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项目部署

将微服务部署到云服务器是微服务架构中的常见操作,以下是三种常见的部署方式:使用 Spring Boot 内嵌 TomcatDocker 容器化、和 外部 Tomcat 部署

1. 使用 Spring Boot 内嵌 Tomcat 部署

这是 Spring Boot 微服务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部署方式。Spring Boot 项目内置了 Tomcat 容器,打包后的应用可以直接运行,无需依赖外部的应用服务器。

1.1 步骤

1.1.1 打包为 JAR 文件

使用 mavengradle 打包 Spring Boot 项目,生成一个 .jar 文件。

mvn clean package

1.1.2 上传 JAR 文件到云服务器

将打包后的 .jar 文件上传到云服务器的指定目录,通常使用 scp 或通过云服务器提供的文件上传工具。

1.1.3 配置环境

  • 确保云服务器上安装了合适的 Java 环境(如 JDK 11 或更高版本)。
  • 通过命令检查 Java 是否已经安装:
java -version

1.1.4 运行 Spring Boot 应用

在云服务器上,进入到 JAR 文件所在的目录,使用以下命令运行 Spring Boot 应用:

java -jar myapp.jar

应用启动后,Spring Boot 内嵌的 Tomcat 容器将自动启动并监听配置文件中指定的端口(默认 8080)。

1.1.5 后台运行和监控

如果希望应用在后台运行,可以使用 nohup 命令:

nohup java -jar myapp.jar > log.txt 2>&1 &

1.2 适用场景

  • 简单部署:适用于需要快速将微服务部署到服务器并运行的场景,特别是开发环境和小规模微服务。
  • 独立服务:每个微服务可以独立运行,服务之间相互隔离。
  • 易维护:Spring Boot 内嵌 Tomcat 自动管理 Web 容器的启动和停止,简化了运维操作。

2. 使用 Docker 容器部署

使用 Docker 是现代微服务架构中非常流行的部署方式,特别适合需要快速扩展和跨平台运行的场景。将 Spring Boot 应用容器化,可以保证一致的运行环境,便于快速部署和管理。

2.1 步骤

2.1.1 编写 Dockerfile

在 Spring Boot 项目根目录下创建一个 Dockerfile,定义应用如何容器化。

# 基于官方的 OpenJDK 镜像
FROM openjdk:11-jre-slim

# 将 jar 文件复制到容器中
COPY target/myapp.jar /app.jar

# 暴露应用的端口
EXPOSE 8080

# 运行 jar 文件
ENTRYPOINT ["java", "-jar", "/app.jar"]

2.1.2 构建 Docker 镜像

使用 docker build 命令构建 Docker 镜像:

docker build -t myapp .

2.1.3 上传 Docker 镜像到云服务器

可以直接将镜像文件复制到云服务器。

2.1.4 在云服务器上运行容器

在云服务器上运行 Docker 容器:

docker run -d -p 8080:8080 myapp

此命令将容器中的 8080 端口映射到主机的 8080 端口,并在后台运行容器。

2.1.5 容器管理

可以使用 docker ps 查看正在运行的容器,使用 docker logs 查看日志。
docker ps
docker logs <container_id>

2.2 适用场景

  • 跨平台部署:Docker 容器可以在任意支持 Docker 的平台上运行,保证了环境一致性。
  • 弹性扩展:适合微服务集群,通过容器编排工具(如 Kubernetes 或 Docker Swarm)可以快速扩展微服务。
  • 自动化运维:通过 CI/CD 管道将 Docker 镜像集成到持续交付中,自动化部署过程。

3. 使用外部 Tomcat 部署

将 Spring Boot 项目打包成 WAR 文件,部署到外部的 Tomcat 容器中。这是较为传统的部署方式,适合一些需要统一管理多个 Web 应用的场景。

3.1 步骤

3.1.1 修改 Spring Boot 项目支持 WAR 打包

pom.xml 文件中修改打包类型为 war

<packaging>war</packaging>

确保 spring-boot-starter-tomcat 依赖设置为 provided,以便让外部 Tomcat 管理 Web 容器: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tomcat</artifactId>
  <scope>provided</scope>
</dependency>

3.1.2 打包成 WAR 文件

运行 mvn clean package,将 Spring Boot 项目打包成 WAR 文件:

mvn clean package

3.1.3 上传 WAR 文件到云服务器

myapp.war 文件上传到云服务器的 Tomcat 安装目录 webapps 文件夹中。

3.1.4 启动 Tomcat

在云服务器上启动 Tomcat,Tomcat 会自动解压 myapp.war 文件并部署应用:

3.1.5 访问应用

Tomcat 启动后,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应用(如 http://cloudserver:8080/myapp)

3.2 适用场景

  • 传统架构:适合已经有外部 Tomcat 服务器并希望统一管理多个应用的场景。
  • 多应用管理:如果你的服务器上运行多个 WAR 应用,使用外部 Tomcat 可以统一管理这些应用,便于配置和运维。

4. 三种方法对比

5. 总结

  • 对于 微服务架构,推荐使用 内嵌 Tomcat 部署Docker 容器化部署
  • Docker 容器化 更适合大规模应用和集群部署,特别是在云原生环境中(如 Kubernetes)。
  • 外部 Tomcat 部署 适合传统的 Web 应用和需要统一管理多个应用的环境。
### 若依微服务多服务器部署教程 #### 1. 准备工作 为了顺利地在多个服务器上部署若依微服务,需先准备好必要的环境和工具。这包括但不限于安装 Docker 和 Kubernetes 等容器化技术以及配置 CI/CD 流水线。 确保每台目标机器已正确设置并能够访问所需的基础设施组件,比如数据库、缓存和其他依赖项[^2]。 #### 2. 构建微服务镜像 创建合适的 `Dockerfile` 文件来定义应用程序及其运行时环境。对于基于 Java 的微服务来说,通常会从官方 OpenJDK 或 AdoptOpenJDK 基础镜像开始构建自定义镜像。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dockerfile FROM adoptopenjdk/openjdk11:jdk-11.0.11_9-alpine VOLUME /tmp ADD target/demo.jar app.jar ENTRYPOINT ["java","-jar","/app.jar"] ``` 此脚本假设项目已经打包成名为 demo.jar 的 JAR 文件,并将其复制到容器内的指定位置。最后一步指定了启动命令[^3]。 #### 3. 使用Kubernetes管理集群 考虑到微服务的数量可能非常庞大(如 Netflix 拥有的约600个服务),手动管理和协调这些服务变得极其困难。因此建议采用 Kubernetes 这样的平台来进行编排和服务治理。通过编写 YAML 清单文件描述所需的服务拓扑结构,可以轻松实现自动化的滚动更新、回滚等功能。 例如,在 k8s 中定义一个 Deployment 资源对象如下所示: ```yaml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name: ruoyi-service-deployment spec: replicas: 3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ruoyi-microservice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app: ruoyi-microservice spec: containers: - name: ruoyi-container image: your-docker-repo/ruoyi-image:latest ports: - containerPort: 8080 ``` 这段清单将会创建三个副本的 Ruoyi 应用程序实例,并监听默认 HTTP 端口 8080 上的请求。 #### 4. 实施持续集成与交付(CI/CD) 建立高效的CI/CD流程有助于加快开发周期的同时保持高质量的标准。GitLab CI, Jenkins X 及其他类似的工具可以帮助团队快速迭代版本而不影响生产环境稳定性。每当提交新代码变更时触发流水线执行单元测试、静态分析等一系列质量门控措施;一旦验证无误,则立即推送至远程仓库供后续阶段拉取最新映像进行实际部署操作。 #### 5. 监视与日志收集 随着系统规模的增长,有效的监视和诊断能力变得更加重要。Prometheus 结合 Grafana 提供了一套强大的性能指标跟踪解决方案;ELK(Elasticsearch Logstash Kibana)栈则擅长处理海量的日志数据检索需求。合理利用上述开源框架组合,可以使运维人员及时掌握整个分布式系统的健康状况并迅速定位潜在问题所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cyt涛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