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短路径——SPFA算法

SPFA算法

其实也是运用了动态规划的思想,借助于队列来实现求解最短路径。
其思想过程与Floyd算法有点相似,但是SPFA算法可以解决负权边的问题。

算法过程:

我们用数组dis记录每个结点的最短路径值(在目前步骤时),可以用邻接矩阵或邻接表来存储图G。

设立一个先进先出的队列q(C++的建议使用STL)用来保存待处理的结点,将源点放入。每次处理队列首元素u点,并且用u点当前的u点最短路径值对离开u点所指向的结点v进行松弛操作(即从原点到u点然后到v点的路径,判定是否dis[j]>dis[i]+map[i][j],如果该式成立则将dis[j]减小到dis[i]+w[i][j],否则不动),如果v点的最短路径值有所调整,且v点不在当前的队列中,就将v点放入队尾。这样不断从队列中取出结点来进行松弛操作,直至队列空为止。

详细过程见分享博客:传送门

例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nclude<iostream>
#include<queue>
#include<vector>
#define maxn 100005 
#define inf 9999999
using namespace std;
vector<pair<int ,int>> g[maxn];
int n,m,s,t;
int dis[maxn];
int used[maxn];
queue<int >q;
void spfa(int s)
{
	for(int i=0;i<maxn;i++) dis[i]=inf;
	q.push(s);
	dis[s]=0;
	used[s]=1;
	while(!q.empty())
	{
		int now=q.front();
		q.pop();
		used[now]=0;
		for(int i=0;i<g[now].size();i++)
		{
			int v=g[now][i].first;
			if(dis[v]>dis[now]+g[now][i].second)
			{
				dis[v]=dis[now]+g[now][i].second;
				if(used[v]==1) continue;
				used[v]=1;
				q.push(v);
			}
		}
	}
}
int main( )
{
	cin>>n>>m>>s>>t;
	for(int i=0;i<m;i++)
	{
		int x,y,d;
		cin>>x>>y>>d;
		g[x].push_back(make_pair(y,d));
		g[y].push_back(make_pair(x,d));  
	}
	spfa(s);
	cout<<dis[t]<<endl;
	return 0;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