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概述

本文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概念,包括其定义、组成部分、工作方式、网络分类、性能指标、分层结构以及OSI和TCP/IP模型的区别。还涵盖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传输层和网络层的功能,以及常见的路由算法、协议如ARP、DHCP、ICMP、RIP、OSPF、BGP等。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计算机网络概述
一、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将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硬件、软件、数据)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是互联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互联:通过通信链路互联互通
自治:无主从关系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数据通信2.资源共享3.分布式处理:提高可靠性、负载均衡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组成部分:硬件、软件、协议
2.工作方式:边缘部分 用户直接使用:C/S方式(人越多速度越慢)、P2P方式(人越多速度越快)
核心部分 为边缘部分服务
网络边缘:位于互联网边缘与互联网相连的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如桌面计算机、移动计算机、服务器、其他智能终端设备
网络核心:由互联端系统的分组交换设备和通信链路构成的网状网络
如:分组交换路由器、链路层交换机、通信链路(光纤、铜缆、无线电、激光链路)
3.功能组成:通信子网 实现数据通信
资源子网 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处理

三、网络分类
1.按分布范围分:
个域网PAN( Personal Area Network ):能在便携式消费电器与通信设备之间进行短距离通信的网络,覆盖范围一般在10米半径以内,如蓝牙耳机等
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广播技术):局部地区形成的区域网络,如企业网络,分布地区范围有限,可大可小,大到一栋建筑、小到办公室内的组网,电脑WLAN接入,打印机共享等等
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范围覆盖一个城市的网络
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交换技术):覆盖很大地理区域,乃至覆盖地区和国家
2.按使用者分:公用网、专用网
3.按交换技术分:电路交换(独占链路),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存储转发)
4.按拓扑结构分:总线型、星型、环型、网状型
5.按传输技术分:广播式网络 共享公共通信信道
点对点网络 使用分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机制

四、性能指标
1.速率:即数据率或称数据传输率或比特率。
2.带宽: 网络的通信线路传输数据的能力,通常指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网络设备所支持的最高速度。
3.吞吐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
4.时延:数据(报文/分组/比特流)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也叫延迟或迟延。
发送时延(传输时延):从发送分组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分组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发送时延=数据长度/信道带宽(发送速率)
传播时延:取决于电磁波传输速度和链路长度。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排队时延:等待输出/入链路可用
处理时延:检错,找出口
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即“某段链路限制有多少比特”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
往返时延RTT: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RTT越大,在收到确认之前,可以发送的数据越多。RTT包括:往返传播时延=传播时延
2,末端处理时间。
5.利用率:信道利用率=有数据通过时间/(有+无)数据通过时间
网络利用率=信道利用率加权平均值

五、分层结构
分层的基本原则:
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每层只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
2.每层之间界面自然清晰,易于理解,相互交流尽可能少。
3.结构上可分割开。每层都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4.保持下层对上层的独立性,上层单向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
5.整个分层结构应该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分层结构:

  1. 实体:第n层中的活动元素称为n层实体。同一层的实体叫对等实体。
  2. 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对等实体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成为网络协议。(水平)
  3. 接口(访问服务点SAP):上层使用下层服务的入口。
  4. 服务:下层为相邻上层提供的功能调用。(垂直)
    概念:
    网络体系结构是从功能上描述计算机网络结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简称网络体系结构是分层结构。
    每层遵循某个/些网络协议以完成本层功能。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第n层在向第n+1层提供服务是,此服务不仅包含第n层本身的功能,还包括由下层服务提供的功能。
    仅仅在相邻层间有接口,且所提供服务的具体实现细节对上一层完全屏蔽。
    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是指能运行的一些软件和硬件。
    SDU服务数据单元:为完成用户所要求的功能而应传输的数据。
    PCI协议控制信息:控制协议操作的信息。
    PDU协议数据单元:对等层次之间传输的数据单位。
    PDU=PCI+SDU

六、ISO/OSI参考模型

应用层:所有能和用户交互产生网络流量的程序。
表示层: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语法和语义)。
功能一:数据格式变换
功能二:数据加密解密
功能三:数据压缩和恢复
会话层:向表示层实体/用户进程提供建立连接并在连接上有序地传输数据。
功能一:建立、管理、终止会话。
功能二:使用校验点可使会话在通信失效时从校验点/同步点继续恢复通信,实现数据同步(适用于传输大文件)
传输层: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的通信,即端到端的通信。传输单位是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
功能一:可靠传输、不可靠传输
功能二:差错控制
功能三:流量控制
功能四:复用分用
复用:多个应用层可同时使用下面传输层的服务
分用:传输层把收到的信息分别交付给上面应用层中相应的进程。
网络层:主要任务是把分组从源端传到目的端,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传输单位为数据报。
功能一:路由选择
功能二:流量控制
功能三:差错控制
功能四:拥塞控制
数据链路层:主要任务是把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报组装成帧。传输单位是帧。
功能一:成帧(定义帧的开始和结束)
功能二:差错控制 帧错+位错
功能三:流量控制
功能四:访问(接入)控制 控制对信道的访问
物理层:在物理媒体上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传输单位是比特。
透明传输:指不管所传数据是什么样的比特组合,都应当能够在链路上传送。
功能一:定义接口特性
功能二:定义传输模式 单工、半双工、双工
功能三:定义传输速率
功能四:比特同步
功能五:比特编码

七、TCP/IP模型

相同点:1.都分层2.基于独立的协议栈的概念3.可以实现异构网络互联
不同点:1.OSI定义三点:服务,协议,接口
2.OSI先出现,参考模型先于协议发明,不偏向特点协议
3.TCP/IP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异构网互联问题,将IP作为重要层次
4.

八、5层参考模型

物理层
一、物理层解决如何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
物理层主要任务:确定与传输媒体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定义标准)

  1. 机械特性:定义物理连接的特性,规定物理连接时所采用的规格、接口形状、引线数目、引脚数量和排列情况。
  2. 电气特性:规定传输二进制位时,线路上信号的电压范围、阻抗匹配、传输速率和距离限制。
  3. 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路上出现的某一电平表示何种意义,接口部件的信号线的用途。
  4. 规程特性:(过程特性)定义各条物理线路的工作规程和时序关系。
    二、系统传输的是比特流,通常比较的信息传输速率。
    三、影响失真程度的原因:1.码元传输速率2.信号传输距离3.噪声干扰4.传输媒体质量
    四、信道带宽是信道能通过的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之差。
    五、奈氏准则:在理想低通(无噪声,带宽受限)条件下,为了避免码间串扰,极限码元传输速率为2W Baud,W是信道带宽,单位是Hz。

信噪比=信号的平均功率/噪声的平均功率,常记为S/N,并用分贝(db)作为独立单位,即:
香农定理:在带宽受限且有噪声的信道中,为了不产生误差,信息的数据传输速率有上限值。

六、编码

七、数据交换

数据链路层
一、功能:
1.为网络层提供服务。无确认无连接服务(通信质量好、有线传输链路),有确认无连接服务,有确认面向连接服务(通信质量差的、无线传输链路)。(有连接一定有确认)
2.链路管理,即连接的建立,维持,释放(用于面向连接的服务)
3.组帧。
4.流量控制。限制发送方
5.差错控制(帧错/位错)
二、封装成帧:在一段数据的前后部分添加首部和尾部。进而从收到的比特流中识别帧的开始和结束。(帧定界)
帧同步:接收方应当能从接收到的二进制比特流中区分出帧的起始和终止。
组帧的四种方法:1.字符计数法2.字符(节)填充法3.零比特填充法4.违规编码法
三、奇偶校验码

四、CRC循环冗余码(异或:同0异1)

五、纠错编码-海明码

六、数据链路层的流量控制是点对点的,而传输层的流量控制是端到端的。

数据链路层流量控制手段:接收方收不下就不回复确认,
传输层流量控制手段:接收端给发送端发送一个窗口公告。
七、停止-等待协议:每发送完一个帧就停止发送,等待对方的确认,在收到确认后再发送下一个帧。{发送窗口大学=1,接收窗口大小=1}
滑动窗口协议:后退N帧协议(GBN){发送窗口大学>1,接收窗口大小=1}
选择重传协议(SR){发送窗口大学>1,接收窗口大小>1}
八、信道利用率

九、 GBN协议:
1.累计确认(偶尔捎带确认)
2.接收方只按顺序接收帧,不按序无情丢弃
3.确认序列号最大的、按序到达的帧
4.发送窗口最大为2^n-1,接收窗口大小为1
5.重发已发送,未确认的帧
十、选择重传协议
1.对数据帧逐一确认,收一个确认一个
2.只重传出错帧
3.接收方有缓存
4. 2^n-1
十一、介质访问控制: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得两对节点之间的通信不会发生互相干扰的情况。
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将使用介质的每个设备与来自同一信道上的其他设备的·通信隔离开,把时域和频域合理地分配给网络上的设备。

纯ALOHA协议思想:不监听信道,不按时间槽发送,随机重复。
时隙ALOHA协议思想:把时间分成若干个相同的时间片,所有用户在时间片开始时刻同步接入网络信道,若发送冲突,则必须等到下一个时间片开始时刻再发送。

十二、决定局域网的主要要素为:网络拓扑、传输介质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十三、局域网

十四、802.11的MAC帧头格式

网络层
一、网络层:把分组从源端传到目的端,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传输单位是数据报。
功能:1.路由选择与分组转发(最佳路径)2.异构网络互联3.拥塞控制
数据平面(转发):数据平面对于数据处理过程中各种具体处理转发过程。位于路由器中。
控制平面(路由选择):用于控制和管理网络协议的运行,比如OSPF协议、RIP协议、BGP协议。
1、 传统方法/每路由器法:位于路由器中
2、 SDN:位于远程控制器中1.网络控制应用程序
2.SDN控制器:1.北向接口,网络范围状态管理层(南向接口、通信协议)
3.受控网络设备
二、路由算法

分层次的路由选择协议

三、特殊IP地址

四、网络地址转换NAT
路由器会目的地址是私有IP地址的数据报一律不转发。
五、无分类编址:1.消除了传统A类,B类和C类地址以及划分子网的概念。2.融合子网地址与子网掩码,方便子网划分。
构成超网(路由聚合):将多个子网聚合成一个较大的子网。方法:将网络前缀缩短(所有网络地址取交集 )
六、在实际网络的链路上传输数据帧时,必须使用MAC地址。
ARP协议:完成主机或路由器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解决下一跳走哪儿的问题)

七、DHCP协议

八、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ICMP协议支持主机或路由器:差错(或异常)报告、网络探寻。(发送特定ICMP报文)
ICMP差错报文:

不应发送ICMP差错报文的情况:

ICMP询问报文:

九、RIP协议

距离向量算法:

十、OSPF协议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OSPF其他特点:

十一、BGP协议

BGP协议交换信息的过程:

BGP协议特点:

BGP-4的四种报文:

三种路由协议比较:

十二、移动IP

十三、三层设备的区别

传输层
一、 只有主机才有的层次。
二、 功能:1.传输层提供进程和进程之间的逻辑通信。2.复用和分用。3.传输层对收到的报文进行差错检测。4.传输层的两种协议。
三、

四、 复用:应用层所有的应用进程都可以通过传输层再传输到网络层。
分用:传输层从网络层收到数据后交付指明的应用进程。
端口(逻辑端口/软件端口):传输层的SAP,标识主机中的应用进程。
端口号只有本地意义,在因特网中不同计算机的相同端口号是没有联系的。

五、UDP协议

六、TCP协议

TCP报文段首部格式:

七、TCP连接管理
TCP连接传输三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送>连接释放
TCP连接的建立采用客户服务器方式。
拥塞控制四种方法: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快恢复。
应用层
一、 应用层功能:1.文件传输、访问和管理2.电子邮件3.虚拟终端4.查询服务和远程作业登录
二、 应用层的重要协议:1.FTP
2.SMTP、POP3
3.HTTP

  • 8
    点赞
  • 1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