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第一章 数组 Part01

今日任务(2024/05/08)

  • 数组理论基础
  • 704.二分查找
  • 27.移除元素

数组理论基础

题目建议: 了解一下数组基础,以及数组的内存空间地址,数组也没那么简单。

知识点

  • 数组:存放在连续内存空间上的相同类型数据的集合

  • 增删元素时会移动其他元素的地址(因为数组元素不能删除,只能覆盖)
    删除元素时会移动其他元素的地址

  • 区别容器和数组:

    • 二者都是存储一系列元素的数据结构
    • 容器:如 std::vectorstd::arraystd::list 等。
    • vector底层实现是array
    数组容器
    内存分配静态或由程序员手动管理内部动态管理
    大小调整固定大小按需增减
    操作基本操作提供成员函数
    性能访问速度优提供额外功能、更加安全
    安全性可能引起越界访问提供越界检查自动内存管理
    初始化指定大小 或 初始化可以在声明后动态添加元素
    • C++中如何选择:
      • 需要动态大小和高级功能:容器
      • 对于性能要求极高且大小固定:原始数组
  • 在C++中二维数组在地址空间上是连续的(连续成一条线)
    二维数组的地址分布

704.二分查找

题目建议

  • 大家能把 704 掌握就可以,35.搜索插入位置 和 34. 在排序数组中查找元素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位置 ,如果有时间就去看一下,没时间可以先不看,二刷的时候在看。
  • 先把 704写熟练,要熟悉 根据 左闭右开,左闭右闭 两种区间规则 写出来的二分法

题目:704. 二分查找 - 力扣(LeetCode)

给定一个 n 个元素有序的(升序)整型数组 nums 和一个目标值 target ,写一个函数搜索 nums 中的 target,如果目标值存在返回下标,否则返回 -1

示例 1:

输入: nums = [-1,0,3,5,9,12], target = 9
输出: 4
解释: 9 出现在 nums 中并且下标为 4

示例 2:

输入: nums = [-1,0,3,5,9,12], target = 2
输出: -1
解释: 2 不存在 nums 中因此返回 -1

提示:

  1. 你可以假设 nums 中的所有元素是不重复的。
  2. n 将在 [1, 10000]之间。
  3. nums 的每个元素都将在 [-9999, 9999]之间。

我的思路 [ 用时: 13 m 57 s ]

思路

  • 数组是有序的,可以通过二分查找不断缩小区间长度,直至找到元素 或 区间长度为0(没有找到元素)

  • 定义初始左右边界[l, r](左闭右闭),开始循环,直至找到目标值下标/l > r

    • 取区间的二分中点mid = l + (r - l)/2(防止r + l超过int范围)
    • 判断中点与目标值的关系
      • nums[mid] < target,目标值在区间右半边,更新区间边界[mid + 1, r]
      • nums[mid] > target,目标值在区间左半边,更新区间边界[l, mid - 1]
      • nums[mid] = target,目标值就是mid,返回
  • 没有找到目标值,则返回-1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search(vector<int>& nums, int target) {
        int l = 0, r = nums.size() - 1;
        int res = -1;
        while (l <= r) {
            // 关键点1:防止溢出
            int mid = l + (r - l) / 2;
            // 关键点2:定义左闭右闭
            if (nums[mid] < target) l = mid + 1;
            else if (nums[mid] > target) r = mid - 1;
            else {
                // 可修改:这里直接返回mid(但是在ACM模式中这样写比较好,便于最后统一cout)
                res = mid;
                break;
            }
        }
        return res;
    }
};
  • 时间复杂度: O ( l o g n ) O(logn) O(logn)
  • 空间复杂度: O ( 1 ) O(1) O(1)

Carl思路

代码随想录 (programmercarl.com)

看了Carl思路后,发现有一些忽略的问题:

  • 二分法的使用前提(否则下标就不是唯一的):
    1. 有序数组
    2. 无重复元素
  • 循环不变量是什么?
    • KIMI:循环不变量是一个在循环开始前成立,并在每次循环迭代结束时仍然保持成立的条件或属性。
    • 要遵循循环不变量的原则,在这道题中,区间边界就是循环不变量

关键点

  1. 计算区间中点时要防止溢出
  2. 确定区间边界的原则(左闭右开/左闭右闭)

相关题目

27.移除元素

题目建议

  • 暴力的解法,可以锻炼一下我们的代码实现能力,建议先把暴力写法写一遍。
  • 双指针法 是本题的精髓,今日需要掌握
  • 拓展题目可以先不看。

题目:27. 移除元素 - 力扣(LeetCode)

给你一个数组 nums 和一个值 val,你需要 原地 移除所有数值等于 val 的元素,并返回移除后数组的新长度。

不要使用额外的数组空间,你必须仅使用 O(1) 额外空间并 原地 修改输入数组

元素的顺序可以改变。你不需要考虑数组中超出新长度后面的元素。

说明:

为什么返回数值是整数,但输出的答案是数组呢?

请注意,输入数组是以**「引用」**方式传递的,这意味着在函数里修改输入数组对于调用者是可见的。

你可以想象内部操作如下:

// nums 是以“引用”方式传递的。也就是说,不对实参作任何拷贝
int len = removeElement(nums, val);

// 在函数里修改输入数组对于调用者是可见的。
// 根据你的函数返回的长度, 它会打印出数组中 该长度范围内 的所有元素。
for (int i = 0; i < len; i++) {
    print(nums[i]);
}

示例 1:

输入:nums = [3,2,2,3], val = 3
输出:2, nums = [2,2]
解释:函数应该返回新的长度 2, 并且 nums 中的前两个元素均为 2。你不需要考虑数组中超出新长度后面的元素。例如,函数返回的新长度为 2 ,而 nums = [2,2,3,3] 或 nums = [2,2,0,0],也会被视作正确答案。

示例 2:

输入:nums = [0,1,2,2,3,0,4,2], val = 2
输出:5, nums = [0,1,3,0,4]
解释:函数应该返回新的长度 5, 并且 nums 中的前五个元素为 0, 1, 3, 0, 4。注意这五个元素可为任意顺序。你不需要考虑数组中超出新长度后面的元素。

提示:

  • 0 <= nums.length <= 100
  • 0 <= nums[i] <= 50
  • 0 <= val <= 100

我的思路

题目有2个要求:

  • 在原数组中移除指定元素
  • 返回处理后的数组的长度

如果不需要在原数组中移除:

  • 可以直接遍历所有元素
  • 数出非指定元素的个数cnt
  • cnt即为满足要求的数组长度

但是这个题目要对原数组进行修改,因此要再想办法

暴力解法 [ 用时: 15 m 36 s ]

后经询问KIMI,这个解法也属于双指针法,并不暴力

思路
  • 定义有效数组的最后一个下标为len,初始化len = nums.size() - 1
  • 从左至右遍历有效数组(注意,有效数组的下标范围是0~len,是随len的变化而变化的)
    • 遇到非指定元素,cur++
    • 遇到指定元素nums[cur]
      • 交换该元素和有效数组最后一个元素swap(nums[cur], nums[len])
      • 有效数组长度减一,len--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removeElement(vector<int>& nums, int val) {
        int cur = 0, len = nums.size() - 1;
        while (cur <= len) {
            if (nums[cur] == val) {
                swap(nums[cur], nums[len]);
                // 注意:因为交换了最后一个元素到cur的位置上,但是这个元素并未检验,因此cur不能增加
                len--;
            } else cur++;
        }
        // 注意:返回值是有效数组的长度,因此是:最大下标 + 1
        return len + 1;
    }
};
  • 时间复杂度: O ( n ) O(n) O(n)

说不上来,这个复杂度是 O ( n ) O(n) O(n)吗?我感觉比 O ( n ) O(n) O(n)

询问KIMI:时间复杂度是 O ( n ) O(n) O(n)

  • 空间复杂度: O ( 1 ) O(1) O(1)
评价
  • 我感觉这个方法比去年11月份第一次碰到这个题目时想出来的暴力解法要好很多,嘿嘿。
  • 说实话我感觉很惊喜,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进步。
  • 并且看到这个题目第一种思路是双指针法,然后我鼓励自己先想一想暴力的解法,就想到了这个。
  • 看起来代码还是非常简洁的。
  • KIMI分析:使用了双指针技术,一个指针 cur 从左向右扫描,另一个指针 len 从右向左扫描
双指针法 [ 用时: 37 m 40 s ]
思路
  • 定义两个下标指针:slow = 0fast = 1
    • slow:在原始数组上从0开始不断生长,成为目标数组。最终的slow即为有效下标的最大值
    • fast:在数组前方探测有效的元素,并提供给slow来生长
  • 遍历原始数组,当fast = nums.size()时停止遍历
    • 判断nums[slow]是否是有效元素
      • nums[slow]有效:后移一位,slow++
      • nums[slow]无效:
        • fast往后探测,找到一个有效的nums[fast]
        • nums[fast]赋值给nums[slow]nums[slow]的原始值一点都不重要,可以理解为直接整条覆盖了原始数组)
        • slowfast均后移一位
  • 输出有效长度slow + 1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removeElement(vector<int>& nums, int val) {
        int slow = 0, fast = 1;
        while (slow < nums.size() && fast < nums.size()) {
            if (nums[slow] == val) {    // nums[slow]无效
                // 关键点1:初始化fast为slow的下一位
                if (fast < slow) fast = slow + 1;
                // 关键点2:找到有效的nums[fast](这个过程要避免越界)
                while (fast < nums.size() && nums[fast] == val) {
                    fast++;
                }
                // 关键点3:如果fast已经越界了,就不要操作了
                if (fast < nums.size()) {
                    nums[slow++] = nums[fast++];
                }
            } else slow++;
        }
        return slow + 1;
    }
};
分析

按照上述思路,代码运行结果是错误的:

  • 用case2看比较明显
  • 我们在使用fast往后探测并给nums[slow]赋值的过程中,应该凭空生成slow代表的数组,不需要检测nums[slow]是否有效。
  • 一旦检测,就会把fast已探测过的有效值继续保存在数组中,这会导致部分元素被重复保存。
    思路1的错误案例
修正思路
  • 定义两个下标指针:slow = 0fast = 1
    • slow:在原始数组上从0开始不断生长,成为目标数组***(它只是利用这片地盘而已,效果等同于声明一个新数组后赋值给nums)***。最终的slow即为有效下标的最大值
    • fast:在数组前方探测有效的元素,并提供给slow来生长
  • fast往后探测,遍历原始数组:
    • nums[fast]无效:往后探测一个,fast++
    • nums[fast]有效:
      • nums[fast]赋值给nums[slow]nums[slow]的原始值一点都不重要,可以理解为直接整条覆盖了原始数组)
      • slowfast均后移一位
  • 输出有效长度slow + 1
修正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removeElement(vector<int>& nums, int val) {
        // 关键点1:初始化时,fast从0开始探测,探测到的有效值将放到slow = 0的位置上
        int slow = 0, fast = 0;
        while (fast < nums.size()) {
            if (nums[fast] == val) fast++;
            else {
                nums[slow++] = nums[fast++];
            }
        }
        // 关键点2:在保存最后一个有效值时,slow仍然++了,因此当前的slow即为有效长度
        return slow;
    }
};
  • 时间复杂度: O ( n ) O(n) O(n)
  • 空间复杂度: O ( 1 ) O(1) O(1)

两种方法比较

  • 性能都是有效且高效的
  • 第二种逻辑上可能更直观*(前提是要意识到slow指向的是新数组)*,且避免了元素交换。

Carl思路

代码随想录 (programmercarl.com)

  • 双指针法(快慢指针法)在数组和链表的操作中是非常常见的,很多考察数组、链表、字符串等操作的面试题,都使用双指针法
  • 要明确一件事:慢指针指向了要更新新数组下标的位置

相关题目推荐

今日收获

  • 复习了数组的理论知识:
    • C++中二维数组是连续内存
    • 数组和容器的区别
  • 二分查找
    • 注意到二分查找的使用前提:有序、无重复
    • 循环不变量原则
  • 双指针法
    • 又叫快慢指针法,我觉得这个名字更有利于我的理解
    • 学习了两种双指针法的实现
  • 时间复杂度的理解加深了一点
    • 我总是不是很擅长计算时间复杂度,后面需要找KIMI训练一下

后续工作

  • 完成推荐题目的练习
  • 找KIMI训练时间复杂度的计算

本文中部分图片源于代码随想录,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本人会立马删除。

  • 25
    点赞
  • 2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6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6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