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文写作课程学到的与写论文相关的知识

一、学术论文的基本概念

  1. 学术论文内容应精炼,每篇突出一两个创新点。
  2. 遵循固定格式,各部分内容有明确要求,注重逻辑而非文采,确保内容正确且位置恰当。
  3. 结构清晰,采用层级表格(大表、小表、小小表)和树型目录,便于读者快速定位信息。
  4. 撰写学术论文的方法:
    首先,通过阅读大量文献,特别是顶刊和顶会的论文(至少50篇以上)来总结并学习论文的写作模板。基于这些总结,在自己的研究基础上,利用这些模板来构建和撰写自己的学术论文。

二、常见的 Latex 格式文件

  1. 论文格式:
    各种期刊通常会提供格式文件来指导作者。使用Latex撰写时,通过微调源文件,可以适应不同的版面要求。
    (1)遵循基本准则:不要从零开始撰写,而是借鉴该期刊已录用论文的源文件或提供的模板文件。
    (2)cls文件:这个文件控制论文的整体格式。更换格式文件时,需调整Latex源文件的头部信息,正 文部分通常无需改动,除非涉及图表公式的排版。
    (3)bst文件:负责参考文献的格式。
    (4)其他注意事项:
    1)使用usepackage导入包(少用),但应避免引入特殊包,以确保在期刊投稿系统上的兼容性
    2)使用\newtheorem来添加自动编号的项。

三、慎用的单词与短语

  1. 在撰写学术论文时,应严格遵循学术规范和语言准确性。
    一般来说,未出现在学术论文中的单词应避免使用。具体语言使用上需注意以下几点:
    (1)“have’t”和“don’t”避免使用,应完整写出“have not”和“do not”。
    (2)避免在句子开头使用“And”,因为它在这个位置没有实际意义,除非在特定文体中。同时,句子中间也应慎用“and”,除非有对仗工整的词组。
    (3)避免使用“easy”,因为它暗示研究内容缺乏挑战性。“simple”也应慎用,仅在特定表达(如“simple yet effective”)中偶尔使用。
    (4)慎用“solve”,一般应使用“handle”或“address”,因为“solve”通常用于彻底解决数学难题或写出定理与证明。
    (5)在描述创新性时,常用“new”而非“novel”。“novel”表示较大的创新,可能会提升审稿人的预期,但如果创新性不足,可能导致论文被拒。因此,应根据工作的创新性谨慎选择。
    (6)将“only”放在尽可能靠后的位置,以表达仅考虑了某个方面,但有能力研究其他方面,只是暂时未做。
    (7)实验结果只能表明某个规律,用“show”,而不能证明,所以一般不用“prove”。只有在写出定理、性质及其证明过程时,才能使用“prove”。
    (8)可利用在线工具查看单词或词汇的使用频率,以选择更常用的表达方式,如“related work”而非“related works”。

四、低级错误(决不能犯)

  1. 在撰写论文时,必须严格注意各种细节,以避免因小错误而导致论文被拒。
    以下是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要点:
    (1)大小写与冠词:确保参考文献作者姓名首字母大写,正确区分“a”与“an”的使用。
    (2)空格:注意标点符号前后的空格使用,避免在行尾注释符号“%”前缺少空格,同时确保连续文献引用之间不添加多余空格。
    (3)全角符号:避免使用全角符号,除非必要。特别是横线和引号,应使用半角符号。
    (4)引号:正确使用单引号和双引号。
    (5)数学符号:保持符号的一致性和规范性,避免在同一篇论文中使用不同格式的相同符号。严禁使用Word公式编辑器后转入Latex。
    (6)数学式子中的标点符号:数学表达式作为句子的一部分,需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如表达式结束,应打句点;如未结束,则根据后续情况选择相应符号。
    (7)标签:为每个小节、图、表、参考文献添加标签,以便交叉引用。避免重复和缺失标签。
    (8)句子:控制句子长度,避免长句影响阅读。确保句子完整、语法正确,避免单复数、第三人称使用错误及同一词组重复。
    (9)文字格式:使用\emph强调文字,避免使用$符号括起。
    (10)宽度:确保表格和数学表达式宽度与文字边距一致,无论是单栏还是双栏排版。
    (11)图片:使用矢量图以保证放大后的清晰度,流程图需按标准绘制。

五、怎么写英语的论文

  1. 总结句式是解决语法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期虽费力但效果显著。
    写出好句子的两种方法包括借鉴法和倒腾法。
    (1)借鉴法(推荐)
    ①基本步骤:从顶刊论文中找简单句子,总结句型并在自己论文中运用。
    ②注意事项:注意按句子位置和时态分类总结,避免复杂句式。
    ③优缺点:启动慢但有效,能避免基本语法错误,越用越熟练。
    ④两种模式:含正向构建(基础模式)和反向查找(常用变种)两种模式。
    (2)倒腾法(不推荐pass)
    (3)注意:谨慎使用ChatGPT,仅限于修改单个句子,不可用于生成句子或段落。

六、符号系统与数学表达式

  1. 符号表的提供:若论文涉及大量数学符号,建议提供一个符号表,方便读者查阅和理解。
  2. 数学表达式的处理:避免对式子、符号进行不必要的特殊处理,如强行增加空格、花括号等。
  3. Latex相较于Word公式编辑器在处理数学表达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应优先使用Latex。
  4. 变量通常使用斜体表示,而常数和运算符则使用正体。
  5. 不同字体的相同字母代表不同含义,需保持符号系统的一致性。
  6. 集合、数组、向量应使用粗体表示
  7. 若数学表达式过长,应进行适当拆分以避免超出页面边界,Latex可以自动对拆分后的表达式进行分行(注意美感)。
  8. 数学式子作为句子的一部分,应使用适当的标点符号,如逗号、分号、句号等。若使用逗号,后面的“where”等词应顶格写,并以小写开头。
  9. 数学式子里面的文字应该用\mathrm{otherwise} 这种方式括起来。
  10. 如果需要与内容匹配的括号, 可以用\left(, \left[之类。

七、论文题目

  1. 论文题目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论文题目应具备以下特点:
    (1)吸引力:题目应引人注目,我们的论文,应突出新问题或新方法,新问题需有意义且具挑战性,新方法应高效或准确。
    (2)易理解性:题目中使用的术语和词汇应在该领域内常用,避免读者需要查阅词典才能理解。
    (3)易检索性:使用流行的术语有助于论文被更多人搜索到,提高被引频次。
    (4)长度适中:题目长度最好控制在40-60个字母之间,过短可能表示创新性极高但难以被录用,过长则可能限定过多,适用范围窄,创新性低,降低读者兴趣。
    (5)避免使用“based on”:该表述可能使读者认为论文只是已有方法的简单扩展或应用,有些中文期刊已明确要求避免使用。
    (6)使用“through”、“with”等词汇来表示技术。
    (7)如主要贡献为算法,题目可缩写为算法名称。

八、摘要

  1. 摘要是论文的精简概述,其核心在于提炼论文的关键内容(写10句)。
  2. 它通常涵盖三大板块:对已有研究的评价(提出问题),本文的研究工作(从技术角度解决问题),以及实验结果(从应用角度验证解决方案)。部分期刊要求按照背景(background)、贡献(contribution)、实验(experiments)的结构进行描述。
  3. 在撰写摘要时,可遵循以下规范:
    (1)问题及其重要性:明确问题所在领域,阐释核心概念,并强调研究的重要性。避免仅使用“重要”等泛泛之词,而应通过具体描述来展现问题的针对性和研究价值。
    (2)已有工作:概述当前问题的流行解决方案。
    (3)已有工作局限性:以尊重的态度指出已有工作的不足,为后文的研究方法铺垫。
    (4)本文工作:以“In this paper”开头,扩展题目内容,并提及算法缩写。此句可超过20个单词,是全文唯一不受字数限制的句子。
    (5)本文方法的技术/步骤/优势/贡献:至少列出三个方面,以展现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这些方面应与前文提出的问题和局限性相对应,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
    (6)实验设置:明确实验数据的领域、来源和数量,为实验结果提供背景信息。
    (7)实验结果:概述实验在提高准确性、效率等方面的成果,验证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8)提升:总结论文的意义,如为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方向或突破等。

九、关键词

  1. 关键词被视为摘要的补充,通常包含3至5个,由1至3个单词组成,并按字母表顺序排列。
  2. 部分期刊区分两类关键词:一类是由期刊提供的“index term(索引词)”,投稿者需从网站列表中选择;另一类是“keywords(关键词)”,由作者根据论文内容自行确定。

十、引言

  1. 撰写引言时,可以采用与摘要相似的结构,将摘要中的每一句话扩展成引言中的一段。每段的首句应作为主题句,明确表达该段的核心观点,其他句子则用于支撑这一主题。段落长度应适中,一般包含5-10句话,这样既不会显得零散,也不会让读者感到阅读疲劳。
  2. 在计算机领域中,引言中常会出现“开局一张图”,有助于读者快速理解论文的主要贡献。图的质量对于引言的效果至关重要,因此应精心绘制。
  3. 有些期刊和会议还要求作者单独列出论文的贡献,这通常放在实验陈述段落之后。列举贡献时,应简洁明了,不宜过多,一般两三点即可,以突出强调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4. 在引言的最后一段,应简要介绍论文的组织结构(要求要写的话),让读者对论文的整体框架有所了解。

十一、文献综述

  1. 每篇论文都应该有文献综述,但不可以只进行简单的罗列。
  2. 文献综述通常在引言中的简要描述(避免与第二节的描述重复,而应统一布局,形成连贯的论述),或者放在实验后补充。
  3. 应对文献进行分门别类的介绍,有时会大类套小类, 逐步细化。
  4. 在引用参考文献时,应将其作为句子的附属品,先写出完整的句子,再添加引用。避免将参考文献作为句子的主语、宾语等,以免失去自己的观点。同时,不应连续引用多个文献或堆砌文献,而应合理分布,每次引用不超过三篇,以示尊重。并且不提倡全句引用,真要用就在原句上套双引号。
  5. 在综述相关工作时,应合理评述其优缺点。优点可以作为选择跟随性工作的原因,而缺点则可以作为当前工作的动机。在谈到优点时,可以适度夸张,但应避免口语化;说到缺点时,应中肯且客气,尊重文献作者。可以综述自己前期的工作,但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避免过多的自引。

十二、算法伪代码

  1. 算法伪代码是论文的关键组成部分,需明确输入与输出,方法名根据是否被其他方法调用而定。
  2. 伪代码中应包含主要步骤的注释,长度适中(15-30行),可引用或包含数学式子,并省略非关键步骤。为确保标准性,通常需进行时间、空间复杂度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属性和表格。在正文中引用伪代码多行时,应使用双连词符;对于表格、等价词复合及参考文献页码等,也应遵循相应的连词符使用规则。

十三、实验部分

  1. 实验部分的内外部比较:
    (1)内部比较旨在展示参数变化对性能的影响和展示主要方案与其变种相比的优势。
    (2)外部比较是与已有算法进行对比,需考虑经典、基准及最先进的方案。使用柱状图、表格或折线图展示数据,并将最重要的比较放在最后。分析时,需充分阐述文字说明,同时分析方案的优劣势(任何方案都有其优缺点)。

十四、结论

  1. 结论部分应简洁明了,通常五句话足够概括主要观察与结论,避免使用与摘要内相同的句子。摘要强调所做工作,而结论则需具体到论文中的算法、性质、定理或实验结果。
  2. 若需深入讨论,可增设Discussions小节。
  3. 此外,可列出三到五条进一步工作的建议,不计入结论字数,但可以吸引读者关注,引导他们继续研究,对研究工作而言,开启新方向比完全解决问题更具意义,且这部分内容若撰写得当,有望获得更多引用。

十五、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部分注意事项:
    (1)不要直接使用网上的bibitem。正确的做法是: 使用一个正确的模板,然后把文献的内容填进去, 这样可以避免多数问题。
    (2)养成良好习惯,将等号进行列对齐,确保格式正确。
    (3)名字要有意义,不同的参考文献具有不同的名字。在排列作者姓名时,应遵循名在前、姓在后的原则。作者姓名不应进行缩写。
    (4)为了确保题目中的大小写正确无误,可以使用花括号“{}”来强制设置特定字符的大小写。
    (5)期刊的名字按照正常方式写即可. 会议名如果使用简称, 就不要再写全称。
    (6)由于有 year 域, 所以不要在会议后面再加年份。
    (7)页码之间应使用标准的连词符(-),即半角连字符,以确保页码范围显示为一条长横线。直接从其他来源拷贝可能会导致获得全角的横线或其他不合适的字符。
    (8)特殊字符需要使用转义符才能正确显示。
    (9)避免将特殊字符(全角引号、头上带点的字母等)直接拷贝到bib文件中。
    (10)除最后一行外, 其它行应以逗号结束。
    (11)最后要检查生成的pdf文件。

十六、图片与图摘要

  1. 在论文中插入图片时,尽使用矢量图,因为它们在放大时不会失真,从而保持图片的清晰度和细节。visio、matlab和python生成的图表也可以保存为矢量图。不建议使用Excel生成的图表。
  2. 图注的长度可以相当长,有些期刊要求图片是自封闭的,即仅通过图注就能理解图片的内容。因此,图注可以包含三行或更长的文字。
  3. 围绕图片的说明性文字,其篇幅应不低于图片本身所占版面的1/2,甚至可以是两倍。这些说明性文字通常应形成一个或多个完整的段落,并以明确的开头(如“Figure 1 illustrates”)引入,而不是将图片引用放在句末或段末。
  4. 彩图费用很昂贵,因此应确保图片在打印成黑白时仍能保持其意义。同时,在引用图片时,应保持与图片编号的一致性,并遵循期刊的排版风格。

十七、Latex 表格的控制

  1. Latex 表格的控制:
    (1)表格一般应该与文字边距相同. 表格内容不多, 用如下语句控制宽度:\begin{tabular*}{12cm}{@{\extraclosep{\fill}}lll}
    (2)数据太多装不下, 用如下语句控制宽度, 将整个的 tabular 括起来,但表格中字体会自动缩小:\resizebox{12cm}{!}{
    (3)对齐方面,l表示left,c表示center,r表示right。根据所投期刊发表论文的风格来调整对齐方式(在多数情况下, 小数点位置应该对齐)。
    (4)对其方式:表格中的所有列都应采用左对齐方式,使用 0.0000 而不是 0 来保证对齐。
    (5)标准差表示:± 用于显示标准差,使用下标以节约版面。
    (6)字体样式:为了突出效果,可以使用粗体来指示最好的结果,斜体来指示次好的结果。
    (7)Meanrank指示不同数据集的总体效果。
    (8)数据集应按照某种方式排序(如对象数、属性数、来源领域等), 保持所有表格中的顺序一致。
    (9)对于大于1000的数据,应使用逗号进行分隔, 如1,000.
    (10)作为良好的习惯, 源码里面也应该对齐。

十八、学完课程的一些思考

  1. 看文献的本质是什么
    看论文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是服务于科研这个中心工作的。目的不同,看论文的方法自然也不同。
  2. 看文献的基本原则
    带着科研目的去读文献!不是为了看论文而看论文,不是为了学知识而看论文,而是为了搞科研、解决科研问题去看论文。
  3. 文献就是指论文吗?
    并不是仅仅指论文、著作等,而是只要是能够解决科研问题的任何经验,都可理解成“文献”,比如 GitHub,程序员联合开发网,YouTube,知乎,B站,淘宝,学术会议交流,甚至是找大佬请教讨论问题。
  4. 读文献要目标导向,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去看文献?
    1
    2
    5.读文献应该关注什么,应该带着哪些问题读文献?
    Why-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
    关注点:Introduction中会阐述本项研究的重大意义、要解决什么工程难题或揭示什么物理机制?解决问题的紧迫性等内容。
    What-研究发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结论?
    关注点:Abstract中会直接体现最核心的结论,对于某问题有什么新的认识?提出了什么新的研究方法?得到了什么新的研究结论?建议先看摘要,由于摘要篇幅受限,更具体的结论可到Conclusion或discussion中查看。
    How-研究是如何实施的,用了什么方法/技术?
    关注点:这部分属于较为具体、细致的内容,研究的实施过程就是论文的主体内容。对于试验类论文,包括试验目的与思路、试验设备与材料准备、试验方法与步骤、试验现象、试验结果、试验机理揭示等。对于数值计算类论文,包括工程背景介绍、数值模型(本构、参数、标定方法)、试验/实测/理论验证、数值计算工况、计算结果分析、工程问题机理揭示等。对于理论推导类论文,包括理论简介、理论推导、试验/实测/数值模拟验证、算例分析、参数分析等。
    通过这三个问题,推出最终目的科研Ideas,即这篇文献有哪些不足?你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创新?可表示为WWH→Ideas。

论文写作内容来自于闵帆老师的论文写作专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