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 内存管理相关知识点介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什么会有内存管理??
随着计算机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早已不是单道处理模式了,不再使用古老的纸带打孔的方式,将持续输入到cpu,让其执行了,而是将程序加载到内存中去,那么当多个程序同时运行的情况下,怎么去给程序分配位置就是发明者要考虑的问题了。因此有了内存管理这种说法,
内存管理的目标有两点

  1. 地址保护:一个程序不能访问另一个程序的地址空间
  2. 地址独立:程序发出的地址应与物理地址没有直接关系

虚拟地址映射到物理内存
现代系统是为每一个进程提供了一个虚拟地址空间,以方便管理,同时方便共享内核空间的代码。(尽管用户空间的代码很可能不同,至少数据会不一样)
简而言之,就是16位寄存器无法存入20位地址,那么通过两个寄存器的相互配合,就能解决这一问题,那么分段就是必然手段。
1. 实模式寻址方式
2. 保护模式寻址方式

一: 虚拟地址, 逻辑地址

逻辑地址(Logical Address): 是指由程序产生的与段相关的偏移地址部分。是CPU所生成的地址。逻辑地址是内部和编程使用的、并不唯一。
例如,在进行C语言指针编程中,可以读取指针变量本身值(&操作),实际上这个值就是逻辑地址,它是相对于你当前进程数据段的地址,不和绝对物理地址相干。
操作系统为什么要引入虚拟地址?
在早期的计算机中,要运行一个程序,会把这些程序全都装入内存,程序都是直接运行在内存上的,也就是说程序中访问的内存地址都是实际的物理内存地址。当计算机同时运行多个程序时,必须保证这些程序用到的内存总量要小于计算机实际物理内存的大小。那当程序同时运行多个程序时,操作系统是如何为这些程序分配内存的呢?下面通过实例来说明当时的内存分配方法:
某台计算机总的内存大小是128M,现在同时运行两个程序A和B,A需占用内存10M,B需占用内存110。计算机在给程序分配内存时会采取这样的方法:先将内存中的前10M分配给程序A,接着再从内存中剩余的118M中划分出110M分配给程序B。这种分配方法可以保证程序A和程序B都能运行,但是这种简单的内存分配策略问题很多。
问题1:进程地址空间不隔离。由于程序都是直接访问物理内存,所以恶意程序可以随意修改别的进程的内存数据,以达到破坏的目的。有些非恶意的,但是有bug的程序也可能不小心修改了其它程序的内存数据,就会导致其它程序的运行出现异常。这种情况对用户来说是无法容忍的,因为用户希望使用计算机的时候,其中一个任务失败了,至少不能影响其它的任务。

问题2:内存使用效率低。在A和B都运行的情况下,如果用户又运行了程序C,而程序C需要20M大小的内存才能运行,而此时系统只剩下8M的空间可供使用,所以此时系统必须在已运行的程序中选择一个将该程序的数据暂时拷贝到硬盘上,释放出部分空间来供程序C使用,然后再将程序C的数据全部装入内存中运行。可以想象得到,在这个过程中,有大量的数据在装入装出,导致效率十分低下。

问题3:程序运行的地址不确定。当内存中的剩余空间可以满足程序C的要求后,操作系统会在剩余空间中随机分配一段连续的20M大小的空间给程序C使用,因为是随机分配的,所以程序运行的地址是不确定的。
  
虚拟地址和分段的由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想到了一种变通的方法,就是增加一个中间层,利用一种间接的地址访问方法访问物理内存。按照这种方法,程序中访问的内存地址不再是实际的物理内存地址,而是一个虚拟地址,然后由操作系统将这个虚拟地址映射到适当的物理内存地址上。这样,只要操作系统处理好虚拟地址到物理内存地址的映射,就可以保证不同的程序最终访问的内存地址位于不同的区域,彼此没有重叠,就可以达到内存地址空间隔离的效果。

       人们之所以要创建一个虚拟地址空间,目的是为了解决进程地址空间隔离的问题。但程序要想执行,必须运行在真实的内存上,所以,必须在虚拟地址与物理地址间建立一种映射关系。这样,通过映射机制,当程序访问虚拟地址空间上的某个地址值时,就相当于访问了物理地址空间中的另一个值。人们想到了一种分段(Sagmentation)的方法,它的思想是在虚拟地址空间和物理地址空间之间做一一映射。比如说虚拟地址空间中某个10M大小的空间映射到物理地址空间中某个10M大小的空间。这种思想理解起来并不难,操作系统保证不同进程的地址空间被映射到物理地址空间中不同的区域上,这样每个进程最终访问到的 物理地址空间都是彼此分开的。通过这种方式,就实现了进程间的地址隔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种分段的映射方法虽然解决了上述中的问题一和问题三,但并没能解决问题二,即内存的使用效率问题。在分段的映射方法中,每次换入换出内存的都是整个程序,这样会造成大量的磁盘访问操作,导致效率低下。所以这种映射方法还是稍显粗糙,粒度比较大。实际上,程序的运行有局部性特点,在某个时间段内,程序只是访问程序的一小部分数据,也就是说,程序的大部分数据在一个时间段内都不会被用到。基于这种情况,人们想到了粒度更小的内存分割和映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分页(Paging)。

分页
       分页的基本方法是,将地址空间分成许多的页。每页的大小由CPU决定,然后由操作系统选择页的大小。目前Inter系列的CPU支持4KB或4MB的页大小,而PC上目前都选择使用4KB。按这种选择,4GB虚拟地址空间共可以分成1048576个页,512M的物理内存可以分为131072个页。显然虚拟空间的页数要比物理空间的页数多得多。

       在分段的方法中,每次程序运行时总是把程序全部装入内存,而分页的方法则有所不同。分页的思想是程序运行时用到哪页就为哪页分配内存,没用到的页暂时保留在硬盘上。当用到这些页时再在物理地址空间中为这些页分配内存,然后建立虚拟地址空间中的页和刚分配的物理内存页间的映射。

通过程序的装入来认识分页

       一个可执行文件(PE文件)其实就是一些编译链接好的数据和指令的集合,它也会被分成很多页,在PE文件执行的过程中,它往内存中装载的单位就是页。当一个PE文件被执行时,操作系统会先为该程序创建一个4GB的进程虚拟地址空间。前面介绍过,虚拟地址空间只是一个中间层而已,它的功能是利用一种映射机制将虚拟地址空间映射到物理地址空间,所以,创建4GB虚拟地址空间其实并不是要真的创建空间,只是要创建那种映射机制所需要的数据结构而已,这种数据结构就是页目和页表。

        当创建完虚拟地址空间所需要的数据结构后,进程开始读取PE文件的第一页。在PE文件的第一页包含了PE文件头和段表等信息,进程根据文件头和段表等信息,将PE文件中所有的段一一映射到虚拟地址空间中相应的页(PE文件中的段的长度都是页长的整数倍)。这时PE文件的真正指令和数据还没有被装入内存中,操作系统只是根据PE文件的头部等信息建立了PE文件和进程虚拟地址空间中页的映射关系而已。当CPU要访问程序中用到的某个虚拟地址时,当CPU发现该地址并没有相相关联的物理地址时,CPU认为该虚拟地址所在的页面是个空页面,CPU会认为这是个页错误(Page Fault),CPU也就知道了操作系统还未给该PE页面分配内存,CPU会将控制权交还给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于是为该PE页面在物理空间中分配一个页面,然后再将这个物理页面与虚拟空间中的虚拟页面映射起来,然后将控制权再还给进程,进程从刚才发生页错误的位置重新开始执行。由于此时已为PE文件的那个页面分配了内存,所以就不会发生页错误了。随着程序的执行,页错误会不断地产生,操作系统也会为进程分配相应的物理页面来满足进程执行的需求。

       分页方法的核心思想就是当可执行文件执行到第x页时,就为第x页分配一个内存页y,然后再将这个内存页添加到进程虚拟地址空间的映射表中,这个映射表就相当于一个y=f(x)函数。应用程序通过这个映射表就可以访问到x页关联的y页了。

final:动态分区算法

       动态分区分配是根据进程的实际需要,动态地为之分配内存空间。在实现可变分区分配时,将涉及到分区分配中所用的数据结构分区分配算法分区的分配与回收操作这样三个问题。

  • 首次适应算法(First Fit):

       将空闲分区链以地址递增的顺序连接;在进行内存分配时,从链首开始顺序查找,直到找到一块分区的大小可以满足需求 时,按照该作业的大小,从该分区中分配出内存,将剩下的空闲分区仍然链在空闲分区链中。
假如:我们存一个大小为5k的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优点
(1)高址部分的大的空闲分区得到保留,为大作业的内存分配创造了条件;
缺点
(1)每次都是优先利用低址部分的空闲分区,造成低址部分产生大量的外碎片。
(2)每次都是从低址部分查找,使得查找空闲分区的开销增大

  • 循环首次适应算法(Next Fit)

       分配内存时不是从链首进行查找可以分配 内存的空闲分区,而是从上一次分配内存的空闲分区的下一个分区开始查找,直到 找到可以为该进程分配内存的空闲分区。

先分配一个4k的空间, 再分配一个3k的空间
因为是从上一次的下一个分区开始找, 所以不会分配第一个空间, 而是第三个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优点
(1)使得空闲分区分布更加均匀

(2)空闲分区的查找开销小
缺点
(1)高址部分的大空闲分区被分小,使得大作业进入无法分配内存;

  • 最佳适应算法(Best Fit)

       将空闲分区链中的空闲分区按照空闲分区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序,从而形成空闲分区链。每次从链首进行查找合适的空闲分区 为作业分配内存,这样每次找到的空闲分区是和作业大小最接近的,所谓“最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优点
       第一次找到的空闲分区是大小最接近待分配内存作业大小的;

缺点:
        产生大量难以利用的外部碎片。

  • 最坏适应算法(Worst Fit)

       与最佳适应算法刚好相反,将空闲分区链的分区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形成空闲分区链,每次查找时只要看第一个空闲分区是否满足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优点
效率高,分区查找方便;

缺点
当小作业把大空闲分区分小了,那么,大作业就找不到合适的空闲分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