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非功能需求(质量属性)

本文详细探讨了软件系统中的非功能需求,涵盖了功能正确性、设计时质量(如概念完整性和可维护性)、运行时质量(如可用性、互操作性和安全性)以及用户和系统其他质量属性。了解这些属性对于评估和提升软件设计与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系统非功能需求,即质量属性,指的是一个系统的可度量、可测试的属性,这 些属性会影响到系统的运行时行为、系统设计方式以及用户 的体验等。质量属性的优劣程度反映了设计是否成功以及软件系统的整体质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功能正确性:软件按照需求正确执行任务的能力。第一重要的软件质量属性。

(2)设计时质量属性:

1.概念完整性:指设计应该表现出整体的协调、一致和可预测性。

2.可维护性:指系统根据它增加或修改的功能、修改的bug和新增的需求升级组件、服务、特征、接口的能力。

3.可重用性:组件在其他组件或场景中使用,伴随着一点或没有改变加入新功能的可能。

(3)运行时质量属性:

1.可用性:系统正常运转并发挥功能的时间比例。

2.互操作性:是不同组件在一个系统或不同系统,通常是通过使用服务,通过交换信息成功运行的能力。 一个可互操作的系统允许您也在内部交换和重用信息作为外部。

3.可管理性:是指查看和修改指定系统或软件状态的能力,它描述了系统管理员管理应用程序的难易 程度

4.性能:在给定时间内,系统执行特定操作的响应能力的指标。

5.可靠性:系统在预期时间内持续运行的能力。

6.可伸缩性:也叫可扩展性,是指是一种对软件系统计算处理能力的设计指标,高可伸缩性代表一种弹性,在系统扩展成长过程中,软件能够保证旺盛的生命力,通过很少的改动甚至只是硬件设备的添置,就能实现整个系统处理能力的线性增长,实现高吞吐量和低延迟高性能。

7.安全性:指系统防止恶意行为或系统设计的使用方式之外行为,以及防止信息泄露和丢失的能力

(4)系统质量属性:

1.可支持性:是系统在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提供信息 以确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可检测性: 是指通过测试(通常是基于运行的 测试)揭示软件缺陷的容易程度。

(5)用户质量属性:

1.易用性:是一种有关用户体验质量的描述,关注的是对用户来说完成某个期望任务的 容易程度和系统所提供的用户支持的种类,把用户作为开发过程的中心。

(6)其他质量属性:

1.可变性:控制实现、测试和部署变更的时间和成本。

2.可移植性:从一种环境转移到另一种环境的能力。子特性包括适应性、共存性、易替换性、易安装性。

3.开发的可分布性;

4.可部署性;

5.移动性;

6.多语种适应性:在不同语言下都能正常运行。

7.可定制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