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F103C8T6 引脚功能详述
STM32F103C8T6 是一款基于 ARM Cortex-M3 内核的微控制器,拥有丰富的 GPIO 引脚资源,每个引脚均可灵活配置,以适应多种应用场景。以下是其常用引脚功能的详细整理:
一、通用 I/O 引脚
- PA0-PA15 :共 16 个引脚,具备输入 / 输出、外部中断、模拟输入等多种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基础的 I/O 操作及相关拓展功能。
- PB0-PB15 :同样为 16 个引脚,功能与 PA 系列类似,能够满足多样化的 I/O 需求,并支持外部中断与模拟输入等功能。
- PC13-PC15 :这 3 个引脚可用于输入 / 输出、外部中断等,虽数量较少,但在特定场景下可发挥关键作用。
- PD0-PD2 :3 个引脚,支持输入 / 输出、外部中断,可作为辅助的 I/O 资源用于系统设计。
- PE0-PE5 :共 6 个引脚,具备输入 / 输出、外部中断等功能,为系统的扩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 PF0-PF1 :这 2 个引脚可用于输入 / 输出、外部中断等,在特定功能模块中可灵活运用。
二、特殊功能引脚
-
通信功能引脚
- PA9/PA10 :作为 USART1 的 TX/RX 引脚,用于实现串行通信功能,可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 PA2/PA3 :USART2 的 TX/RX 引脚,拓展了微控制器的串行通信能力,适应多设备通信需求。
- PA0/PA1 :UART4 的 TX/RX 引脚,进一步丰富了串行通信的配置选项,满足复杂通信架构的设计要求。
- PB10/PB11 :I2C2 的 SCL/SDA 引脚,用于构建 I2C 总线通信,支持与各类 I2C 设备的连接。
-
模数转换引脚 :PA4-PA7,PB0-PB1 作为 ADC 模数转换器的模拟输入引脚,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实现对模拟量的精确测量与监控。
-
电源相关引脚
- VCC :用于接入电路的电压,为整个电路提供动力支持。
- VDD :作为器件内部的工作电压,保障微控制器稳定运行。
- VSS :电路公共接地端电压,用于形成稳定的参考电位,确保信号的准确传输。
- VEE :负电压供电引脚,主要用于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适应特定电路的设计需求。
- VBAT :当连接电池或其他电源时,可在 VDD 断电时保存备份寄存器内容及维持 RTC 功能,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和数据保持能力。
三、引脚定义表
注:带 FT 的 IO 口可容忍 5V 电压,部分功能需引脚重定义。
引脚号 | 引脚名称 | 类型 | I/O 口电平 | 主功能 | 默认复用功能 | 重定义功能 |
---|---|---|---|---|---|---|
1 | VBAT | S | VBAT | |||
2 | PC13-TAMPER-RTC | I/O | PC13 | TAMPER-RTC | ||
3 | PC14-OSC32_IN | I/O | PC14 | OSC32_IN | ||
4 | PC15-OSC32_OUT | I/O | PC15 | OSC32_OUT | ||
5 | OSC_IN | I | OSC_IN | |||
6 | OSC_OUT | O | OSC_OUT | |||
7 | NRST | I/O | NRST | |||
8 | VSSA | S | VSSA | |||
9 | VDDA | S | VDDA | |||
10 | PA0-WKUP | I/O | PA0 | WKUP/USART2_CTS/ADC12_IN0/TIM2_CH1_ETR | ||
11 | PA1 | I/O | PA1 | USART2_RTS/ADC12_IN1/TIM2_CH2 | ||
12 | PA2 | I/O | PA2 | USART2_TX/ADC12_IN2/TIM2_CH3 | ||
13 | PA3 | I/O | PA3 | USART2_RX/ADC12_IN3/TIM2_CH4 | ||
14 | PA4 | I/O | PA4 | SPI1_NSS/USART2_CK/ADC12_IN4 | ||
15 | PA5 | I/O | PA5 | SPI1_SCK/ADC12_IN5 | ||
16 | PA6 | I/O | PA6 | SPI1_MISO/ADC12_IN6/TIM3_CH1 | TIM1_BKIN | |
17 | PA7 | I/O | PA7 | SPI1_MOSI/ADC12_IN7/TIM3_CH2 | TIM1_CH1N | |
18 | PB0 | I/O | PB0 | ADC12_IN8/TIM3_CH3 | TIM1_CH2N | |
19 | PB1 | I/O | PB1 | ADC12_IN9/TIM3_CH4 | TIM1_CH3N | |
20 | PB2 | I/O | FT | PB2/BOOT1 | ||
21 | PB10 | I/O | FT | PB10 | I2C2_SCL/USART3_TX | TIM2_CH3 |
22 | PB11 | I/O | FT | PB11 | I2C2_SDA/USART3_RX | TIM2_CH4 |
23 | VSS_1 | S | VSS_1 | |||
24 | VDD_1 | S | VDD_1 | |||
25 | PB12 | I/O | FT | PB12 | SPI2_NSS/I2C2_SMBAI/USART3_CK/TIM1_BKIN | |
26 | PB13 | I/O | FT | PB13 | SPI2_SCK/USART3_CTS/TIM1_CH1N | |
27 | PB14 | I/O | FT | PB14 | SPI2_MISO/USART3_RTS/TIM1_CH2N | |
28 | PB15 | I/O | FT | PB15 | SPI2_MOSI/TIM1_CH3N | |
29 | PA8 | I/O | FT | PA8 | USART1_CK/TIM1_CH1/MCO | |
30 | PA9 | I/O | FT | PA9 | USART1_TX/TIM1_CH2 | |
31 | PA10 | I/O | FT | PA10 | USART1_RX/TIM1_CH3 | |
32 | PA11 | I/O | FT | PA11 | USART1_CTS/USBDM/CAN_RX/TIM1_CH4 | |
33 | PA12 | I/O | FT | PA12 | USART1_RTS/USBDP/CAN_TX/TIM1_ETR | |
34 | PA13 | I/O | FT | JTMS/SWDIO | PA13 | |
35 | VSS_2 | S | VSS_2 | |||
36 | VDD_2 | S | VDD_2 | |||
37 | PA14 | I/O | FT | JTCK/SWCLK | PA14 | |
38 | PA15 | I/O | FT | JTDI | TIM2_CH1_ETR/PA15/SPI1_NSS | |
39 | PB3 | I/O | FT | JTDO | PB3/TRACESWO/TIM2_CH2/SPI1_SCK | |
40 | PB4 | I/O | FT | NJTRST | PB4/TIM3_CH1/SPI1_MISO | |
41 | PB5 | I/O | PB5 | I2C1_SMBAI | TIM3_CH2/SPI1_MOSI | |
42 | PB6 | I/O | FT | PB6 | I2C1_SCL/TIM4_CH1 | USART1_TX |
43 | PB7 | I/O | FT | PB7 | I2C1_SDA/TIM4_CH2 | USART1_RX |
44 | BOOT0 | I | BOOT0 | |||
45 | PB8 | I/O | FT | PB8 | TIM4_CH3 | I2C1_SCL/CAN_RX |
46 | PB9 | I/O | FT | PB9 | TIM4_CH4 | I2C1_SDA/CAN_TX |
47 | VSS_3 | S | VSS_3 | |||
48 | VDD_3 | S | VDD_3 |
STM32F103C8T6 引脚功能详解
一、引脚定义图解释
上表中,S 表示电源,IO 表示输入输出,FT 表示容忍电压可达 5V,没有 FT 的只能达 3.3V。
- VBAT :备用电源引脚,当系统断电时,备用电源可给内部的 RTC 时钟和备份寄存器供电,确保数据不丢失。
- 2 号引脚(PC13-TAMPER-RTC) :可用于保护数据,防止其被读取,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 3 - 6 号引脚 :晶振输入引脚,用于连接外部晶振,为系统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
- 7 号引脚(NTST) :复位引脚,用于系统复位操作,确保系统初始化正常。
- 8、9 号引脚(VSSA、VDDA) :内部模拟部分电源引脚,如 ADC、RC 振荡器等,需接 3.3V 电源,为模拟电路提供稳定的电压。
- 10 - 19,21,22,25 - 33,41 - 43,45,46 号引脚 :均为 IO 口,可用于输入输出等操作,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
- 20 号引脚(PB2) :既可以作为 IO 口使用,也可作为 boot1 引脚,与 BOOT0 一起用于配置启动模式,决定系统从何处启动。
- 23,24 号引脚(VSS_1、VDD_1) :系统的主电源口,与 VSS_2/3、VDD_2/3 一起分区供电,需全部接上,确保系统电源稳定。
- 34,36 号引脚(PA13:JTMS/SWDIO、PA14:JTCK/SWCLK) :SW 下载调试端口,用于系统调试和程序下载,是开发过程中重要的接口。
- PA13,PA14,PA15,PB3,PB4 :JT 的 5 根调试端口,一般不调用为 IO 口,主要用于专业的调试操作。
二、常用功能引脚
(一)通用 I/O 引脚
- PA0-PA15 :共 16 个引脚,可用于输入 / 输出、外部中断、模拟输入等,功能丰富多样,满足基础的 I/O 操作及相关拓展功能。
- PB0-PB15 :同样为 16 个引脚,功能与 PA 系列类似,能够适应多种 I/O 需求,支持外部中断与模拟输入等功能。
- PC13-PC15 :3 个引脚,可用于输入 / 输出、外部中断等,在特定场景下发挥关键作用。
- PD0-PD2 :3 个引脚,支持输入 / 输出、外部中断,作为辅助的 I/O 资源用于系统设计。
- PE0-PE5 :6 个引脚,具备输入 / 输出、外部中断等功能,为系统的扩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 PF0-PF1 :2 个引脚,可用于输入 / 输出、外部中断等,在特定功能模块中灵活运用。
(二)特殊功能引脚
-
通信功能引脚
- PA9/PA10 :USART1 的 TX/RX 引脚,用于实现串行通信,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 PA2/PA3 :USART2 的 TX/RX 引脚,拓展了微控制器的串行通信能力,适应多设备通信需求。
- PA0/PA1 :UART4 的 TX/RX 引脚,进一步丰富了串行通信的配置选项。
- PB10/PB11 :I2C2 的 SCL/SDA 引脚,用于构建 I2C 总线通信,支持与各类 I2C 设备的连接。
-
模数转换引脚 :PA4-PA7,PB0-PB1 作为 ADC 模数转换器的模拟输入引脚,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实现对模拟量的精确测量与监控。
三、常用引脚
(一)晶振
- 3456 号引脚口 :时钟晶振引脚口,为系统提供精确的时钟信号,确保系统各模块同步运行。
- PC14-OSC32_IN,PC15-OSC32_OUT :32.768kHz 的晶振引脚,常用于实时时钟(RTC)功能,提供低频时钟信号。
- OSC_IN,OSC_OUT :8MHz 的晶振引脚,作为主晶振,为系统核心提供高频时钟信号,保障系统正常运行。
(二)下载端口
- PA13:JTMS/SWDIO
- PA14:JTCK/SWCLK :这两根引脚组成 SW 下载调试端口,用于系统调试和程序下载,是开发过程中重要的接口,方便开发者对系统进行调试和更新。
(三)串口
- PA9,PA10 :USART1_TX,USART1_RX,用于实现 USART1 的串行通信功能,可与其他设备进行高速数据传输。
- PA2,PA3 :USART2_TX,USART2_RX,用于 USART2 的串行通信,拓展了系统的通信能力,适应多设备通信场景。
(四)IIC
- PB6,PB7 :I2C1_SCL,I2C1_SDA,用于 I2C1 总线通信,可连接各类 I2C 设备,如传感器、存储器等。
- PB10,PB11 :I2C2_SCL,I2C2_SDA,用于 I2C2 总线通信,进一步丰富了系统的通信配置,满足多设备连接需求。
(五)SPI
- PA4(SPI1 NSS),PA5(SPI1 SCK),PA6(SPI1 MISO),PA7(SPI1 MOSI) :组成 SPI1 接口,用于 SPI1 通信,可与外部 SPI 设备进行高速数据传输。
- PA12(SPI2 NSS),PA13(SPI2 SCK),PA14(SPI2 MISO),PA15(SPI2 MOSI) :组成 SPI2 接口,用于 SPI2 通信,进一步拓展了系统的 SPI 通信能力,适应多设备 SPI 通信需求。
(六)启动配置
一般为第一种主闪存存储器模式,系统从主闪存启动,这是最常见的启动方式。系统存储器模式可用于串口下载,作为救急方案,当 SW/JT 的下载引脚被调用完时,可通过串口进行程序下载。第三种模式初学者一般较少使用,通常用于特定的高级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