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任职于北京圣州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在公司工作的这几年积累了一些关于专利的撰写心得,分享给大家:
关于实用新型:
摘要附图与说明书摘要:
说明书摘要包括技术领域,名称,技术方案以及此技术方案取得的技术效果。摘要附图应为说明书附图中的一个,以最能反映技术方案的为准。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是专利文案的核心,体现了专利技术方案的优劣。代理人在撰写权利要求书时一般分为初步构思和正式书写。在初步构思中,代理人需要明确主权与从权的分布。在权利要求书中,主权需要解决背景技术里面提出的主要问题,提供主要的技术方案,也就是代理人需要撰写的核心发明点。而从权的作用,一是对主权的必要技术特征的进一步限定以达到最优的方案,比如限其形状,限定某一具体技术特征的机构需要起到新的技术效果;二是增加新的技术特征,对主权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完善,比如「还包括……」起到新的技术效果。从权承担次要发明点书写的作用。代理人经过对材料的整理后,需要对设备的核心发明点与次要发明进行初步的了解,然后合理分配主权与从权的书写内容。代理人在明确文案撰写中,主权与从权的分布后,便可以考虑权利要求书文案撰写的逻辑性。
在正式书写时,专利代理师应该注意文案撰写的逻辑性。正确的逻辑关系,应该包括包含关,主从关系等。并非简单的数量堆积。在此例举两种较为常见的逻辑书写方法。第一种:首先把设备分解成若干个零件,然后用两至三条线将这些零件「串」起来。当然,此处写的「串」并不是真正的用针把这些零件串起来,而是用逻辑思维串起来,逻辑思维便是针,而连接关系与位置关系便是线。可以使审查员清楚的了解文案的撰写方法以及设备的装配关系。上一个零件与下一个零件紧密连接,紧接着又出现下下一个零件与上一个零件相连接。第二种:代理人先通过观察设备的装配图,将整个设备进行第一步分解,分解成若干个机构,然后再将每个机构分解成若干个零件。在书写文案时,使用包含关系的逻辑思维,进行书写文案。先书写设备与机构的包含关系,再书写机构与机构之间的位置与连接关系,然后再进一步细化包含关系,分段书写每个机构由包括那些零件,再将这些零件的位置与连接关系描述清楚,从而完成权利要求书的撰写。
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是说明书中的其中一项,好的背景技术书写,可以缩短审查员的审查时间,提高专利授权率。背景技术的主要作用是提出技术问题,但是干瘪的直接提出技术问题,会让审查员很难快速了解本申请文案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背景技术里面正式提出问题时,需要进行合理的「润色」。代理人可以通过引用的方式,提出问题。在背景技术的文案书写时,可以先提出此设备所在的技术领域,然后提出此设备在此技术领域的作用,最后再提出现阶段此类设备的技术问题,从而使审查员可以快速的了解本次专利申请文案的主要方向与技术问题。在背景技术中提出技术问题时,也可以结合这类技术问题对社会的影响与行业的影响,进行描写润色,用通俗易懂的描写方法,提出技术问题。
说明书:
说明书是申请文件的字典。在书写说明书时,应该要充分解释本申请专利中的申请文案通过怎样的技术方案,解决了怎样的技术问题,产生的怎样的技术效果。说明书中的工作原理与对技术方案的解释说明非常重要。在书写工作原理时,需要让不懂专利的人,也能一眼就能看懂专利的工作原理。在书写说明书中的工作原理时,一般通常三步进行书写工作原理。首先提出设备的构造特点,然后接着书写设备的运动规律,最后推导出产生的效果。在申请文案的说明书中,需要注意技术方案通过技术手段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必须能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否则审查员可能会认为本专利未能解决技术问题。
说明书附图:
义说明书附图与权利要求书相辅相成,好的附可以让审查员清楚的知道专利代理师所表达的技术方案,而不清楚,不清晰的附图,只会带来无尽的审查。说明书附图包括三维图和二维图,专利代理师在选择主图时,应该选择最能反映技术方案的图为主图,三维图的绘画软件有用 UG,SW,或者直接用 CAD 绘画。为了方便审查员审查,通常主图以及非标零件需要画三维图。在二维图的选择中,通常会在三视图,半剖,全剖,细节放大图中,选择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进行绘画。但是所有的附图都是为了体现技术方案。说明书附图一定要把技术方案提现出来。
综上,撰写时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的,所以专利撰写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