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face
在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尤其是理工科类的论文、教材或报告,公式的准确编号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有助于作者自身对公式的整理与引用,也方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快速定位和理解特定公式在整个文档中的位置。MathType 作为一款广泛应用的公式编辑工具,提供了强大且便捷的公式编号功能,其中根据章节对公式编号更是能使文档的公式体系更加清晰、有条理。本文详细介绍在 MathType 中如何实现根据章节对公式编号并隐藏章节标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认识MathType
首先,确保Mathtype已经正确安装并与你的word版本兼容,打开word文档后,选择Mathtype选项卡,界面中常用的主要包括插入公式
和公式编号
两个模块。插入公式主要包括内联、显示、左编号、右编号、打开手写输入面板
,公式编号主要包括插入编号、插入引用和章&节
。
1. 插入公式
1.1 内联
(1)什么是内联?
当公式以 “内联(Inline)
” 方式插入时,公式会被嵌入到文本行中,与周围的文本处于同一行,就好像它是一个普通的文字字符一样。内联公式的大小通常会根据文本的字体大小和样式自动调整,以保持文档整体的协调性。它们与周围文本的行距、字距等排版参数相匹配,不会像独立公式那样独占一行或者有较大的间距。
(2)什么场景下使用?
① 数学术语解释:在阐述数学概念时,如 “极限
lim
n
→
∞
1
n
=
0
\mathop {\lim }\limits_{n \to \infty } \frac{1}{n} = 0
n→∞limn1=0”,将公式以内联方式插入文本,可以很自然地对概念进行解释,使读者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能够流畅地理解包含公式的内容。
② 数学表达式与文本混合叙述:在编写含有数学表达式的句子时,比如 “对于方程 a x + b = 0 ax + b = 0 ax+b=0,它的解为 x = − b a x = - \frac{b}{a} x=−ab”,内联公式能够很好地融入句子结构,让整个叙述更加连贯。
1.2 显示
(1)什么是显示?
当公式以“显示(Display)
”模式插入时,它会独占一行或者多行,与周围的文本有明显的分隔,在排版上更加突出。这种模式就像是把公式当作一个独立的对象进行展示,而不是嵌入在文本行当中。显示公式通常比内联公式尺寸更大,这样可以使公式的细节更加清晰。同时,它的上下左右会有适当的间距,与周围的文本段落区分开来。例如,在一个数学文档中,显示公式的上下可能会有额外的空白行,左右也会有一定的缩进,让公式在页面上更加醒目。显示公式一般是居中对齐的,位于页面的水平中央位置。这有助于强调公式的重要性,并且符合数学文档排版的习惯,使读者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在公式本身。
(2)什么场景下使用?
① 重要公式展示:在阐述数学定理、定律或者重要的推导结果时,使用显示模式可以突出这些公式的重要性。例如,在介绍勾股定理 “
a
2
+
b
2
=
c
2
{a^2} + {b^2} = {c^2}
a2+b2=c2” 时,将其以显示模式呈现,能够让读者一眼就注意到这个关键的公式。
② 复杂公式推导:在进行数学推导、证明的过程中,对于长且复杂的公式,采用显示模式可以使其更易读。比如在推导泰勒公式的过程中,每一步复杂的变换公式都以显示模式展示,方便读者跟随推导步骤,不会因为公式排版混乱而产生误解
1.3 左右编号
(1)什么是左编号和右编号?
左编号:左编号
是指公式编号位于公式的左侧。当使用左编号时,编号会在公式的左边显示,这种方式在某些排版风格或特定的文档要求中比较常见,它可以让读者在看到公式之前先注意到公式的编号。编号在公式左边,可能会与前面的文本内容或者章节标题等有较近的视觉关联。如果文档中有对公式编号的引用,如 “根据公式 (1)……”,左编号的方式可以让读者在视觉上更快速地定位到引用所指的公式。
右编号:右编号
则是公式编号位于公式的右侧。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编号方式,符合大多数人阅读数学文档的习惯,编号跟在公式之后,就像给公式添加了一个标签,方便引用和识别。编号在公式右边,看起来更加自然,因为在阅读公式内容后,编号紧接着出现,符合正常的阅读顺序。而且右编号在排版上通常会与公式主体有一定的间距,使编号不会干扰公式本身的内容解读。
(2)什么场景下使用?
左编号
① 某些学术期刊要求:一些学术期刊或专业的学术机构可能规定公式采用左编号的方式进行排版,以统一文档风格。
② 与前文紧密关联的引用场景:当文档中有大量对公式编号的引用,且引用主要出现在公式之前的文本部分时,左编号可以使读者更方便地找到被引用的公式。例如,在一个数学理论的阐述过程中,“由公式 (1) 我们可以推导出……”,左编号可以让读者更快地定位到公式 (1)。
右编号
① 大多数文档默认方式:在日常的学术论文、教材编写、研究报告等多种文档类型中,右编号是比较常用的方式。因为它符合一般的阅读习惯,在读者理解完公式内容后,自然地看到公式的编号。
② 方便后续引用和注释:如果在公式之后需要对公式进行注释或者引用,右编号的方式会更加直观。比如在一个公式后面写上 “(其中,此公式在后续推导中会经常用到,编号为 (2))”,右编号的位置可以让这种注释与公式紧密相连。
1.4 打开手写输入面板
(1)什么是打开手写输入面板?
用户可以使用鼠标、数位板或触摸屏等设备,在手写输入面板上直接手写数学表达式
。当手写输入时,Mathtype 会智能识别手写内容,并在右下角显示预览 。能够较为准确地将手写的数学符号、公式等识别并转化为规范的公式形式,大大提高了公式输入的效率,尤其对于复杂公式或不熟悉键盘输入的用户来说非常实用。如果手写输入有误,可通过工具栏中的按钮进行撤销、重做、清除等操作来修正。例如,若写错了某个符号,可点击 “撤销” 按钮重新书写;若要清除整个输入内容,可点击 “清除” 按钮。需要注意的是,该功能在 Mathtype 6.9 及以上版本中可用,且仅限于 Windows 7 及更高版本的系统。
(2)什么场景下使用?
对于一些简单的数学公式,如单个的数字、字母、简单的运算符号等,手写输入比通过键盘输入更加便捷快速,就像在纸上书写一样自然流畅。当遇到复杂的数学模型、专业的物理公式或一些不常见的特殊符号时,手写输入能够更直观地表达,减少了查找和记忆键盘快捷键或模板的麻烦,提高输入效率和准确性。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试试手写输入哦!
二、基本使用方法
2. 公式编号
2.1 插入编号
通过 “插入编号” 功能,你可以选择多种编号格式。最常见的是简单的数字编号,如 “(1)
”“(2)
” 等。还可以包括章节编号与公式编号的组合,例如 “(1 - 1)
”(表示第一章的第一个公式)、“(2 - 3)
”(表示第二章的第三个公式)等格式。
单击插入编号,显示以下界面,可以对起始章节进行编号,这里的章节号是mathtype的章节号,并不是你自己论文的章节号!
点击向下的三角,有格式化和更新两个选项卡,格式化可以定义公式编号类型,更新是对公式编号进行更新。
点击格式化出现以下界面,取消勾选章编号和节编号,选择公式编号为1,2,3…,选择附件类型为小括号(),这样出来的公式是(1)
、(2)
这样的编号形式。点击下拉小三角可以选择公式编号类型,有I,II,III...
i,ii,iii...
a,b,c...
等各种形式。可以在预览处查看公式编号格式。
如果勾选节编号,就是下面的样子。
如果勾选章编号、节编号、公式编号、附件和分隔符就是下面的样子(注:分隔符可以自己定义,一般是-
或者.
)
2.2 插入引用
插入引用是在正文中对公式进行引用说明,如正文中叙述“如公式(1)”所示,这个公式(1)的编号是通过插入引用的方式写入文章中的,而不是敲出来的!!!具体引用方式如下:
① 先将光标方到需要引用的地方,在找到插入公式进行点击,会出现 公式参考此处 这几个斜体字,如下图所示。
② 然后双击公式的编号就可以了,公式参考次数这几个字就会变成公式编号,如下图所示。
2.3 插入章&节分隔符
有时候需要公式按照章节进行编号,比如第一章的公式就是(1-1)
、(1-2)
、(1-3)
…,而第二章的公式是(2-1)
、(2-2)
、(2-3)
…,这时候就需要分隔符了,一般是在章标题的后面添加mathtype的特有章分隔符。
① 鼠标光标先悬浮在第二章这三个字的后面,然后点击插入分隔符。
② 因为是第二章,所以需要勾选新的章,并给章编号,这里编号是2,代表第二章,和word正文的章节没有关系,这是word的章节编号。点击完确定之后会发现鼠标光标出红色字体一闪而过,其实是被隐藏了。
③ 对下一章也是按照章节编号,就可以先鼠标光标先悬浮在第三章这三个字的后面,然后点击插入下一章,公式编号就会从3-1开始编号了。
2.4 隐藏章&节分隔符
有时候这些章节标识并没有隐藏起来,而是以红色字体显示,我们需要把它隐藏起来。
先选择开始选项卡,再打开样式列表(ALT+Ctrl+Shift+s)。
选择样式列表中的MTEquationSection
选项,右键选择修改。
选择格式下拉列表,再选择字体。
勾选隐藏之后点击确定,MathType的章节号就隐藏啦。
还有一个快捷方式,选中MathType章节号然后按Ctrl+Shift+8
可以一键快速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