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网络协议

  • 一个协议定义了在两个或多个通信实体之间交换的报文格式和次序,以及报文发送和接收一条报文采取的动作。
  • 为了完成工作,要求多个通信实体运行相同的协议。
    #分组交换
  • 源将长报文划分为较小的数据块,称为分组。
  • 在源和目的地之间,每个分组通过通信链路和分组交换机(路由器、链路层交换机)传送。
  • 多数分组交换机在链路的输入端使用存储转发机制——交换机能够开始向输出链路传输该分组的第一个比特之前,必须接收到整个分组。(存储转发时延)
  • 对于每条相连的链路,分组交换机具有一个输出缓存,存储准备发往那条链路的分组。如果到达的分组需要传输到某条链路,但该链路正忙传输其他分组,该分组必须在输出缓存中等待**(排队时延)。如果输出缓存已被其他待传输的分组完全充满,将出现分组丢失(丢包)**。
  • 常见时延:结点处理时延、排队时延、传输时延、传播时延
    #电路交换
  • 在电路交换网络中,在端系统通话期间,预留了端系统间通信沿路径所需要的资源。
  • 链路中的电路交换通过频分多用或时分多用实现。
    #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的对比
  • 分组交换不适合实时服务
  • 分组交换提供比电路交换更好的带宽共享
  • 分组交换更简单、有效、成本更低
    #转发表
    转发表用于将目的地址(或目的地址的一部分)映射为输出链路。
    #协议分层
  • 一个协议层能够用软件、硬件或两者的结合实现
  • 协议分层具有概念化和结构化的优点
  • 分层的缺点
    1、一层可能冗余较低层的功能
    2、某层的功能可能需要仅在其他层才出现的信息
    #分层
    五层因特网协议栈:应用、运输、网络、链路、物理
    七层OSI:应用、表示、会话、运输、网络、链路、物理
    ##应用层
  • 应用层是网络应用程序及它们的应用层协议存留的地方
  • HTTP、SMTP、FTP
  • 位于应用层的信息分组称为报文
    ##运输层
  • 运输层在应用程序端点之间传送应用层报文
  • TCP、UDP
  • 运输层分组称为报文段
    ##网络层
  • 网络层将网络层分组从一台主机移动到另一台主机
  • IP协议:定义了在数据报中的各个字段以及端系统和路由器如何作用这些字段
  • 网络层包括路由选择协议
  • 数据报
    ##链路层
  • 链路层将从一个网络元素移动到临近的网络元素
    ##物理层
  • 将帧的一个个比特从一个结点移动到另一个结点
    #封装
    封装——当网络中的两台计算机要进行通信时,数据由发送端的应用层向下,逐层传送,而且每到一层都为原始数据添加报头(有的层除增加报头外,还需要添加报尾),这称为数据封装的过程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