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日志框架总结

目录

1.体系结构

1.1日志门面

1.2日志实现

2.发展过程

2.1诞生之前

2.2 log4j(实现)

2.3 jul(实现)

2.4 jcl(门面)

2.4.1 门面的产生

2.4.2 jcl

2.5 slf4j(门面)+logback(实现)

2.6 log4j2(门面+日志)

3.常见日志详解(可直接阅读此处)

3.1 JUL

3.1.1 日志架构的介绍,其余的日志框架与其基本类似

3.1.2 创建对象及输出方式

3.1.3 日志级别

3.1.4 自定义日志级别

3.1.5 Logger之间的父子关系

3.1.6 总结

3.2 log4j

3.2.1添加依赖,简单实现

3.2.2 日志级别

3.2.3 Log4j组件(相关概念)

3.2.4 Layout的格式

3.2.5 Appender的输出

3.2.6 自定义Logger

3.3 jcl

3.4 SLF4J(推荐)

3.4.1 添加依赖,简单实现

为什么要使用SLF4J作为日志门面

3.4.2 绑定日志的实现(Binding)

3.4.3 桥接旧的日志框架(Bridging)

3.5 logback(推荐)

3.5.1 添加依赖及简单实现

3.5.2 logback配置

3.5.3logback-access(用的不多)

3.6 log4j2(推荐)

3.6.1 log4j2 作为门面

3.6.2 slf4j作为门面,log4j作为实现(推荐)

3.6.3 Log4j2异步日志

3.6.4 无垃圾记录

3.7 SpringBoot中的日志使用(推荐)

指定配置文件

将日志切换为log4j2

4.日志建议

门面约束

单⼀原则

依赖约束

避免传递

注意写法

减少分析

5 性能比较


1.体系结构

现在的应用开发中,对于日志的使用一般都是日志门面(日志接口)+日志实现的方式,如下图所示。产生日志门面的原因,会在2.4.1中详述。

1.1日志门面

JCL:Apache基⾦会所属的项⽬,是⼀套Java⽇志接⼝,之前叫Jakarta Commons Logging,后更 名为Commons Logging,简称JCL。

SLF4J:Simple Logging Facade for Java,缩写Slf4j,是⼀套简易Java⽇志⻔⾯,只提供相关接 ⼝,和其他⽇志⼯具之间需要桥接。

1.2日志实现

JUL:JDK中的⽇志⼯具,也称为jdklog、jdk-logging,⾃Java1.4以来sun的官⽅提供。

Log4j:⾪属于Apache基⾦会的⼀套⽇志框架,现已不再维护。

Log4j2:Log4j的升级版本,与Log4j变化很⼤,不兼容。

Logback:⼀个具体的⽇志实现框架,和Slf4j是同⼀个作者,性能很好。

2.发展过程

以时间线为线索,对日志进行简单的介绍。

2.1诞生之前

在JDK 1.3及以前,Java打⽇志依赖System.out.println(), System.err.println()或者e.printStackTrace(),Debug⽇志被写到STDOUT流,错误⽇志被写到STDERR流。这样打⽇志有⼀个⾮常⼤的缺陷,⾮常机械,⽆法定制,且⽇志粒度不够细分。

System.out.println("123"); 
System.err.println("456");

 

2.2 log4j(实现)

Ceki Gulcu于2001年发布了Log4j,并将其捐献给了Apache软件基⾦会,成为Apache 基⾦会的顶级项⽬。后来衍⽣⽀持C, C++, C#, Perl, Python, Ruby等语⾔。

Log4j在设计上⾮常优秀,它定义的Logger、Appender、Level等概念对后续的 Java Log 框架有深远的影响,如今的很多⽇志框架基本沿⽤了这种思想。

但Log4j 的性能是个问题,在Logback 和 Log4j2 出来之后,2015年9⽉,Apache软件基⾦会宣布,Log4j不再维护,建议所有相关项⽬升级到Log4j2。

2.3 jul(实现)

sun公司对于log4j的出现内⼼隐隐表示嫉妒。于是在jdk1.4版本后,开始搞事情,增加了⼀个包为java.util.logging,简称为JUL,⽤以对抗log4j。

但是却给开发造成了麻烦。相互引⽤的项⽬之间可能使⽤了不同的⽇志框架,经常将代码搞得⼀⽚混乱。

JUL功能远不如log4j完善,⾃带的Handlers有限,性能和可⽤性上也⼀般,JUL在Java1.5以后才有所提升。

2.4 jcl(门面)

2.4.1 门面的产生

从上⾯可以看出,JUL的api与log4j是完全不同的(参数只接受string)。例如:日志级别就有所不同。

JULLOG4J
severefatal
warningerror
info(默认级别)warn
configinfo
finedebug(默认级别)
finertrace
finest

由于⽇志系统互相没有关联,彼此没有约定,不同⼈的代码使⽤不同⽇志,替换和统⼀也就变成了⽐较棘⼿的⼀件事。

例如:假如你的应⽤使⽤log4j,然后项⽬引⽤了⼀个其他团队的库,他们使⽤了JUL,你的应⽤就得使⽤两个⽇志系统了,然后其他团队⼜使⽤了simplelog……这个时候如果要调整⽇志的输出级别,⽤于跟踪某个信息,简直就是⼀场灾难。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抽象,抽象出⼀个接⼝层,对每个⽇志实现都适配或者转接,这样这些提供给别⼈的库都直接使⽤抽象层即可,以后调⽤的时候,就调⽤这些接⼝。(⾯向接⼝思想)

自此,日志门面诞生。

2.4.2 jcl

JCL(Jakarta Commons Logging)应运⽽⽣,也就是commons-logging-xx.jar组件。JCL 只提供 log 接⼝,具体的实现则在运⾏时动态寻找。这样⼀来组件开发者只需要针对JCL 接⼝开发,⽽调⽤组件的应⽤程序则可以在运⾏时搭配⾃⼰喜好的⽇志实践⼯具。

在JCL中,如果能找到Log4j 则默认使⽤log4j 实现,如果没有则使⽤JUL(jdk⾃带的)实现,再没有则使⽤JCL内部提供的SimpleLog 实现。

缺点

JCL的缺点有以下几点,效率低,容易引发混乱,其机制有很大的可能引发内存泄漏。

同时,JCL的日志书写为logger.debug("this is a debug info , message :" + msg);过多的字符串连接,对性能会有影响。

2.5 slf4j(门面)+logback(实现)

针对以上情况,log4j的作者再次出⼿,他觉得JCL不好⽤,⾃⼰⼜写了⼀个新的接⼝api,就是slf4j,并且为了追求更极致的性能,新增了⼀套⽇志的实现,就是logback。

在logback中,logback-core 提供基础抽象,logback-classic 提供⽇志实现,并且直接就是基于Slf4j API。所以slf4j配合logback来完成⽇志时,不需要像其他的⽇志框架⼀样提供适配器。

slf4j本身并没有实际的⽇志输出能⼒,它底层还是需要去调⽤具体的⽇志框架API,也就是它需要跟具体的⽇志框架结合使⽤。由于具体⽇志框架⽐较多,⽽且互相也⼤都不兼容,⽇志⻔⾯接⼝要想实现与任意⽇志框架结合就需要额外对应的桥接器。具体如图所示。

 

有了新的slf4j后,上⾯的字符串拼接问题,被以下代码所取代,⽽logback也提供了更⾼级的特性,如异步 logger,Filter等。

logger.debug("this is a debug info , message : {}", msg);

 

2.6 log4j2(门面+日志)

log4j由apache宣布,2015年后,不再维护。推荐⼤家升级到log4j2,虽然log4j2沿袭了log4j的思想,然⽽log4j2和log4j完全是两码事,并不兼容。

log4j2以性能著称,它⽐其前身Log4j 1.x提供了重⼤改进,同时类⽐logback,它提供了Logback中可⽤的许多改进,同时修复了Logback架构中的⼀些固有问题。功能上,它有着和Logback相同的基本操作,同时⼜有⾃⼰独特的部分,⽐如:插件式结构、配置⽂件优化、异步⽇志等。

3.常见日志详解(可直接阅读此处)

3.1 JUL

3.1.1 日志架构的介绍,其余的日志框架与其基本类似

Loggers:记录器,应用程序通过获取Logger对象,调用其API来来发布日志信息。Logger通常是应用程序访问日志系统的入口程序。

Appenders:也被称为Handlers,每个Logger都会关联一组Handlers,Logger会将日志交给关联Handlers处理,由Handlers负责将日志做记录。Handlers在此是一个抽象,其具体的实现决定了日志记录的位置可以是控制台、文件、网络上的其他日志服务或操作系统日志等。

Layouts:也被称为Formatters,它负责对日志事件中的数据进行转换和格式化。Layouts决定了数据在一条日志记录中的最终形式。

Level: 每条日志消息都有一个关联的日志级别。该级别粗略指导了日志消息的重要性和紧迫,可以将Level和Loggers,Appenders做关联以便于我们过滤消息。

Filters: 过滤器,根据需要定制哪些信息会被记录,哪些信息会被放过。

总结:用户使用Logger来进行日志记录,Logger持有若干个Handler,日志的输出操作是由Handler完成的。

在Handler在输出日志前,会经过Filter的过滤,判断哪些日志级别过滤放行哪些拦截,Handler会将日 志内容输出到指定位置(日志文件、控制台等)。

Handler在输出日志时会使用Layout,将输出内容进行排版。

3.1.2 创建对象及输出方式

//对应的包
import java.util.logging.*;

    @Test
    public void testQuick()throws Exception{
        // 1.获取日志记录器对象
        //形参:name–记录器的名称。这应该是一个点分隔的名称,通常应该基于子系统的包名或类名,例如java。net或javax.swing
        Logger logger = Logger.getLogger("com.mahang.JULTest");
        
        // 2.日志记录输出
        logger.info("hello jul");

        // 通用方法进行日志记录
        logger.log(Level.INFO,"info msg");

        // 通过占位符 方式输出变量值
        String name = "itcast";
        Integer age = 13;
        logger.log(Level.INFO,"用户信息:{0},{1}",new Object[]{name,age});

    }

 

3.1.3 日志级别

jul中定义的日志级别共有7种,分别是

SEVERE(最高值)
WARNING
INFO(默认级别)
CONFIG
FINE
FINER
FINEST(最低值)

此外,还有两个特殊级别

OFF,可以用来关闭日志记录
ALL,启用所有消息的日志记录
    // 日志级别
    @Test
    public void testLogLevel()throws Exception{
        // 1.获取日志记录器对象
        Logger logger = Logger.getLogger("com.itheima.JULTest");
        // 2.日志记录输出
        logger.severe("severe");
        logger.warning("warning");
        logger.info("info"); // 默认日志输出级别
        logger.config("config");
        logger.fine("fine");
        logger.finer("finer");
        logger.finest("finest");

    }
//因为默认级别是info,所以打印的日志信息只会显示info 级别以上的

11月 16, 2022 1:56:26 下午 com.itheima.JULTest testLogLevel
严重: severe
11月 16, 2022 1:56:26 下午 com.itheima.JULTest testLogLevel
警告: warning
11月 16, 2022 1:56:26 下午 com.itheima.JULTest testLogLevel
信息: info

3.1.4 自定义日志级别

自定义日志级别的方式,类似于3.1.1的架构图

1.获取日志记录器对象 (获取loLogger)

2.关闭系统默认配置

3.创建ConsoleHandler 控制台输出 (获取Appender)

4.创建简单格式转换对象 ( **Layout)

5.进行关联 ( Filter过滤器,Layout和Appender都需要)

5.1 将Layout关联到Appender

5.2 将Appender关联到Logger

6.配置日志具体级别 (设置过滤级别)

    // 自定义日志级别
    @Test
    public void testLogConfig()throws Exception{
        // 1.获取日志记录器对象
        Logger logger = Logger.getLogger("com.itheima.JULTest");


        // 关闭系统默认配置
        logger.setUseParentHandlers(false);

        // 自定义配置日志级别
        // 创建ConsoleHandler 控制台输出
        ConsoleHandler consoleHandler = new ConsoleHandler();

        // 创建简单格式转换对象
        SimpleFormatter simpleFormatter = new SimpleFormatter();

        // 进行关联
        // 将Layout关联到Appender
        consoleHandler.setFormatter(simpleFormatter);
        //将Appender关联到Logger
        logger.addHandler(consoleHandler);


        // 配置日志具体级别
        logger.setLevel(Level.ALL);
        consoleHandler.setLevel(Level.ALL);


        // 2.日志记录输出
        logger.severe("severe");
        logger.warning("warning");
        logger.info("info"); // 默认日志输出级别
        logger.config("config");
        logger.fine("fine");
        logger.finer("finer");
        logger.finest("finest");

    }

3.1.5 Logger之间的父子关系

JUL中Logger之间存在父子关系,这种父子关系通过树状结构存储,JUL在初始化时会创建一个顶层 RootLogger作为所有Logger父Logger,存储上作为树状结构的根节点。并父子关系通过路径来关联。

    // Logger对象父子关系
    @Test
    public void testLogParent()throws Exception{
        //logger2是logger1的爸爸
        Logger logger1 = Logger.getLogger("com.itheima");
        Logger logger2 = Logger.getLogger("com");

        // 测试
        System.out.println(logger1.getParent() == logger2);
        // 所有日志记录器的顶级父元素 LogManager$RootLogger,name ""
        System.out.println("logger2 Parent:"+logger2.getParent() + ",name:" + logger2.getParent().getName());

        // 关闭默认配置
        logger2.setUseParentHandlers(false);

        // 设置logger2(爸爸)日志级别
        // 自定义配置日志级别
        // 创建ConsolHhandler 控制台输出
        ConsoleHandler consoleHandler = new ConsoleHandler();

        // 创建简单格式转换对象
        SimpleFormatter simpleFormatter = new SimpleFormatter();

        // 进行关联
        consoleHandler.setFormatter(simpleFormatter);
        logger2.addHandler(consoleHandler);


        // 配置日志具体级别  只设置的logger2(爸爸)的级别,但logger1(儿子)也可以使用
        logger2.setLevel(Level.ALL);
        consoleHandler.setLevel(Level.ALL);

        logger1.severe("severe");
        logger1.warning("warning");
        logger1.info("info");
        logger1.config("config");
        logger1.fine("fine");
        logger1.finer("finer");
        logger1.finest("finest");
    }


true
logger2 Parent:java.util.logging.LogManager$RootLogger@1ae369b7,name:
11月 16, 2022 2:17:45 下午 com.itheima.JULTest testLogParent
严重: severe
11月 16, 2022 2:17:45 下午 com.itheima.JULTest testLogParent
警告: warning
11月 16, 2022 2:17:45 下午 com.itheima.JULTest testLogParent
信息: info
11月 16, 2022 2:17:45 下午 com.itheima.JULTest testLogParent
配置: config
11月 16, 2022 2:17:45 下午 com.itheima.JULTest testLogParent
详细: fine
11月 16, 2022 2:17:45 下午 com.itheima.JULTest testLogParent
较详细: finer
11月 16, 2022 2:17:45 下午 com.itheima.JULTest testLogParent
非常详细: finest

进程已结束,退出代码0

3.1.6 总结

jdk自带,不用依赖,直接使用,缺点,功能略少,效率略低

3.2 log4j

Log4j是Apache下的一款开源的日志框架,通过在项目中使用 Log4J,我们可以控制日志信息输出到控 制台、文件、甚至是数据库中。我们可以控制每一条日志的输出格式,通过定义日志的输出级别,可以 更灵活的控制日志的输出过程。方便项目的调试。

3.2.1添加依赖,简单实现

        <!--log4j-->
        <dependency>
            <groupId>log4j</groupId>
            <artifactId>log4j</artifactId>
            <version>1.2.17</version>
        </dependency>
import org.apache.log4j.Logger;
import org.apache.log4j.helpers.LogLog;

@Test
    public void testQuick()throws Exception{

        // 开启 log4j 内置日志记录  默认关闭
        LogLog.setInternalDebugging(true);

        // 获取日志记录器对象
        Logger logger = Logger.getLogger(Log4jTest.class);

//        Logger logger1=Logger.getLogger("com.mahang.Log4jTest");  支持两种方式

        // 日志记录输出
        logger.info("hello log4j");
        
        
        // 日志级别
        logger.fatal("fatal"); //严重错误,一般会造成系统崩溃并终止运行

        logger.error("error"); // 错误信息,不会影响系统运行
        logger.warn("warn");   // 警告信息,可能会发生问题
        logger.info("info");   // 运行信息,数据连接、网络连接、IO 操作等等
        logger.debug("debug"); // 调试信息,一般在开发中使用,记录程序变量参数传递信息等等

        logger.trace("trace"); // 追踪信息,记录程序所有的流程信息
        
    }      

3.2.2 日志级别

日志级别从高到低分 为:

fatal 指出每个严重的错误事件将会导致应用程序的退出。

error 指出虽然发生错误事件,但仍然不影响系统的继续运行。

warn 表明会出现潜在的错误情形。

info 一般和在粗粒度级别上,强调应用程序的运行全程。

debug 一般用于细粒度级别上,对调试应用程序非常有帮助。

trace 是程序追踪,可以用于输出程序运行中的变量,显示执行的流程。

还有两个特殊的级别:

OFF,可用来关闭日志记录。 ALL,启用所有消息的日志记录。

:一般只使用4个级别,优先级从高到低为 ERROR > WARN > INFO > DEBUG

3.2.3 Log4j组件(相关概念)

Log4J 主要由 Loggers (日志记录器)、Appenders(输出端)和 Layout(日志格式化器)组成。(与上面的Jul基本相似,准确的说,是JUL与Log4j相似)

其中 Loggers 控制日志的输出级别与日志是否输出;Appenders 指定日志的输出方式(输出到控制台、文件 等);Layout 控制日志信息的输出格式。

3.2.3.1 Loggers

日志记录器,负责收集处理日志记录,实例的命名就是类“XX”的full quailied name(类的全限定名), Logger的名字大小写敏感,其命名有继承机制(上面提到的父子关系):

例如:name为org.apache.commons的logger会继承 name为org.apache的logger。

Log4J中有一个特殊的logger叫做“root”,他是所有logger的根,也就意味着其他所有的logger都会直接 或者间接地继承自root。rootlogger可以用Logger.getRootLogger()方法获取。

但是,自log4j 1.2版以来, Logger 类已经取代了 Category 类。对于熟悉早期版本的log4j的人来说, Logger 类可以被视为 Category 类的别名。

3.2.3.2 Appenders

Appender 用来指定日志输出到哪个地方,可以同时指定日志的输出目的地。Log4j 常用的输出目的地 有以下几种:

输出端类型作用
ConsoleAppender将日志输出到控制台
FileAppender将日志输出到文件中
DailyRollingFileAppender将日志输出到一个日志文件,并且每天输出到一个新的文件
RollingFileAppender将日志信息输出到一个日志文件,并且指定文件的尺寸,当文件大 小达到指定尺寸时,会自动把文件改名,同时产生一个新的文件
JDBCAppender把日志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

3.2.3.3 Layouts

布局器 Layouts用于控制日志输出内容的格式,让我们可以使用各种需要的格式输出日志。Log4j常用 的Layouts:

格式化器类型
HTMLLayout格式化日志输出为HTML表格形式
SimpleLayout简单的日志输出格式化,打印的日志格式为(info - message)
PatternLayout最强大的格式化期,可以根据自定义格式输出日志,如果没有指定转换格式, 就是用默认的转换格式

3.2.4 Layout的格式

在 log4j.properties 配置文件中,我们定义了日志输出级别与输出端,在输出端中分别配置日志的输出 格式。

# %m   输出代码中指定的日志信息
# %p  输出优先级,及 DEBUG、INFO 等
# %n 换行符(Windows平台的换行符为 "\n",Unix 平台为 "\n")
# %r   输出自应用启动到输出该 log 信息耗费的毫秒数
# %c   输出打印语句所属的类的全名
# %t   输出产生该日志的线程全名
# %d   输出服务器当前时间,默认为 ISO8601,也可以指定格式,如:%d{yyyy年MM月dd日 HH:mm:ss}
# %l   输出日志时间发生的位置,包括类名、线程、及在代码中的行数。如:Test.main(Test.java:10)
# %F   输出日志消息产生时所在的文件名称
# %L   输出代码中的行号
# %%   输出一个 "%" 字符

# 可以在 % 与字符之间加上修饰符来控制最小宽度、最大宽度和文本的对其方式。如:
# %5c 输出category名称,最小宽度是5,category<5,默认的情况下右对齐
# %-5c 输出category名称,最小宽度是5,category<5,"-"号指定左对齐,会有空格
# %.5c 输出category名称,最大宽度是5,category>5,就会将左边多出的字符截掉,<5不会有空格
# %20.30c category名称<20补空格,并且右对齐,>30字符,就从左边交远销出的字符截掉

例如:

# 指定控制台日志输出的 appender
log4j.appender.console = org.apache.log4j.ConsoleAppender
# 指定消息格式 layout   
log4j.appender.console.layout = 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 指定消息格式的内容
log4j.appender.console.layout.conversionPattern = [%10p]%r ==== %l %d{yyyy-MM-dd HH:mm:ss.SSS} %m%n

效果:

[      INFO]0 ==== com.itheima.Log4jTest.testQuick(Log4jTest.java:22) 2022-11-16 15:02:46.768 hello log4j
[      INFO]0 ==== com.itheima.Log4jTest.testQuick(Log4jTest.java:22) 2022-11-16 15:02:46.768 hello log4j
[     FATAL]4 ==== com.itheima.Log4jTest.testQuick(Log4jTest.java:28) 2022-11-16 15:02:46.772 fatal
[     FATAL]4 ==== com.itheima.Log4jTest.testQuick(Log4jTest.java:28) 2022-11-16 15:02:46.772 fatal

3.2.5 Appender的输出

注:log4j.appender.后面的名字是自定义的,随便起,见名知意即可

每一个Appender都是独立的,可以共同使用,只需在log4j.rootLogger上添加即可。

控制台

# 指定 RootLogger 顶级父元素默认配置信息
# 指定日志级别=trace,使用的 apeender 为console(apeender可以添加多个)
log4j.rootLogger = trace,console,file

# 指定控制台日志输出的 appender
log4j.appender.console = org.apache.log4j.ConsoleAppender
# 指定消息格式 layout
log4j.appender.console.layout = 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 指定消息格式的内容
log4j.appender.console.layout.conversionPattern = [%10p]%r ==== %l %d{yyyy-MM-dd HH:mm:ss.SSS} %m%n

文件



# 日志文件输出的 appender 对象
log4j.appender.file = org.apache.log4j.FileAppender
# 指定消息格式 layout
log4j.appender.file.layout = 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 指定消息格式的内容
log4j.appender.file.layout.conversionPattern = [%-10p]%r  %l %d{yyyy-MM-dd HH:mm:ss.SSS} %m%n
# 指定日志文件保存路径
log4j.appender.file.file = /logs/log4j.log
# 指定日志文件的字符集
log4j.appender.file.encoding = UTF-8

 按照时间规则拆分的 appender 对象

# 按照时间规则拆分的 appender 对象
log4j.appender.dailyFile = org.apache.log4j.DailyRollingFileAppender
# 指定消息格式 layout
log4j.appender.dailyFile.layout = 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 指定消息格式的内容
log4j.appender.dailyFile.layout.conversionPattern = [%-10p]%r  %l %d{yyyy-MM-dd HH:mm:ss.SSS} %m%n
# 指定日志文件保存路径
log4j.appender.dailyFile.file = /logs/log4j.log
# 指定日志文件的字符集
log4j.appender.dailyFile.encoding = UTF-8
# 指定日期拆分规则
log4j.appender.dailyFile.datePattern = '.'yyyy-MM-dd-HH-mm-ss

按照文件大小拆分的 appender 对象

# 按照文件大小拆分的 appender 对象
# 日志文件输出的 appender 对象
log4j.appender.rollingFile = org.apache.log4j.RollingFileAppender
# 指定消息格式 layout
log4j.appender.rollingFile.layout = 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 指定消息格式的内容
log4j.appender.rollingFile.layout.conversionPattern = [%-10p]%r  %l %d{yyyy-MM-dd HH:mm:ss.SSS} %m%n
# 指定日志文件保存路径
log4j.appender.rollingFile.file = /logs/log4j.log
# 指定日志文件的字符集
log4j.appender.rollingFile.encoding = UTF-8
# 指定日志文件内容的大小
log4j.appender.rollingFile.maxFileSize = 1MB 
# 指定日志文件的数量
log4j.appender.rollingFile.maxBackupIndex = 10

数据库

#mysql
log4j.appender.logDB=org.apache.log4j.jdbc.JDBCAppender
log4j.appender.logDB.layout=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log4j.appender.logDB.Driver=com.mysql.jdbc.Driver
log4j.appender.logDB.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test
log4j.appender.logDB.User=root
log4j.appender.logDB.Password=root
#插入数据
log4j.appender.logDB.Sql=INSERT INTO log(project_name,create_date,level,category,file_name,thread_name,line,all_category,message) values('itcast','%d{yyyy-MM-dd HH:mm:ss}','%p','%c','%F','%t','%L','%l','%m')

在sql中建表

xxxxxxxxxx CREATE TABLE `log` (`log_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project_name` varchar(255) DEFAULT NULL COMMENT '目项名',`create_date` varchar(255) DEFAULT NULL COMMENT '创建时间',`level` varchar(255) DEFAULT NULL COMMENT '优先级',`category` varchar(255) DEFAULT NULL COMMENT '所在类的全名',`file_name` varchar(255) DEFAULT NULL COMMENT '输出日志消息产生时所在的文件名称 ',`thread_name` varchar(255) DEFAULT NULL COMMENT '日志事件的线程名',`line` varchar(255) DEFAULT NULL COMMENT '号行',`all_category` varchar(255) DEFAULT NULL COMMENT '日志事件的发生位置',`message` varchar(4000) DEFAULT NULL COMMENT '输出代码中指定的消息',PRIMARY KEY (`log_id`));

3.2.6 自定义Logger

# 指定 RootLogger 顶级父元素默认配置信息
# 指定日志级别=trace,使用的 apeender 为console(apeender可以添加多个)
log4j.rootLogger = trace,console

# 自定义 logger 对象设置  同样,log4j.logger.后的名字是自己写的
log4j.logger.com.itheima = info,console
#不指定apeender,使用父类的apeender
log4j.logger.org.apache = error
        // 获取日志记录器对象   Log4jTest.class是com.itheima的子包
        Logger logger = Logger.getLogger(Log4jTest.class);

3.3 jcl

全称为Jakarta Commons Logging,是Apache提供的一个通用日志API。

它是为 "所有的Java日志实现"(因为设计问题,只支持Log4j和jul)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它自身也提供一个日志的实现,但是功能非常常弱 (SimpleLog)。所以一般不会单独使用它。他允许开发人员使用不同的具体日志实现工具: Log4j, Jdk 自带的日志(JUL)

JCL 有两个基本的抽象类:Log(基本记录器)和LogFactory(负责创建Log实例)。

 

顺序:log4j,jul,simpleLog

添加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commons-logging</groupId>
            <artifactId>commons-logging</artifactId>
            <version>1.2</version>
        </dependency>

简单实现

//导入的包
import org.apache.commons.logging.Log;
import org.apache.commons.logging.LogFactory;

import org.junit.Test;

public class JCLTest {

    @Test
    public void testQuick()throws Exception{
        // 获取 log日志记录器对象
        Log log = LogFactory.getLog(JCLTest.class);
        // 日志记录输出
        log.info("hello jcl");
    }
}

设计的不太行,大家基本都在用SLF4J

3.4 SLF4J(推荐)

简单日志门面(Simple Logging Facade For Java) SLF4J主要是为了给Java日志访问提供一套标准、规范 的API框架,其主要意义在于提供接口,具体的实现可以交由其他日志框架,例如log4j和logback等。 当然slf4j自己也提供了功能较为简单的实现,但是一般很少用到。对于一般的Java项目而言,日志框架 会选择slf4j-api作为门面,配上具体的实现框架(log4j、logback等),中间使用桥接器完成桥接。

SLF4J是目前市面上最流行的日志门面。现在的项目中,基本上都是使用SLF4J作为我们的日志系统。

SLF4J日志门面主要提供两大功能:日志框架的绑定,日志框架的桥接

3.4.1 添加依赖,简单实现

注:添加slf4j 日志门面(slf4j-api.jar),后,需要添加具体的实现,如果不添加,将会无操作如下图

添加依赖  

        <!-- slf4j 日志门面 -->
        <dependency>
            <groupId>org.slf4j</groupId>
            <artifactId>slf4j-api</artifactId>
            <version>1.7.26</version>
        </dependency>


        <!--         slf4j 内置的简单实现-->
        <dependency>
            <groupId>org.slf4j</groupId>
            <artifactId>slf4j-simple</artifactId>
            <version>1.7.21</version>
        </dependency>

简单实现

import org.junit.Test;

//导入的包
import org.slf4j.Logger;
import org.slf4j.LoggerFactory;

public class Slf4jTest {

    public static final Logger LOGGER = LoggerFactory.getLogger(Slf4jTest.class);

    // 快速入门
    @Test
    public void test01()throws Exception{
        // 日志输出
        LOGGER.error("error");
        LOGGER.warn("wring");
        LOGGER.info("info"); // 默认级别
        LOGGER.debug("debug");
        LOGGER.trace("trace");

        // 使用占位符输出日志信息
        // 使用占位符输出,提高性能
        String name = "itheima";
        Integer age = 14;
        LOGGER.info("用户:{},{}",name,age);

        // 将系统的异常信息输出
        try {
            int i = 1/0;
        } catch (Exception e) {
           // e.printStackTrace();
            LOGGER.error("出现异常:",e);

        }
    }
}

为什么要使用SLF4J作为日志门面

  1. 使用SLF4J框架,可以在部署时迁移到所需的日志记录框架。

  2. SLF4J提供了对所有流行的日志框架的绑定,例如log4j,JUL,Simple logging和NOP。因此可以 在部署时切换到任何这些流行的框架。

  3. 无论使用哪种绑定,SLF4J都支持参数化日志记录消息。由于SLF4J将应用程序和日志记录框架分离, 因此可以轻松编写独立于日志记录框架的应用程序。而无需担心用于编写应用程序的日志记录框架。

  4. SLF4J提供了一个简单的Java工具,称为迁移器。使用此工具,可以迁移现有项目,这些项目使用日志 框架(如Jakarta Commons Logging(JCL)或log4j或Java.util.logging(JUL))到SLF4J。

3.4.2 绑定日志的实现(Binding)

SLF4J支持各种日志框架。SLF4J发行版附带了几个称为“SLF4J绑定”的jar文件,每个绑定对应 一个受支持的框架。

使用slf4j的日志绑定流程:

  1. 添加slf4j-api的依赖

  2. 使用slf4j的API在项目中进行统一的日志记录

  3. . 绑定具体的日志实现框架

    1. 绑定已经实现了slf4j的日志框架,直接添加对应依赖

    2. 绑定没有实现slf4j的日志框架,先添加日志的适配器,再添加实现类的依赖

  4. slf4j有且仅有一个日志实现框架的绑定(如果出现多个默认使用第一个依赖日志实现

通过maven引入常见的日志实现框架

绑定分为两种情况,比slf4j出现的晚的,默认遵循slf4j,有logback、slf4j-simple。nop 日志开关

       <!-- slf4j 日志门面 -->
        <dependency>
            <groupId>org.slf4j</groupId>
            <artifactId>slf4j-api</artifactId>
            <version>1.7.26</version>
        </dependency>

<!--        &lt;!&ndash;         slf4j 内置的简单实现&ndash;&gt;-->
<!--        <dependency>-->
<!--            <groupId>org.slf4j</groupId>-->
<!--            <artifactId>slf4j-simple</artifactId>-->
<!--            <version>1.7.21</version>-->
<!--        </dependency>-->


<!--        logback 日志实现-->
        <dependency>
            <groupId>ch.qos.logback</groupId>
            <artifactId>logback-classic</artifactId>
            <version>1.2.3</version>
        </dependency>

        <!--nop 日志开关     添加后,日志功能将会关闭-->
        <dependency>
            <groupId>org.slf4j</groupId>
            <artifactId>slf4j-nop</artifactId>
            <version>1.7.25</version>
        </dependency>

比slf4j出现的早的,是不遵循slf4,有log4、jul。需要添加适配器

        <!-- slf4j 日志门面 -->
        <dependency>
            <groupId>org.slf4j</groupId>
            <artifactId>slf4j-api</artifactId>
            <version>1.7.26</version>
        </dependency>

        <!--绑定 log4j 日志实现,需要导入适配器-->
        <dependency>
            <groupId>org.slf4j</groupId>
            <artifactId>slf4j-log4j12</artifactId>
            <version>1.7.12</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log4j</groupId>
            <artifactId>log4j</artifactId>
            <version>1.2.17</version>
        </dependency>

        <!--绑定 jul 日志实现,需要导入适配器     日志实现就不用导入了,jul是jdk内置的
        <dependency>
            <groupId>org.slf4j</groupId>
            <artifactId>slf4j-jdk14</artifactId>
            <version>1.7.25</version>
        </dependency>
    -->

要切换日志框架,只需替换类路径上的slf4j绑定。例如,要从java.util.logging切换到log4j,只需将 slf4j-jdk14-1.7.27.jar替换为slf4j-log4j12-1.7.27.jar即可。

3.4.3 桥接旧的日志框架(Bridging)

桥接用来解决:项目中日志的遗留问题,当系统中存在之前的日志API,可以通过桥接转换到slf4j的实现,具体方式

1.先去除之前老的日志框架的依赖

2.添加SLF4J提供的桥接组件

3.为项目添加SLF4J的具体实现

可以在不改动源代码的基础上,完成日志的升级

桥接原理:

注释掉原有的日志实现,添加桥接器,由桥接器去调用Slf4j门面,门面再去调用具体的实现

迁移的方式:如果我们要使用SLF4J的桥接器,替换原有的日志框架,那么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删除掉原
有项目中的日志框架的依赖。然后替换成SLF4J提供的桥接器。
<!--    1.去除老的日志实现    log4j 日志实现-->
<!--        <dependency>-->
<!--            <groupId>log4j</groupId>-->
<!--            <artifactId>log4j</artifactId>-->
<!--            <version>1.2.17</version>-->
<!--        </dependency>-->
      

<!--    slf4j 日志门面      -->
        <dependency>
            <groupId>org.slf4j</groupId>
            <artifactId>slf4j-api</artifactId>
            <version>1.7.26</version>
        </dependency>

        <!--  2.配置 log4j 的桥接器-->
        <dependency>
            <groupId>org.slf4j</groupId>
            <artifactId>log4j-over-slf4j</artifactId>
            <version>1.7.25</version>
        </dependency>

<!--    3.    logback 日志实现-->
        <dependency>
            <groupId>ch.qos.logback</groupId>
            <artifactId>logback-classic</artifactId>
            <version>1.2.3</version>
        </dependency>

 

注意问题:

log4j-over-slf4j.jar和slf4j-log4j12.jar不能同时出现,会导致无限循环问题,如下图所示,

APP原本调用LOG4J,现在调用桥接器,桥接器去调用日志门面,日志门面去调用适配器,适配器要去适配log4j,又进入了桥接器,导致了死循环。

3.5 logback(推荐)

Logback是由log4j创始人设计的另一个开源日志组件,性能比log4j要好。

Logback主要分为三个模块:

logback-core:其它两个模块的基础模块

logback-classic:它是log4j的一个改良版本,同时它完整实现了slf4j API

logback-access:访问模块与Servlet容器集成提供通过Http来访问日志的功能

后续的日志代码都是通过SLF4J日志门面搭建日志系统,所以在代码是没有区别,主要是通过修改配置 文件和pom.xml依赖

3.5.1 添加依赖及简单实现

依赖

        <!--slf4j 日志门面-->
        <dependency>
            <groupId>org.slf4j</groupId>
            <artifactId>slf4j-api</artifactId>
            <version>1.7.26</version>
        </dependency>
        <!--logback 日志实现   classic包中包含了core-->
        <dependency>
            <groupId>ch.qos.logback</groupId>
            <artifactId>logback-classic</artifactId>
            <version>1.2.3</version>
        </dependency>

 实现

import org.junit.Test;
import org.slf4j.Logger;
import org.slf4j.LoggerFactory;

public class LogbackTest {

    public static final Logger LOGGER = LoggerFactory.getLogger(LogbackTest.class);


    // 快速入门
    @Test
    public void testQuick()throws Exception{


        for (int i = 0; i < 10000; i++) {

            // 日志输出
            LOGGER.error("error");
            LOGGER.warn("wring");
            LOGGER.info("info");
            LOGGER.debug("debug");// 默认级别
            LOGGER.trace("trace");
        }

    }
}

3.5.2 logback配置

logback会依次读取以下类型配置文件:

logback.groovy

logback-test.xml

logback.xml

如果均不存在会采用默认配置

logback组件之间的关系(与前面所介绍的大同小异):

Logger:日志的记录器,把它关联到应用的对应的context上后,主要用于存放日志对象,也 可以定义日志类型、级别。

Appender:用于指定日志输出的目的地,目的地可以是控制台、文件、数据库等等。

Layout:负责把事件转换成字符串,格式化的日志信息的输出。在logback中Layout对象被封 装在encoder中。

配置信息

以====为分隔符,便于观察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configuration>
<!--==========================property集中管理==================================================-->
    <!--
        配置集中管理属性
        我们可以直接改属性的 value 值
        格式:${name}
    -->
    <property name="pattern" value="[%-5level] %d{yyyy-MM-dd HH:mm:ss.SSS} %c %M %L [%thread] %m%n"></property>
    <!--
    日志输出格式:
        %-5level 级别从左显示5个字符宽度
        %d{yyyy-MM-dd HH:mm:ss.SSS}日期
        %c类的完整名称
        %M为method
        %L为行号
        %thread线程名称
        %m或者%msg为日志消息
        %n换行
      -->


    <!--定义日志文件保存路径属性-->
    <property name="log_dir" value="/logs"></property>

<!--========================各种appender=========================================-->

    <!--
    Appender: 设置日志信息的去向,常用的有以下几个
    ch.qos.logback.core.ConsoleAppender (控制台)
    ch.qos.logback.core.rolling.RollingFileAppender (文件大小到达指定尺
            寸的时候产生一个新文件)
    ch.qos.logback.core.FileAppender (文件)
-->

        <!--控制台日志输出的 appender-->
    <appender name="console" class="ch.qos.logback.core.ConsoleAppender">
        <!--控制输出流对象 默认 System.out 改为 System.err 可以显示为红色-->
        <target>System.err</target>
        <!--日志消息格式配置-->
        <encoder class="ch.qos.logback.classic.encoder.PatternLayoutEncoder">
            <pattern>${pattern}</pattern>
        </encoder>
    </appender>

<!--    ============================================================================-->
    <!--日志文件输出的 appender-->
    <appender name="file" class="ch.qos.logback.core.FileAppender">
        <!--日志文件保存路径-->
        <file>${log_dir}/logback.log</file>
        <!--日志消息格式配置-->
        <encoder class="ch.qos.logback.classic.encoder.PatternLayoutEncoder">
            <pattern>${pattern}</pattern>
        </encoder>
    </appender>


<!--    =========================================================================-->
    <!--html 格式日志文件输出 appender-->
    <appender name="htmlFile" class="ch.qos.logback.core.FileAppender">
        <!--日志文件保存路径-->
        <file>${log_dir}/logback.html</file>
        <!--html 消息格式配置-->
        <encoder class="ch.qos.logback.core.encoder.LayoutWrappingEncoder">
            <layout class="ch.qos.logback.classic.html.HTMLLayout">
                <pattern>%-5level%d{yyyy-MM-dd HH:mm:ss.SSS}%c%M%L%thread%m</pattern>
            </layout>
        </encoder>
    </appender>

    
<!--========================================================================-->
    <!--日志拆分和归档压缩的 appender 对象-->
    <appender name="rollFile"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RollingFileAppender">
        <!--日志文件保存路径-->
        <file>${log_dir}/roll_logback.log</file>
        <!--日志消息格式配置-->
        <encoder class="ch.qos.logback.classic.encoder.PatternLayoutEncoder">
            <pattern>${pattern}</pattern>
        </encoder>
        <!--指定拆分规则-->
        <rollingPolicy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SizeAndTimeBasedRollingPolicy">
            <!--按照时间和压缩格式声明拆分的文件名-->
            <fileNamePattern>${log_dir}/rolling.%d{yyyy-MM-dd}.log%i.gz</fileNamePattern>
            <!--按照文件大小拆分-->
            <maxFileSize>1MB</maxFileSize>
        </rollingPolicy>
        <!--日志级别过滤器-->
        <filter class="ch.qos.logback.classic.filter.LevelFilter">
            <!--日志过滤规则-->
            <level>ERROR</level>
            <onMatch>ACCEPT</onMatch>
            <onMismatch>DENY</onMismatch>
        </filter>
    </appender>

<!--    ================================================================================-->
    <!--异步日志-->
    <appender name="async" class="ch.qos.logback.classic.AsyncAppender">
        <!--指定某个具体的 appender-->
        <appender-ref ref="rollFile"/>
    </appender>



<!--==========================logger 配置  想让那个appender生效,添加进logger即可==============================================-->
    <!--root logger 配置-->
    <!--
     <logger>元素,但是它是根logger。默认debug
     level:用来设置打印级别,大小写无关:TRACE, DEBUG, INFO, WARN, ERROR, ALL和 OFF,
    <root>可以包含零个或多个<appender-ref>元素,标识这个appender将会添加到这个logger。
-->
    <root level="ALL">
        <appender-ref ref="console"/>
        <appender-ref ref="async"/>
    </root>

    <!--自定义 looger 对象
        additivity="false" 自定义 logger 对象是否继承 rootLogger
     -->
    <!--
        用来设置某一个包或者具体的某一个类的日志打印级别、以及指定<appender>。
        <loger>仅有一个name属性,一个可选的level和一个可选的addtivity属性
        name:用来指定受此logger约束的某一个包或者具体的某一个类。
        level:用来设置打印级别,大小写无关:TRACE, DEBUG, INFO, WARN, ERROR, ALL 和OFF,
    如果未设置此属性,那么当前logger将会继承上级的级别。
        additivity:是否向上级loger传递打印信息。默认是true。(对象是否继承 rootLogger)
        <logger>可以包含零个或多个<appender-ref>元素,标识这个appender将会添加到这个logger
-->
    <logger name="com.itheima" level="info" additivity="false">
        <appender-ref ref="console"/>
    </logger>
</configuration>

官方提供的log4j.properties转换成logback.xml

https://logback.qos.ch/translator/

:第一次使用,需要进行hithub身份认证

3.5.3logback-access(用的不多)

logback-access模块与Servlet容器(如Tomcat和Jetty)集成,以提供HTTP访问日志功能。我们可以使 用logback-access模块来替换tomcat的访问日志

具体步骤:

1.将logback-access.jar与logback-core.jar复制到$TOMCAT_HOME/lib/目录下

2.修改$TOMCAT_HOME/conf/server.xml中的Host元素中添加:

<Valve className="ch.qos.logback.access.tomcat.LogbackValve" />
  1. logback默认会在$TOMCAT_HOME/conf下查找文件 logback-access.xml, logback-access.xml文件如下:

    <configuration>
        <!-- always a good activate OnConsoleStatusListener -->
        <statusListener
                class="ch.qos.logback.core.status.OnConsoleStatusListener"/>
        <property name="LOG_DIR" value="${catalina.base}/logs"/>
        <appender name="FILE"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RollingFileAppender">
            <file>${LOG_DIR}/access.log</file>
            <rollingPolicy
                    class="ch.qos.logback.core.rolling.TimeBasedRollingPolicy">
                <fileNamePattern>access.%d{yyyy-MM-dd}.log.zip</fileNamePattern>
            </rollingPolicy>
            <encoder>
                <!-- 访问日志的格式 -->
                <pattern>combined</pattern>
            </encoder>
        </appender>
        <appender-ref ref="FILE"/>
    </configuration>

4.官方提供了详细的配置: https://logback.qos.ch/access.html#configuration 

3.6 log4j2(推荐)

Apache Log4j 2是对Log4j的升级版,参考了logback的一些优秀的设计,并且修复了一些问题,因此带 来了一些重大的提升,主要有:

异常处理,在logback中,Appender中的异常不会被应用感知到,但是在log4j2中,提供了一些异 常处理机制。

性能提升, log4j2相较于log4j 和logback都具有很明显的性能提升,后面会有官方测试的数据。

自动重载配置,参考了logback的设计,当然会提供自动刷新参数配置,最实用的就是我们在生产 上可以动态的修改日志的级别而不需要重启应用。

无垃圾机制,log4j2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使用其设计的一套无垃圾机制,避免频繁的日志收集 导致的jvm gc。

官网

Log4j – Apache Log4j 2 

3.6.1 log4j2 作为门面

目前市面上最主流的日志门面就是SLF4J,虽然Log4j2也是日志门面,因为Log4j2的日志实现功能非常强 大,性能优越。所以大家一般还是将Log4j2看作是日志的实现,Slf4j + Log4j2应该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添加依赖

        <!--log4j2日志门面-->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logging.log4j</groupId>
            <artifactId>log4j-api</artifactId>
            <version>2.11.1</version>
        </dependency>
        <!--log4j2 日志实现-->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logging.log4j</groupId>
            <artifactId>log4j-core</artifactId>
            <version>2.11.1</version>
        </dependency>

 简单实现

import org.apache.logging.log4j.LogManager;
import org.apache.logging.log4j.Logger;
import org.junit.Test;

public class Log4j2Test {

    // 定义日志记录器对象   注意,此处用的是LogManager.getLogger
    public static final Logger LOGGER = LogManager.getLogger(Log4j2Test.class);

    // 快速入门
    @Test
    public void testQuick()throws Exception{
        // 日志消息输出
        LOGGER.fatal("fatal");
        LOGGER.error("error");
        LOGGER.warn("warn");
        LOGGER.info("inf");
        LOGGER.debug("debug");
        LOGGER.trace("trace");


    }
}

3.6.2 slf4j作为门面,log4j作为实现(推荐)

依赖

执行流程:slf4j日志门面--->log4j-slf4j适配器--->log4j2日志门面--->log4j2 日志实现

       <!--使用slf4j 作为日志门面-->
        <dependency>
            <groupId>org.slf4j</groupId>
            <artifactId>slf4j-api</artifactId>
            <version>1.7.26</version>
        </dependency>


        <!--使用 log4j2 的适配器进行绑定-->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logging.log4j</groupId>
            <artifactId>log4j-slf4j-impl</artifactId>
            <version>2.9.1</version>
        </dependency>


        <!--log4j2日志门面-->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logging.log4j</groupId>
            <artifactId>log4j-api</artifactId>
            <version>2.11.1</version>
        </dependency>
        <!--log4j2 日志实现-->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logging.log4j</groupId>
            <artifactId>log4j-core</artifactId>
            <version>2.11.1</version>
        </dependency>

配置信息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
    status="warn" 日志框架本身的输出日志级别
    monitorInterval="5" 自动加载配置文件的间隔时间,不低于 5 秒   实现热更新
-->
<Configuration status="debug" monitorInterval="5">

    <!--
        集中配置属性进行管理
        使用时通过:${name}
    -->
    <properties>
        <property name="LOG_HOME">/logs</property>
    </properties>



    <!--日志处理-->
    <Appenders>
        <!--控制台输出 appender-->
        <Console name="Console" target="SYSTEM_ERR"><!--SYSTEM_ERR输出类型,颜色不一样罢了,还有 SYSTEM_OUT-->
            <PatternLayout pattern="%d{HH:mm:ss.SSS} [%t] [%-5level] %c{36}:%L --- %m%n" />
        </Console>

        <!--日志文件输出 appender-->
        <File name="file" fileName="${LOG_HOME}/myfile.log">
            <PatternLayout pattern="[%d{yyyy-MM-dd HH:mm:ss.SSS}] [%-5level] %l %c{36} - %m%n" />
        </File>


        <!--使用随机读写流的日志文件输出 appender,性能提高-->
        <RandomAccessFile name="accessFile" fileName="${LOG_HOME}/myAcclog.log">
            <PatternLayout pattern="[%d{yyyy-MM-dd HH:mm:ss.SSS}] [%-5level] %l %c{36} - %m%n" />
        </RandomAccessFile>

        <!--按照一定规则拆分的日志文件的 appender-->
        <RollingFile name="rollingFile" fileName="${LOG_HOME}/myrollog.log"
                     filePattern="/logs/$${date:yyyy-MM-dd}/myrollog-%d{yyyy-MM-dd-HH-mm}-%i.log"><!--filePattern拆分后的文件命名 ;以天为单位($${date:yyyy-MM-dd}),作为文件夹,以分钟为文件生成日志(myrollog-%d{yyyy-MM-dd-HH-mm}),到达指定大小后,在进行拆分,排序(-%i)-->
            <!--日志级别过滤器                          放行               拦截-->
            <ThresholdFilter level="debug" onMatch="ACCEPT" onMismatch="DENY" />
            <!--日志消息格式-->
            <PatternLayout pattern="[%d{yyyy-MM-dd HH:mm:ss.SSS}] [%-5level] %l %c{36} - %msg%n" />
<!--            设置具体差分规则-->
            <Policies>
                <!--在系统启动时,触发拆分规则,生产一个新的日志文件-->
                <OnStartupTriggeringPolicy />
                <!--按照文件大小拆分,10MB -->
                <SizeBasedTriggeringPolicy size="10 MB" />
                <!--按照时间节点拆分,规则根据filePattern定义的-->
                <TimeBasedTriggeringPolicy />
            </Policies>
            <!--在同一个目录下,文件的个数限定为 30 个,超过进行覆盖-->
            <DefaultRolloverStrategy max="30" />
        </RollingFile>

    </Appenders>




    <!--logger 定义-->
    <Loggers>


        <!--使用 rootLogger 配置 日志级别 level="trace"-->
        <Root level="trace">
            <!--指定日志使用的处理器-->
            <AppenderRef ref="Console" />

            <!--使用异步 appender-->
            <AppenderRef ref="Async" />
        </Root>
    </Loggers>
</Configuration>

3.6.3 Log4j2异步日志

异步日志

log4j2最大的特点就是异步日志,其性能的提升主要也是从异步日志中受益

什么是同步日志

什么是异步日志

 

Log4j2提供了两种实现日志的方式,一个是通过AsyncAppender(异步Appender),一个是通过AsyncLogger(异步Logger),分别对应 前面我们说的Appender组件和Logger组件。

Log4j2快,主要快到了异步Logger,异步Appender与logback性能差不多

注意:配置异步日志需要添加依赖

       <!--异步日志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com.lmax</groupId>
            <artifactId>disruptor</artifactId>
            <version>3.3.4</version>
        </dependency>

 AsyncAppender方式(不推荐)

    <Appenders>
        <Async name="Async">
            <AppenderRef ref="file"/>
        </Async>
    </Appenders>

与logback的异步方式基本相似,在<AppenderRef ref="file"/>标签中添加 appender,随后将自己添加到logger中。

AsyncLogger方式(重点)

AsyncLogger才是log4j2 的重头戏,也是官方推荐的异步方式。它可以使得调用Logger.log返回的 更快。你可以有两种选择:全局异步混合异步

全局异步

所有的日志都异步的记录,在配置文件上不用做任何改动,只需要添加一个 log4j2.component.properties 配置

Log4jContextSelector=org.apache.logging.log4j.core.async.AsyncLoggerContextSelector

混合异步

可以在应用中同时使用同步日志和异步日志,这使得日志的配置方式更加 灵活。

   <!--logger 定义-->
    <Loggers>


        <!--自定义异步 logger 对象
            includeLocation="false" 关闭日志记录的行号信息    行号信息开启后,对性能有影响
            additivity="false" 不再继承 rootlogger 对象
        -->
        <AsyncLogger name="com.itheima" level="trace" includeLocation="false" additivity="false">
            <AppenderRef ref="Console"/>
        </AsyncLogger>


        <!--使用 rootLogger 配置 日志级别 level="trace"-->
        <Root level="trace">
            <!--指定日志使用的处理器-->
            <AppenderRef ref="Console" />

            <!--使用异步 appender-->
            <AppenderRef ref="Async" />
        </Root>
    </Loggers>

如上配置: com.itheima 日志是异步的,root日志是同步的。

注意的问题

如果使用异步日志,AsyncAppender、AsyncLogger和全局日志,不要同时出现。性能会和 AsyncAppender一致,降至最低。(木桶效应)

设置includeLocation=false ,否则打印位置信息会急剧降低异步日志的性能,比同步日志还要 慢。

3.6.4 无垃圾记录

垃圾收集暂停是延迟峰值的常见原因,并且对于许多系统而言,花费大量精力来控制这些暂停。

许多日志库(包括以前版本的Log4j)在稳态日志记录期间分配临时对象,如日志事件对象,字符串, 字符数组,字节数组等。这会对垃圾收集器造成压力并增加GC暂停发生的频率。

从版本2.6开始,默认情况下Log4j以“无垃圾”模式运行,其中重用对象和缓冲区,并且尽可能不分配临 时对象。还有一个“低垃圾”模式,它不是完全无垃圾,但不使用ThreadLocal字段。

Log4j 2.6中的无垃圾日志记录部分通过重用ThreadLocal字段中的对象来实现,部分通过在将文本转换 为字节时重用缓冲区来实现。

3.7 SpringBoot中的日志使用(推荐)

springboot 默认就是使用SLF4J作为日志门面,logback作为日志实现来记录日志。

使用springboot中的日志要导入依赖

        <dependency>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logging</artifactId>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dependency>

不过,springboot中的日志包含在spring-boot-starter-web中,所以不需要重复导入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web</artifactId>
		</dependency>

依赖关系图:

总结

springboot 底层默认使用了SLF4J作为日志门面,使用logback作为日志实现。

使用别的日志,最终也会通过slf4j调用logback(默认情况,更改默认的方法,在下文

简单实现

注,更推荐使用@Slf4j来代替 声明日志记录器对象的过程

package com.itheima.springboot_log;

import org.apache.logging.log4j.LogManager;
import org.junit.jupiter.api.Test;
import org.slf4j.Logger;
import org.slf4j.LoggerFactory;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test.context.SpringBootTest;

@SpringBootTest
class SpringbootLogApplicationTests {

    // 声明日志记录器对象
    public static final Logger LOGGER = LoggerFactory.getLogger(SpringbootLogApplicationTests.class);

    @Test
    public void contextLoads() {
        // 打印日志信息
        LOGGER.error("error");
        LOGGER.warn("warn");
        LOGGER.info("info"); // 默认日志级别
        LOGGER.debug("debug");
        LOGGER.trace("trace");

        // 使用 lo4j2 使用桥接器切换为 slf4j 门面和 logback 日志实现
        org.apache.logging.log4j.Logger logger = LogManager.getLogger(SpringbootLogApplicationTests.class);
        logger.info("log4j2 info");
    }

}

 

指定配置文件

给类路径下放上每个日志框架自己的配置文件;SpringBoot就不使用默认配置的了。

日志框架配置文件
logbacklogback-spring.xml;logback.xml
log4j2log4j2-spring.xml;log42.xml
jullogging.properties

logback-spring.xml与logback.xml的区别(其他的也一样)

logback-spring.xm:默认支持被springboot框架解析,可以更方便的自定义一些内容,例如消息格式

因为2者的加载顺序是不一样的。logback.xml--->application.properties--->logback-spring.xml.

logback.xml加载早于application.properties,所以如果在logback.xml使用了变量时,而恰好这个变量是写在application.properties时,那么就会获取不到,只要改成logback-spring.xml就可以解决。

     <!--日志消息格式配置-->
        <encoder class="ch.qos.logback.classic.encoder.PatternLayoutEncoder">
            <springProfile name="dev">
                <pattern>${pattern}</pattern>
            </springProfile>
            <springProfile name="pro">
                <pattern>[%-5level] %d{yyyy-MM-dd HH:mm:ss.SSS} %c %M %L [%thread] xxxxxxxx %m %n</pattern>
            </springProfile>
        </encoder>
# 指定项目使用的具体环境
spring.profiles.active=pro

将日志切换为log4j2

总共分为两步:

1.排除掉默认的启动器,移除logback

2.,添加log4j的启动器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web</artifactId>
            <exclusions>
                <!--1.排除 logback 日志实现-->
                <exclusion>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logging</artifactId>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exclusion>
            </exclusions>
        </dependency>



        <!--2.使用 log4j2 的日志启动器     日志门面slf4j,日志实现log4j-->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log4j2</artifactId>
        </dependency>

  log4j2 的日志启动器中包含了 日志门面slf4j

4.日志建议

门面约束

使⽤⻔⾯,⽽不是具体实现  

使⽤ 日志门面 可以⽅便的切换具体的⽇志实现。⽽且,如果依赖多个项⽬,使⽤了不同的日志门面,还可以⽅便的通过 Adapter 转接到同⼀个实现上。如果依赖项⽬直接使⽤了多个不同的⽇志 实现,会⾮常糟糕。

⽇志⻔⾯,⼀般现在推荐使⽤ Log4j-API 或者 SLF4j(主要),不推荐继续使⽤ JCL。

单⼀原则

只添加⼀个⽇志实现  

项⽬中应该只使⽤⼀个具体的 日志实现,如果在依赖的项⽬中,使⽤的 日志门面 不⽀持当前 ⽇志实现 ,就添加合适的桥接器。  

jul性能⼀般,log4j性能也有问题⽽且不再维护,建议使⽤ Logback 或者Log4j2。

依赖约束

 ⽇志实现的坐标 应该设置为optional并使⽤runtime scope

例如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logging.log4j</groupId>
        <artifactId>log4j-core</artifactId>
        <version>${log4j.version}</version>
        <scope>runtime</scope>
        <optional>true</optional>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logging.log4j</groupId>
        <artifactId>log4j-slf4j-impl</artifactId>
        <version>${log4j.version}</version>
        <scope>runtime</scope>
        <optional>true</optional>
    </dependency>

 

设为optional,依赖不会传递,这样如果是个lib项⽬,然后别的项⽬使⽤了这个lib,不会被引 ⼊不想要的日志实现依赖;  

Scope设置为runtime,是为了防⽌开发⼈员在项⽬中直接使⽤ 日志实现 中的类,强制 约束开发⼈员使⽤ 门面接⼝。

避免传递

尽量⽤exclusion排除依赖的第三⽅库中的⽇志坐标

第三⽅库的开发者却未必会把具体的⽇志实现或者桥接器的依赖设置为optional, 然后你的项⽬就会被迫传递引⼊这些依赖,⽽这些⽇志实现未必是你想要的。

⽐如他依赖了Log4j,你 想使⽤Logback,这时就很尴尬。另外,如果不同的第三⽅依赖使⽤了不同的桥接器和Log实现,极有 可能会形成环。

这种情况下,推荐的处理⽅法,是使⽤exclude来排除所有的这些Log实现和桥接器的依赖,只保留 第三⽅库⾥⾯对Log Facade的依赖。

实例:依赖jstorm会引⼊Logback和log4j-over-slf4j,如果你在⾃⼰的项⽬中使⽤Log4j或其他Log 实现的话,就需要加上exclusion:

    <dependency>
        <groupId>com.alibaba.jstorm</groupId>
        <artifactId>jstorm-core</artifactId>
        <version>2.1.1</version>
        <exclusions>
            <exclusion>
                <groupId>org.slf4j</groupId>
                <artifactId>log4j-over-slf4j</artifactId>
            </exclusion>
            <exclusion>
                <groupId>ch.qos.logback</groupId>
                <artifactId>logback-classic</artifactId>
            </exclusion>
        </exclusions>
    </dependency>

注意写法

避免为不会输出的log买单

尽量使用

logger.debug("this is json msg: {}", message);

而非

logger.debug("this is debug: " + message);

的形式,减少开销

减少分析

输出的⽇志中尽量不要使⽤⾏号,函数名等信息

原因是,为了获取语句所在的函数名,或者⾏号,log库的实现都是获取当前的stacktrace,然后分析取出这些信息,⽽获取stacktrace的代价是很昂贵的。如果有很多的⽇志输出,就会占⽤⼤量的 CPU。在没有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建议不要在⽇志中输出这些这些字段。

5 性能比较

性能比较的信息均来自log4j2官网Log4j – Performance

结论

推荐使用slf4j+log4j2

异步日志记录-峰值吞吐量比较

异步日志记录对于处理突发事件非常有用应用程序线程完成最小量的工作以捕获日志事件中的所有所需信息,然后将该日志事件放到队列中以供后台线程稍后处理。只要队列的大小足够大,应用程序线程就应该能够在日志记录调用上花费很少的时间,并很快返回到业务逻辑。

Log4j2随着线程数的增加而扩展得更好:具有更多线程的应用程序可以记录更多的日志。其他日志库受到锁争用的影响,当更多线程在日志中时,总吞吐量保持不变或下降。这意味着使用其他日志库,每个单独的线程将能够记录更少的日志。

请记住,这peak 吞吐量:Log4j2的异步记录器( lock-free data structure无锁数据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更好的吞吐量,但是一旦队列满了,附加器线程就需要等待,直到队列中的槽变得可用,并且吞吐量将下降到最好的基础附加器的最大持续吞吐量。

异步日志记录响应时间

该图形显示了响应时间延迟行为在每秒64,000条消息的中等总工作负载下,4个线程并发记录。在此负载和此硬件/OS/JVM配置下,锁争用和上下文切换所起的作用较小而暂停主要是由次要的垃圾收集引起的。垃圾收集暂停的持续时间和频率可以有很大的不同:当测试Log4j 1.2.17时异步附加器 ,当Log4j 2 Async Appender测试只看到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一个比另一个更好。

通常,无垃圾的异步日志记录器具有最佳的响应时间行为 在我们测试的所有配置中。

 

异步日志记录参数化消息

与其他日志框架相比,Log4j2的异步记录器表现良好,但请注意,消息格式化成本随着参数数量的增加而急剧增加。在这方面,Log4j 2仍有工作要做:我们希望保持成本更稳定。

JUL(java.util.logging)没有内置的异步处理程序。 MemoryHandler](MemoryHandler (Java Platform SE 8 )) ( 内存行程程式 )是最接近的,因此我们将其包括在此处。 内存处理程序not 做一个安全的快照,当前参数状态(它只保留对原始参数对象的引用),因此它在单线程时速度非常快。 但是,当更多的应用程序线程并发地进行日志记录时,锁争用的成本将超过这一收益。

使用调用方位置信息的异步日志记录

下图显示了在记录时捕获调用者位置信息对性能的影响 。我们的测试显示,捕获调用方位置对所有日志库都有类似的影响,并将异步日志记录速度降低30-100倍。

 

同步文件日志记录-持续吞吐量比较

当更多线程同时进行日志记录时,Log4j2的持续吞吐量略有下降,但它的细粒度锁定带来了回报,吞吐量保持相对较高。在多线程应用程序中,其他日志框架的吞吐量显著下降:Log4j 1.2的单线程容量为其1/4,Logback的单线程能力为其1/10,而随着线程的增加,JUL的单线程吞吐量从1/4稳步下降到1/10。

 

同步文件日志记录-响应时间比较

同步文件日志记录的响应时间随工作负载和 线程数。以下是每秒32,000个事件的工作负载的示例, 其中2个线程每个每秒记录16,000个事件。

 

使用哪个appender

MemoryMappedFile appender(内存映射文件追加程序)或RandomAccessFile appender(随机访问文件追加程序)的性能更好。

 

 

 

  • 2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IIS,互联网信息服务),是由微软公司提供的基于运行Microsoft Windows的互联网基本服务。最初是Windows NT版本的可选包,随后内置在Windows 2000、Windows XP Professional和Windows Server 2003一起发行,但在普遍使用的Windows XP Home版本上并没有IIS。 添加和运行准备   一、IIS的添加 请进入“控制面板”,依次选“添加/删除程序→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将“Internet信息服务(IIS)”前的小钩去掉(如有),重新勾选中后按提示操作即可完成IIS组件的添加。用这种方法添加的IIS组件中将包括Web、FTP、NNTP和SMTP等全部四项服务。   二、IIS的运行 当IIS添加成功之后,再进入“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管理工具→Internet服务管理器(Internet信息服务)”以打开IIS管理器,对于有“已停止”字样的服务,均在其上单击右键,选“启动”来开启。   三、在Windows XP Home版本中添加IIS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按照“一”的方法只适用于Windows XP的专业版本,而对于家庭版,如今已有了破解方法:步骤1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张Windows 2000的安装光盘,假设你的Windows XP家庭版安装在“C:\Windows”,启动记事本程序,在打开对话框中选择打开“C:\Windows\inf\sysoc.inf”,找到“[Components]”小节,并继续找到类似“iis= iis.dll,OcEntry,iis. inf,hide,7”的行,把这一行替换为“iis=iis2.dll,OcEntry, iis2.inf,,7”,之后保存文件。   步骤2 把Windows 2000专业版的光盘插入光驱,用Winrar打开光盘i386目录下的iis.dl_和iis. in_这两个CAB格式的文件,将解压缩得到的“iis.dll”改名为“iis2.dll”,复制到“C:\Windows\system32\setup\”目录下;将 “iis. inf”改名为“iis2.inf”,复制到“C:\Windows\inf\”目录下。   步骤3 打开控制面板,单击“添加删除程序”图标,然后在窗口左侧导航栏上单击“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按钮,在打开的“Windows组件向导” 中,选中“Internet信息服务(IIS)”前的复选框。单击右下角的“详细信息”按钮可以打开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我们可以选择需要安装的IIS组件内容。选择完毕后单击“确定”按钮,退回到界面中再单击“下一步”,系统就会开始复制文件。 提示:如果在安装过程中系统需要插入Windows XP CD,或者需要你提供“exch_adsiisex.dll”文件,那是因为你按照默认的选项安装了IIS。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清空“SMTP Service”选项前的复选框即可。如果进入窗口中,“Internet信息服务(IIS)” 选项无法选择,那么很可能因为你使用的“iis.dl_”和“iis. in_”是从Windows XP专业版中提取的,只要换成 Windows 2000专业版中的这两个文件即可。 步骤4 安装结束后,你可以打开“控制面板→性能和选项→管理工具”查看“Internet信息服务管理”。再打开IE,在地址栏中输入“localhost”后回车,验证一下IIS是否正常运行。 经过验证,WWW、FTP等几个服务经过这样的修改都可以在Windows XP家庭版上正常运行。不过经过这样处理安装的IIS在运行上可能存在某种未知的缺陷。   四、在Vista系统中安装IIS7.0相对于早先的版本,IIS 7.0 带来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新特色新功能,比如基于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的全局配置文件,可简单地通过文本编辑器或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编辑;全新的 IIS 管理器,可同时管理 IIS 和 ASP. NET,操作更加方便;以及引入了命令行工具 Appcmd.exe ,给 Web 服务器的日常管理、监视和配置提供了除图形接口外的另一种方式,更为简单、高效。 同Windows XP一样,在Windows Vista的默认设置下,IIS (Internet 信息服务) 7.0未予安装,要想使用它,必须首先安装IIS。下面简单介绍IIS的安装过程: 依次点击“开始” => “控制面板” => “程序”,选择“打开或关闭Windows功能”。 这是一个触发UAC的操作,如果Windows Vista没有关闭UAC,则会弹出提示信息,确认并继续; 如果仅需要IIS 7.0支持静态内容,可直接选中“Internet信息服务”,如果希望 Web 服务器支持动态内容,则需展开“万维网服务”分支,将所需的选项全部选中; 点击“确定”,Windows Vista即启动IIS的安装过程; 安装完成后,打开浏览器输入 “http://localhost/”,检查IIS是否正常。 [编辑本段]IIS之Web服务器安装步骤   1、插入windows xp安装光盘,打开控制面板,然后打开其中的“添加/删除程序”   2、在添加或删除程序窗口左边点击“添加/删除Windows组建”[1]   3、捎带片刻系统会启动Windows组建向导,在Internet信息服务(IIS)前面选勾,点击下一步:   4、系统安装成功,系统会自动在系统盘新建网站目录,默认目录为:C:\Inetpub\wwwroot   5、打开控制面板-性能和维护-管理工具-Internet 信息服务:   6、在默认网站上点击右键-选择属性:   7、点击主目录:在本地路输入框后点击浏览可以更改网站所在文件位置,默认目录为:C:\Inetpub\wwwroot   在执行权限后面点击配置-调试-教本错误信息,选中:向客户端发送文本错误信息:处理 URL 时服务器出错。请与系统管理员联系。   点击文档:可以设置网站默认首页,推荐删除iisstart.asp,添加index.asp和index.htm   点击目录安全性:点击编辑可以对服务器访问权限进行设置   8、把凡人网络购物系统V7.0文件复制到你选择的网站目录下,假设你选择的目录为为默认目录:C:\Inetpub\wwwroot   9、把frshop.rar解压之后的文件复制到C:\Inetpub\wwwroot\shop下即可   10、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访问商城:   http://localhost/shop/ 或 http://127.0.0.1/shop/ 或 http://计算机名/shop/ 或 http://本机IP地址/shop/ 访问   其它人可以通过http://计算机名/shop/ 或 http://本机IP地址/shop/ 访问   11、如果您有域名,把域名解析到本地IP地址,即可通过http://域名/shop/ [编辑本段]IIS之Web服务器建立   第一篇 IIS之Web服务器   一、建立第一个Web站点   比如本机的IP地址为192.168.0.1,自己的网页放在D:\Wy目录下,网页的首页文件名为Index.htm,现在想根据这些建立好自己的Web服务器。   对于此Web站点,我们可以用现有的“默认Web站点”来做相应的修改后,就可以轻松实现。请先在“默认Web站点”上单击右键,选“属性”,以进入名为“默认Web站点属性”设置界面。   1.修改绑定的IP地址:转到“Web站点”窗口,再在“IP地址”后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所需用到的本机IP地址“192.168.0.1”。   2.修改主目录:转到“主目录”窗口,再在“本地路径”输入(或用“浏览”按钮选择)好自己网页所在的“D:\Wy”目录。   3.添加首页文件名:转到“文档”窗口,再按“添加”按钮,根据提示在“默认文档名”后输入自己网页的首页文件名“Index.htm”。   4.添加虚拟目录:比如你的主目录在“D:\Wy”下,而你想输入“192.168.0.1/test”的格式就可调出“E:\All”中的网页文件,这里面的“test”就是虚拟目录。请在“默认Web站点”上单击右键,选“新建→虚拟目录”,依次在“别名”处输入“test”,在“目录”处输入“E:\All”后再按提示操作即可添加成功。   5.效果的测试: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192.168.0.1”之后再按回车键,此时就能够调出你自己网页的首页,则说明设置成功!   注:具体不同的电脑会有不同的选项名称,但大体上还是可以找到了(多试一下)。   二、添加更多的Web站点   1.多个IP对应多个Web站点   如果本机已绑定了多个IP地址,想利用不同的IP地址得出不同的Web页面,则只需在“默认Web站点”处单击右键,选“新建→站点”,然后根据提示在“说明”处输入任意用于说明它的内容(比如为“我的第二个Web站点”)、在“输入Web站点使用的IP地址”的下拉菜单处选中需给它绑定的IP地址即可;当建立好此Web站点之后,再按上步的方法进行相应设置。   2.一个IP地址对应多个Web站点   当按上步的方法建立好所有的Web站点后,对于做虚拟主机,可以通过给各Web站点设不同的端口号来实现,比如给一个Web站点设为80,一个设为81,一个设为82……,则对于端口号是80的Web站点,访问格式仍然直接是IP地址就可以了,而对于绑定其他端口号的Web站点,访问时必须在IP地址后面加上相应的端口号,也即使用如 “http://192.168.0.1:81” 的格式。   很显然,改了端口号之后使用起来就麻烦些。如果你已在DNS服务器中将所有你需要的域名都已经映射到了此惟一的IP地址,则用设不同“主机头名”的方法,可以让你直接用域名来完成对不同Web站点的访问。   比如你本机只有一个IP地址为192.168.0.1,你已经建立(或设置)好了两个Web站点,一个是“默认Web站点”,一个是“我的第二个Web站点”,现在你想输入“www.enanshan. com”可直接访问前者,输入“www.popunet. com”可直接访问后者。其操作步骤如下:   (1)请确保已先在DNS服务器中将你这两个域名都已映射到了那个IP地址上;并确保所有的Web站点的端口号均保持为80这个默认值。   (2)再依次选“默认Web站点→右键→属性→Web站点”,单击“IP地址”右侧的“高级”按钮,在“此站点有多个标识下”双击已有的那个IP地址(或单击选中它后再按“编辑”按钮),然后在“主机头名”下输入“www.enanshan. com”再按“确定” 按钮保存退出。   (3)接着按上步同样的方法为“我的第二个Web站点”设好新的主机头名为“www.popunet.c o m”即可。   (4)最后,打开你的IE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不同的网址,就可以调出不同Web站点的内容了。   3.多个域名对应同个Web站点   你只需先将某个IP地址绑定到Web站点上,再在DNS服务器中,将所需域名全部映射向你的这个IP地址上,则你在浏览器中输入任何一个域名,都会直接得到所设置好的那个网站的内容。   搭建IIS服务器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   1.iis安全设置之安装系统补丁。对于服务器来说就特别重要,因为安全补丁关乎到系统安全,而微软网站经常发布最新的系统安全补丁,可以用系统自带的windows update程序随时更新。   2.iis安全设置之FTP目录的设定。FTP目录没有设置也容易被别人攻击,一般的就是将主目录指定到逻辑盘。为了安全,要对对每个目录按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然后关闭一些不需要的服务,这样可以对不良人士利用IIS溢出漏洞访问到系统盘作个第一级防护。   3.iis安全设置之端口设置。IIS有默认的端口设置,只要稍有计算机知识的人都会记得这些端口的,要破解的话就十分的方便,所以尽量不要使用21这个默认端口号,并启用日志,以便FTP服务出现异常时检查。 [编辑本段]对IIS服务的远程管理   三、对IIS服务的远程管理   1.在“管理Web站点”上单击右键,选“属性”,再进入“Web站点”窗口,选择好“IP地址”。   2.转到“目录安全性”窗口,单击“IP地址及域名限制”下的“编辑”按钮,点选中“授权访问”以能接受客户端从本机之外的地方对IIS进行管理;最后单击“确定”按钮。   3.则在任意计算机的浏览器中输入如“http://192.168.0.1:3598”(3598为其端口号)的格式后,将会出现一个密码询问窗口,输入管理员帐号名(Administrator)和相应密码之后就可登录成功,现在就可以在浏览器中对IIS进行远程管理了!在这里可以管理的范围主要包括对Web站点和FTP站点进行的新建、修改、启动、停止和删除等操作。 [编辑本段]有关IIS的常见问题解答   四、本部分常见问题解答   Q:在上文中所涉及到的网址中,有的加了“http://”,有的没加,这意味着什么呢?   A:没有加“http://”部分的网址,说明其可加可不加;而加了“http://”部分的,则说明它必不可少!对于带端口号的网址则必须加;否则可省略。   Q:对于上文中涉及到IP地址的网址,可否用比较“友好”的名称来代替呢?   A:可以!它除了能够用IIS服务器所在的计算机名来代替之外,还可在DNS服务器中新建域名和相应IP地址的映射表,就也可以用域名来进行访问了!   Q:我设置好了一个Web服务器,但是当我访问网页时,却出现密码提示窗口。这是为什么?   A:访问Web站点时,出现密码提示窗口,一般来说有以下原因,请逐个去进行检查:   1.所访问的网页文件本身加了密。比如“默认Web站点”原主目录“E:\Inetpub\wwwroot”下的首页文件“iisstart.asp”访问时就需要密码。   2.没有设置允许匿名访问或作了不应该的改动.首先应确保已勾选中了“匿名访问”这一项;并且其下“编辑”中“匿名用户帐号”中“用户名”一项应为“IUSR_NODISK”(其中“NODISK”为计算机名)的格式;另外,还需要已勾选中“允许IIS控制密码”一项。   3.你的目标目录被限制了访问权限。此项仅当该目录位于NTFS格式分区中时才可能出现。请在其上单击右键,选“属性”,再进入“安全”窗口,看列表中是不是默认的允许“Everyone”组完全控制的状态,如不是,请改回 。 [编辑本段]IIS之FTP服务器   第二篇 IIS之FTP服务器   一、建立你的FTP站点   第一个FTP站点(即“默认FTP站点”)的设置方法和更多FTP站点的建立方法请参照前文Web服务器中相关操作执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要用一个IP地址对应多个不同的FTP服务器,则只能用使用不同的端口号的方法来实现,而不支持“主机头名”的做法。   对于已建立好的FTP服务器,在浏览器中访问将使用如“ftp://192.168.0.1”或是“ftp://192.168.0.1:22的格式”;除了匿名访问用户(Anonymous)外,IIS中的FTP将使用Windows 2000自带的用户库(可在“开始→程序→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中找到“用户”一项来进行用户库的管理)。 最后,关键一步还有就是将你的电脑变为网络中的一台服务器,所以你要在你的电脑中装上一个合适的代理服务器软件并运行。   二、本部分常见问题解答   Q:如何修改FTP服务器登录成功或退出时的系统提示信息?   A:在相应的FTP站点上单击右键,选“属性”,再转到“消息”窗口,在“欢迎”处输入登录成功之后的欢迎信息,在“退出”处输入用户退出时的欢送信息即可。   Q:为什么我的FTP服务器建立成功之后,除了管理员(Administrator)和匿名用户(Anonymous)之外,普通用户都不能在本机上登录;可在其他计算机上却能够正常使用。这是为什么?   A:因为默认的,普通用户不具有在本机登录的权限。如果要修改,请进入“开始→程序→管理工具→本地安全策略”中选择“左边框架→本地策略→用户权利指派”,再在右边框架中双击“在本地登录”项,然后将所需的普通用户添加到它的列表中去就行了。 [编辑本段]IIS之SMTP服务器   第三篇 IIS之SMTP服务器   如果你嫌互联网上的那些免费邮件发送邮件的速度过慢的话,你或许可以考虑用IIS来建立一个本地的SMTP服务器。不管你是直接连入互联网还是通过局域网接入,不管你是有静态的IP地址还是用动态的IP地址,都可以很轻松地建立成功!   建立IIS下的SMTP服务器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在IIS管理器中让“默认SMTP虚拟服务器”处于已启动状态就行了;此外一般不用再做其他任何设置。   如果你想要用自己的SMTP服务器发信,只需将你E-mail客户端软件设置中“发送邮件服务器(SMTP)”项中填入“localhost”,则不管你的IP地址如何变化,它都能正常工作, 。   当你使用自己的这个SMTP服务器发送E-mail时,不仅有不受制于人的自由感,更有闪电般的发信速度,是个人SMTP服务器的最佳选择!   IIS版本对应的windows版本信息   2000 iis版本是5.0   xp 版本是5.1   2003版本是6.0   2008版本是7.0 [编辑本段]IIS 状态解释 概要   当用户试图通过 HTTP 或文件传输协议 (FTP) 访问一台正在运行 Internet 信息服务 (IIS) 的服务器上的内容时,IIS 返回一个表示该请求的状态的数字代码。该状态代码记录在 IIS 日志中,同时也可能在 Web 浏览器或 FTP 客户端显示。状态代码可以指明具体请求是否已成功,还可以揭示请求失败的确切原因。 更多信息   日志文件的位置   在默认状态下,IIS 把它的日志文件放在 %WINDIR\System32\Logfiles 文件夹中。每个万维网 (WWW) 站点和 FTP 站点在该目录下都有一个单独的目录。在默认状态下,每天都会在这些目录下创建日志文件,并用日期给日志文件命名(例如,exYYMMDD.log)。   HTTP   1xx - 信息提示   这些状态代码表示临时的响应。客户端在收到常规响应之前,应准备接收一个或多个 1xx 响应。 • 100 - 继续。   • 101 - 切换协议。   2xx - 成功   这类状态代码表明服务器成功地接受了客户端请求。 • 200 - 确定。客户端请求已成功。   • 201 - 已创建。   • 202 - 已接受。   • 203 - 非权威性信息。   • 204 - 无内容。   • 205 - 重置内容。   • 206 - 部分内容。   3xx - 重定向   客户端浏览器必须采取更多操作来实现请求。例如,浏览器可能不得不请求服务器上的不同的页面,或通过代理服务器重复该请求。 • 302 - 对象已移动。   • 304 - 未修改。   • 307 - 临时重定向。   4xx - 客户端错误   发生错误,客户端似乎有问题。例如,客户端请求不存在的页面,客户端未提供有效的身份验证信息。 • 400 - 错误的请求。   • 401 - 访问被拒绝。IIS 定义了许多不同的 401 错误,它们指明更为具体的错误原因。这些具体的错误代码在浏览器中显示,但不在 IIS 日志中显示: • 401.1 - 登录失败。   • 401.2 - 服务器配置导致登录失败。   • 401.3 - 由于 ACL 对资源的限制而未获得授权。   • 401.4 - 筛选器授权失败。   • 401.5 - ISAPI/CGI 应用程序授权失败。   • 401.7 – 访问被 Web 服务器上的 URL 授权策略拒绝。这个错误代码为 IIS 6.0 所专用。   • 403 - 禁止访问:IIS 定义了许多不同的 403 错误,它们指明更为具体的错误原因: • 403.1 - 执行访问被禁止。   • 403.2 - 读访问被禁止。   • 403.3 - 写访问被禁止。   • 403.4 - 要求 SSL。   • 403.5 - 要求 SSL 128。   • 403.6 - IP 地址被拒绝。   • 403.7 - 要求客户端证书。   • 403.8 - 站点访问被拒绝。   • 403.9 - 用户数过多。   • 403.10 - 配置无效。   • 403.11 - 密码更改。   • 403.12 - 拒绝访问映射表。   • 403.13 - 客户端证书被吊销。   • 403.14 - 拒绝目录列表。   • 403.15 - 超出客户端访问许可。   • 403.16 - 客户端证书不受信任或无效。   • 403.17 - 客户端证书已过期或尚未生效。   • 403.18 - 在当前的应用程序池中不能执行所请求的 URL。这个错误代码为 IIS 6.0 所专用。   • 403.19 - 不能为这个应用程序池中的客户端执行 CGI。这个错误代码为 IIS 6.0 所专用。   • 403.20 - Passport 登录失败。这个错误代码为 IIS 6.0 所专用。   • 404 - 未找到。 • 404.0 -(无) – 没有找到文件或目录。   • 404.1 - 无法在所请求的端口上访问 Web 站点。   • 404.2 - Web 服务扩展锁定策略阻止本请求。   • 404.3 - MIME 映射策略阻止本请求。   • 405 - 用来访问本页面的 HTTP 谓词不被允许(方法不被允许)   • 406 - 客户端浏览器不接受所请求页面的 MIME 类型。   • 407 - 要求进行代理身份验证。   • 412 - 前提条件失败。   • 413 – 请求实体太大。   • 414 - 请求 URI 太长。   • 415 – 不支持的媒体类型。   • 416 – 所请求的范围无法满足。   • 417 – 执行失败。   • 423 – 锁定的错误。   5xx - 服务器错误   服务器由于遇到错误而不能完成该请求。 • 500 - 内部服务器错误。 • 500.12 - 应用程序正忙于在 Web 服务器上重新启动。   • 500.13 - Web 服务器太忙。   • 500.15 - 不允许直接请求 Global.asa。   • 500.16 – UNC 授权凭据不正确。这个错误代码为 IIS 6.0 所专用。   • 500.18 – URL 授权存储不能打开。这个错误代码为 IIS 6.0 所专用。   • 500.100 - 内部 ASP 错误。   • 501 - 页眉值指定了未实现的配置。   • 502 - Web 服务器用作网关或代理服务器时收到了无效响应。 • 502.1 - CGI 应用程序超时。   • 502.2 - CGI 应用程序出错。application.   • 503 - 服务不可用。这个错误代码为 IIS 6.0 所专用。   • 504 - 网关超时。   • 505 - HTTP 版本不受支持。   常见的 HTTP 状态代码及其原因   • 200 - 成功。 此状态代码表示 IIS 已成功处理请求。   • 304 - 未修改。 客户端请求的文档已在其缓存中,文档自缓存以来尚未被修改过。客户端使用文档的缓存副本,而不从服务器下载文档。   • 401.1 - 登录失败。 登录尝试不成功,可能因为用户名或密码无效。   • 401.3 - 由于 ACL 对资源的限制而未获得授权。 这表示存在 NTFS 权限问题。即使您对试图访问的文件具备相应的权限,也可能发生此错误。例如,如果 IUSR 帐户无权访问 C:\Winnt\System32\Inetsrv 目录,您会看到这个错误。   • 403.1 - 执行访问被禁止。 下面是导致此错误信息的两个常见原因: • 您没有足够的执行许可。例如,如果试图访问的 ASP 页所在的目录权限设为“无”,或者,试图执行的 CGI 脚本所在的目录权限为“只允许脚本”,将出现此错误信息。若要修改执行权限,请在 Microsoft 管理控制台 (MMC) 中右击目录,然后依次单击属性和目录选项卡,确保为试图访问的内容设置适当的执行权限。   • 您没有将试图执行的文件类型的脚本映射设置为识别所使用的谓词(例如,GET 或 POST)。若要验证这一点,请在 MMC 中右击目录,依次单击属性、目录选项卡和配置,然后验证相应文件类型的脚本映射是否设置为允许所使用的谓词。   • 403.2 - 读访问被禁止。验证是否已将 IIS 设置为允许对目录进行读访问。另外,如果您正在使用默认文件,请验证该文件是否存在。   • 403.3 - 写访问被禁止。 验证 IIS 权限和 NTFS 权限是否已设置以便向该目录授予写访问权。   • 403.4 - 要求 SSL。禁用要求安全通道选项,或使用 HTTPS 代替 HTTP 来访问该页面。   • 403.5 - 要求 SSL 128。禁用要求 128 位加密选项,或使用支持 128 位加密的浏览器以查看该页面。   • 403.6 - IP 地址被拒绝。您已把您的服务器配置为拒绝访问您目前的 IP 地址。   • 403.7 - 要求客户端证书。您已把您的服务器配置为要求客户端身份验证证书,但您未安装有效的客户端证书。   • 403.8 - 站点访问被拒绝。您已为您用来访问服务器的域设置了域名限制。   • 403.9 - 用户数过多。与该服务器连接的用户数量超过了您设置的连接限制。   注意:Microsoft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和 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自动设置了在 IIS 上最多 10 个连接的限制。您无法更改此限制。   • 403.12 - 拒绝访问映射表。 您要访问的页面要求提供客户端证书,但映射到您的客户端证书的用户 ID 已被拒绝访问该文件。   • 404 - 未找到。 发生此错误的原因是您试图访问的文件已被移走或删除。如果在安装 URLScan 工具之后,试图访问带有有限扩展名的文件,也会发生此错误。这种情况下,该请求的日志文件项中将出现“Rejected by URLScan”的字样。   • 500 - 内部服务器错误。 很多服务器端的错误都可能导致该错误信息。事件查看器日志包含更详细的错误原因。此外,您可以禁用友好 HTTP 错误信息以便收到详细的错误说明。   • 500.12 - 应用程序正在重新启动。 这表示您在 IIS 重新启动应用程序的过程中试图加载 ASP 页。刷新页面后,此信息即会消失。如果刷新页面后,此信息再次出现,可能是防病毒软件正在扫描 Global.asa 文件。   • 500-100.ASP - ASP 错误。 如果试图加载的 ASP 页中含有错误代码,将出现此错误信息。若要获得更确切的错误信息,请禁用友好 HTTP 错误信息。默认情况下,只会在默认 Web 站点上启用此错误信息。   • 502 - 网关错误。 如果试图运行的 CGI 脚本不返回有效的 HTTP 标头集,将出现此错误信息。 [编辑本段]IIS相关总结   IIS是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的缩写,它是微软公司主推的服务器,最新的版本是Windows7里面包含的IIS 7.0,IIS与WindowNT Server完全集成在一起,因而用户能够利用Windows NT Server和NTFS(NT File System,NT的文件系统)内置的安全特性,建立强大,灵活而安全的Internet和Intranet站点。   IIS支持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以及SMTP协议,通过使用CGI和ISAPI,IIS可以得到高度的扩展。   IIS支持与语言无关的脚本编写和组件,通过IIS,开发人员就可以开发新一代动态的,富有魅力的Web站点。IIS不需要开发人员学习新的脚本语言或者编译应用程序,IIS完全支持VBScript,JScript开发软件以及Java,它也支持CGI和WinCGI,以及ISAPI扩展和过滤器。   IIS支持服务器应用的Microsoft BackOffice系列,Microsoft BackOffice系列包括以下内容:   1,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 客户/服务器通讯和群组软件;   2,Mirrosoft Proxy Server 代理服务器;   3,用于连接IBM企业网络的Microsoft SNA Server;   4,用于集中管理分布式系统的Microsoft Systems Management Server;   5,Microsoft Commercial Internet System(MCIS)。   IIS的设计目的是建立一套集成的服务器服务,用以支持HTTP,FTP和SMTP,它能够提供快速且集成了现有产品,同时可扩展的Internet服务器。   IIS相应性极高,同时系统资源的消耗也是最少,IIS的安装,管理和配置都相当简单,这是因为IIS与Windows NT Server网络操作系统紧密的集成在一起,另外,IIS还使用与Windows NT Server相同的SAM(Security Accounts Manager,安全性账号管理器),对于管理员来说,IIS使用诸如Performance Monitor和SNMP(Simple Ner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之类的NT已有管理工具。   IIS支持ISAPI,使用ISAPI可以扩展服务器功能,而使用ISAPI过滤器可以预先处理和事后处理储存在IIS上的数据。用于32位Windows应用程序的Internet扩展可以把FTP,SMTP和HTTP协议置于容易使用且任务集中的界面中,这些界面将Internet应用程序的使用大大简化,IIS也支持MIME(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多用于Internet邮件扩展),它可以为Internet应用程序的访问提供一个简单的注册项。   IIS的一个重要特性是支持ASP。IIS 3.0版本以后引入了ASP,可以很容易的张贴动态内容和开发基于Web的应用程序。对于诸如VBScript,JScript开发软件,或者由Visual Basic,Java,Visual C++开发系统,以及现有的CGI和WinCGI脚本开发的应用程序,IIS都提供强大的本地支持。   GHOST系统不能安装IIS处理方法:   1、在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中应该没IIS给你选的。   3、下载软件XP-IISpatch,运行修复后在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中就会出现IIS。接着就和一般情况下安装IIS一样了,不过途中需要多次重新指定你所下载的IIS安装包。但如果你不幸安装途中出现无法复制文件之类的错误无法安装,就要在DOS命令提示符下运行“esentutl /p %windir%\security\database\secedit.sdb”修复secedit.sdb文件,点YES就可以了,但保险起见最好在运行XP-IISpatch修复后就输入命令修复secedit.sdb文件,等出错后再修复secedit.sdb文件有可能导致无法继续安装。   4、由于是安装包装的,因此还有后续工作要做,不然有可能会出错。   5、开始→运行,输入msdtc -resetlog,解决无法进入“控制台根目录”->"组件服务"->"计算机"->"我的电脑"->"COM+应用程序"和 进入“控制台根目录”->"组件服务"->"计算机"->"我的电脑"->"COM+应用程序", 出错,错误代码8004E00F-COM+无法与Microsoft分布式事务协调程序 。 [编辑本段]IIS 5.1和IIS 6.0一些显著的重要区别 核心功能和服务   已对 IIS 6.0 进行了重新设计以便利用基本 Windows 内核 HTTP.sys。这使其具有内置的响应和请求缓存和队列功能,并能够将应用程序进程请求直接路由到工作进程,从而改善可靠性和性能。 IIS 6.0 引入了两种用于配置应用程序环境的操作模式:工作进程隔离模式和 IIS 5.0 隔离模式。在安装 IIS 6.0 时默认的隔离模式取决于您执行的是全新安装还是升级。 在全新安装 IIS 6.0 之后,IIS 以工作进程隔离模式运行。   在从较低版本的 IIS 6.0 升级之后,隔离模式与以前安装的 IIS 6.0 版本所配置的相同。   在从 IIS 5.0 或 IIS 4.0 升级之后,在默认情况下,IIS 6.0 以 IIS 5.0 隔离模式运行,这样可保持与现有应用程序的兼容性。   有关从一种隔离模式切换到另一种隔离模式的信息,请参阅配置隔离模式。    IIS 5.0 IIS 5.1 IIS 6.0 平台 Windows 2000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Windows Server 2003 家族 体系结构 32 位 32 位和 64 位 32 位和 64 位 应用程序进程模型 TCP/IP 内核   DLLhost.exe(处于中等或高应用程序隔离模式下的多个 DLL 主机) TCP/IP 内核   DLLhost.exe(处于中等或高应用程序隔离模式下的多个 DLL 主机) HTTP.sys 内核   当 IIS 以 IIS 5.0 隔离模式运行时:Inetinfo.exe(对于进程内应用程序)或 DLLhost.exe(对于进程外应用程序) 当 IIS 以工作进程隔离模式运行时:W3wp.exe(多工作进程) 配置数据库配置 二进制 二进制 XML 安全性 Windows 身份验证   SSL Kerberos Windows 身份验证   SSL Kerberos 安全向导 Windows 身份验证   SSL Kerberos 安全向导 Passport 支持 远程管理 HTMLA 无 HTMLA   终端服务 远程管理工具 (HTML)   终端服务 群集支持 IIS 群集 Windows 支持 Windows 支持 WWW 服务 Windows 9x 上的个人 Web 管理器   Windows 2000 上的 IIS (可选)Windows XP Professional 上的 IIS Windows IIS 5.0 隔离模式   IIS 5.0 隔离模式按照与 IIS 5.0 中的进程管理相似的方式管理应用程序进程:所有的进程内应用程序都在 Inetinfo.exe 内运行,进程外应用程序在单独的 DLL 宿主中运行。一些现有应用程序可能无法并发运行或将会话状态与应用程序分开存储。因此,在 IIS 5.0 隔离模式中运行进程可以确保与大多数现有应用程序的兼容性。下图显示如何在 IIS 5.0 隔离模式中处理应用程序进程。 配置数据库配置   IIS 6.0 的配置数据库以 XML 文件形式存储,而不是以早期版本中的二进制格式存储。位置仍在原处,但是操作方式(更新、回滚、还原和扩展)已发生了变化。有两个重要文件,并非一个:MetaBase.xml 和 MBSchema.xml。 有关 IIS 配置数据库的详细信息,请参阅关于配置数据库。 管理   在 IIS 4.0 中,应用程序既可以在与 Internet 服务相同的进程中运行,也可以在单独的进程中运行。在 IIS 5.0 和 5.1 中,应用程序现在可以分为若干汇集的进程以增强性能并提高可伸缩性。 详细信息,请参阅关于应用程序。在 IIS 6.0 工作进程隔离模式中,可将应用程序组合到任意数量的应用程序池中。   “应用程序映射”属性页包含一个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 动作列表,它们可由映射到特定文件类型的应用程序进行处理。该动作列表与 IIS 4.0 有一处不同。在 IIS 4.0 中,列表中包含“已排除”或未被处理的动作。这个改变是为了适应新的 HTTP 动作,以便将其添加到协议中。 有关应用程序映射的详细信息,请参阅设置应用程序映射。   群集不是 IIS 6.0 的功能(不支持 IISsynche.exe)。群集是 Windows Server 2003 家族的功能。有关 Windows 群集 (MSCS) 的信息,请参阅 Windows Server 2003 家族的帮助。   与 IIS 4.0 相比,IIS 5.0 中自定义错误文件的位置已经改变。 详细信息,请参阅启用详细的自定义错误消息。   已经添加了新的自定义错误文件,以便报告更详细的错误信息以及与新功能有关的错误。 有关可用的自定义错误消息的完整列表,请参阅关于自定义错误消息。   基于 Web 的 Internet 服务管理器 (HTML) 已经由 Web 工具应用。要使用 Internet 服务管理器 (HTML) 远程管理 IIS, 请参阅如何远程管理服务器。 以编程方式管理   在早期版本的 IIS 中,可以从编译的 C++ 应用程序使用管理基本对象 (ABO) 或者从 C++ 或脚本文件使用 Active Directory 服务界面 (ADSI) 以编程方式管理 IIS。IIS 6.0 包括了 Windows 管理规范 (WMI) 提供程序,WMI 这一技术允许管理员以编程方式控制所有服务和应用程序。详细信息,请参阅使用 IIS WMI 提供程序。有关新的 ADSI 方法的信息,请参阅 IIS 6.0 中的配置数据库更改。 Active Server Pages   从 IIS 6.0 开始,Microsoft Active Server Pages (ASP) 可以与 Microsoft ASP.N E T 一起使用。有关配置 IIS 以运行 ASP.N E T 应用程序的信息,请参阅 ASP.N E T。有关 IIS 6.0 中 ASP 功能更改的信息,请参阅 ASP 中的重要更改。 ASP 挂起检测   当 IIS 网站繁忙时,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已经产生了最大数量的 ASP 线程,而一些 ASP 线程却挂起,这会导致性能降低。IIS 6.0 能够通过回收作为 ASP ISAPI 扩展 (ASP.dll) 的特定实例宿主的工作进程来解决线程挂起问题。当 ASP 线程在 IIS 6.0 中挂起时,ASP.dll 调用 ISAPI 服务器支持函数 HSE_REQ_REPORT_UNHEALTHY,WWW 服务回收作为 ASP.dll 宿主的工作进程,并在事件日志中创建一个项目。 有关 ISAPI 服务器支持函数的详细信息,请参阅 MSDN® Online 上 ISAPI 扩展参考中的 ServerSupportFunction。 安全性   IIS 6.0 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变动涉及 Web 服务器安全性。为了更好地预防恶意用户和攻击者的攻击,在默认情况下,没有将 IIS 安装在 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 家族的成员上。 要点 为了更好地预防恶意用户和攻击者的攻击,没有将 IIS 默认安装到 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 家族的成员上。而且,当您最初安装 IIS 时,该服务在高度安全和“锁定”的模式下安装。在默认情况下,IIS 只为静态内容提供服务 - 即,ASP、ASP.N E T、服务器端包含、WebDAV 发布和 FrontPage® Server Extensions 等功能只有在启用时才工作。如果安装 IIS 之后未启用该功能,则 IIS 返回一个 404 错误。您可以为动态内容提供服务,并通过 IIS 管理器中的 Web 服务扩展节点启用这些功能。同样,如果应用程序扩展未在 IIS 中进行映射,则 IIS 返回一个 404 错误。要映射扩展,请参阅设置应用程序映射。有关如何排解 404 错误(包括 404.2 和 404.3)、与 IIS 6.0 的新安装相关的问题或从低版本的 IIS 进行升级的详细信息,请参阅疑难解答。 通过 Web 服务器证书向导和 CTL 向导,您可以同步 Web 和 NTFS 的安全设置、获得并安装服务器证书以及创建和修改证书信任列表。还可以选择一个加密服务提供程序 (CSP) 以使用证书加密数据。 详细信息,请参阅使用证书向导。 IIS 6.0 中的其他安全性变动包括下列内容: 在升级版本上禁用:除非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否则在 Windows Server 2003 家族的升级版本上禁用万维网发布服务(WWW 服务):   在开始升级过程之前,您已在 Windows 2000 Server 上运行了 IIS 锁定向导。IIS 锁定向导通过禁用不必要的功能来减少攻击面,并且它允许您确定为站点启用哪些功能。IIS Lockdown Tool 中提供了 IIS 锁定向导。 要点   如果使用 WWW 服务,则强烈建议您在升级到 Windows Server 2003 家族中的产品之前,在 Windows 2000 Server 上运行 IIS 锁定向导。IIS 锁定向导通过禁用或删除 Windows 2000 Server 安装中不需要的功能来保护计算机的安全。否则,升级后计算机上仍保留这些功能,这会使您的服务器易受攻击。 注册表项 RetainW3SVCStatus 已添加到注册表中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W3SVC 的下面。在 RetainW3SVCStatus 下,您可以添加任何值,然后给它赋予一个 DWORD 值。例如,您可以创建注册表项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W3SVC\RetainW3SVCStatus\do_not_disable,并且 DWORD 值为 1。   对于无人参与的安装,“DisableWebServiceOnUpgrade = false”项存在于无人参与的安装脚本中。   通过组策略禁用 IIS:通过使用 Windows Server 2003 家族成员,域管理员可以禁止用户在其计算机上安装 IIS。   以具有低级访问权限的帐户运行:IIS 工作进程在访问权限极少的用户上下文中运行。这大大减少了潜在攻击的影响。   提高 ASP 的安全性:所有的 ASP 内置功能总是以具有极少访问权限的帐户 IUSR_computername 运行。   运行可执行文件的限制:为了运行系统文件夹中的大多数可执行文件(如 cmd.exe),您必须是 Administrators 组、LocalSystem、Interactive 或 Service 帐户的成员。该限制限制了对 Administrators 的远程访问,因此匿名用户无法运行可执行文件。   修补程序管理:对于修补程序管理,管理员可在不中断服务的情况下安装最新的安全修补程序。   已知的扩展:IIS 只为对具有已知文件扩展名的文件的请求提供服务。如果请求内容的文件扩展名未映射到已知的扩展,则服务器拒绝请求。   内容的写保护:在默认情况下,拒绝匿名用户(以 IUSR_computername 帐户运行)对 Web 内容进行写入访问。   超时和限制:在 IIS 6.0 中,默认设置是安全而主动的,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以前太宽松的超时和限制而造成的攻击。   上载数据限制:管理员可以限制能上载到服务器的数据。   缓冲区溢出保护:工作进程会检测缓冲区溢出,并在检测到时退出程序。   文件验证:IIS 在将请求发送到请求处理程序(ISAPI 扩展)之前会验证请求的内容是否存在。   索引资源:该权限现在会在默认情况下启用。   脚本资源访问:该权限允许访问 ASP 页脚本和其他脚本的“源代码”,它是新增功能,且在默认情况下被禁用。它可在选择了“读取”或“写入”权限时可用。   子验证:在新安装的 IIS 6.0 中,在默认情况下不再启用。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 匿名身份验证中的“使用子验证”部分。   UNC 身份验证:在此版本的 IIS 中,UNC 身份验证方法检查是否有用户凭据。详细信息,请参阅 UNC 身份验证。   新策略:“禁止安装 IIS”策略已经添加到 Windows Server 2003 产品家族中。该策略允许域管理员控制可以在域中哪些计算机上安装 IIS。详细信息, 请参阅 Windows 帮助中的组策略。   Fortezza:已取消了对该功能的支持。 性能   为了限制分配给 ASP 页的内存量,IIS 已经将 AspScriptFileCacheSize 的默认值设置为 250 个 ASP 页,并将 AspScriptEngineCacheMax 的默认值设置为 125 个脚本引擎。在具有一组大量经常请求的 ASP 页的站点上,可以将 ASPScriptFileCacheSize 设置得更高一些。因为 ASP 页的编译比从缓存中检索页要慢很多,所以这会改善性能。在只具有少量经常请求的 ASP 页的站点上,可通过将该数字设置得小一些来节省内存。 IIS 工具组件   Windows NT Server 的协作数据对象 (CDONTS):CDONTS 已从 Windows Server 2003 家族中删除。如果 Web 应用程序使用 CDONTS,则可以将它们转换为 Microsoft 协作数据对象 (CDO)。CDONTS 中的大多数方法在 CDO 中都有相匹配的方法,但是名称可能不同。有关平台软件开发工具包 (PSDK) 中 CDO 的参考资料,请参阅 MSDN Online 上的 Overview of CDO。   未安装 IIS 工具组件:Ad Rotator、Browser Capabilities、Content Linker、Content Rotator、Counters、Logging Utility、My Info、Page Counter、Status 和工具不随 IIS 6.0 一起安装。但是,如果您的 Web 服务器是从低版本的 IIS 升级的,则这些工具组件不会被删除。您可以从 IIS 6.0 资源工具包中获取工具组件 DLL 文件的副本。   64 位 Windows Server 2003 家族上的 IIS   在 64 位 Windows Server 2003 家族的操作系统上,IIS 作为 64 位应用程序运行。这意味着不能从 64 位 Windows Server 2003 家族的操作系统上的 IIS 调用 32 位应用程序。例如,Jet 数据库引擎将不能转换为 64 位应用程序,因此,不能使用 ActiveX® 数据对象 (ADO) 从 ASP 页打开 Microsoft Access 数据库。但是,仍可以使用 ADO 访问其他驱动程序,如 SQL 和 Exchange。
该文档为官方webx框架文档,对webx进行了全面的讲解,非常实用,并附学习的Demo 为什么要用Webx而不是其它的开源框架? 现在有很多Java的Web框架可供选择,并且它们也都是免费的。例如: • Struts • Webwork • Tapestry • Spring MVC 以上框架都是非常优秀的。说实话,如果阿里巴巴网站在2001年开始,就有这么多可选择的话,无论选择哪一个都不会有问题。因为这些年来,所有的开源Web框架都在互相学习、并趋于相似。Webx也不例外,它吸收了其它框架的很多想法。因此,当你使用Webx的时候,你会觉得在很多方面,它和其它开源的框架非常类似。我并不是说所有的框架都一样好,而是说只要假以时日,所有的框架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积聚好的方面,淘汰坏的方面,从而变得足够好。从这个角度看,的确没有特别明显的理由来选择Webx,但也没有明显的理由不选择Webx。 另一方面,由于每一种框架采用不同的设计,必然会有各自的优势。Webx也是如此 —— 它在某些方面有一些独到的设计,超越了同类框架。Webx有哪些优势呢? Webx的优势 成熟可靠性 这个优势主要是针对阿里巴巴及属下网站而言。因为Webx在阿里巴巴和淘宝用了很多年。对于这种超大访问量的电子商务网站,Webx经受了考验,被证明是成熟可靠的。 开放和扩展性 • 对Spring的直接支持 —— Spring是当今主流的轻量级框架。Webx 3.0和Spring MVC一样, 完全建立在Spring框架之上,故可运用Spring的所有特性。 • 扩展性 —— Webx 3.0对Spring做了扩展,使Spring Bean不再是“bean”,而是升级成“组件”。一个组件可以扩展另一个组件,也可以被其它组件扩展。这种机制造就了Webx的非常好的扩展性,且比未经扩展的Spring更易使用。 • 开放性 —— Webx被设计成多个层次,层次间的分界线很清晰。每个层次都足够开放和易于扩展。你可以使用全部的Webx,也可以仅仅使用到Webx的任何一个层次。 引言 ............................................................................................................................... ix 1. 阅读向导 ............................................................................................................. ix 2. Webx是什么? .................................................................................................... ix 3. Webx的历史 ....................................................................................................... ix 4. 为什么要用Webx而不是其它的开源框架? ............................................................. x 5. Webx的优势 ........................................................................................................ x 5.1. 成熟可靠性 ................................................................................................ x 5.2. 开放和扩展性 ............................................................................................. x 6. Webx还缺少什么? .............................................................................................. x 部分 I. Webx框架概览 ......................................................................
目录 前言 1. 翻译说明 2. 版权声明 1. 在Tomcat中快速上手 1.1. 开始Hibernate之旅 1.2. 第一个持久化类 1.3. 映射cat 1.4. 与Cat同乐 1.5. 结语 2. Hibernate入门 2.1. 前言 2.2. 第一部分 - 第一个Hibernate程序 2.2.1. 第一个class 2.2.2. 映射文件 2.2.3. Hibernate配置 2.2.4. 用Ant编译 2.2.5. 安装和帮助 2.2.6. 加载并存储对象 2.3. 第二部分 - 关联映射 2.3.1. 映射Person类 2.3.2. 一个单向的Set-based关联 2.3.3. 使关联工作 2.3.4. 值类型的集合 2.3.5. 双向关联 2.3.6. 使双向关联工作 2.4. 总结 3. 体系结构(Architecture) 3.1. 概况(Overview) 3.2. 实例状态 3.3. JMX整合 3.4. 对JCA的支持 4. 配置 4.1. 可编程的配置方式 4.2. 获得SessionFactory 4.3. JDBC连接 4.4. 可选的配置属性 4.4.1. SQL方言 4.4.2. 外连接抓取(Outer Join Fetching) 4.4.3. 二进制流 (Binary Streams) 4.4.4. 二级缓存与查询缓存 4.4.5. 查询语言中的替换 4.4.6. Hibernate的统计(statistics)机制 4.5. 日志 4.6. 实现NamingStrategy 4.7. XML配置文件 4.8. J2EE应用程序服务器的集成 4.8.1. 事务策略配置 4.8.2. JNDI绑定的SessionFactory 4.8.3. JTA和Session的自动绑定 4.8.4. JMX部署 5. 持久化类(Persistent Classes) 5.1. 一个简单的POJO例子 5.1.1. 为持久化字段声明访问器(accessors)和是否可变的标志(mutators) 5.1.2. 实现一个默认的(即无参数的)构造方法(constructor) 5.1.3. 提供一个标识属性(identifier property)(可选) 5.1.4. 使用非final的类 (可选) 5.2. 实现继承(Inheritance) 5.3. 实现equals()和hashCode() 5.4. 动态模型(Dynamic models) 6. 对象/关系数据库映射基础(Basic O/R Mapping) 6.1. 映射定义(Mapping declaration) 6.1.1. Doctype 6.1.2. hibernate-mapping 6.1.3. class 6.1.4. id 6.1.4.1. Generator 6.1.4.2. 高/低位算法(Hi/Lo Algorithm) 6.1.4.3. UUID算法(UUID Algorithm ) 6.1.4.4. 标识字段和序列(Identity columns and Sequences) 6.1.4.5. 程序分配的标识符(Assigned Identifiers) 6.1.4.6. 触发器实现的主键生成器(Primary keys assigned by triggers) 6.1.5. composite-id 6.1.6. 鉴别器(discriminator) 6.1.7. 版本(version)(可选) 6.1.8. timestamp (optional) 6.1.9. property 6.1.10. 多对一(many-to-one) 6.1.11. 一对一 6.1.12. 组件(component), 动态组件(dynamic-component) 6.1.13. properties 6.1.14. 子类(subclass) 6.1.15. 连接的子类(joined-subclass) 6.1.16. 联合子类(union-subclass) 6.1.17. 连接(join) 6.1.18. 键(key) 6.1.19. 字段和规则元素(column and formula elements) 6.1.20. 引用(import) 6.1.21. any 6.2. Hibernate 的类型 6.2.1. 实体(Entities)和值(values) 6.2.2. 基本值类型 6.2.3. 自定义值类型 6.3. SQL中引号包围的标识符 6.4. 其他元数据(Metadata) 6.4.1. 使用 XDoclet 标记 6.4.2. 使用 JDK 5.0 的注解(Annotation) 7. 集合类(Collections)映射 7.1. 持久化集合类(Persistent collections) 7.2. 集合映射( Collection mappings ) 7.2.1. 集合外键(Collection foreign keys) 7.2.2. 集合元素(Collection elements) 7.2.3. 索引集合类(Indexed collections) 7.2.4. 值集合于多对多关联(Collections of values and many-to-many associations) 7.2.5. 一对多关联(One-to-many Associations) 7.3. 高级集合映射(Advanced collection mappings) 7.3.1. 有序集合(Sorted collections) 7.3.2. 双向关联(Bidirectional associations) 7.3.3. 三重关联(Ternary associations) 7.3.4. 使用<idbag> 7.4. 集合例子(Collection example) 8. 关联关系映射 8.1. 介绍 8.2. 单向关联(Unidirectional associations) 8.2.1. 多对一(many to one) 8.2.2. 一对一(one to one) 8.2.3. 一对多(one to many) 8.3. 使用连接表的单向关联(Unidirectional associations with join tables) 8.3.1. 一对多(one to many) 8.3.2. 多对一(many to one) 8.3.3. 一对一(one to one) 8.3.4. 多对多(many to many) 8.4. 双向关联(Bidirectional associations) 8.4.1. 一对多(one to many) / 多对一(many to one) 8.4.2. 一对一(one to one) 8.5. 使用连接表的双向关联(Bidirectional associations with join tables) 8.5.1. 一对多(one to many) /多对一( many to one) 8.5.2. 一对一(one to one) 8.5.3. 多对多(many to many) 9. 组件(Component)映射 9.1. 依赖对象(Dependent objects) 9.2. 在集合中出现的依赖对象 9.3. 组件作为Map的索引(Components as Map indices ) 9.4. 组件作为联合标识符(Components as composite identifiers) 9.5. 动态组件 (Dynamic components) 10. 继承映射(Inheritance Mappings) 10.1. 三种策略 10.1.1. 每个类分层结构一张表(Table per class hierarchy) 10.1.2. 每个子类一张表(Table per subclass) 10.1.3. 每个子类一张表(Table per subclass),使用辨别标志(Discriminator) 10.1.4. 混合使用“每个类分层结构一张表”和“每个子类一张表” 10.1.5. 每个具体类一张表(Table per concrete class) 10.1.6. Table per concrete class, using implicit polymorphism 10.1.7. 隐式多态和其他继承映射混合使用 10.2. 限制 11. 与对象共事 11.1. Hibernate对象状态(object states) 11.2. 使对象持久化 11.3. 装载对象 11.4. 查询 11.4.1. 执行查询 11.4.1.1. 迭代式获取结果(Iterating results) 11.4.1.2. 返回元组(tuples)的查询 11.4.1.3. 标量(Scalar)结果 11.4.1.4. 绑定参数 11.4.1.5. 分页 11.4.1.6. 可滚动遍历(Scrollable iteration) 11.4.1.7. 外置命名查询(Externalizing named queries) 11.4.2. 过滤集合 11.4.3. 条件查询(Criteria queries) 11.4.4. 使用原生SQL的查询 11.5. 修改持久对象 11.6. 修改脱管(Detached)对象 11.7. 自动状态检测 11.8. 删除持久对象 11.9. 在两个不同数据库间复制对象 11.10. Session刷出(flush) 11.11. 传播性持久化(transitive persistence) 11.12. 使用元数据 12. 事务和并发 12.1. Session和事务范围(transaction scopes) 12.1.1. 操作单元(Unit of work) 12.1.2. 应用程序事务(Application transactions) 12.1.3. 关注对象标识(Considering object identity) 12.1.4. 常见问题 12.2. 数据库事务声明 12.2.1. 非托管环境 12.2.2. 使用JTA 12.2.3. 异常处理 12.3. 乐观并发控制(Optimistic concurrency control) 12.3.1. 应用程序级别的版本检查(Application version checking) 12.3.2. 长生命周期session和自动版本化 12.3.3. 脱管对象(deatched object)和自动版本化 12.3.4. 定制自动版本化行为 12.4. 悲观锁定(Pessimistic Locking) 13. 拦截器与事件(Interceptors and events) 13.1. 拦截器(Interceptors) 13.2. 事件系统(Event system) 13.3. Hibernate的声明式安全机制 14. 批量处理(Batch processing) 14.1. 批量插入(Batch inserts) 14.2. 批量更新(Batch updates) 14.3. 大批量更新/删除(Bulk update/delete) 15. HQL: Hibernate查询语言 15.1. 大小写敏感性问题 15.2. from子句 15.3. 关联(Association)与连接(Join) 15.4. select子句 15.5. 聚集函数 15.6. 多态查询 15.7. where子句 15.8. 表达式 15.9. order by子句 15.10. group by子句 15.11. 子查询 15.12. HQL示例 15.13. 批量的UPDATE & DELETE语句 15.14. 小技巧 & 小窍门 16. 条件查询(Criteria Queries) 16.1. 创建一个Criteria 实例 16.2. 限制结果集内容 16.3. 结果集排序 16.4. 关联 16.5. 动态关联抓取 16.6. 查询示例 16.7. 投影(Projections)、聚合(aggregation)和分组(grouping) 16.8. 离线(detached)查询和子查询 17. Native SQL查询 17.1. 创建一个基于SQL的Query 17.2. 别名和属性引用 17.3. 命名SQL查询 17.3.1. 使用return-property来明确地指定字段/别名 17.3.2. 使用存储过程来查询 17.3.2.1. 使用存储过程的规则和限制 17.4. 定制SQL用来create,update和delete 17.5. 定制装载SQL 18. 过滤数据 18.1. Hibernate 过滤器(filters) 19. XML映射 19.1. 用XML数据进行工作 19.1.1. 指定同时映射XML和类 19.1.2. 只定义XML映射 19.2. XML映射元数据 19.3. 操作XML数据 20. 提升性能 20.1. 抓取策略(Fetching strategies) 20.1.1. 操作延迟加载的关联 20.1.2. 调整抓取策略(Tuning fetch strategies) 20.1.3. 单端关联代理(Single-ended association proxies) 20.1.4. 实例化集合和代理(Initializing collections and proxies) 20.1.5. 使用批量抓取(Using batch fetching) 20.1.6. 使用子查询抓取(Using subselect fetching) 20.1.7. 使用延迟属性抓取(Using lazy property fetching) 20.2. 二级缓存(The Second Level Cache) 20.2.1. 缓存映射(Cache mappings) 20.2.2. 策略:只读缓存(Strategy: read only) 20.2.3. 策略:读/写缓存(Strategy: read/write) 20.2.4. 策略:非严格读/写缓存(Strategy: nonstrict read/write) 20.2.5. 策略:事务缓存(transactional) 20.3. 管理缓存(Managing the caches) 20.4. 查询缓存(The Query Cache) 20.5. 理解集合性能(Understanding Collection performance) 20.5.1. 分类(Taxonomy) 20.5.2. Lists, maps 和sets用于更新效率最高 20.5.3. Bag和list是反向集合类中效率最高的 20.5.4. 一次性删除(One shot delete) 20.6. 监测性能(Monitoring performance) 20.6.1. 监测SessionFactory 20.6.2. 数据记录(Metrics) 21. 工具箱指南 21.1. Schema自动生成(Automatic schema generation) 21.1.1. 对schema定制化(Customizing the schema) 21.1.2. 运行该工具 21.1.3. 属性(Properties) 21.1.4. 使用Ant(Using Ant) 21.1.5. 对schema的增量更新(Incremental schema updates) 21.1.6. 用Ant来增量更新schema(Using Ant for incremental schema updates) 22. 示例:父子关系(Parent Child Relationships) 22.1. 关于collections需要注意的一点 22.2. 双向的一对多关系(Bidirectional one-to-many) 22.3. 级联生命周期(Cascading lifecycle) 22.4. 级联与未保存值(Cascades and unsaved-value) 22.5. 结论 23. 示例:Weblog 应用程序 23.1. 持久化类 23.2. Hibernate 映射 23.3. Hibernate 代码 24. 示例:复杂映射实例 24.1. Employer(雇主)/Employee(雇员) 24.2. Author(作家)/Work(作品) 24.3. Customer(客户)/Order(订单)/Product(产品) 24.4. 杂例 24.4.1. "Typed" one-to-one association 24.4.2. Composite key example 24.4.3. Content based discrimination 24.4.4. Associations on alternate keys 25. 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s)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