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Spring

  1. List item

Spring的IOC(控制反转)

控制反转就是将创建的对象的事情交给Spring来管理。
IOC是控制反转的缩写,其实现方式是DI(依赖注入),所谓的DI就是给对象所依赖的属性赋值,含有两种方式的注入:依赖注入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Set方法给值赋值,一种是根据构造器赋值,所以对应有两种注入,两种注入方式使用时,都必须有该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c命名空间,scope作用域

所谓的命名空间就是xml文件中能使用哪些标签,只有引入了这些命名空间,才能使用对应的标签,p,c命名空间对应着两种依赖注入的简写形式:p对应着set注入,c对应着构造器注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ean的生命周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采用代码演示周期:
第一步:通过无参构造创建bean的实例
第二步:通过set方法对属性进行依赖注入
第三步:调用init方法进行初始化(需在xml文件配置init方法)
第四步:使用bean
第五步:调用销毁方法销毁bean(需在xml文件配置destroy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配置文件中指定init和destroy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ean的后置处理器

所谓的后置处理器就是在bean的生命周期初始化前后对bean做一些改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配置文件中指定后置处理器的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自动装配,扫描组件

一个类中有引用型的属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xml文件中使用 autowired指定自动装配,有byType和byName两种装配方式,byType会寻找相同类别的进行注入,而byName会进行id和属性的比较,相同的话就注入,autowired默认是byTyp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解方式的自动装配
1.开启注解模式,扫描包中类的注解,使其生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组件注解有@Component,被标注的类可以自动生成,生成的id默认是类名首字母小写,例如User就是us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还有@Controller,@Service,@Repository,作用都和@Component一样生成对应的bean,只不过分别运用在控制层,业务层,数据访问层。
还可以使用value=“”,自定义id的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utowired的作用说白了就是为这个类中被标注的属性在Spring容器中寻找能为其赋值的值,而@Qualifier则是为这个属性指定值注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什么@Autowired注入不需要Set方法呢,因为他将私有属性的setAccessible设置为true,所以能对私有属性随便操作。

@Bean则是放在方法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容器被创建时,被组件注解标注的都会创建对象。

动态代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OP

使用:
开启注解并注册注解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rder(1)//当有多个切面时,此注解表示优先级,使用正整数,越小的优先级越高
@Aspect//定义一个切面,切面就是非业务代码的总和
public class AnnotionAop {
    //定义一个要插入的地方,即切入点,
    //下面表达式的意思是任意方法修饰符和返回参数,Utils包下的任意类的任意方法的任意参数
    @Pointcut("execution(* Utils.*.*(..))")
    public void pointcut(){
    }
    //定义一个通知,即要对切入点做什么
    @Before("pointcut()")
    public void before(){
        System.out.println("方法之前");
    }
    @After("pointcut()")
    public void after(){
        System.out.println("方法之后");
    }
    //返回值为result,通过returning="返回值变量名"获取返回值
    @AfterReturning(value = "pointcut()",returning = "result")
    public void Return(Object result){
        System.out.println("修改方法正常执行"+"=="+"返回了"+result);
    }
    @AfterThrowing(value = "pointcut()",throwing = "exception")
    public void Throw(JoinPoint joinPoint, Exception exception){
        String name = joinPoint.getSignature().getName();//返回方法名
        Object[] args = joinPoint.getArgs();//获取方法参数
        System.out.println(name+"方法异常:"+exception);

    }
}

事务

事务的属性:
propagation
解读,当A方法调用了B方法,设置propagation=Propagation.REQUIRED时,使用A的事务。
设置propagation=Propagation.REQUIRES_NEW时,使用B的事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solation:事务隔离级别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读未提交:比如讲一个数据由20改为30,但是事务未提交(也就是数据还未被改变),用户读到了30,但是后来又不想改成30,但是用户读到的是30,又叫脏读。

读已提交:只能读取已经提交的数据,例如从20改变为30,20肯定是已经提交的,所以只能读到20,但当事务提交以后,用户又读到了30,两次数据不一致,所以叫不可重复读。

可重复读:正在读的数据不许有任何的操作,但是此时插入几条数据(插数据不属于对原有数据的操作),导致两次读取的数据不一样,又叫幻读。

串行化:当前数据库只能操作一个请求。

timeout:当一个事务到了设置时间还未提交就回滚。
rollbackFor:因为什么而回滚数据。

事务的注解是@@Transactional
使用时
先设置数据源,再根据数据源设置事务管理器,在开注解

 <!--使用spring的数据源代替mybatis中的配置文件--><!--第一步-->
    <bean id="dataSource" class="org.springframework.jdbc.datasource.DriverManagerDataSource">
        <property name="driverClassName" value="com.mysql.jdbc.Driver"/>
        <property name="url" value="jdbc:mysql://localhost:3306/jr?useSSL=true&amp;useUnicode=true&amp;characterEncoding=UTF-8"/>
        <property name="username" value="root"/>
        <property name="password" value="root"/>
    </bean>
 <!--配置事务 弄出事务管理器在DrivertransactionManger-->
    <bean id="transactionManager" class="org.springframework.jdbc.datasource.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
        <property name="dataSource" ref="dataSource"/>
    </bean>
<!--开启事务的注解驱动,使事务的注解生效,需要指定事务管理器-->
    <tx:annotation-driven transaction-manager="transactionManager"/>

标注在类上,则类中的方法都具有事务的特性,标注在方法上,则方法具有事务的特性,两个都有,遵循就近原则,谁近就使用哪个事务。
事务的属性设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