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文献】J. Environ. Manage.|青藏高原生态恢复项目下植被覆盖动态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约束效应

目录

文章简介

01 文章摘要

02 研究背景、目标及创新点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现状

03 研究区域与数据集

3.1 研究区域

3.2 研究数据

04 研究方法

4.1 趋势分析

4.2 残差趋势分析

4.3 偏相关

4.4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

4.5 约束线的定义和提取

05 研究结果

5.1 植被动态与ERPs的贡献

5.2 实施生态恢复项目(ERPs)后的生态系统服务变化

5.3 植被覆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约束效应

06 研究讨论

6.1 生态恢复项目(ERPs)和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QTP)植被动态的交互影响

6.2 植被覆盖对生态系统服务限制效应的内在机制

6.3 对可持续生态恢复项目(ERPs)的启示

6.4 局限性及未来研究

07 研究结论

08 文章引用                


文章简介

论文名称Vegetation cover dynamics and its constraint effect on ecosystem services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und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s(青藏高原生态恢复项目下植被覆盖动态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约束效应)

第一作者及其单位:Zhongxu Zhao(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通讯作者及其单位:Erfu Dai(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文章发表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中科院2区Top期刊|最新影响因子:8.7)

期刊平均审稿速度:6.2个月(参考)

文章关键词:生态恢复项目;恢复阈值;生态系统服务;约束线;高山生态系统

01 文章摘要

        世界范围内实施生态恢复项目(ERPs)旨在恢复退化生态系统,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一系列生态恢复项目已在青藏高原(QTP)独特的高山生态系统中实施,以增强植被覆盖。然而,目前对生态恢复项目生态效益的评估相对单一,未来生态恢复项目实施的规模和范围无法确定。该研究量化了自生态恢复项目实施以来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趋势。评估了生态恢复项目实施前后四种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包括防风侵蚀、保持土壤、水资源产量和净初级生产力(NPP)。进一步利用约束线方法探讨了NDVI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以确定NDVI作为生态恢复项目实施的阈值参考。结果显示:(1)自生态恢复项目实施以来,QTP区域的NDVI显著增加了21.80%。(2)生态恢复项目实施后,2000年至2020年平均总生态系统服务指数(TES)从0.269增加到0.285。土壤保持和水资源产量平均增加,但NPP和防沙能力略有下降。(3)NDVI对土壤保持和NPP没有显著的约束效应,但对防风侵蚀和水资源产量有显著的约束效应。(4)NDVI对TES的约束线呈S型。生态恢复项目实施后,当NDVI为0.65-0.75时,TES逐渐达到阈值。我们的研究结果确定了生态恢复项目的显著贡献以及植被覆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约束效应的阈值,可为政府制定可持续的生态恢复项目提供参考。

02 研究背景、目标及创新点

2.1 研究背景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生态系统的不断退化,全球范围内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丧失等,这些问题对人类福祉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全球各地开始实施生态恢复项目,旨在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并改善生态系统服务。然而,不同地区的生态恢复项目效果存在差异,需要深入研究和评估。

2.2 研究现状

        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关注生态恢复项目的效果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全球范围内已经实施了各种生态恢复项目,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估。在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生态恢复项目,如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生态恢复项目的效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差异性。尽管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生态恢复项目,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估,但在全球范围内和特别是中国的一些地区,仍然存在一些研究空白。首先,尽管已经有许多关于生态恢复项目的效果评估,但对于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具体影响仍有待深入研究,尤其是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下的影响差异。其次,对于生态恢复项目的长期效果和可持续性问题,仍然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此外,对于生态恢复项目中各种恢复措施的效果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还比较有限,需要进一步探讨。最后,对于如何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下制定适合的生态恢复策略和措施,以及如何提高生态恢复项目的效率和效果,也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2.3 研究目的

        该研究的目标是:1)量化自执行ERPs项目以来植被覆盖变化的趋势,比较项目启动时和现在的情况,并分析ERPs在优化植被覆盖区域方面的贡献;2)比较QTP实施ERPs前后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3)确定植被覆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阈值。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确定植被覆盖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最佳组合,并为未来的ERPs投资和实施提供参考。

03 研究区域与数据集

3.1 研究区域

        青藏高原位于亚洲中部和中国西南地区,(北纬73°19′至104°47′,东经26°00′至39°47′),总面积约为2.6 × 10^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自然地理单元,被称为“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作为亚洲多条大河的发源地,其自然环境对于区域水相关生态系统服务至关重要。青藏高原的高山生态系统提供了碳储存、氧释放、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重要生态系统服务。青藏高原的土地利用以森林、草地和未利用地为主,草地是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其中高山草甸和高山草原是主要的草地植被类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实施了多个生态恢复项目,包括草地保护和森林保护项目,旨在保护高山草地生态系统和森林资源。这些项目主要分布在西藏西部、青海南部、四川西部和高原东南地区。

图片

图1|(a)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以及 (b) 数字高程和 (c) 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

3.2 研究数据

        该研究的数据用于评估2000年至2020年间的植被覆盖和气候变化动态,以及四种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模型参数的输入。该研究利用了各种数据集,包括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土地利用和覆盖、气候、土壤特性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见表1)

表1|数据描述、分辨率和时间段

图片

04 研究方法

       植被覆盖的变化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共同影响。为了评估生态恢复工程计划(ERPs)对植被恢复的贡献,有必要将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分离开来。残差趋势法广泛用于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贡献。

4.1 趋势分析

        使用Theil-Sen趋势分析和Mann Kendall非参数统计测试来测量植被覆盖的长期变化趋势。Theil-Sen趋势用于反映时间序列数据的变化趋势,Mann Kendall用于测试变化趋势的显著性。这种方法不要求数据遵循正态或线性分布,能够有效去除噪声干扰。公式如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