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

一、let 和 const 命令

全局变量

在函数外声明的变量作用域是全局的,全局变量在 JavaScript 程序的任何地方都可以访问。

var carName = "Volvo";
 
// 这里可以使用 carName 变量
 
function myFunction() {
    // 这里也可以使用 carName 变量
}
局部变量

在函数内声明的变量作用域是局部的(函数内),函数内使用 var 声明的变量只能在函数内容访问,如果不使用 var 则是全局变量。

// 这里不能使用 carName 变量
 
function myFunction() {
    var carName = "Volvo";
    // 这里可以使用 carName 变量
}
 
// 这里不能使用 carName 变量
JavaScript 块级作用域(Block Scope)

使用 var 关键字声明的变量不具备块级作用域的特性,它在 {} 外依然能被访问到。

{ 
    var x = 2; 
}
// 这里可以使用 x 变量

在 ES6 之前,是没有块级作用域的概念的。
ES6 可以使用 let 关键字来实现块级作用域。
let 声明的变量只在 let 命令所在的代码块 {} 内有效,在 {} 之外不能访问。

{ 
    let x = 2;
}
// 这里不能使用 x 变量
重新定义变量

使用 var 关键字重新声明变量可能会带来问题。在块中重新声明变量也会重新声明块外的变量:

var x = 10;
// 这里输出 x 为 10
{ 
    var x = 2;
    // 这里输出 x 为 2
}
// 这里输出 x 为 2

let 关键字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它只在 let 命令所在的代码块 {} 内有效。

var x = 10;
// 这里输出 x 为 10
{ 
    let x = 2;
    // 这里输出 x 为 2
}
// 这里输出 x 为 10
循环作用域

使用 var 关键字:

var i = 5;
for (var i = 0; i < 10; i++) {
    // 一些代码...
}
// 这里输出 i 为 10

使用 let 关键字:

let i = 5;
for (let i = 0; i < 10; i++) {
    // 一些代码...
}
// 这里输出 i 为 5

在第一个实例中,使用了 var 关键字,它声明的变量是全局的,包括循环体内与循环体外。
在第二个实例中,使用 let 关键字, 它声明的变量作用域只在循环体内,循环体外的变量不受影响。

局部变量

在函数体内使用 var 和 let 关键字声明的变量有点类似。
它们的作用域都是局部的:

// 使用 var
function myFunction() {
    var carName = "Volvo";   // 局部作用域
}

// 使用 let
function myFunction() {
    let carName = "Volvo";   //  局部作用域
}
全局变量

在函数体外或代码块外使用 var 和 let 关键字声明的变量也有点类似它们的作用域都是全局的:

// 使用 var
var x = 2;       // 全局作用域

// 使用 let
let x = 2;       // 全局作用域
const

const 用于声明一个或多个常量,声明时必须进行初始化,且初始化后值不可再修改:

const PI = 3.141592653589793;
PI = 3.14;      // 报错
PI = PI + 10;   // 报错

const定义常量与使用let 定义的变量相似:

  • 二者都是块级作用域
  • 都不能和它所在作用域内的其他变量或函数拥有相同的名称

两者还有以下两点区别:

  • const声明的常量必须初始化,而let声明的变量不用
  • const 定义常量的值不能通过再赋值修改,也不能再次声明。而 let 定义的变量值可以修改。
var x = 10;
// 这里输出 x 为 10
{ 
    const x = 2;
    // 这里输出 x 为 2
}
// 这里输出 x 为 10

const 声明的常量必须初始化:

// 错误写法
const PI;
PI = 3.14159265359;

// 正确写法
const PI = 3.14159265359;
并非真正的常量

const 的本质: const 定义的变量并非常量,并非不可变,它定义了一个常量引用一个值。使用 const 定义的对象或者数组,其实是可变的。下面的代码并不会报错:

// 创建常量对象
const car = {type:"Fiat", model:"500", color:"white"};
 
// 修改属性:
car.color = "red";
 
// 添加属性
car.owner = "Johnson";

但是我们不能对常量对象重新赋值:

const car = {type:"Fiat", model:"500", color:"white"};
car = {type:"Volvo", model:"EX60", color:"red"};    // 错误

以下实例修改常量数组:

// 创建常量数组
const cars = ["Saab", "Volvo", "BMW"];
 
// 修改元素
cars[0] = "Toyota";
 
// 添加元素
cars.push("Audi");

但是我们不能对常量数组重新赋值:

const cars = ["Saab", "Volvo", "BMW"];
cars = ["Toyota", "Volvo", "Audi"];    // 错误

二、变量的解构赋值

1. 数组的解构赋值
基本用法

ES6 允许按照一定模式,从数组和对象中提取值,对变量进行赋值,这被称为解构(Destructuring)。以前为变量赋值,只能直接指定值。

let a = 1;
let b = 2;
let c = 3;

ES6 允许写成下面这样。

let [a, b, c] = [1, 2, 3];

上面代码表示,可以从数组中提取值,按照对应位置,对变量赋值。
本质上,这种写法属于“模式匹配”,只要等号两边的模式相同,左边的变量就会被赋予对应的值。

let [foo, [[bar], baz]] = [1, [[2], 3]];
foo // 1
bar // 2
baz // 3

let [ , , third] = ["foo", "bar", "baz"];
third // "baz"

let [x, , y] = [1, 2, 3];
x // 1
y // 3

let [head, ...tail] = [1, 2, 3, 4];
head // 1
tail // [2, 3, 4]

let [x, y, ...z] = ['a'];
x // "a"
y // undefined

如果解构不成功,变量的值就等于undefined。如果等号的右边不是数组,那么将会报错。

默认值

解构赋值允许指定默认值。

let [foo = true] = [];
foo // true

let [x, y = 'b'] = ['a']; // x='a', y='b'
let [x, y = 'b'] = ['a', undefined]; // x='a', y='b'

内部使用严格相等运算符(===),判断一个位置是否有值。所以,只有当一个数组成员严格等于undefined,默认值才会生效。如果一个数组成员是null,默认值就不会生效,因为null不严格等于undefined。

let [x = 1, y = x] = [];     // x=1; y=1
let [x = 1, y = x] = [2];    // x=2; y=2
let [x = 1, y = x] = [1, 2]; // x=1; y=2
let [x = y, y = 1] = [];     // ReferenceError: y is not defined

最后一个表达式之所以会报错,是因为x用y做默认值时,y还没有声明。

2. 对象的解构赋值
简介

解构不仅可以用于数组,还可以用于对象。

let { foo, bar } = { foo: 'aaa', bar: 'bbb' };
foo // "aaa"
bar // "bbb"

象的解构与数组有一个重要的不同。数组的元素是按次序排列的,变量的取值由它的位置决定;而对象的属性没有次序,变量必须与属性同名,才能取到正确的值。

let { bar, foo } = { foo: 'aaa', bar: 'bbb' };
foo // "aaa"
bar // "bbb"

let { baz } = { foo: 'aaa', bar: 'bbb' };
baz // undefined

第一个例子等号左边的两个变量的次序,与等号右边两个同名属性的次序不一致,但是对取值完全没有影响。
第二个例子的变量没有对应的同名属性,导致取不到值,最后等于undefined。
如果解构失败,变量的值等于undefined。

let {foo} = {bar: 'baz'};
foo // undefined

等号右边的对象没有foo属性,所以变量foo取不到值,所以等于undefined。
对象的解构赋值,可以很方便地将现有对象的方法,赋值到某个变量。

// 例一
let { log, sin, cos } = Math;

// 例二
const { log } = console;
log('hello') // hello

例一将Math对象的对数、正弦、余弦三个方法,赋值到对应的变量上,使用起来就会方便很多。
例二将console.log赋值到log变量。
如果变量名与属性名不一致,必须写成下面这样

let { foo: baz } = { foo: 'aaa', bar: 'bbb' };
baz // "aaa"

let obj = { first: 'hello', last: 'world' };
let { first: f, last: l } = obj;
f // 'hello'
l // 'world'

foo是匹配的模式,baz是变量。真正被赋值的是变量baz,而不是模式foo.

这实际上说明,对象的解构赋值是下面形式的简写

let { foo: foo, bar: bar } = { foo: 'aaa', bar: 'bbb' };

对象的解构赋值的内部机制,是先找到同名属性,然后再赋给对应的变量。真正被赋值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与数组一样,解构也可以用于嵌套结构的对象。

let obj = {};
let arr = [];

({ foo: obj.prop, bar: arr[0] } = { foo: 123, bar: true });

obj // {prop:123}
arr // [true]
默认值

对象的解构也可以指定默认值。

var {x = 3} = {};
x // 3

var {x, y = 5} = {x: 1};
x // 1
y // 5

var {x: y = 3} = {};
y // 3

var {x: y = 3} = {x: 5};
y // 5

默认值生效的条件是,对象的属性值严格等于undefined。

var {x = 3} = {x: undefined};
x // 3

var {x = 3} = {x: null};
x // null

上面代码中,属性x等于null,因为null与undefined不严格相等,所以是个有效的赋值,导致默认值3不会生效。

注意点

(1)如果要将一个已经声明的变量用于解构赋值,必须非常小心。因为 JavaScript 引擎会将{x}理解成一个代码块,从而发生语法错误。只有不将大括号写在行首,避免 JavaScript 将其解释为代码块,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将整个解构赋值语句,放在一个圆括号里面,就可以正确执行。

// 错误的写法
let x;
{x} = {x: 1};
// SyntaxError: syntax error

// 正确的写法
let x;
({x} = {x: 1});

(2)解构赋值允许等号左边的模式之中,不放置任何变量名。因此,可以写出非常古怪的赋值表达式,表达式虽然毫无意义,但是语法是合法的,可以执行。

({} = [true, false]);
({} = 'abc');
({} = []);

(3)由于数组本质是特殊的对象,因此可以对数组进行对象属性的解构。上面代码对数组进行对象解构。数组arr的0键对应的值是1,[arr.length - 1]就是2键,对应的值是3。方括号这种写法,属于“属性名表达式”

let arr = [1, 2, 3];
let {0 : first, [arr.length - 1] : last} = arr;
first // 1
last // 3
3.字符串的解构赋值

字符串也可以解构赋值。这是因为此时,字符串被转换成了一个类似数组的对象。

const [a, b, c, d, e] = 'hello';
a // "h"
b // "e"
c // "l"
d // "l"
e // "o"

类似数组的对象都有一个length属性,因此还可以对这个属性解构赋值。

let {length : len} = 'hello';
len // 5
4.数值和布尔值的解构赋值

解构赋值时,如果等号右边是数值和布尔值,则会先转为对象。

let {toString: s} = 123;
s === Number.prototype.toString // true

let {toString: s} = true;
s === Boolean.prototype.toString // true

上面代码中,数值和布尔值的包装对象都有toString属性,因此变量s都能取到值。
解构赋值的规则是,只要等号右边的值不是对象或数组,就先将其转为对象。由于undefinednull无法转为对象,所以对它们进行解构赋值,都会报错

let { prop: x } = undefined; // TypeError
let { prop: y } = null; // TypeError
5.函数参数的解构赋值

函数的参数也可以使用解构赋值。

function add([x, y]){
  return x + y;
}

add([1, 2]); // 3

上面代码中,函数add的参数表面上是一个数组,但在传入参数的那一刻,数组参数就被解构成变量x和y。对于函数内部的代码来说,它们能感受到的参数就是x和y。

[[1, 2], [3, 4]].map(([a, b]) => a + b);
// [ 3, 7 ]
function move({x = 0, y = 0} = {}) {
  return [x, y];
}

move({x: 3, y: 8}); // [3, 8]
move({x: 3}); // [3, 0]
move({}); // [0, 0]
move(); // [0, 0]

函数参数的解构也可以使用默认值。函数move的参数是一个对象,通过对这个对象进行解构,得到变量x和y的值。如果解构失败,x和y等于默认值。

function move({x, y} = { x: 0, y: 0 }) {
  return [x, y];
}

move({x: 3, y: 8}); // [3, 8]
move({x: 3}); // [3, undefined]
move({}); // [undefined, undefined]
move(); // [0, 0]

函数move的参数指定默认值,而不是为变量x和y指定默认值,所以会得到与前一种写法不同的结果。

[1, undefined, 3].map((x = 'yes') => x);
// [ 1, 'yes', 3 ]

undefined就会触发函数参数的默认值。

6.圆括号问题

解构赋值虽然很方便,但是解析起来并不容易。对于编译器来说,一个式子到底是模式,还是表达式,没有办法从一开始就知道,必须解析到(或解析不到)等号才能知道。
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如果模式中出现圆括号怎么处理。ES6 的规则是,只要有可能导致解构的歧义,就不得使用圆括号。
但这条规则实际上不那么容易辨别,处理起来相当麻烦。因此,建议只要有可能,就不要在模式中放置圆括号。

不能使用圆括号的情况

(1)变量声明语句, 6 个语句都会报错,因为它们都是变量声明语句,模式不能使用圆括号。

// 全部报错
let [(a)] = [1];

let {x: (c)} = {};
let ({x: c}) = {};
let {(x: c)} = {};
let {(x): c} = {};

let { o: ({ p: p }) } = { o: { p: 2 } };

(2)函数参数
函数参数也属于变量声明,因此不能带有圆括号。

// 报错
function f([(z)]) { return z; }
// 报错
function f([z,(x)]) { return x; }

(3)赋值语句的模式

// 全部报错
({ p: a }) = { p: 42 };
([a]) = [5];

将整个模式放在圆括号之中,导致报错。

// 报错
[({ p: a }), { x: c }] = [{}, {}];

上面代码将一部分模式放在圆括号之中,导致报错。

可以使用圆括号的情况

赋值语句的非模式部分,可以使用圆括号。这三行语句都可以正确执行,因为首先它们都是赋值语句,而不是声明语句;其次它们的圆括号都不属于模式的一部分。第一行语句中,模式是取数组的第一个成员,跟圆括号无关;第二行语句中,模式是p,而不是d;第三行语句与第一行语句的性质一致。

[(b)] = [3]; // 正确
({ p: (d) } = {}); // 正确
[(parseInt.prop)] = [3]; // 正确
7.用途

变量的解构赋值用途很多。
(1)交换变量的值,代码交换变量x和y的值,这样的写法不仅简洁,而且易读,语义非常清晰。

let x = 1;
let y = 2;

[x, y] = [y, x];

(2)从函数返回多个值
函数只能返回一个值,如果要返回多个值,只能将它们放在数组或对象里返回。有了解构赋值,取出这些值就非常方便。

// 返回一个数组

function example() {
  return [1, 2, 3];
}
let [a, b, c] = example();

// 返回一个对象

function example() {
  return {
    foo: 1,
    bar: 2
  };
}
let { foo, bar } = example();

3)函数参数的定义
解构赋值可以方便地将一组参数与变量名对应起来。

// 参数是一组有次序的值
function f([x, y, z]) { ... }
f([1, 2, 3]);

// 参数是一组无次序的值
function f({x, y, z}) { ... }
f({z: 3, y: 2, x: 1});

4)提取 JSON 数据
解构赋值对提取 JSON 对象中的数据,可以快速提取 JSON 数据的值。

let jsonData = {
  id: 42,
  status: "OK",
  data: [867, 5309]
};

let { id, status, data: number } = jsonData;

console.log(id, status, number);
// 42, "OK", [867, 5309]

三、数值的扩展

1.二进制和八进制表示法

ES6 提供了二进制和八进制数值的新的写法,分别用前缀0b(或0B)和0o(或0O)表示。

0b111110111 === 503 // true
0o767 === 503 // true

如果要将0b和0o前缀的字符串数值转为十进制,要使用Number方法。

Number('0b111')  // 7
Number('0o10')  // 8
2.Number.isFinite(), Number.isNaN()

Number.isFinite()用来检查一个数值是否为有限的(finite),即不是Infinity。如果参数类型不是数值,Number.isFinite一律返回false

Number.isFinite(15); // true
Number.isFinite(0.8); // true
Number.isFinite(NaN); // false
Number.isFinite(Infinity); // false
Number.isFinite(-Infinity); // false
Number.isFinite('foo'); // false
Number.isFinite('15'); // false
Number.isFinite(true); // false

Number.isNaN()用来检查一个值是否为NaN。如果参数类型不是NaNNumber.isNaN一律返回false。

Number.isNaN(NaN) // true
Number.isNaN(15) // false
Number.isNaN('15') // false
Number.isNaN(true) // false
Number.isNaN(9/NaN) // true
Number.isNaN('true' / 0) // true
Number.isNaN('true' / 'true') // true

它们与传统的全局方法isFinite()isNaN()的区别在于,传统方法先调用Number()将非数值的值转为数值,再进行判断,而这两个新方法只对数值有效,Number.isFinite()对于非数值一律返回false, Number.isNaN()只有对于NaN才返回true,非NaN一律返回false

isFinite(25) // true
isFinite("25") // true
Number.isFinite(25) // true
Number.isFinite("25") // false

isNaN(NaN) // true
isNaN("NaN") // true
Number.isNaN(NaN) // true
Number.isNaN("NaN") // false
Number.isNaN(1) // false
3.Number.parseInt(), Number.parseFloat()

ES6 将全局方法parseInt()parseFloat(),移植到Number对象上面,行为完全保持不变。

// ES5的写法
parseInt('12.34') // 12
parseFloat('123.45#') // 123.45

// ES6的写法
Number.parseInt('12.34') // 12
Number.parseFloat('123.45#') // 123.45

这样做的目的,是逐步减少全局性方法,使得语言逐步模块化。

Number.parseInt === parseInt // true
Number.parseFloat === parseFloat // true
4.Number.isInteger()

Number.isInteger()用来判断一个数值是否为整数。

Number.isInteger(25) // true
Number.isInteger(25.1) // false

JavaScript 内部,整数和浮点数采用的是同样的储存方法,所以 25 和 25.0 被视为同一个值

Number.isInteger(25) // true
Number.isInteger(25.0) // true

如果参数不是数值,Number.isInteger返回false

Number.isInteger() // false
Number.isInteger(null) // false
Number.isInteger('15') // false
Number.isInteger(true) // false

注意,由于 JavaScript 采用 IEEE 754 标准,数值存储为64位双精度格式,数值精度最多可以达到 53 个二进制位(1 个隐藏位与 52 个有效位)。如果数值的精度超过这个限度,第54位及后面的位就会被丢弃,这种情况下,Number.isInteger可能会误判。

Number.isInteger(3.0000000000000002) // true

上面代码中,Number.isInteger的参数明明不是整数,但是会返回true。原因就是这个小数的精度达到了小数点后16个十进制位,转成二进制位超过了53个二进制位,导致最后的那个2被丢弃了。
对数据精度的要求较高,不建议使用Number.isInteger()判断一个数值是否为整数。
Math.trunc方法用于去除一个数的小数部分,返回整数部分。

Math.trunc(4.1) // 4
Math.trunc(4.9) // 4
Math.trunc(-4.1) // -4
Math.trunc(-4.9) // -4
Math.trunc(-0.1234) // -0

对于非数值,Math.trunc内部使用Number方法将其先转为数值。

Math.trunc('123.456') // 123
Math.trunc(true) //1
Math.trunc(false) // 0
Math.trunc(null) // 0

对于空值和无法截取整数的值,返回NaN

Math.trunc(NaN);      // NaN
Math.trunc('foo');    // NaN
Math.trunc();         // NaN
Math.trunc(undefined) // NaN
5.Math.sign()

Math.sign方法用来判断一个数到底是正数、负数、还是零。对于非数值,会先将其转换为数值。

它会返回五种值。

  • 参数为正数,返回+1;
  • 参数为负数,返回-1;
  • 参数为 0,返回0;
  • 参数为-0,返回-0;
  • 其他值,返回NaN。
Math.sign(-5) // -1
Math.sign(5) // +1
Math.sign(0) // +0
Math.sign(-0) // -0
Math.sign(NaN) // NaN

如果参数是非数值,会自动转为数值。对于那些无法转为数值的值,会返回NaN

6. Math.cbrt()

Math.cbrt方法用于计算一个数的立方根。

Math.cbrt(-1) // -1
Math.cbrt(0)  // 0
Math.cbrt(1)  // 1
Math.cbrt(8)  // 2

对于非数值,Math.cbrt方法内部也是先使用Number方法将其转为数值。

Math.cbrt('8') // 2
Math.cbrt('hello') // NaN
7. Math.clz32()

Math.clz32()方法将参数转为 32 位无符号整数的形式,然后返回这个 32 位值里面有多少个前导 0。

Math.clz32(0) // 32
Math.clz32(1) // 31
Math.clz32(1000) // 22
Math.clz32(0b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 1
Math.clz32(0b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 2

上面代码中,0 的二进制形式全为 0,所以有 32 个前导 0;1 的二进制形式是0b1,只占 1 位,所以 32 位之中有 31 个前导 0;1000 的二进制形式是0b1111101000,一共有 10 位,所以 32 位之中有 22 个前导 0。
ath.clz32`方法只考虑整数部分。

Math.clz32(3.2) // 30
Math.clz32(3.9) // 30

对于空值或其他类型的值,Math.clz32方法会将它们先转为数值,然后再计算。

Math.clz32() // 32
Math.clz32(NaN) // 32
Math.clz32(Infinity) // 32
Math.clz32(null) // 32
Math.clz32('foo') // 32
Math.clz32([]) // 32
Math.clz32({}) // 32
Math.clz32(true) // 31
8. Math.hypot()

Math.hypot方法返回所有参数的平方和的平方根

Math.hypot(3, 4);        // 5
Math.hypot(3, 4, 5);     // 7.0710678118654755
Math.hypot();            // 0
Math.hypot(NaN);         // NaN
Math.hypot(3, 4, 'foo'); // NaN
Math.hypot(3, 4, '5');   // 7.0710678118654755
Math.hypot(-3);          // 3

如果参数不是数值,Math.hypot方法会将其转为数值。只要有一个参数无法转为数值,就会返回 NaN

对数方法
(1) Math.expm1()

Math.expm1(x)返回 ex - 1,即Math.exp(x) - 1

Math.expm1(-1) // -0.6321205588285577
Math.expm1(0)  // 0
Math.expm1(1)  // 1.718281828459045
(2)Math.log1p()

Math.log1p(x)方法返回1 + x的自然对数,即Math.log(1 + x)。如果x小于-1,返回NaN

Math.log1p(1)  // 0.6931471805599453
Math.log1p(0)  // 0
Math.log1p(-1) // -Infinity
Math.log1p(-2) // NaN
(3)Math.log10()

Math.log10(x)返回以 10 为底的x的对数。如果x小于 0,则返回 NaN

Math.log10(2)      // 0.3010299956639812
Math.log10(1)      // 0
Math.log10(0)      // -Infinity
Math.log10(-2)     // NaN
Math.log10(100000) // 5
9.指数运算符
2 ** 2 // 4
2 ** 3 // 8

这个运算符的一个特点是右结合,而不是常见的左结合。多个指数运算符连用时,是从最右边开始计算的。

// 相当于 2 ** (3 ** 2)
2 ** 3 ** 2
// 512

首先计算的是第二个指数运算符,而不是第一个。
指数运算符可以与等号结合,形成一个新的赋值运算符(**=)

let a = 1.5;
a **= 2;
// 等同于 a = a * a;

let b = 4;
b **= 3;
// 等同于 b = b * b * b;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它具有高效、灵活、可移植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领域的开发。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如if语句、循环语句等)、函数、指针等。下面详细介绍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 1. 变量和数据类型 在C语言中,变量用于存储数据,数据类型用于定义变量的类型和范围。C语言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包括基本数据类型(如int、float、char等)和复合数据类型(如结构体、联合等)。 2. 运算符 C语言中常用的运算符包括算术运算符(如+、、、/等)、关系运算符(如==、!=、、=、<、<=等)、逻辑运算符(如&&、||、!等)。此外,还有位运算符(如&、|、^等)和指针运算符(如、等)。 3. 控制结构 C语言中常用的控制结构包括if语句、循环语句(如for、while等)和switch语句。通过这些控制结构,可以实现程序的分支、循环和多路选择等功能。 4. 函数 函数是C语言中用于封装代码的单元,可以实现代码的复用和模化。C语言中定义函数使用关键字“void”或返回值类型(如int、float等),并通过“{”和“}”括起来的代码来实现函数的功能。 5. 指针 指针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变量地址的变量。通过指针,可以实现对内存的间接访问和修改。C语言中定义指针使用星号()符号,指向数组、字符串和结构体等数据结构时,还需要注意数组名和字符串常量的特殊性质。 6. 数组和字符串 数组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同类型数据的结构,可以通过索引访问和修改数组中的元素。字符串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文本数据的特殊类型,通常以字符串常量的形式出现,用双引号("...")括起来,末尾自动添加'\0'字符。 7. 结构体和联合 结构体和联合是C语言中用于存储不同类型数据的复合数据类型。结构体由多个成员组成,每个成员可以是不同的数据类型;联合由多个变量组成,它们共用同一内存空间。通过结构体和联合,可以实现数据的封装和抽象。 8. 文件操作 C语言中通过文件操作函数(如fopen、fclose、fread、fwrite等)实现对文件的读写操作。文件操作函数通常返回文件指针,用于表示打开的文件。通过文件指针,可以进行文件的定位、读写等操作。 总之,C语言是一种功能强大、灵活高效的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结构,可以为编程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该资源内项目源码是个人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代码都测试ok,都是运行成功后才上传资源,答辩评审平均分达到96分,放心下载使用! ## 项目备注 1、该资源内项目代码都经过测试运行成功,功能ok的情况下才上传的,请放心下载使用! 2、本项目适合计算机相关专业(如计科、人工智能、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的在校学生、老师或者企业员工下载学习,也适合小白学习进阶,当然也可作为毕设项目、课程设计、作业、项目初期立项演示等。 3、如果基础还行,也可在此代码基础上进行修改,以实现其他功能,也可用于毕设、课设、作业等。 下载后请首先打开README.md文件(如有),仅供学习参考, 切勿用于商业用途。 该资源内项目源码是个人的课程设计,代码都测试ok,都是运行成功后才上传资源,答辩评审平均分达到96分,放心下载使用! ## 项目备注 1、该资源内项目代码都经过测试运行成功,功能ok的情况下才上传的,请放心下载使用! 2、本项目适合计算机相关专业(如计科、人工智能、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的在校学生、老师或者企业员工下载学习,也适合小白学习进阶,当然也可作为毕设项目、课程设计、作业、项目初期立项演示等。 3、如果基础还行,也可在此代码基础上进行修改,以实现其他功能,也可用于毕设、课设、作业等。 下载后请首先打开README.md文件(如有),仅供学习参考, 切勿用于商业用途。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