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pack原理简述

1.1 核心概念

JavaScript 的 模块打包工具 (module bundler)。通过分析模块之间的依赖,最终将所有模块打包成一份或者多份代码包 (bundler),供 HTML 直接引用。实质上,Webpack 仅仅提供了 打包功能 和一套 文件处理机制,然后通过生态中的各种 Loader 和 Plugin 对代码进行预编译和打包。因此 Webpack 具有高度的可拓展性,能更好的发挥社区生态的力量。

  • Entry: 入口文件,Webpack会从该文件开始进行分析与编译;
  • Output: 出口路径,打包后创建 bundler的文件路径以及文件名;
  • Module: 模块,在 Webpack 中任何文件都可以作为一个模块,会根据配置的不同的 Loader 进行加载和打包;
  • Chunk: 代码块,可以根据配置,将所有模块代码合并成一个或多个代码块,以便按需加载,提高性能;
  • Loader: 模块加载器,进行各种文件类型的加载与转换;
  • Plugin: 拓展插件,可以通过 Webpack 相应的事件钩子,介入到打包过程中的任意环节,从而对代码按需修改;

1.2 工作流程 (加载 - 编译 - 输出)

  1. 读取配置文件,按命令 初始化 配置参数,创建 Compiler 对象;
  2. 调用插件的 apply 方法 挂载插件 监听,然后从入口文件开始执行编译;
  3. 按文件类型,调用相应的 Loader 对模块进行 编译,并在合适的时机点触发对应的事件,调用 Plugin 执行,最后再根据模块 依赖查找 到所依赖的模块,递归执行第三步;
  4. 将编译后的所有代码包装成一个个代码块 (Chunk), 并按依赖和配置确定 输出内容。这个步骤,仍然可以通过 Plugin 进行文件的修改;
  5. 最后,根据 Output 把文件内容一一写入到指定的文件夹中,完成整个过程;

1.3 模块包装

(function(modules) {
	// 模拟 require 函数,从内存中加载模块;
	function __webpack_require__(moduleId) {
		// 缓存模块
		if (installedModules[moduleId]) {
			return installedModules[moduleId].exports;
		}
		
		var module = installedModules[moduleId] = {
			i: moduleId,
			l: false,
			exports: {}
		};
		
		// 执行代码;
		modules[moduleId].call(module.exports, module, module.exports, __webpack_require__);
		
		// Flag: 标记是否加载完成;
		module.l = true;
		
		return module.exports;
	}
	
	// ...
	
	// 开始执行加载入口文件;
	return __webpack_require__(__webpack_require__.s = "./src/index.js");
 })({
 	"./src/index.js": function (module, __webpack_exports__, __webpack_require__) {
		// 使用 eval 执行编译后的代码;
		// 继续递归引用模块内部依赖;
		// 实际情况并不是使用模板字符串,这里是为了代码的可读性;
		eval(`
			__webpack_require__.r(__webpack_exports__);
			//
			var _test__WEBPACK_IMPORTED_MODULE_0__ = __webpack_require__("test", ./src/test.js");
		`);
	},
	"./src/test.js": function (module, __webpack_exports__, __webpack_require__) {
		// ...
	},
 })

总结:

  • 模块机制webpack自己实现了一套模拟模块的机制,将其包裹于业务代码的外部,从而提供了一套模块机制;
  • 文件编译webpack规定了一套编译规则,通过 Loader 和 Plugin,以管道的形式对文件字符串进行处理;

1.4 webpack的打包原理

  • 初始化参数:从配置文件和 Shell 语句中读取与合并参数,得出最终的参数
  • 开始编译:用上一步得到的参数初始化 Compiler 对象,加载所有配置的插件,执行对象的 run 方法开始执行编译
  • 确定入口:根据配置中的 entry 找出所有的入口文件
  • 编译模块:从入口文件出发,调用所有配置的 Loader 对模块进行翻译,再找出该模块依赖的模块,再递归本步骤直到所有入口依赖的文件都经过了本步骤的处理
  • 完成模块编译:在经过第4步使用 Loader 翻译完所有模块后,得到了每个模块被翻译后的最终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
  • 输出资源:根据入口和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组装成一个个包含多个模块的 Chunk,再把每个 Chunk 转换成一个单独的文件加入到输出列表,这步是可以修改输出内容的最后机会
  • 输出完成:在确定好输出内容后,根据配置确定输出的路径和文件名,把文件内容写入到文件系统

1.5 webpack的打包原理详细

相关问题

  • webpack 工作流程是怎样的
  • webpack 在不同阶段做了什么事情

webpack 是一种模块打包工具,可以将各类型的资源,例如图片、CSS、JS 等,转译组合为 JS 格式的 bundle 文件

webpack 构建的核心任务是完成内容转化和资源合并。主要包含以下 3 个阶段:

  1. 初始化阶段
  • 初始化参数:从配置文件、配置对象和 Shell 参数中读取并与默认参数进行合并,组合成最终使用的参数
  • 创建编译对象:用上一步得到的参数创建 Compiler 对象。
  • 初始化编译环境:包括注入内置插件、注册各种模块工厂、初始化 RuleSet 集合、加载配置的插件等
  1. 构建阶段
  • 开始编译:执行 Compiler 对象的 run 方法,创建 Compilation 对象。
  • 确认编译入口:进入 entryOption 阶段,读取配置的 Entries,递归遍历所有的入口文件,调用 Compilation.addEntry 将入口文件转换为 Dependency 对象。
  • 编译模块(make): 调用 normalModule 中的 build 开启构建,从 entry 文件开始,调用 loader 对模块进行转译处理,然后调用 JS 解释器(acorn)将内容转化为 AST 对象,然后递归分析依赖,依次处理全部文件。
  • 完成模块编译:在上一步处理好所有模块后,得到模块编译产物和依赖关系图
  1. 生成阶段
  • 输出资源(seal):根据入口和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组装成多个包含多个模块的 Chunk,再把每个 Chunk 转换成一个 Asset 加入到输出列表,这步是可以修改输出内容的最后机会。
  • 写入文件系统(emitAssets):确定好输出内容后,根据配置的 output 将内容写入文件系统

知识点深入

1. webpack 初始化过程

从 webpack 项目 webpack.config.js 文件 webpack 方法出发,可以看到初始化过程如下:

  • 将命令行参数和用户的配置文件进行合并
  • 调用 getValidateSchema 对配置进行校验
  • 调用 createCompiler 创建 Compiler 对象
    • 将用户配置和默认配置进行合并处理
    • 实例化 Compiler
    • 实例化 NodeEnvironmentPlugin
    • 处理用户配置的 plugins,执行 plugin 的 apply 方法。
    • 触发 environment 和 afterEnvironment 上注册的事件。
    • 注册 webpack 内部插件。
    • 触发 initialize 事件
// lib/webpack.js 122 行 部分代码省略处理
const create = () => {
  if (!webpackOptionsSchemaCheck(options)) {
    // 校验参数
    getValidateSchema()(webpackOptionsSchema, options);
  }
  // 创建 compiler 对象
  compiler = createCompiler(webpackOptions);
};

// lib/webpack.js 57 行
const createCompiler = (rawOptions) => {
  // 统一合并处理参数
  const options = getNormalizedWebpackOptions(rawOptions);
  applyWebpackOptionsBaseDefaults(options);
  // 实例化 compiler
  const compiler = new Compiler(options.context);
  // 把 options 挂载到对象上
  compiler.options = options;
  // NodeEnvironmentPlugin 是对 fs 模块的封装,用来处理文件输入输出等
  new NodeEnvironmentPlugin({
    infrastructureLogging: options.infrastructureLogging,
  }).apply(compiler);
  // 注册用户配置插件
  if (Array.isArray(options.plugins)) {
    for (const plugin of options.plugins) {
      if (typeof plugin === "function") {
        plugin.call(compiler, compiler);
      } else {
        plugin.apply(compiler);
      }
    }
  }
  applyWebpackOptionsDefaults(options);
  // 触发 environment 和 afterEnvironment 上注册的事件
  compiler.hooks.environment.call();
  compiler.hooks.afterEnvironment.call();
  // 注册 webpack 内置插件
  new WebpackOptionsApply().process(options, compiler);
  compiler.hooks.initialize.call();
  return compiler;
};

2. webpack 构建阶段做了什么

在 webpack 函数执行完之后,就到主要的构建阶段,首先执行 compiler.run(),然后触发一系列钩子函数,执行 compiler.compile()

  • 在实例化 compiler 之后,执行 compiler.run()
  • 执行 newCompilation 函数,调用 createCompilation 初始化 Compilation 对象
  • 执行 _addEntryItem 将入口文件存入 this.entriesmap 对象),遍历 this.entries 对象构建 chunk
  • 执行 handleModuleCreation,开始创建模块实例。
  • 执行 moduleFactory.create 创建模块
    • 执行 factory.hooks.factorize.call 钩子,然后会调用 ExternalModuleFactoryPlugin 中注册的钩子,用于配置外部文件的模块加载方式
    • 使用 enhanced-resolve 解析模块和 loader 的真实绝对路径
    • 执行 new NormalModule() 创建 module 实例
  • 执行 addModule,存储 module
  • 执行 buildModule,添加模块到模块队列 buildQueue,开始构建模块, 这里会调用 normalModule 中的 build 开启构建
    • 创建 loader 上下文。
    • 执行 runLoaders,通过 enhanced-resolve 解析得到的模块和 loader 的路径获取函数,执行 loader
    • 生成模块的 hash
  • 所有依赖都解析完毕后,构建阶段结束
  // 构建过程涉及流程比较复杂,代码会做省略

  // lib/webpack.js 1284行
  // 开启编译流程
  compiler.run((err, stats) => {
    compiler.close(err2 => {
      callback(err || err2, stats);
    });
  });

  // lib/compiler.js 1081行
  // 开启编译流程
  compile(callback) {
    const params = this.newCompilationParams();
    // 创建 Compilation 对象
    const Compilation = this.newCompilation(params);
  }

  // lib/Compilation.js 1865行
  // 确认入口文件
  addEntry() {
    this._addEntryItem();
  }

  // lib/Compilation.js 1834行
  // 开始创建模块流程,创建模块实例
  addModuleTree() {
    this.handleModuleCreation()
  }

  // lib/Compilation.js 1548行
  // 开始创建模块流程,创建模块实例
  handleModuleCreation() {
    this.factorizeModule()
  }

  // lib/Compilation.js 1712行
  // 添加到创建模块队列,执行创建模块
  factorizeModule(options, callback) {
    this.factorizeQueue.add(options, callback);
  }

  // lib/Compilation.js 1834行
  // 保存需要构建模块
  _addModule(module, callback) {
    this.modules.add(module);
  }

  // lib/Compilation.js 1284行
  // 添加模块进模块编译队列,开始编译
  buildModule(module, callback) {
    this.buildQueue.add(module, callback);
  }

3. webpack 生成阶段做了什么

构建阶段围绕 module 展开,生成阶段则围绕 chunks 展开。经过构建阶段之后,webpack 得到足够的模块内容与模块关系信息,之后通过 Compilation.seal 函数生成最终资源

3.1 生成产物

执行 Compilation.seal 进行产物的封装

  • 构建本次编译的 ChunkGraph 对象,执行 buildChunkGraph,这里会将 import()require.ensure 等方法生成的动态模块添加到 chunks 中
  • 遍历 Compilation.modules 集合,将 module 按 entry/动态引入 的规则分配给不同的 Chunk 对象。
  • 调用 Compilation.emitAssets 方法将 assets 信息记录到 Compilation.assets 对象中。
  • 执行 hooks.optimizeChunkModules 的钩子,这里开始进行代码生成和封装。
    • 执行一系列钩子函数(reviveModulesmoduleIdoptimizeChunkIds 等)
    • 执行 createModuleHashes 更新模块 hash
    • 执行 JavascriptGenerator 生成模块代码,这里会遍历 modules,创建构建任务,循环使用 JavascriptGenerator 构建代码,这时会将 import 等模块引入方式替换为 webpack_require 等,并将生成结果存入缓存
    • 执行 processRuntimeRequirements,根据生成的内容所使用到的 webpack_require 的函数,添加对应的代码
    • 执行 createHash 创建 chunk 的 hash
    • 执行 clearAssets 清除 chunk 的 files 和 auxiliary,这里缓存的是生成的 chunk 的文件名,主要是清除上次构建产生的废弃内容

3.2 文件输出

回到 Compiler 的流程中,执行 onCompiled 回调。

  • 触发 shouldEmit 钩子函数,这里是最后能优化产物的钩子。
  • 遍历 module 集合,根据 entry 配置及引入资源的方式,将 module 分配到不同的 chunk
  • 遍历 chunk 集合,调用 Compilation.emitAsset 方法标记 chunk 的输出规则,即转化为 assets 集合。
  • 写入本地文件,用的是 webpack 函数执行时初始化的文件流工具。
  • 执行 done 钩子函数,这里会执行 compiler.run() 的回调,再执行 compiler.close(),然后执行持久化存储(前提是使用的 filesystem 缓存模式)

1.6 总结

  1. 初始化参数:从配置文件和 Shell 语句中读取并合并参数,得出最终的配置参数。
  2. 开始编译:从上一步得到的参数初始化 Compiler 对象,加载所有配置的插件,执行对象的 run 方法开始执行编译。
  3. 确定入口:根scope据配置中的 entry 找出所有的入口文件。
  4. 编译模块:从入口文件出发,调用所有配置的 loader 对模块进行翻译,再找出该模块依赖的模块,这个步骤是递归执行的,直至所有入口依赖的模块文件都经过本步骤的处理。
  5. 完成模块编译:经过第 4 步使用 loader 翻译完所有模块后,得到了每个模块被翻译后的最终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
  6. 输出资源:根据入口和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组装成一个个包含多个模块的 chunk,再把每个 chunk 转换成一个单独的文件加入到输出列表,这一步是可以修改输出内容的最后机会。
  7. 输出完成:在确定好输出内容后,根据配置确定输出的路径和文件名,把文件内容写入到文件系统。
Vue 和 Webpack 是开发现代前端应用程序的两个重要工具。Vue 是一个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的渐进式 JavaScript 框架,而 Webpack 是一个模块打包工具。 Vue 的核心思想是将界面的不同部分抽象为组件,每个组件有自己的模板、样式和逻辑。Vue 在运行时会解析组件,并且通过虚拟 DOM 的方式进行高效的渲染和更新。 Webpack 则是一个用于打包模块的工具。它可以将各种类型的资源文件(JavaScript、CSS、图片等)作为模块进行处理,并将它们打包成静态文件,以用于浏览器端的加载和运行。 在 Vue 项目中使用 Webpack,通常会通过 webpack.config.js 文件进行配置。在配置中,我们可以定义入口文件、输出目录、加载器(Loaders)、插件(Plugins)等。 入口文件指定了 Vue 应用程序的入口点,通常是一个 JavaScript 文件。Webpack 会从这个入口文件开始,分析依赖关系,并且构建整个应用程序的依赖图。 加载器是用于处理各种类型文件的模块转换器。例如,Babel-loader 可以将 ES6+ 的 JavaScript 代码转换为兼容各种浏览器的 JavaScript 代码;CSS-loader 可以处理 CSS 文件,并将其转换为 JavaScript 对象;File-loader 可以处理图片文件,并将其转换为可在浏览器中使用的 URL。 插件是用于扩展 Webpack 功能的工具。例如,Vue-loader 插件可以将 Vue 的单文件组件(.vue)转换为 JavaScript 代码;HtmlWebpackPlugin 插件可以自动生成 HTML 文件,并将打包后的静态文件自动引入到 HTML 中。 总结起来,Vue 使用 Webpack 实现了模块化的开发方式,通过加载器和插件的配合,可以实现对各种类型文件的处理和打包。这样就能够以组件化的方式构建 Vue 应用程序,并且通过 Webpack 进行打包和优化,使应用程序更加高效和可维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