天线有线性和圆极化两种设计,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该频段有好的读取距离,但是对读取区域很难进行定义。
有很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在很短的时间可以读取大量的电子标签。

RFID超高频主要应用:

供应链上的管理和应用
生产线自动化的管理和应用
航空包裹的管理和应用
集装箱的管理和应用
铁路包裹的管理和应用
后勤管理系统的应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FID微波段的性能:

它是一个全球性的频段,开发产品具有全球通用性;
它整体的频宽胜于其他ISM频段,这就提高了整体数据传输速率,允许系统共存;
2.4GHz无线电和天线的体积相当小,产品体积也更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FID微波2.4GHz频段的主要应用

船舶管理系统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
动态车辆识别系统
微型胶囊内窥镜系统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FID微波2.4GHz频段的无线技术标准I:

ZigBee/IEEE 802.15.4:ZigBee技术是一项新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主要面向的应用领域是低速率无线个人局域网(LRWPAN),典型特征是近距离、低功耗、低成本、低传输速率,主要适用于自动控制以及远程控制领域,目的是为了满足小型廉价设备的无线联网和控制。
Wi-Fi/IEEE 802.11b:Wi-Fi 即无线局域网,工作在2.4GHz 频段,用于学校、商业等办公区域的无线连接技术,传输速率可达11Mbit/s,工作距离100m,采用直接序列扩频(DSSS)的方式。采用Wi-Fi 的主要推动因素是数据吞吐量,Wi-Fi一般用来将计算机与本地局域网相连或直接与互联网相连。

RFID微波2.4GHz频段的无线技术标准II:

蓝牙(Bluetooth)/IEEE 802.15.1:一项由蓝牙特别利益小组(SIG)制定的用于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的标准,采用跳频扩频(FHSS)方式,支持语音、数据传输。蓝牙可对多达8个连接成皮网(Piconet)的设备以及多个连接成散射网的皮网提供支持。蓝牙有79个信道,信道间隔均为1MHz。通信距离为10~100 m。
无线USB(WirelessUSB):WirelessUSB技术在3m距离的最大传输速率达到480Mbit/s,而性能与现有的USB2.0相同。WirelessUSB规定10m的速率为110Mbit/s,使用全球通用的2.4GHz ISM频段,通信距离高达10m,可连接8个设备。WirelessUSB并非联网解决方案,因此没有相关成本或功率开销,支持USB的即插即用,无需驱动程序和标准/认证过程。

七、RFID的发展历程

RFID的发展历程I

    RFID直接继承了雷达的概念,并由此发展出一种生机勃勃的AIDC新技术——RFID技术。1948年哈里.斯托克曼发表的“利用反射功率的通讯”奠定了射频识别RFID的理论基础。
RFID技术发展的历程表。在20世纪中,无线电技术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最重要的成就之一。RFID技术的发展可按10年期划分如下:

1941~1950年。雷达的改进和应用催生了RFID技术,1948年奠定了RFID技术的理论基础。
1951—1960年。早期RFID技术的探索阶段,主要处于实验室实验研究。
1961—1970年。RFID技术的理论得到了发展,开始了一些应用尝试。

RFID发展历程II

1971—1980年。RFID技术与产品研发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各种RFID技术测试得到加速。出现了一些最早的RFID应用。
1981~1990年。RFID技术及产品进入商业应用阶段,各种规模应用开始出现
1991~2000年。RFID技术标准化问题日趋得到重视,RFID产品得到广泛采用,RFID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2001—今。标准化问题日趋为人们所重视,RFID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有源电子标签、无源电子标签及半无源电子标签均得到发展,电子标签成本不断降低,规模应用行业扩大。RFID技术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完善。单芯片电子标签、多电子标签识读、无线可读可写、无源电子标签的远距离识别、适应高速移动物体的RFID正在成为现实。

  • 1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