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E]第四章 面向对象(上)

4.1 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

1.在 Java 语言范畴中,我们都将功能、结构封装到类中,通过类的实例化,来调用具体的功能结构
2.涉及到 Java 语言与前端 HTML、后端的数据库交互时,前后端的结构在 Java 层面交互时,都体现为类、对象

  • 面向过程(POP) 与 面向过程(OOP)

    • 二者都是一种思想,面向对象是相对于面向过程而言的

    • 面向过程:强调的是功能行为,以函数为最小单位,考虑怎么做。

    • 面向对象:将功能封装进对象,强调具备了功能的对象,以类/对象为最小单位,考虑谁来做

  •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

    • 封装(Encapsulation):封装是面向对象的核心思想,将对象的属性和行为封装起来,不需要让外界知道具体实现细节,这就是封装思想。便于使用,提高复用性和安全性。
    • 继承(Inheritance):继承性主要描述的是类与类之间的关系,通过继承,可以在无需重写编写原有类的情况下,对原有类的功能进行扩展。提高代码复用性;继承是多态的前提。
    • 多态(Polymorphism):父类或接口定义的引用变量可以指向子类或具体实现类的实例对象。提高了程序的拓展性。

4.2 类和对象

4.2.1 类的定义

  • 类(Class)和对象(Object)是面向对象的核心概念
    • 类是对一类事物的描述,是抽象的、概念上的定义
    • 对象是实际存在的该类事物的每个个体,因而也称为实例(instance)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重点是类的设计
    • 类的设计,其实就是类的成员的设计
    • 类中可以定义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
      • 成员变量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征,也被称作属性
      • 成员方法用于描述对象的行为

属性 = 成员变量 = field = 域、字段
方法 = 成员方法 = 函数 = method

创建类的对象 = 类的实例化 = 实例化类

4.2.2 对象的创建和使用

  • 一般步骤

    1. 创建类、设计类的成员

    2. 创建类的对象

    3. 通过 对象.属性 或 对象.方法 调用对象的结构

  • 类的访问机制

    • 在一个类中的访问机制:类中的方法可以直接访问类中的成员变量(例外:static方法访问非static,编译不通过)
    • 在不同类中的访问机制:先创建要类的对象,再用对象访问类中定义的成员
public class Person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2.创建 Person 类的对象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

        //调用对象的结构:属性、方法
        //调用属性:对象.方法
        person.name = "Tom";
        person.isMale = true;
        System.out.println(person.name);

        //调用方法:对象.方法
        person.eat();
        person.talk("汉语");

        //**********************************
        Person person1 = new Person();
        System.out.println(person1.name);

        //赋值:将 person 变量保存的对象地址值赋给 person2,导致 person 和 person2 指向了堆空间中的同一个对象实体
        Person person2 = person;
        System.out.println(person2.name);
        person2.age = 10;
        System.out.println(person.age);
    }
}

//1.创建类、设计类的成员
class Person {
    //属性
    String name;
    int age;
    boolean isMale;

    //方法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人需要吃饭");
    }

    public void talk(String language) {
        System.out.println("人可以说话,使用的是:" + language);
    }
}

4.2.3 类的封装

问题引入:

当我们创建一个类的对象以后,我们可以通过"对象.属性"的方式,对对象的属性进行赋值。
这里,赋值操作要受属性的数据类型和存储范围的制约。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制约条件。
但是,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往往需要给属性赋值,并加入额外的限制条件。
这个条件就不能在属性声明时体现,我们只能通过方法进行限制条件的添加。
(比如: set同时,我们需要避免用户再使用"对象.属性"的方式对属性进行赋值。
则需要将属性声明为私有的(private)
此时,针对于属性就体现了封装性。

  • 封装性的体现

    我们将属性xx私有化(private),同时提供公共的(public)方法来获取(getXx)和设置(setXx)此属性
    拓展:封装性的体现:①成员变量的私有化,②方法的私有化,③单例模式 …

    封装性的体现,需要权限修饰符来配合。

    Java 规定的 4 种权限(从小到大排序):private、缺省、protected、public
    4 种权限都可以用来修饰类的内部结构:属性、方法、构造器、内部类
    修饰类的话,只能使用:缺省、public

    总结封装性:Java 提供了四种权限修饰符来修饰类及类的内部结构,体现类及类的内部结构在被调用时的可见性的大小

  • 封装性的作用

    隐藏对象的内部的复杂性,只对外公开简单的接口。便于外界调用,从而提供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
    通俗的说,就是把该隐藏的隐藏起来,该暴露的暴露出来。这就是封装性的设计思想

    • 高内聚:类的内部数据操作细节自己完成,不允许外部干涉
    • 低耦合:仅对外暴露少量的方法用于使用
package com.ws.encapsulation;

public class Animal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nimal a = new Animal();
        a.name = "大黄";

        a.setAge(3);
        a.setLegs(4);
        a.show();
    }
}

class Animal {
    //属性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 将 age 属性私有化
    private int legs;

    //对属性的设置
    public void setLegs(int i) {
        if (i >= 0 && i % 2 == 0) {
            legs = i;
        } else {
            legs = 0;
        }
    }

    //对属性的获取
    public int getLegs() {
        return legs;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进食");
    }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 name + ", age = " + age + ", legs = " + legs) ;
    }
}

Java 权限修饰符 public、protected、(缺省)、private 置于类的成员定义前,用来限定对象对该类成员的访问权限。

修饰符类内部同一个包不同包的子类同一个工程
privateyes
缺省(default)yesyes
protectedyesyesyes
publicyesyesyesyes

对于 class 的权限修饰只可以用 public 和 default(缺省)。

4.3 类的成员之一:属性

4.3.1 属性的使用

  • 语法格式:

    • 修饰符 数据类型 属性名 = 初始化值;
      • 修饰符
        • 常用的修饰符:private、缺省、protected、public
        • 其他修饰符:static、final
      • 数据类型
        • 任意基本数据类型或引用数据类型
      • 属性名
        • 属于标识符,符合命名规则和规范即可
  • 变量的分类: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

    • 在方法体外,类体内声明的变量称为成员变量
    • 在方法体内部声明的变量称为局部变量
image-20211106155508610
  • 成员变量(属性)和局部变量的相同点

    • 定义变量的格式
    • 先声明,后使用
    • 变量都有其对应的作用域
  • 成员变量(属性)和局部变量的区别

    成员变量局部变量
    直接声明在类中方法内、方法形参、代码块内、构造器形参、构造器内部的变量声明的位置
    private、public、static、final 等不可用使用权限修饰符,可以用 final 修饰修饰符
    有默认初始化值没有默认初始化值,必须显式赋值,方可使用
    形参在调用时,赋值即可
    初始化值
    堆空间 或 静态域内(非 static 的)栈空间内存加载位置
public class User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User u1 = new User();
        System.out.println(u1.name);
        System.out.println(u1.age);
        System.out.println(u1.isMale);

        u1.tale("汉语");
    }
}

class User {
    //属性(成员变量)
    String name;
    int age;
    boolean isMale;

    public void tale(String language) {//language:形参
        System.out.println("我们使用" + language + "进行交流");
    }

    public void eat() {
        String food = "烙饼";//局部变量
        System.out.println("北方人喜欢吃:" + food);
    }
}

4.3.2 属性赋值过程

  • 赋值的位置:
    • 默认初始化
    • 显式初始化
    • 构造器中初始化
    • 通过 “对象.属性” 或 “对象.方法” 的方式赋值
  • 赋值的先后顺序
    • ① 默认初始化 -> ② 显式初始化 -> ③ 构造器中初始化 -> ④ 通过 “对象.属性” 或 “对象.方法” 的方式赋值

4.4 类的成员之二:方法

4.4.1 方法含义

  • 方法是类或对象行为特征的抽象,用来完成某个功能操作。在某些语言中也称为函数或过程
  • 将功能封装为方法的目的是,可以实现代码重用,简化代码
  • Java 里的方法不能独立存在,所有的方法必须定义在类里

4.4.2 语法格式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类型 参数名1, 参数类型 参数名2, ...]){
	方法体
	...
	return 返回值;
}
  • 修饰符:

    • 权限修饰符:Java 规定的四种权限修饰符:privatepublic缺省protected
    • 静态修饰符:static
    • 最终修饰符:final
    • 抽象方法:abstract
  • 返回值类型:用于限定方法返回值的数据类型

  • 参数类型:用于限定调用方法时传入参数的数据类型

  • 参数名:用于接收调用方法时传入的数据。形参

  • return 关键字:用于结束方法以及返回方法指定类型的值

  • 返回值:被 return 语句返回的值,该值会返回给调用者

4.4.3 简单使用

public class Customer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ustomer customer1 = new Customer();
        customer1.sleep(7);
    }
}

//客户类
class Customer {

    //属性
    String name;
    int age;
    boolean isMale;

    //方法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客户吃饭");
        return;
    }

    public void sleep(int hour) {
        System.out.println("休息了" + hour + "个小时");
        eat();
        sleep(10);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if (age > 18) {
            return name;
        }
        return "Tom";
    }
}

4.4.4 方法重载

重载的概念:在同一个类中,允许存在一个以上的同名方法,只要它们的参数个数参数类型不同即可(两同一异:同一个类,同一个方法名、参数列表不同)

重载的特点:跟方法的权限修饰符、返回值类型、形参变量名、方法体都没有关系,只看参数列表(参数类型不同或参数个数不同)。调用时,根据方法参数列表的不同来区别。

  • 使用

    public class OverLoadTest {
    
        public void getSum(int i, int j) {
            System.out.println(i + j);
        }
    
        public void getSum(double i, double j) {
            System.out.println(i + j);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verLoadTest test = new OverLoadTest();
            test.getSum(1, 3.4);
        }
    }
    

4.4.5 方法参数的值传递机制

  • 方法,必须由其所在类或对象调用才有意义。若方法含有参数:

    • 形参:方法声明时的参数

    • 实参:方法调用时实际传给形参的参数值

  • Java 的实参值如果传入方法呢?

    Java 里方法的参数传递方式只有一种:值传递。 即将实际参数值的副本(复制品)传入方法内,而参数本身不受影响

    • 形参是基本数据类型:将实参的基本数据类型变量的 ”数据值“ 传给形参
    • 形参是引用数据类型:将实参引用数据类型变量的 ”地址值“ 传给形参
  • 使用

    package com.ws.function;
    
    import com.sun.org.apache.xpath.internal.operations.Or;
    
    /*
    关于变量的赋值
    
    如果变量是基本数据类型,此时赋值的是变量所保存的数据值
    如果变量是引用数据类型,此时赋值的是变量所保存的数据的地址值
    
     */
    public class ValueTransfer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基本数据类型:************");
            int m = 10;
            int n = m;
            System.out.println("m = " + m + ", n = " + n);//m = 10, n = 10
    
            n = 20;
            System.out.println("m = " + m + ", n = " + n);//m = 10, n = 20
    
            System.out.println("***********引用数据类型:************");
            Order o1 = new Order();
            o1.id = 1001;
            Order o2 = o1;
            System.out.println("o1 = " + o1.id + ", o2 = " + o2.id);//o1 = 1001, o2 = 1001
    
            o2.id = 1002;
            System.out.println("o1 = " + o1.id + ", o2 = " + o2.id);//o1 = 1002, o2 = 1002
        }
    }
    
    class Order {
        int i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m = 10;
            int n = 20;
            //交换两个变量的值的操作
    //        int temp = m;
    //        m = n;
    //        n = temp;
            System.out.println("m = " + m + ", n = " + n);//m = 10, n = 20
    
            ValueTransferTest2 test2 = new ValueTransferTest2();
            test2.swap(m, n);
            System.out.println("m = " + m + ", n = " + n);//m = 10, n = 20
        }
    
        public void swap(int m, int n) {
            int t = m;
            m = n;
            n = t;
            System.out.println("m = " + m + ", n = " + n);//m = 20, n = 10
        }
    
    public class ValueTransferTest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ata data = new Data();
            data.m = 10;
            data.n = 20;
    
            System.out.println("m = " + data.m + ", n = " + data.n);//m = 10, n = 20
    
            ValueTransferTest3 test3 = new ValueTransferTest3();
            test3.swap(data);
            System.out.println("m = " + data.m + ", n = " + data.n);//m = 20, n = 10
    
        }
    
        public void swap(Data data) {
            int temp = data.m;
            data.m = data.n;
            data.n = temp;
        }
    }
    
    class Data {
        int m;
        int n;
    }
    

4.4.6 递归方法

  • 递归方法:一个方法体内调用它自身。

  • 方法递归包含一种隐式的循环,它会重复执行某段代码,但这种重复执行无需循环控制

  • 递归一定要向已知方向递归,否则这种递归就变成了无穷递归,类似于死循环

  • 使用

    public class Recursion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例1:计算 1-100 之间所有自然数的和
            //方式一:
    //        int sum = 0;
    //        for (int i = 1; i < 101; i++) {
    //            sum += i;
    //        }
    //        System.out.println(sum);
    
            //方式二:
            RecursionTest test = new RecursionTest();
            int sum = test.getSum(100);
            System.out.println(sum);
    
            int product = test.getProduct(4);
            System.out.println(product);
    
            int f = test.f(10);
            System.out.println(f);
    
            int fibonacci = test.Fibonacci(10);
            System.out.println(fibonacci);
        }
    
        public int getSum(int n) {
            if (n == 1) {
                return 1;
            } else {
                return n + getSum(n - 1);
            }
        }
    
        //计算 1-n 之间所有自然数的乘积
        public int getProduct(int n) {
            if (n == 1) {
                return 1;
            } else {
                return n * getProduct(n - 1);
            }
        }
    
        //例3:已知有一个数列:f(0) = 1,f(1) = 4,f(n+2)=2*f(n+1) + f(n)
        // 其中n是大于0的整数,求f(10)的值。
        public int f(int n) {
            if (n == 0) {
                return 1;
            } else if (n == 1) {
                return 4;
            } else {
                return 2 * f(n - 1) + f(n - 2);
            }
        }
    
        //例4:输入一个数据 n,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第 n 个值
        //规律:一个数等于前两个数之和
        public int Fibonacci(int n) {
            if (n == 1 || n == 2) {
                return 1;
            } else {
                return Fibonacci(n - 1) + Fibonacci(n - 2);
            }
        }
    }
    

4.5 类的成员之三:构造器

4.5.1 构造器的使用

  • 构造器的特征

    • 具有与类相同的名称
    • 不声明返回值类型(与声明为 void 不同)
    • 不能被 static、final、synchronized 、abstract、native 修饰,不能有 return 语句返回值
  • 构造器的作用:

    • 创建对象;给对象进行初始化
    • 构造器重载使得对象的创建更加灵活方便创建各种不同的对象(构造器重载,参数列表必须不同)
  • 说明:

    1.如果没有显示的定义类的构造器的话,则系统默认提供一个空参的构造器
    2.定义构造器的格式:权限修饰符 类名([形参列表]){}
    3.一个类中定义的多个构造器,彼此构成重载
    4.一旦我们显式的定义了类的构造器之后,系统就不再提供默认的空参构造器
    5.一个类中,至少会有一个构造器

  • 使用

    public class Person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类的对象:new + 构造器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
            Person person1 = new Person("Tom");
        }
    }
    
    class Person {
        //属性
        String name;
        int age;
        
        //构造器
        public Person() {
        }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人吃饭");
        }
        public void age() {
            System.out.println("年龄");
        }
    }
    

4.5.2 JavaBean

  • JavaBean 是一种 Java 语言写成的可重用组件
  • 所谓 JavaBean,是符合如下标准的 Java 类:
    • 类是公共的
    • 有一个无参的公共的构造器
    • 有属性,且有对应的 get、set 方法

4.6 this 关键字

4.6.1 this 是什么?

  • 在 Java 中,this 关键字比较难以理解,它的作用和其词义很接近
    • 它在方法内部使用,即这个方法所属对象的引用
    • 它在构造器内部使用,表示该构造器正在初始化的对象
  • this 可以调用类的属性、方法和构造器
  • 什么时候使用 this 关键字?
    • 当在方法内需要用到调用该方法的对象时,就用 this
    • 具体的:我们可以用 this 来区分属性和局部变量

4.6.2 this 关键字的使用

  • this可以用来修饰:属性、方法、构造器
  • this修饰属性和方法
    • this理解为:当前对象
    • 在类的方法中:我们可以使用 “this.属性” 或 “this.方法” 的方式,调用当前对象的属性或方法。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都选择省略 “this.”。特殊情况下,如果方法的形参和类的属性同名时,我们必须显示的使用 “this.变量” 的方式,表名此变量是属性,而非形参。
    • 在类的构造器中:我们可以使用 “this.属性” 或 “this.方法” 的方式,调用当前正在创建的对象属性或方法。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都选择省略 “this.”。特殊情况下,如果构造器的形参和类的属性同名时,我们必须显示的使用 “this.变量” 的方式,表名此变量是属性,而非形参。
  • this 调用构造器
    • 我们在类的构造器中,可以显式的使用 "this(形参列表)"方式,调用本类中指定的其他构造器
    • 构造器中不能通过 “this(形参列表)” 方式调用自己
    • 如果一个类中有 n 个构造器,则最多有 n - 1 个构造器中使用了 “this(形参列表)”
    • “this(形参列表)” 必须声明在当前构造器中的首行
    • 构造器内部,最多只能声明一个 “this(形参列表)”,用来调用其他构造器
public class Person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Tom", 23);

        person.setAge(3);
        int age = person.getAge();
        System.out.println(age);
    }
}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Person() {//无参构造方法
        System.out.println("info*************");
    }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
        this();
        this.name = name;
    }
    public Person( int age) {
        this();
        this.age = age;
        System.out.println("int age");
    }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age);
        this.name = name;
        System.out.println("String name, int age");
        //this.age = ag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

4.7 static 关键字

  • static 可以用来修饰:属性、方法、代码块、内部类

4.7.1 静态变量

  • 使用 static 修饰属性:静态变量

    • 属性:按是否使用 static 修饰,又分为:静态属性 vs 非静态属性(实例变量)
      • 实例变量:我们创建了类的多个对象,每个对象都独立的拥有一套类中的非静态属性。当修改其中一个对象的非静态属性时,不会导致其他对象中同样的属性值的修改。
      • 静态变量:我们创建了类的多个对象,多个对象共享同一个静态变量。当通过某一个对象修改静态变量时,会导致其他对象调用此静态变量时,是修改过了的。
    • static 修饰符属性的其他说明:
      • 静态变量随着类的加载而加载,可以通过 “类.静态变量”的方式进行调用
      • 静态变量的加载要早于对象的创建
      • 由于类只会加载一次,则静态变量在内存中也只会加载一次
      • 静态变量可以通过类或对象来调用;实例变量只能通过对象来调用,不能通过类来调用
    • 静态属性举例:System.out, Math.PI

4.7.2 静态方法

  • 使用 static 修饰方法:静态方法

    • 随着类的加载而加载,可以通过“类.静态方法”进行调用

    • 静态方法可以通过类和对象进行调用,非静态方法只能通过对象进行调用

    • 静态方法中,只能调用静态的方法或属性

    • 非静态方法中,既可以调用非静态的方法或属性,也可以调用静态的方法或属性

  • 在静态的方法内,不能使用 this 和 super 关键字

  • 关于静态属性和静态方法的使用,从生命周期去考虑

  • 开发中,如何确定一个属性是否要声明为 static 的?

    • 属性是可以被多个对象所共享的,不会随着对象的不同而不同的。
    • 类中的常量也常常声明为 static
  • 开发中,如何确定一个方法是否要声明为 static 的?

    • 操作静态属性的方法,通常设置为 static 的
    • 工具类中的方法,习惯上声明为 static 的。比如:Math、Arrays、Collections
public class Static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hinese.nation = "China";
//        Chinese.name = "xxx"; //非静态属性不能通过类进行调用
        Chinese c1 = new Chinese();
        c1.name = "姚明";
        c1.age = 40;
        c1.nation = "CHN";

        Chinese c2 = new Chinese();
        c2.name = "马龙";
        c2.age = 30;

        System.out.println(c2.nation);

        Chinese.show();
//        Chinese.eat();

    }

}

class Chinese {

    String name;
    int age;
    static String nation;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吃早饭");
        //调用非静态结构
        System.out.println(age);
        this.info();

        //调用静态结构
        System.out.println(nation);
        Chinese.walk();
    }

    public void info(){}

    public stat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事实是事实");
        System.out.println(nation);
        Chinese.walk();
        //不能调用非静态的结构
//        this.info();
//        System.out.println(name);//Non-static field 'name' cannot be referenced from a static context
    }

    public static void walk() {}
}

4.7.3 单例设计模式

  • 设计模式是在大量的实践中总结和理论化之后优选的代码结构、编程风格、

    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

所谓类的单例设计模式,就是采取一定的方法保证在整个的软件系统中,对某个类只能存在一个对象实例,并且该类只提供一个取得其对象实例的方法。如果我们要让类在一个虚拟机中只能产生一个对象,我们首先必须将类的构造器的访问权限设置为 private,这样,就不能用 new 操作符在类的外部产生类的对象了,但在类内部仍可以产生该类的对象。因为在类的外部开始还无法得到类的对象,只能调用该类的某个静态方法以返回类内部创建的对象,静态方法只能访问类中的静态成员变量,所以,指向类内部产生的该类对象的变量也必须定义成静态的。

  • 饿汉式:

    • 好处:饿汉式是线程安全的

    • 坏处:对象加载时间过长

    class Bank {
    
        //1.私有化类的构造器
        private Bank() {
    
        }
    
        //2.内部创建类的对象
        //4.要求此对象也必须声明为静态的
        private static Bank instance = new Bank();
    
        //3.提供公共的静态方法,返回类的对象
        public static Bank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
        }
    }
    
  • 懒汉式:

    • 好处:延迟对象的创建。
    • 目前的写法坏处:线程不安全 —> 到多线程内容时,再修改
    class Order {
    
        //1.私有化类的构造器
        private Order() {}
    
        //2.声明当前类对象,没有初始化
        //4.此方法也必须声明为static的
        private static Order instance = null;
    
        //3.声明public、static的返回当前类对象的方法
        public static Order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instance = new Order();
    
            return instance;
        }
    }
    

4.8 类的成员之四:代码块

  • 代码块的作用:用来初始化类、对象
  • 代码块如果有修饰的话,只能使用 static
  • 分类:静态代码块 vs 非静态代码块

4.8.1 静态代码块

  • 静态代码块
    • 内部可以有输出语句
    • 随着类的加载而执行,而且只执行一次
    • 作用:初始化类信息
    • 如果一个类中定义了多个静态代码块,则按照声明的先后顺序执行
    • 静态代码块的执行要优先于非静态代码块的执行
    • 静态代码块内只能调用静态的属性、静态的方法,不能调用非静态的结构

4.8.2 非静态代码块

  • 非静态代码块
    • 内部可以有输出语句
    • 随着对象的创建而执行
    • 每创建一个对象,就执行一次非静态代码块
    • 作用:可以在创建对象时,对对象的属性进行初始化
    • 如果一个类中定义了多个非静态代码块,则按照声明的先后顺序执行
    • 非静态代码块内可以调用静态的结构,也可以调用非静态的结构
/*
对属性可以赋值的位置:
① 默认初始化
② 显式初始化
③ 构造器中初始化
④ 有了对象以后,可以通过 "对象.属性" 或 "对象.方法" 的方式,进行赋值
⑤ 在代码块中赋值

执行的先后顺序
① -> ②/⑤ -> ③ -> ④
*/
public class Block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desc = Person.desc;
        System.out.println(desc);

        Person p1 = new Person();
        new Person();

        Person.info();
    }
}

class Person {
    //属性
    String name;
    int age;
    static String desc = "我是一个人";

    //构造器
    public Person() {

    }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static代码块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hello, static block-1");
        desc = "我是一个坏人";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hello, static block-2");
        desc = "我是一个坏人";
    }

    //非static代码块
    {
        System.out.println("hello block");
        age = 10;
    }

    //方法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人吃饭");
    }

    public static void info() {
        System.out.println("我是一个快乐的人");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Person{" +
                "name='" + name + '\'' +
                ", age=" + age +
                '}';
    }
}
/*
hello, static block-1
hello, static block-2
我是一个坏人
hello block
hello block
我是一个快乐的人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