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间通信IPC-消息队列/共享内存

本人学习的个人笔记,借鉴过其他博主的一些文章;其中可能有的解释或表达的不正确等等;即笔记 可借鉴 可参考 可指点 !

一起学习,一起努力!


消息队列

消息队列是由消息的链表,存放在内核中并一个消息队列由一个标识符(即队列ID)来标识。消息队列克服了信号传递信息少、管道只能承载无格式字节流以及缓冲区大小受限等缺点。

1、特点

  1. 消息队列是面向记录的,其中的消息具有特定的格式以及特定的优先级。

  2. 消息队列独立于发送与接收进程。进程终止时,消息队列及其内容并不会被删除。

  3. 消息队列可以实现消息的随机查询,消息不一定要以先进先出的次序读取,也可以按消息的类型读取。

2、原型

// 创建或打开消息队列:成功返回队列ID,失败返回-1
int msgget(key_t key, int flag);

// 添加消息: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1
int msgsnd(int msqid, const void *ptr, size_t size, int flag);

// 读取消息:成功返回消息数据的长度,失败返回-1
int msgrcv(int msqid, void *ptr, size_t size, long type,int flag);

// 控制消息队列: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1
int msgctl(int msqid, int cmd, struct msqid_ds *buf);

在以下两种情况下,msgget将创建一个新的消息队列:

  • 如果没有与键值key相对应的消息队列,并且flag中包含了IPC_CREAT标志位。
  • key参数为IPC_PRIVATE

函数msgrcv在读取消息队列时,type参数有下面几种情况:

  • type == 0,返回队列中的第一个消息;
  • type > 0,返回队列中消息类型为 type 的第一个消息;
  • type < 0,返回队列中消息类型值小于或等于 type 绝对值的消息,如果有多个,则取类型值最小的消息。

以下为消息队列单向发送数据的情况

ftok  : key_t ftok( const char * fname, int id );

系统IPC键值的格式转换函数;系统建立IPC通讯 (消息队列信号量共享内存) 时必须指定一个ID值。通常情况下,该id值通过ftok函数得到。

fname就是你指定的文件名(已经存在的文件名),一般使用当前目录,如:key_t key;

key = ftok(".", 1); 这样就是将fname设为当前目录。

id是子序号。虽然是int类型,但是只使用8bits(1-255)。

在一般的UNIX实现中,是将文件的索引节点号取出,前面加上子序号得到key_t的返回值。

如指定文件的索引节点号为65538,换算成16进制为0x010002,而你指定的ID值为38,换算成16进制为0x26,则最后的key_t返回值为0x26010002。

查询文件索引节点号的方法是: ls -i

当删除重建文件后,索引节点号由操作系统根据当时文件系统的使用情况分配,因此与原来不同,所以得到的索引节点号也不同。

如果要确保key_t值不变,要么确保ftok的文件不被删除,要么不用ftok,指定一个固定的key_t值,比如

#define IPCKEY 0x111

char path[256];

sprintf( path, "%s/etc/config.ini", (char*)getenv("HOME") );

msgid=ftok( path, IPCKEY );

同一段程序,用于保证两个不同用户下的两组相同程序获得互不干扰的IPC键值。

由于etc/config.ini(假定)为应用系统的关键配置文件,因此不存在被轻易删除的问题——即使被删,也会很快被发现并重建(此时应用系统也将被重启)。

消息队列的互相通信程序以及其一些参数解释

上面图片内容执行的情况以及结果如下


共享内存

指两个或多个进程共享一个给定的存储区。

1、特点

  1. 共享内存是最快的一种 IPC,因为进程是直接对内存进行存取。

  2. 因为多个进程可以同时操作,所以需要进行同步。

  3. 信号量+共享内存通常结合在一起使用,信号量用来同步对共享内存的访问。

2、注意事项

所谓共享内存就是使得多个进程可以访问同一块内存空间,是最快的可用IPC形式。往往与其它通信机制,如信号量结合使用,来达到进程间的同步及互斥。其他进程能把同一段共享内存段“连接到”他们自己的地址空间里去。所有进程都能访问共享内存中的地址。

如果一个进程向这段共享内存写了数据,所做的改动会即时被有访问同一段共享内存的其他进程看到。共享内存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在大规模数据处理过程中内存的消耗,但是共享内存的使用中有很多的陷阱,一不注意就很容易导致程序崩溃。

共享内存相比其他几种方式有着更方便的数据控制能力,数据在读写过程中会更透明。当成功导入一块共享内存后,它只是相当于一个字符串指针来指向一块内存,在当前进程下用户可以随意的访问。缺点是,数据写入进程或数据读出进程中,需要附加的数据结构控制。

3、原型

// 创建或获取一个共享内存:成功返回共享内存ID,失败返回-1
int shmget(key_t key, size_t size, int flag);

// 连接共享内存到当前进程的地址空间:成功返回指向共享内存的指针,失败返回-1
void *shmat(int shm_id, const void *addr, int flag);

// 断开与共享内存的连接: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1
int shmdt(void *addr); 

// 控制共享内存的相关信息: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1
int shmctl(int shm_id, int cmd, struct shmid_ds *buf);

当用shmget函数创建一段共享内存时,必须指定其 size;而如果引用一个已存在的共享内存,则将 size 指定为0 。

当一段共享内存被创建以后,它并不能被任何进程访问。必须使用shmat函数连接该共享内存到当前进程的地址空间,连接成功后把共享内存区对象映射到调用进程的地址空间,随后可像本地空间一样访问。

函数shmat将连接共享内存到当前进程的地址空间,函数中参数shm_id指定要引入的共享内存,参数addr与flag组合说明要引入的地址值,通常只有2种用法,addr为0,表明让内核来决定第1个可以引入的位置。addr非零,并且flag中指定SHM_RND,则此段引入到addr所指向的位置(此操作不推荐使用

shmdt函数是用来断开shmat建立的连接的。注意,这并不是从系统中删除该共享内存,只是当前进程不能再访问该共享内存而已。参数addr是调用shmat函数的返回值,函数执行成功返回0,并将该共享内存的shmid_ds结构的shm_nattch计数器减1,失败返回–1。

shmctl函数可以对共享内存执行多种操作,根据参数 cmd 执行相应的操作。常用的是IPC_RMID(从系统中删除该共享内存)。其中cmd的值意 义

IPC_STAT:取shm_id所指向内存共享段的shmid_ds结构,对参数buf指向的结构赋值

IPC_SET:使用buf指向的结构对sh_mid段的相关结构赋值

IPC_RMID:删除shm_id所指向的共享内存段,只有当shmid_ds结构的shm_nattch域为零时,才会真正执行删除命令,否则不会删除该段,注意此命令的请求规则与IPC_SET命令相同

SHM_LOCK:锁定共享内存段在内存,此命令只能由超级用户请求

SHM_UNLOCK:对共享内存段解锁,此命令只能由超级用户请求

下图代码解释吧


总结

消息队列

 共享内存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