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安Note_day13

VLAN原理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即虚拟局域网,是将一个物理的局域网在逻辑上划分成多个广播域的技术。

VLAN内的用户可以进行二层互访,而不同VLAN间的用户被二层隔离。这样既能够隔离广播域,又能够提升网络的安全性。(VLAN的作用)

局域网的划分

物理划分:一台交换机,划分一个局域网。(成本较高)

逻辑划分:PC连接一台交换机,通过VLAN技术划分局域网。VLAN也就类似于在逻辑上创建一台交换机。

VLAN帧格式

没有携带Tag的帧,也就是Ethernet2(以太网2)帧格式。

VLAN帧:携带Tag的帧格式:

  1. D.MAC(目标MAC):6B

  2. S.MAC(源MAC):6B

  3. Tag(4B):标识此条数据帧,属于哪一台逻辑交换机(VLAN)。

    Tag组成:

    • TPID 2B:固定取值,0x8100,是IEEE定义的新类型,表明这是一个携带802.1Q标签的帧。如果不支持802.1Q的设备收到这样的帧,会将其丢弃。

    • TCI 2B:

      • PRI :Priority:3比特,表示帧的优先级,取值范围为0~7,值越大优先级越高。当交换机阻塞时,优先发送优先级高的数据帧。

      • CFI:Canonical Format Indicator,1比特。CFI表示MAC地址是否是经典格式。CFI为0说明是经典格式,CFI为1表示为非经典格式。用于区分以太网帧、FDDI(Fiber Distributed Digital Interface)帧和令牌环网帧。在以太网中,CFI的值为0。

      • 1.VLAN Identifier:VLAN ID,12比特。

  4. Type(上层数据类型):2B

  5. Data(数据):46-1500B

  6. FCS(帧校验):4B

交换机主要通过Tag来区分设备属于哪一个VLAN。

目前Tag技术,仅存在于交换机。所以,PC发送给交换机的数据帧,以及交换机发送给PC的数据帧,都不Tag,否则主机将不能识别此数据帧。

链路类型

接入链路(Access Link)

  • 连接用户主机和交换机的链路称为接入链路。

  • 主机通过Access Link接入交换机,传输标准以太网帧格式的数据帧。

  • 交换机收到标准以太网帧后,会根据交换机内的VLAN配置、主机接口,将此条数据帧加上Tag(Tag的值唯一,即主机只能逻辑上属于一个局域网)。

干道链路(Trunk Link)

  • 连接交换机和交换机的链路称为干道链路。

  • 干道链路上通过的帧一般为带Tag的VLAN帧。

  • 交换机发给由Trunk Link连接的其他交换机的数据帧为带有Tag的VLAN数据帧。此时Tag的值不再唯一(即交换机可以互联多个虚拟局域网)。

PVID

PVID表示端口在缺省情况下所属的VLAN。

缺省情况下,常见交换机每个接口的PVID都是1(即默认情况下,交换机的所有接口都在编号为1的VLAN下)。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